直径18米,高度240米的巨型星际飞船(Starship)

上次发了一篇关于星链(StarLinks)的链接: https://chaojidigua.blogspot.com/2019/08/spacex-starlink.html

这次分享一下巨型星际飞船(Starship)

https://news.cnblogs.com/n/630383/

飞船直径可能达到18米,高度可能达到240米。考虑到要飞往火星,其燃料舱必然巨大。假定直径15米,长度100米,其容量就是 225*100*3.14 = 70650 m3

星际飞船使用液体甲烷作为燃料,其密度(density)是422.36 kg/m3。也就是说,满载的燃料本身重量就会达到70650*0.42236=30000吨。

而飞船上 30 个 250 吨推力、7 个 200 吨推力的猛禽发动机,只能最多产生 8900 吨的推力。

显然,因为火箭自重可能高达5000吨(含轨道发射所需燃料),从地球表面发射的时候,燃料舱中的燃料只够勉强进入地球轨道(我猜是42164公里高轨GTO)。

然后,其它可重复利用火箭(Falcon Heavy?)会一次又一次发射,进行“太空加油”。燃料舱注满后才能飞往火星。

Falcon Heavy 的 GTO 有效负载是 26.7 吨。30000/26.7=1124,需要发射一千多次才能把Starship的燃料舱注满。。。。。。

目前开发的BFR火箭,如果进行改动专门用于在太空加注燃料,相信GTO有效负载可以达到100吨。30000/100=300,需要发射三百次才能把 Starship 的燃料舱注满。。。。。。

30000吨液态甲烷够火星往返吗?

不知道。

SpaceX 正在揭开人类文明新的一页。

PS: 国际空间站有1200立方米的内部空间,总重量420吨,距离地面只有350公里。
星链包含12000颗卫星,每颗约200公斤,总重量 12000*0.2=2400吨


老人和小孩都不好对付

给父母每周打一次电话。

老爸快八十岁了,上周在电话中问,“引力和距离成反比。国际空间站距离地球才400公里,而地球的直径有6000公里,怎么会失重呢?”
我:“实际上没有失重,是处于自由落体状态。”
老爸:“高度400公里,一会儿就掉下来了吧?”
我:“速度太快,沿着地球边缘掉,永远掉不到地面。”
老爸:“什么意思?”
我:“。。。。。。”

女儿快六岁了,几周前问,“为什么金属调羹不能进微波炉?”
我:“微波炉用微波加热。微波是电波,里面如果有金属,会把微波炉弄坏的。”
女儿:“但微波炉里面都是金属的啊?!”
我:“不可能。”
把女儿带到微波炉面前,打开一看,我擦,好脏!
清理干净再看。。。。。。里面真的是金属内壁!
我:“。。。。。。”

PS: 上网查了一下,感觉微波炉的工作原理类似于逆向法拉第笼。

好习惯可以让人不知不觉“每年跑步175公里

跑步1.6公里消耗100千卡(大卡)能量: https://www.podiumrunner.com/many-calories-running-burn_123951

我每天喝冷水大约一公斤。

一公斤水喝下去,温度从7度提高到37度,消耗能量:(37-7)*1000=30000卡路里=30千卡(大卡)
https://www.mansfieldct.org/Schools/MMS/staff/hand/countingcalories.htm

(30/100)*1.6=0.48 公里

0.48 * 365 = 175.2公里

PS: 美国的学术界规定,千卡用"Calorie",卡路里"calorie"。实际上根本没人遵守,全部都用“calorie”。我擦!

营养比较与分析:白米糯米糙米小麦燕麦小扁豆玉米红薯藜麦

最近在读《The 4-hour body》。里面强烈推荐小扁豆。

一时兴起,对各种主食查了一下营养成分。

最重要的成分是纤维,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

白米这四项都很差,而燕麦和小扁豆最佳。

注1:100克营养含量。能量单位:千卡。钙:每日百分比值。其它物质单位:克。
注2:糯米,小麦,玉米,红薯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种类比较少。糙米,燕麦,小扁豆更佳。
注3:GI 指升糖指数(Glycemic Index, https://www.lentils.org/health-nutrition/dietary-specific/ )。升糖指数<55为低升糖指数食物(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D%87%E7%B3%96%E6%8C%87%E6%95%B0)
注4:红薯的升糖指数针对烤红薯。水煮红薯的指数是 46。( https://www.livestrong.com/article/295025-the-glycemic-index-for-sweet-potatoes/ )
注5:小扁豆吃起来和绿豆相近。


主食能量碳水化合物纤维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升糖
白米35879.202.80.56.50%89
糯米37081.702.80.66.81%86
糙米37077.240.853.522.927.852%68
小麦340720.4112.5133%76
燕麦37967.70.9910.16.5213.155%58
小扁豆35363210.71256%22
玉米8619.022.73.221.183.220%52
红薯8620.1234.180.051.573%94
土豆10319.520.841.72.241.811%85
藜麦14326.3502.32.225.012%53
绿豆34762.626.616.31.1523.8613%42


白米(rice)
https://nutritiondata.self.com/facts/cereal-grains-and-pasta/5719/1

糯米(Glutinous rice)
https://www.fitbit.com/foods/Glutinous+Rice+White+Raw/6362]https://www.fitbit.com/foods/Glutinous+Rice+White+Raw/6362

糙米(Brown ric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rown_rice]https://en.wikipedia.org/wiki/Brown_rice

小麦(Wheat)
https://www.nutritionvalue.org/Wheat_flour%2C_whole-grain_nutritional_value.html]https://www.nutritionvalue.org/W ... ritional_value.html

燕麦(Oats)
https://en.wikipedia.org/wiki/Rolled_oats]https://en.wikipedia.org/wiki/Rolled_oats

小扁豆(Lentils)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entil]https://en.wikipedia.org/wiki/Lentil

玉米(Yellow Sweet Corn)
https://www.fatsecret.com/calories-nutrition/usda/yellow-sweet-corn?portionid=59083&portionamount=100.000]https://www.fatsecret.com/calori ... rtionamount=100.000

红薯(Sweet Potato)
https://www.fatsecret.com/calories-nutrition/usda/sweet-potato]https://www.fatsecret.com/calories-nutrition/usda/sweet-potato

土豆(Potato)
https://www.fatsecret.com/calories-nutrition/generic/white-potato-boiled-with-peel?portionid=54409&portionamount=100.000

藜麦(quinoa)
https://www.healthline.com/health/why-is-quinoa-good-for-diabetes
https://www.fatsecret.com/calories-nutrition/generic/quinoa-cooked?portionid=4617237&portionamount=100.000

绿豆(Mung Beans)
https://www.fatsecret.com/calories-nutrition/usda/mung-beans-(mature-seeds)?portionid=61021&portionamount=100.000

小孩子可能记住你说的每一个字!

前两天看 IMDB 9.5 的神片《切尔诺贝利》(https://www.imdb.com/title/tt7366338/ )向快六岁的女儿解释说,核电站的那一次爆炸导致几十万人死亡。

女儿问,“他们是怎么死的?”
“大部分都是癌症。”
“为什么会得癌症?”
“爆炸的时候产生了大量辐射。。。类似于核弹爆炸。”

女儿沉默了两秒钟,神情紧张:“光有辐射吗?太阳光?”
我愣了一下,这才想起几个月前曾提及,太阳实际上并不是“火球”,而是在不断发生成千上万的“核爆炸”。所有光和热都来自于核爆炸。
小孩子的记忆真是非常独特。你永远不知道哪句话会被他们牢牢记住!

PS: 太阳光确实致癌。

=========

几个月前开车出去玩。
路上,女儿问,“世界上有魔法吗?”
“没有。”我回答说。
“肯定没有?”
“绝对没有。”
“那圣诞老人到底是怎么进屋的?”(我们家没有烟囱)
我:“。。。。。。”
妻子:“。。。。。。”

对脱发问题的探索与实践(亲测有效)

澳洲男性光头多。

祖父和父亲的脑袋很早就秃了。这就对我构成了环境与基因的双重打击。

问题之所以存在,往往是因为没有找到解决方案。

几年前偶然看到一篇帖子(好像是在QUORA),一位女性声称,现代社会的脱发问题主要是因为洗发香波。也有人声称,按摩头皮可以刺激头发生长。

我想,死马当做活马医,为啥不试试。

1. 洗发香波问题。

有一个万能公式说,距离=速度*时间。
“时间”应用在这里,意味着减少洗发香波的使用频率,并尽快将香波冲洗干净。
而“速度”则意味着“效用”。我认为最好的办法是用非常昂贵的特制香波,或者用刺激性最小的婴儿香波。

2. 按摩头皮

按摩头皮可以刺激血液循环,理论上应该能够促进头发生长。
于是购买按摩梳,尽量坚持每天梳头。

实践一年后,脱发状况没有恶化,也没有好转;再坚持两年,妻子开始惊讶:头发长回来了!虽然没有正常人的头发那么茂密(估计密度只有50%到70%),但头顶是否有头发覆盖,给人的感觉完全不同!

以上完全基于个人经验,但,估计对其他人也同样有效。

特此分享。

请加分鼓励!

PS 1: 按摩梳就是普通梳子,类似于下面这种。末端有小圆头的都可以,不伤头皮。大一点的会比较舒服。

https://www.prettysee.com/products/prettysee-wooden-massage-comb-scalp-massage-brush-air-cushion-combs-anti-static-brushes

PS 2: 婴儿香波没什么讲究,都可以。例如下面这种。

https://www.bigw.com.au/product/johnson-s-baby-shampoo-800ml/p/7124006/

PS 3: 我一年多以前戒糖了。可能也有帮助。

https://www.oursteps.com.au/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514947

PS 4: 过去十年,每天锻炼几分钟。可能有帮助。

https://www.oursteps.com.au/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514750

PS 5: 过去十年,每天大概睡七个小时。过去两年,睡得更早也起得更早。

PS 6: 过去八年在同一家公司,压力不算大。

PS 7: 女性受激素影响大,尤其是孕期前后。我没有专门研究,但印象中,需要确保微量元素。也就是杂粮干果蔬菜水果,或者干脆上 ELEVIT。 https://www.chemistwarehouse.com.au/buy/61293/elevit-women-s-multivitamin-tablets-100-pack-100-days

除此以外,和男性相同。

PS 8: 梳头频率。
这里需要明确:梳头的目标是按摩头皮。也就是说,梳到头皮微微发热即可。这可能是一分钟,也可能是十分钟。我感觉最好每天两次以上。对我来说,最大的障碍是“噪音”:梳头时声音很大,难以在办公室进行;即使在家里,孩子们有时候也会抱怨。

当前的垃圾回收策略,从根本上就错了

下面这篇文章说,世界顶级的垃圾回收,也只能回收20%
http://cn.nikkei.com/politicsaeconomy/politicsasociety/36420-2019-07-15-05-00-00.html

我觉得当前的垃圾回收策略,从根本上就错了。不管是日本,澳洲还是中国。

正确之道是设法增加“不可回收垃圾”的制造成本。

例如,对服装里的尼龙塑料征税,并用收到的税补贴棉布的生产制造。对塑料包装,水泥等等不可回收材料征税,并用收到的税补贴相关类别的可回收/可分解材料。

如果不可回收材料的制造成本超过可回收材料,全世界都会转向可回收/可分解材料,从而减少垃圾总量。

如果砖头和水泥的价格远远超过木材,建筑商就会尽可能使用木材。种树将有利可图,也就会有更多公司去种树。

大家觉得如何?

【20190720】改变应该逐步进行,量力而行,而不是一步到位。例如,每年增加不可回收或不可分解材料的成本税1%,并对可回收/可分解材料增加1%补贴;幅度与速度都可以每年评估一次,然后进行调整。

很多不可回收材料是不可替代的,那么就必须长时间容忍对应的成本税。

【20190816】

发达国家建筑垃圾回收系统已经做得颇有规模。

发达国家的建筑垃圾回收有政府补助,50%到90%得以回收再利用(澳洲70%,日本90%)。一般是打碎后铺路,而不能用于其它建筑。

但发展中国家做得比较糟糕,中国只有10%被回收。

https://www.theguardian.com/cities/2019/feb/26/concrete-chokes-our-landfill-sites-but-where-else-can-it-go

https://theconversation.com/explainer-how-much-landfill-does-australia-have-78404

炒菜需要天赋---人生感悟

我对炒菜兴趣不大,但也不厌恶。

问题是,我的“品尝”能力非常糟糕。

几个菜弄出来,经常会发生两件让我很惊讶的事情。

1. 赞不绝口
2. 恶评如潮

为啥?!不都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吗?!

脆皮鸡和酱牛肉好吃,蒸鸡蛋就马马虎虎?炒芹菜好,胡萝卜炒肉就问题多多?!

白天不懂夜的黑。

减肥的本质与误区

肥胖问题很复杂。我关注多年,查阅了不少资料。下面是个人理解,试图从科学角度来分析“减肥”的本质。

如果大家觉得有什么问题,欢迎讨论。

成年人一天平均需要8700千焦热量。
https://foodwatch.com.au/blog/additives-and-labels/item/what-does-8700-kilojoules.html

KFC 一份标准汉堡套餐是 3321 千焦
https://www.kfc.com.au/menu/burgers/double-tender-burger-combo

问题: 不考虑营养问题,如果早餐略微少吃一点,中饭和晚饭都吃肯德基标准汉堡套餐,会变胖吗?

我的理解: 如果不吃其它食物和饮料,那么,不会。但是,腹部脂肪将增加,身体其它部位脂肪减少。

人体是个精密的半智能机器,试图以最高效率解决迫在眉睫的问题,缺少宏观调度和长远规划。(个人感受,没有链接)。 但下面这个公式肯定正确:

增加的脂肪 = 摄入 - 消耗
(注:这个公式忽略了糖原的存储变化。)

所谓“喝水都变胖”是不可能的。

然而,这里有两个误区。

1. “减肥”并不是真正的目标。

我们的目标是健康。“减肥”是(必要的)副产品。

2. “热量”的摄入和消耗并不是同时完成的。

这才是关键。

吃饭时,热量摄入速度远大于消耗速度。

食物吃到肚子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所有“热量”,最终都被转化成为糖分进入血液,为身体各器官提供能量。如果身体不需要这么多能量,血液中糖分含量太高,这些糖分就会被转化成为脂肪存储起来。如果身体需要更多能量,身体中的脂肪就会被分解还原成为糖分。

问题是,所谓“分解脂肪”,从某种角度说,就是自己吃自己。人的基因对此非常抗拒。而增加脂肪,意味着增强了身体对不可知未来的应对能量,人的基因对此非常欢迎。

这便是减肥如此困难的根源。

热量的消耗永不停止。 24*7*365。 但人一天一般只吃三顿饭,每顿假定15分钟,一共45分钟。

究竟要多久,这些食物中的能量才会被转变成为糖分进入血液?对于“垃圾”食品,这个过程很快,很可能不到一个小时。也就是说,在一个小时之内,我们体内的糖分含量将远远大于需求,多余的糖分会被转变成脂肪!这自然给人带来隐隐的快感。可好景不长。两三个小时后,因为很多血液中的糖分已经被转成了脂肪,身体突然又发现糖分不足!这固然会分解一部分脂肪,也会刺激我们下一顿吃更多。

显然,对于垃圾食品,因为消化速度太快,不管吃多少,都不够。

另外,脂肪与脂肪并不平等。人体在积累和分解脂肪时,讲究就地解决问题。

距离小肠最近的地方,最容易积累脂肪;距离肌肉最远的地方,脂肪最难分解。这也很好地解释了,为啥有些女性抱怨,一减肥胸部就变小: 胸部的脂肪被转成了胸部的肌肉,而腹部的脂肪却不动如山。

搞清楚这些原理后,就可以开始着手解决问题。

1. 尽可能减少额外糖分

食物和饮料中的糖分消化速度最快,我相信是肥胖的主要原因。

这包括冰淇淋,蛋糕,饼干,果汁,含糖碳酸饮料,酒,等等。

水果中有果糖。一般认为果糖是所有糖分中最好的。我觉得利大于弊,应该大量进食。毕竟,健康比苗条更重要。

2. 减少白米白面

白米白面的消化速度慢一点,但还是太快。需要大量进食才能长时间避免饥饿感。

尽量以杂粮粗食取代。杂粮中不仅含有大量维生素和纤维,消化速度也慢,不容易感到饿。

3. 习惯于饥饿感

饥饿会让人本能地感到恐慌。但我们的理智可以说服自己:有点饿没啥大不了,只要不至于头晕眼花。实在饿可以吃点胡萝卜和苹果,热量低营养好。

晚饭要少吃,尤其不能吃夜宵。吃完就睡,血液中的糖分无处可去,必然转为脂肪。

早餐和中饭就可以多吃一点。日常活动会消耗很多能量。

4. 多锻炼

尤其是力量训练。力量训练的减肥效果可以维持48小时,对减肥帮助很大。这可以把更多脂肪转变为肌肉。

再就是慢跑。对于有氧运动来说,强度不重要,重要的是时间长短。这是为了消耗热量,消耗脂肪。

另外,能动就不要静,能站就别坐,能坐就别躺。站着和躺着,能量消耗完全不同。

大多数人(包括我自己)的主要问题是:因为种种原因,锻炼太难,所以放弃。
要解决这个问题,每天五分钟深蹲是”最不坏“的替代方案(【原创】十年 - 个人健身经验与教训 https://www.oursteps.com.au/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514750 )
我自己,父母,妻子都验证过了,效果显著。

5. 肉,蛋,油虽然热量高,消化也慢

吃得不过多,就没问题。

怎样算“过多”?这和身高体重活动习惯有很大关系,没有统一标准。我自己的标准是:饭吃五分饱。
我注意到自己厌恶“饥饿”。但饥饿感并不会真正影响自己的日常生活。五分饱可以更好地控制热量“摄入”。
作为”原则“,必须易于理解和执行,否者就难以实施。”五分饱“本身简单易行,适合想要减肥的大多数人。

6. 链接

第一个链接中的“能量”,就是指第二个链接中的糖原
链接一二详细解释了食物(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糖(原),运动相互间的关系。链接三四解释了食物中各种成分和糖原之间的关系。

链接一: 减肥必知!脂肪在体内产生和消失的全过程,看完就知道怎么瘦了!
https://zhuanlan.zhihu.com/p/38698431

链接二: 《健身入门学》第九课,运动与糖代谢2(完整版)
https://zhuanlan.zhihu.com/p/22423726

链接三: 糖、脂肪、蛋白质的相互联系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3554270/

链接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
https://www.msdmanuals.com/zh/%E9%A6%96%E9%A1%B5/%E8%90%A5%E5%85%BB%E9%9A%9C%E7%A2%8D/%E8%90%A5%E5%85%BB%E6%A6%82%E8%BF%B0/%E7%A2%B3%E6%B0%B4%E5%8C%96%E5%90%88%E7%89%A9%E3%80%81%E8%9B%8B%E7%99%BD%E8%B4%A8%E5%92%8C%E8%84%82%E8%82%AA

链接五: The Right Way to Burn Fat, Not Muscle
https://www.issaonline.com/blog/index.cfm/2017/the-right-way-to-burn-fat-not-muscle

链接六: How To Lose Fat: The TRUTH About Fat Loss
https://www.aworkoutroutine.com/how-to-lose-fat/

十年 - 个人健身经验与教训

1. 背景和原则

不知不觉,健身已超过十年。

十年前的一天早上赶火车,跑了两百米就差点昏厥。惊惧之下开始锻炼。

跳绳。俯卧撑。引体向上。哑铃。深蹲。跑步。

三原则。

1. 安全。

安全第一。摒弃所有可能导致受伤的健身方式。然而,最终还是未能完全免疫。叹。

2. 五分钟。

每天忙得要死。如果时间超过五分钟,就难以养成每天锻炼的习惯。习惯是成功之母。

"五分钟"设定非常重要。我无法再为自己找借口:实在太忙,没时间锻炼。

每天起床后,先做一件事情(:P ),然后就开始锻炼。

一旦形成习惯,并不难坚持。

3. 简单易行。

复杂的锻炼方式往往容易受伤,而且很可能需要专门器械。我觉得没必要把事情搞得那么复杂。

显然,要想身体强健,光靠锻炼是不够的。(【原创】减肥的本质与误区: https://www.oursteps.com.au/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514947)

2. 衡量身体的三指标

1. 力量。

体现在肌肉和爆发力。

肌肉是身体的基础,没有力量,就什么都没有。人的身体有一百多斤,缺少力量,甚至会难以站起。

力量锻炼本质上是“撕裂”肌肉纤维。这些纤维在恢复过程中会增强变大。“恢复”与“锻炼”同等重要。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在GYM锻炼后,会额外补充蛋白质的原因。

虽然从来不吃“蛋白质”保健品,我对“少吃蛋肉”的说法则嗤之以鼻。(老龄人因为消化能力减弱,往往更需要多吃蛋肉)

但尽量减少“额外糖分”是非常正确的。包括果汁,冰淇淋,蛋糕,饼干,酒,等等。

2. 耐力。

主要是心,肺和血管。

要想长寿,耐力很关键。

3. 灵活性。

也就是协调能力。

我在这里分享的只是个人体验,里面肯定含有各种无法避免的问题和错误。欢迎讨论。

我以后如果有进一步体会,也会在这里更新。

3. 跳绳

跳绳是一种全身运动,对力量,耐力,灵活性都有很大帮助。这种方法本身并没有问题,“伤膝盖”也只是传说。然而,我觉得这种方式更适合老人和小孩:它有趣味,强度中等,不易受伤,耗时较长。

我没那么多时间,需要强度大一点的锻炼方式。所以很快放弃。

https://www.businessinsider.com/why-burpees-and-jumping-rope-are-best-workouts-2016-7?IR=T
http://www.executivestyle.com.au/the-best-exercise-for-fat-loss-run-swim-or-skip-gmvfr3
https://www.menshealth.com/fitness/a19546586/jumping-rope-workout-circuit-exercises/

4. 俯卧撑,哑铃和引体向上

标准俯卧撑锻炼上半身。最初两年我就以它为主。然而,效果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肌肉有明显增长,但耐力和灵活性仍然很差。

一次可以做120个后,我开始玩花样。拍手俯卧撑,单臂俯卧撑,水平俯卧撑。。。。。。直到两年前因为手腕受伤而暂停(117楼给出了解决方案)。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标准俯卧撑最好。其它花样强度很大,容易受伤。

俯卧撑的时候腰背一定要挺直。

家里很早就买了一对20公斤哑铃。但购买原因是“广告”。(广告里的肌肉男总是拿着一对哑铃)

现在后悔了。这东西一旦失去平衡,就容易让人受伤,也容易砸坏地板。我现在倾向于利用自身体重锻炼。

引体向上也主要锻炼上半身。我在拉的时候同时弯腰抬腿,锻炼腹肌。效果很好。一直坚持到现在,每周锻炼两到五次。可以一次拉15个。

引体向上一定要把手臂放直,否则锻炼效果很差。

引体向上对肌肉和体重都有比较高的要求,起步比较难。

家里的便携式引体向上健身器:
https://www.ebay.com.au/p/Portable-Pull-Chin-up-Upper-Body-Gym-Workout-Exercise-Door-Iron-Bar-ABS-Training/15031263160

感觉这种更好一点。多花十几块是值得的。
https://www.ebay.com.au/p/Portable-Pull-Chin-up-Upper-Body-Gym-Workout-Exercise-Door-Iron-Bar-ABS-Training/15031263160?iid=143286610257

如果今后决定在家添置一套综合健身器,很可能选择这一种:

https://www.ebay.com.au/p/8024134079?trdt=0&iid=183737444251&rt=nc

5. (徒手)深蹲

我这里指的是徒手深蹲,或者超轻负载深蹲。大重量深蹲没有试过,也没有研究过。
除了重心问题,还建议膝盖和脚尖方向保持一致。也就是说,动作与关节一致。让腿部肌肉受力,不要让关节协助受力。当然,如果脚后跟发力,实际上不可能膝盖内扣,自然就好。

深蹲是转折点,效果卓著,树立了信心。所谓“身体一下子年轻了二十岁”,就是这个意思。

很多文章都说,深蹲容易让膝盖受伤。这是狗屁。

正确的说法是:如果姿势不正确,深蹲容易让膝盖受伤。

这里的关键是“重心”。

蹲下站起时,如果重心靠后,人就会向后摔倒。为了避免摔倒,我们一般让重心前移。然而,这就给膝盖造成了不必要的压力。外表症状就是,蹲下后,以脚趾支撑身体,脚后跟和脚掌悬空。

正确的做法是把身体重心维持在中间。这很难。我们很难每次都小心翼翼的把重心维持在正中间。

我的诀窍是,让重心尽量靠后。换句话说,不论是蹲下还是站起,始终用脚后跟发力。

初始阶段,我徒手深蹲五十次,心跳会达到150/分钟。后来增加到八十次。然后配出一个14公斤的哑铃,以悬壶方式双手托在胸前深蹲,五十五次才让心跳达到150/分钟。三年后才发现,这种方法伤手腕。:'(

现在把约12公斤沙袋放入双肩背包,背着深蹲。五十到五十五次后,心跳达到135/分钟。锻炼完感觉心肺尤有余力,但大腿肌肉已经接近极限,没法继续。

PS: 无数专家和健身教练都建议深蹲时膝盖不超过脚尖。这种建议如此普遍如此“权威",我不得不专门查资料。

该建议渊源很深,但最终被证明错误。实际上,正好相反:大腿水平对膝盖伤害更深!

从物理角度看,膝盖不超过脚趾是不可能的。如果你观察举重运动员,他们的膝盖远远超过脚趾!

为了维持平衡,健身教练们不得不把双手向前平伸,否则身体就会向后摔倒。

我建议深蹲到底,不用管膝盖是否超过脚尖。越低越好。只要脚后跟发力,就没有任何问题。

可以参考火箭发射。火箭发射和着陆时必须完全垂直,否则就会倒掉。

蹲下和站起时也同样如此,但这是针对重心而不是姿势。也就是说,人体的所有部位应该同时向上或者向下移动,重量始终由腿部肌肉承担,以脚后跟为支点。上半身大体应该垂直。

这和脊椎骨的构造相关:一环一环叠加。垂直受力可以很大,但横向受力就容易受伤。这也是正确坐姿的关键。

一个附加好处是,翘臀不可避免。深蹲对于塑形帮助很大,人会站得更直更稳。
另外,深蹲是全身运动,甚至会帮助增长上半身肌肉(原因不明)。

还有,每天”五分钟“,如果是徒手深蹲,一两个月就能明显见效。

https://squatuniversity.com/2016/01/22/debunking-squat-myths-are-deep-squats-bad-for-the-knees/

https://www.acefitness.org/education-and-resources/lifestyle/blog/562/is-it-ever-okay-for-your-knees-to-extend-beyond-your-toes-while-doing-squats-or-lunges

The best squats are the deepest ones your mobility allows.
https://greatist.com/fitness/perfect-squat#2

Most Common mistakes when squatting: Not squatting deep enough: Using squats to their full potential requires squatting down at least until your thighs are around parallel to the floor.
https://fitnessmonster.net/barbell-squat

另外,虽然存在滥竽充数的健身教练,但他们大多是专业人士,绝大部分意见都是正确的。

6. 跑步

深蹲是室内健身之王。在所有锻炼方式中,仅次于游泳。

它之所以比不上游泳,是因为缺少对“灵活性(协调能力)”的锻炼,而且对耐力的锻炼强度较低。

我用“跑步”来弥补这个缺陷。显然,跑步没法在五分钟内结束,所以只能在周末进行。

现在,周六周日的早上,我都会跑大约1200米。因为速度较快,心跳会超过160次/秒。如果不以减肥为目标,就足够了。

专家普遍认为,如果每周长跑不超过24公里,对膝盖的伤害很小,不用担心。

我觉得这仍然是姿势问题:重心应该略微前倾,让步伐充满“弹性”。尽量以肌肉而不是骨骼支持体重。

强烈推荐心跳测试神器(手指式脉搏血氧饱和度检测仪),例如下面这种。使用方便。

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spm=a21wu.10013406.0.0.243646dbMq3FKw&id=592810034192

7. 应该摒弃的锻炼方式

俗话说,“没有痛苦就没有收获”。对于体育锻炼,这句话要反过来。痛苦就意味着危险和问题。姿势正确时,肌肉可以酸痛,但身体其它部位不应该感受到任何疼痛。

要相信自己的感受。如果有头晕,关节疼痛等症状,一定要停下来。

危害最大的锻炼方式是仰卧起坐。尤其是抱头仰卧起坐!

仰卧起坐的强度锻炼不足,耐力锻炼不足,对灵活性也没有提升,反倒因为“抱头”而伤颈椎。时间长效果差,是最最恶劣的锻炼方式!

另一个是走路。

走路的强度实在太低,哪怕是快步走。出点汗并不意味着锻炼有效果。所以,除非身体过于虚弱或者超过八十岁,不应该以走路为主要锻炼方式。

当然,任何运动都比不动要好。

8. 锻炼强度

一般认为,最大心跳速率不应该超过 (220-年龄)。也就是说,对于45岁的人,其最大心跳速率大致是175。

锻炼的心跳目标区间是最大心跳速率的70%到85%,也就是说,对于45岁的人,锻炼时的心跳需要达到 122 到 149。达不到122,就锻炼效果有限。

我自己只有在心跳超过160后,才会有轻微头晕的感觉。

具体情况因人而异,但如果觉得头昏,手指冰凉,说明供氧不足,心脏已达极限,需要停下来。停下来后,当然,不要躺着或者坐下,而应该站着或四处走动几分钟。

引体向上后的心跳肯定贴着下限,因为以爆发力为主,主要锻炼肌肉;而跑步后就会贴着上限,因为是有氧运动,主要锻炼心肺血管。

https://www.mayoclinic.org/healthy-lifestyle/fitness/in-depth/exercise-intensity/art-20046887

9. 总结

身体要健康,一半靠饮食,一半靠锻炼,一半靠基因。(不要问数学问题  :P )

很多专家建议用”肥胖指数(BMI)”衡量身体状况,我认为这是错误的。大腹便便的瘦子,身体不可能好。一个显然更好的办法是“腰围和身高”比。

DBOY123 在六楼的评论我完全同意。力量锻炼有长达48小时的持续减肥效果。不过我的目标不是“健美”,而是“健康”。所以没有追求“效果”。每周一三五深蹲,二四引体向上,六七长跑。工作日每天不超过5分钟,效果还不错。

10. 花絮

我四十几岁,目前腰围78厘米,胸围99厘米。

儿子在学校称呼我为:肌肉老爹(muscle daddy)。尽管肌肉并不是我的锻炼目标。

在了解的人当中,包括儿子女儿的同学们的家长,我的身材可能是最好的。

自我感觉身体状况已经超过了二十年前。

你也可以做到。只需要每天五分钟。

祝大家健康活到一百一!

11. 后记

帖子发出后,得到了很多鼓励,也收到不少批评和嘲讽(主要在减肥贴的评论区: https://www.oursteps.com.au/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514947 )。

我觉得,“健康“有点像空气,水,食物,金钱,性。缺少会很糟糕,拥有。。。。。。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或者成就。钱够用之后,再多也不会带来多少额外的快乐。”健康“同样如此。

如果每天五分钟就能换到基本的健康,为什么不试试?

获得基本的健康之后,是否应该进一步提高?如果有兴趣有时间,当然可以!这个帖子[color=Red]绝对没有建议[/color]大家”每天锻炼不要超过五分钟“!我根本不是这个意思。

”五分钟“这个想法不合常规。但我希望通过提高锻炼效率来鼓励尽可能多的人参与锻炼。

如果你能够尝试几个月,不论结果如何,欢迎在评论区谈谈想法和感受。

【20190720】

"The decent method you follow is better than the perfect method you quit." --- 《The 4-Hour Body》, p27

混动与电动汽车的碳排放比较

燃烧一升汽油的碳排放量,相当于燃烧 1.1 公斤木头。

所以,所谓环保型混动,如果消耗汽油 5 升/百公里,就相当于燃烧 5.5 公斤木头/百公里。

澳洲燃油车平均消耗 10 升/百公里,相当于燃烧 11 公斤木头/百公里。

PS: 汽油的能量密度远远高于木头

http://www.kaltimber.com/blog/2017/6/19/how-much-co2-is-stored-in-1-kg-of-wood
https://www.eia.gov/tools/faqs/faq.php?id=73&t=11
https://www.transitionculture.org/2008/05/19/is-burning-wood-really-a-long-term-energy-descent-strategy/
http://www.tanjiaoyi.com/article-486-1.html

【20190817 汽油的真实碳排放】

从原油中提炼 3.8 litre 汽油,需要电力 4.5kwh。也就是说,提炼一升汽油,需要 1.18kwh 电力。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QpX-9OyEr4

生成 1kwh 电力,产生 0.8kg CO2

As a rough guide coal has a carbon intensity of about 1,000g CO2/kWh, oil is 800g CO2/kWh, natural gas is around 500g CO2/kWh:  https://reneweconomy.com.au/graph-of-the-day-how-green-is-your-electricity-12278/

燃烧一升汽油,产生2.3kg CO2。提炼一升汽油,消耗的电力产生 1.18 *0.8=0.94kg CO2。总计2.3+0.94=3.24kg CO2。

https://www.nrcan.gc.ca/sites/www.nrcan.gc.ca/files/oee/pdf/transportation/fuel-efficient-technologies/autosmart_factsheet_6_e.pdf

(假定原油的开采和运输,汽油的存储和运输过程都不产生任何二氧化碳)

所谓环保型混动,如果消耗汽油 5 升/百公里,也就是 3.24*5=[color=Red]16.2kg CO2[/color]/百公里。
如果所有电力都来自于零排放能源,就是2.3*5=[color=Red]11.5kg CO2[/color]/百公里。

a hybrid car will emit 51.6 pounds (23.1 kilograms) of carbon dioxide every 100 miles (161 kilometers)
https://science.howstuffworks.com/science-vs-myth/everyday-myths/does-hybrid-car-production-waste-offset-hybrid-benefits2.htm

特斯拉 Model 3 SR+ 每百公里耗电14kwh。如果电力全部来自于化石能源,并在运输和转化过程中有30%损耗,共产生 14*0.8/0.7=[color=Red]16kg CO2[/color]。如果这些电力来自于核能或者太阳能风能(70g CO2/kwh),则会产生14*0.07/0.7=[color=Red]1.4kg CO2[/color];如果用零排放能源制造太阳能面板和电池,电动汽车产生的[color=Red]CO2就接近零[/color]。


为什么说植树造林对阻止全球变暖毫无帮助

经常有人提到,通过植树造林减少碳排放。

为什么科学家们没有建议这么做呢?我查了一下,找到一些文章和数据,证明这是毫无用处的做法。

1. 人类每年通过燃烧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等,将300到400亿吨二氧化碳排入大气。

2. 如果全世界森林面积每年增加1.7亿英亩,就可以每年从大气层吸收约30亿吨二氧化碳。中国的耕地面积是3.24亿英亩。

3. 要让全球平均气温恢复“正常”水平,需要从大气层吸收约1600到1900亿吨二氧化碳

4. 如果森林面积稳定不变,每年从大气层吸收的二氧化碳和排入大气层的二氧化碳总数基本相同。这是因为,动植物在生长的时候,固然体内的碳会不断增加,但它们寿命有限,死后会分解,从而将体内蕴藏的碳”还给”大气层。森林中土壤里的碳含量并不会无限增长。(土壤层很薄,下面是岩石)

5. 在过去四亿年里,有相当于100万代全世界动植物总量的碳(主要是浮游生物和藻类)被埋入地下。这些碳,构成了目前地下的煤炭,石油,天然气。

6. 人类计划在数百年内,把地下的碳全部烧掉(以获取能量)。

7. 综合看,太阳能的碳排放只有化石燃料的二十分之一,但核能只有太阳能的四分之一。而陆地上的风能,碳排放最少。

8. 从发电成本看,如果不考虑储能,太阳能和风能并不贵。加上锂电池储能后,成本应该高于化石燃料。当然,这里不考虑碳税,否则肯定是太阳能风能便宜。
目前最合适的做法是用太阳能风能锂电池,取代非常昂贵的化石燃料峰值发电厂。等过几年,太阳能风能锂电池的价格进一步下降后,再逐步取代普通的化石燃料发电厂。

结论:只有减少燃烧煤炭,石油,天然气,才能减缓全球变暖。

https://www.businessinsider.com.au/so-much-co2-planting-trees-cant-save-us-2017-5

http://www.anthropocenemagazine.org/2017/05/we-cant-possibly-plant-enough-trees-to-stop-climate-change/

https://theconversation.com/removing-co2-from-the-atmosphere-wont-save-us-we-have-to-cut-emissions-now-51684

http://www.mnr.gov.cn/sj/tjgb/201807/P020180704391909349188.pdf

https://waitbutwhy.com/2015/06/how-tesla-will-change-your-life.html

Life-cycle greenhouse-gas emissions of energy sources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ife-cycle_greenhouse-gas_emissions_of_energy_sources

Cost of electricity by sourc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ost_of_electricity_by_source

简单易行零成本的办法清除竹子

竹子本身是一种草,很容易控制:沿着地表剪断,然后,每当有新枝新叶长出来,就用割草机或者剪刀剪断。

三年后,竹根就死了,会在地里慢慢堆肥腐化。

如果想要竹子死得快一点,可以让新枝多长一些,但在新叶刚刚发出来的时候沿地表剪掉。

竹根里储藏的养分就那么点,耗光后竹子就死了,而且永远不会复发。

亲测有效。

PS: 如果竹根已经蔓延到邻居那里,也没问题。同样处理即可。竹子虽然不会全部彻底死掉,但蔓延速度实际上非常缓慢。刚发出来的竹枝很细,完全可以当草一样割掉。

“技术换市场”策略。。。是创新杀手

前两天看到一篇文章(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76928 ),里面提到:

“这位官员指出,在全球五家主要高速列车制造商中,有两家当时同意了这一安排。他最后表示,这些公司没有受到胁迫要转让技术,因为它们当时自愿同意这样做,以换取能够进入中国市场。”

这就是中国著名的“技术换市场”策略。美国认为这恰恰是强迫技术转让的典型例子。

这种做法究竟是否违背了WTO的自由贸易精神?

我仔细想了想,结论如下。

1. 中国政府的“技术换市场”策略,实质上就是为外资企业设立了一个“囚徒困境”。

虽然有企业在这种情况下“同意”转让技术,但这是不对等协议。中国这一方是“国家级”,而那些外企只是“企业级”。中国有能力为企业设立游戏规则。

2. 中国作为主权国家,政府有权力设置“囚徒困境”,为本国争取最大利益。

3. 这种“技术换市场”策略,从国家的角度来看,无可厚非,但从“全人类”的角度来看,是很恶劣的行为。

这种策略实际上破坏了创新环境: 最佳的创新和技术,并不能获取公平的回报。如果不知道哪一天就会不得不交出(转让)自己的技术,那么,投入巨资研发有何意义?如果大家纷纷效仿放弃研发,从人类文明的角度来看,这是巨大的灾难。

4. 所谓“强迫技术转让”,并不必然意味着暴力胁迫。

在经济层面上,“技术换市场”确实属于强迫技术转让的行为。

5. 中国注定难以拥有与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创新能力。

政府带头以巧取豪夺的方式获取知识产权,企业又会怎么做?中国当前所谓的“新四大发明”: “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根本就不是由中国企业发明。企业的“创新”,只会被其它企业“山寨”,创新者难以获益,倒是快速“山寨”让企业获益匪浅。

不知大家觉得如何?

全球变暖引发的海平面上升并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

人类活动引起的全球变暖在本世纪末将导致温度上升最多4度。温度每上升一度,海平面上升2.2米(https://en.wikipedia.org/wiki/Sea_level_rise)。也就是说,本世纪末海平面最多上升9米。

虽然一些沿海城市和岛屿可能被淹没,但远远谈不上”人类灭绝“。

可"海平面上升"只是问题的冰山一角。

马斯克打过一个比方:在壶里烧水时,温度越高,水流速度越快,壶中的空气流动速度也越快。就地球而言,这意味着极端天气会变得更加极端。

有人仍然会不以为然:极端天气并非无可抵御。最强大的龙卷风,也难以破坏坚固的混凝土建筑。

可惜,"极端天气"仍然只是冰山一角。它会引发连锁反应。

"极端天气"会导致粮食减产,然后是社会动荡,然后是战争。在核武器如此普及的今天,发生核战争的概率将大幅度上升。而核战争往往意味着人类灭绝。

即便没有大规模战争,自然灾害和相应的社会动荡也会造成”难民“。如果有几亿甚至十几亿难民涌向他国,而发达国家自身也因为自然灾害而粮食减产,这时候会发生什么事情?发达国家将紧守边防,拒绝伸出援手。

然后会发生什么事情?恐怖分子,邪教,独裁统治,饥荒瘟疫。。。。。。这些灾难将纷纷登场。

从目前看,全球变暖已经无法避免。灾难也无法避免。


PS: 强烈推荐下面这篇文章。铁证如山,无可置疑。

https://waitbutwhy.com/2015/06/how-tesla-will-change-your-life.html

【20190816】

最大的威胁是冰川融化,从而导致江河断流。

如果长江黄河恒河断流(或者流量减少很多),会发生什么事情?!

https://www.oursteps.com.au/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515983

【20190823】

更大的可能是,每年两个月洪水,10个月干旱。

三峡水库的调洪库容约221.5亿立方米,而长江流量是30,170 立方米每秒。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95%BF%E6%B1%9F%E4%B8%89%E5%B3%A1%E6%B0%B4%E5%88%A9%E6%9E%A2%E7%BA%BD%E5%B7%A5%E7%A8%8B

2215000/3.02/3600/24=8.5 天。

三峡水库只能支撑 8.5 天。

电动汽车应该而且必然普及

碳排放这种事情,就相当于远期高利贷:几十年几百年后,这笔债是要还的。如果人类不加节制,情况可能会比2.52亿年前那次更糟。那一次,温度上升了12度,90%生物灭绝。( [url]https://www.bloomberg.com/opinion/articles/2018-12-21/lessons-on-global-warming-from-prehistoric-end-permian-extinction )海水中的生物因为水温太高氧气不足,死掉了99%

很多人觉得,“我死后哪管它洪水滔天”。

确实,这是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后的事情。但,我们真的不在乎子孙后代吗?!

减少碳排放有两个步骤:1. 用可再生能源发电;2. 用电力驱动汽车等动力设备。

两个步骤缺一不可。

对于运输业而言,如果没有电动汽车,就算所有电力都来源于零排放的可再生能源,汽车产生的排放还是一点不会少。

而运输业的碳排放占所有碳排放的34%(1830/5390=34%), 所以,普及电动汽车(中国版除外),越快越好。

下面这张是 [https://flowcharts.llnl.gov/content/carbon/carbon_emissions_2013/2013USCarbon.png]碳排放示意图

[attachimg]1998889[/attachimg]

与传统内燃车相比,除了售价,(高质量)电动车几乎在所有方面都具备压倒性优势。等锂电池价格进一步下降,同时电动车产量进一步上升后,电动车并不会比内燃车贵很多。

如果考虑碳排放或者能源价格或者性能,电动车的真实价格很可能已经低于内燃车。

PS: 个人认为,2018 年是电动车时代的起点:大规模生产的电动车(特斯拉 Model 3)终于开始盈利,而且利润丰厚。

下面是分析说明。

[size=6]1. 能源利用效率。[/size]

[https://twitter.com/ElonMuskScience/status/1092890723324780544]https://twitter.com/ElonMuskScience/status/1092890723324780544

[attachimg]1998240[/attachimg]

即便完全用煤炭发电,电动汽车的碳排放也远远低于内燃机汽车(汽油,柴油)和氢能源汽车。

[size=6]2. 可再生能源的价格趋势[/size]

[https://twitter.com/ElonMuskScience/status/1092886156365234181]https://twitter.com/ElonMuskScience/status/1092886156365234181

[attachimg]1998241[/attachimg][attachimg]1998241[/attachimg]

总体上看,如果不考虑碳排放价格,目前可再生能源仍然比化石能源价格贵30%到70%

主要原因就是仍然昂贵的锂电池。但可以期待价格会随着规模扩大和技术改进而不断下滑。

[size=6]3. 驱动系统的复杂性[/size]

下面这两张展示了内燃机车的驱动系统的复杂性。内燃汽车的驱动系统有 [https://insideevs.com/electric-vehicles-kill-gas-car/]2000+活动部件 , [https://twitter.com/i/moments/1011459480121323520]2 )

[attachimg]1998242[/attachimg]
[attachimg]1998243[/attachimg]


这一张展示了电动汽车的驱动系统。仅仅包含[https://insideevs.com/electric-vehicles-kill-gas-car/]20+活动部件

[attachimg]1998244[/attachimg]

活动部件的数目在很大程度上代表其可靠性和维护成本。

PS: 电动引擎和内燃引擎,外观类似,功能类似,实际上却完全不同。差异之大,几乎可以并肩内燃引擎与马之间的差异。

[size=6]4. 汽车价格[/size]

内燃车的初始价格非常昂贵,但很快随着技术和工艺流程的进步而不断下滑。

下面是当年红极一时的 T 型车的历史价格。
[https://twitter.com/VuryFurryBur/status/1093168322856681474]T model

[attachimg]1998245[/attachimg]

电动汽车才刚刚兴起。当前高质量电动车非常昂贵。即便是中档特斯拉 Model 3 也要 8 万澳元。

但不难想象,在不久的将来,价格同样会大幅度下降。

PS: 特斯拉汽车昂贵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高速公路自动驾驶”功能。

PS 2: #333 楼”树上的葡萄“说,[i]一周加一次油,每次60,一年3000多,开10年也就3万多,普通的凯美瑞,卡罗拉,十年的二手也能卖个七八千吧,而且基本也就是换换机油普通保养而已,请问现在最便宜的电车多少钱?就算你加电不要钱,你10年能省出3万的油钱不?[/i]不考虑碳排放,就算价格,”树上的葡萄“是对的。

但电动车安全。

特斯拉汽车本身就非常坚固(超出了传统的五星范围),而从2017年开始 AutoPilot 让它如虎添翼。AutoPilot 每秒多次扫描四周,永不松懈。AutoPilot 的改进永不停歇。换个角度看:[color=Red]买了一台奔驰后,在接下来的10年里,它的安全性会提高多少?[/color]

这个是不久前发生的例子: [url]https://twitter.com/DanielHjr7/status/1095196216143400960

生命无价。为了安全,多花一点是值得的。(具体请见下面第八节)

[size=6]5. 能源价格[/size]

平均来说,电动车跑100公里,大概需要 18 度电。如果每天半夜充电,需要大概  [https://www.ergon.com.au/network/smarter-energy/electric-vehicles/charging-your-electric-vehicle]AU$3.25

澳洲统计局说,内燃车平均耗油 [https://www.aph.gov.au/About_Parliament/Parliamentary_Departments/Parliamentary_Library/pubs/BN/2012-2013/VehicleFuelStandards]11.1 升/百公里;RTA 说是 [http://www.myrta.com/online-services/drive-green/jee/drive-green-help.html]8 到 12 升

以 11.1升计算,油价如果是AU$1.3,就是 AU$14.43

[size=6]6. 长途充电桩[/size]

很多人抱怨充电速度太慢,但这里有几个思维误区。

首先是,充电能够节省多少时间?

去一次加油站,需要(排队)加油,(排队)付款,(排队)出加油站。平均至少10分钟。每两周加油一次,一年就是260分钟。在家充电就把这些时间全部省下来了。

其次,长途旅行开车几百公里之后,本来就应该停下来休息。用餐,上厕所,休息一下。30分钟很正常。而充电30分钟,一般来说够了。

最后,长途充电并不是从0%充到100%,而是20%充到80%,而这种情况下,充电速度很快。

下面这个是实测: TESLA MODEL 3 的充电速度,[https://cleantechnica.com/2019/02/09/tesla-model-3-ccs-charging-126-kw-higher-power-coming-soon/]126 KW

特斯拉很快会发布第三代充电桩,据说速度会达到 200 KW.

而特斯拉标准版(350公里续航)的电池才 50 KWH,长距离版(500公里续航)也只有 74 KWH。

按照 120 KW 计算,74 KWH 从 20% 到 80%,大概需要 60 * ( 74 * 0.6 / 120 ) = 22.2 分钟。
按照 200 KW 计算,需要大概  60 * ( 74 * 0.6 / 200 ) = 13.3 分钟。

当然,尽管电动汽车每年350天可以在家充电,难免也会跑长途。

澳洲目前有至少800个快速充电桩,以及上万”慢速“(需要6+小时,一般在旅馆和停车场)充电点。车子也可以自带便携式充电器(任何标准插口都能用)

[https://myelectriccar.com.au/charge-stations-in-australia/]charge stations in australia

[attachimg]1998258[/attachimg]

考虑到澳洲目前电动车保有量非常低,充电桩的数目必将不断迅速增加。

PS: 当电力不足时,特斯拉汽车会根据附近充电桩和自身状况,主动提醒充电,并给出指路地图。

[size=6]7. 锂电池污染[/size]

”总的来讲,锂电池对环境的影响不大,不论生产、使用和报废,都
[http://www.cbea.com/ldc/201808/158635.html]不含有、也不产生任何铅、汞、镉等有毒有害重金属元素和物质“

[size=6]8. 电动车的安全性[/size]

这一段像软广告。

但除了特斯拉,其它电动车都没有大批量生产(年产量超过5万。不包括中国),难以进行比较。

2017年全澳有1226人死于车祸。2016年约32,300人在车祸中受伤。假定其中10%是重伤,那么死亡和重伤加起来就是4400人。

[url]https://www.budgetdirect.com.au/car-insurance/research/car-accident-statistics.html

全澳一共约2500万人。也就是说,一个人每年重大车祸的概率是万分之 1.76

概率很低是吗?让我们进一步计算。

人生经常坐车,算从20岁到70岁,50年。 一个人一生中经历重大车祸的概率是 1.76 * 50 / 10000 = 0.88%

人有多少直系亲属?幼年有祖父母,老了有孙子辈。 为了计算方便,按照一个家庭三代计算: 四个祖父母,一对夫妻,两个孩子。也就是 8 个人。作为家庭,遭遇严重车祸的概率是 0.88% * 8 = 7%

换句话说,如果问一个70岁的老人,“你的直系亲属有人遭遇重大车祸吗?” 有 7% 的人会回答: “是的。”

一辆安全的车就是为了应对这 7%

特斯拉的事故概率远远低于传统汽车。启用 Autopilot 后,概率约为平均水平的七分之一。 Autopilot 在 2017 和 2018 年获得了重大改进,而改进都被更新到了几乎所有特斯拉汽车上。特斯拉承诺,他们将不断提升 Autopilot 的能力。

也就是说,只有 1% 的 70 岁老人会回答: “是的。”(如果所有直系亲属都仅仅驾驶和乘坐安全级别和特斯拉相仿的汽车)

而完美的自动驾驶能够避免多少车祸? 至少 90% ( [url]https://money.cnn.com/2018/03/21/technology/self-driving-car-safety/index.html )

毫无疑问,对于剩下的 10%,自动驾驶也能大大减少重伤和死亡概率。

唯一的问题是,为了把重大车祸概率从 7% 降到 1%,甚至 0.1%,你愿意多付多少钱?

换个角度看:买了一台奔驰后,在接下来的10年里,它的安全性会提高多少?

PS:  有人说”锂电池受撞击会爆炸“。准确说,只有严重变形导致内部短路才会爆炸。特斯拉采用了最先进的小电池,把意外可能性降低到了最低。(受撞击时,电池与电池之间出现位移,但电池内部稳定。其它电动车都是大电池,相对危险得多。当然,内燃车着火爆炸的可能性更大)

====

Tesla Model 3榮膺全球最安全車輛的秘密

[https://www.cool3c.com/article/138345]Model 3 成為了 NHTSA 有史以來測試過的最安全的車,所謂最安全就是車內乘客在碰撞事故中受傷的概率最小

[http://usstock.jrj.com.cn/2018/07/17021624822546.shtml]特斯拉Model 3发生严重车祸 安全性得到了证实

[https://www.teslarati.com/tesla-q4-2018-vehicle-safety-report-results/]事故概率远远低于传统汽车(启用 Autopilot 后,概率约为平均水平的七分之一)。Autopilot 在 2017 和 2018 年获得了重大改进。所有改进都被更新到了几乎所有特斯拉汽车上。

特斯拉指责车主枪击电池组导致Model S起火:双方最终和解
[https://news.mydrivers.com/1/607/607884.htm]起火的原因是电池组中弹,而且子弹由车内人射出

[https://www.google.com/search?rlz=1C1GCEU_en-GBAU829AU829&ei=UyljXM_pGoeTwgO3iI3YDw&q=youtube+tesla+avoid+crash&oq=YouTube+tesla+avoid]特斯拉车主上传了无数高速公路上自动导航系统(AutoPilot)如何避免事故的实例

汽油燃烧迅速,而锂电池能量密度低,释放速度慢,不易造成人身伤害
[https://insideevs.com/electric-car-fire-risk-compared-gas-cars]内燃汽车的着火概率比特斯拉高11倍

[size=6]9. 用户满意度[/size]

这一段也像软广告。

简单说,特斯拉汽车的用户满意度很高。

虽然贵,2018年特斯拉还是卖掉了24万辆,占据美国电动车市场80%份额。消费者宁愿花5万多美元买特斯拉Model 3,也不愿花3万多美元买BOLT或者LEAF,这是有原因的!

早期的MODEL S 已经在路上跑了 6 年,口碑还不错。

[https://news.cnblogs.com/n/618827/]消费者报告:特斯拉Model 3是“给人带来最多快乐”的汽车

[https://tech.sina.com.cn/roll/2019-02-07/doc-ihrfqzka4022886.shtml]消费者报告:特斯拉获评用户心中最值得购买的汽车

[size=6]10. 电池寿命[/size]

很多中国国产电动汽车的电池寿命非常短。就我所知,这主要是电池管理系统的质量问题。

特斯拉,BOLT,LEAF 汽车(2018年美国电动汽车销量前三名)电池寿命都很长。

在下面这个例子中,50万公里只损失13%

[https://cleantechnica.com/2018/08/23/tesla-battery-life-longer-than-anyone-except-elon-jb-expected/]Tesla Battery Life Longer Than Anyone (Except Elon and JB) Expected

锂电池的电量如果保持在20%到80%,对电池寿命基本上没有任何影响。(我看过一个世界级锂电池专家的讲座,他说可以天天充电放电,用二三十年: [url]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xP0Cu00sZs  )

所以电动车厂家一般会超额配置电池容量,以用作缓冲。马斯克说过,如果用户保持电量不超过90%(也就是实际上的80%),电池容量就基本不会衰退。不过他也提到,把电用光是没问题的,不会影响电池寿命。

在充电的时候,电动车的电池管理系统会控制充电功率。如果剩余容量不足20%或者超过80%,功率就很低。

[size=6]11.续航里程[/size]

中国国产电动车虚标严重。但高质量电动车并非如此。

低温(零下20摄氏度)有显著影响。如果低温下启动,并在驾驶过程中开空调,可能损失高达40%续航,但绝不至于损失60%。(澳洲基本上不用担心这个问题)

这是因为电动车的能源利用效率“太”高。

高温影响不大,因为电动车主要利用风冷给电池和电机降温。

正常温度续航,对于特斯拉,续航完全可以达到标准。如果怀疑,这一点可以去 110 或者 174 楼,找楼主验证。

特斯拉 Model 3 标准版(计划2019年6月发布)的续航是350公里,长程版是500甚至595公里(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esla_Model_3]https://en.wikipedia.org/wiki/Tesla_Model_3 )。

[size=6]12. 性能[/size]

特斯拉各种车型,从 0 到 100 公里/小时,加速最快的是 P100D:2.4 秒( 13.5 万美元),最慢的是 Model 3 Mid Range: 5.6 秒(4.29万美元),中间有 Model 3 Performance: 3.3 秒(5.8 万美元)。

和传统车对比。

当前世界上最快的量产超跑应该是 Bugatti Chiron:2.4 秒(起步价格 300 万美元)。
宝马 M3: 3.9 秒(价格约 10 万美元)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esla_Model_3]Tesla_Model_3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esla_Model_S]Tesla_Model_S
[https://www.businessinsider.com.au/bugatti-chiron-sport-supercar-price-pictures-details-2018-3]bugatti

明年量产的新一代 Tesla Roadster:1.9 秒(四座,1000公里续航,20 万美元)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esla_Roadster_]Tesla_Roadster_(2020)

电动车的速度也不算快,就是加速度惊人。

0-100公里/秒差距明显,但运行时加速差异更大。

30-50 miles(50-80 km):

Tesla Model 3 LR: 1.9 秒, LRD (AWD): 1.5 秒, P(5.8万美元): 1.2 秒
GT-R(10万美元): 3.8 秒

50-70 miles(80-112 km):

Tesla Model 3 LR 2.8 秒, LRD (AWD): 2.1 秒, P(5.8万美元): 1.7 秒
Porsche 911 Turbo S(16万美元): 2.5 秒
McLaren 570s(19万美元): 2.7 秒

[https://teslamotorsclub.com/tmc/threads/performance-vs-dual-motor-highway-speed.128974/]https://teslamotorsclub.com/tmc/ ... ghway-speed.128974/

[size=6]13. 防盗[/size]

[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2622019.html]在美国有统计的特斯拉失窃案件中,被盗的115辆特斯拉有112辆事后追回,因为车辆上的“远程控制”选项可让车主和特斯拉公司找到车辆在地图上的位置

[https://www.techspot.com/news/78685-tesla-dog-sentry-modes-arrive-week-protecting-canines.html]岗哨功能(sentry mode),防止打破车窗偷窃

[size=6]14. 氢动力汽车[/size]

感谢专业人士“keysersoze”在#271的分享。

从物理原理看。。。氢能源不太可能用于汽车。

[https://energypost.eu/hydrogen-fuel-cell-cars-competitive-hydrogen-fuel-cell-expert/]Why hydrogen fuel cell cars are not competitive — from a hydrogen fuel cell expert

不知道为什么丰田执意开发氢动力汽车,只知道它们近几年没有什么进展。否则两年前就应该开始大规模销售了,至少现在可以大肆宣传。

[size=6]15. 结论[/size]

电动汽车必然普及。

这意味着什么?内燃汽车在新车和二手车市场的价格将会崩塌。很多人会“trade in”内燃车去买电动车,导致二手内燃车供给量激增。而无意买电动车的人,会去二手市场买内燃车,而不是新车。这种局面将首先诞生于欧洲。

[https://electrek.co/2018/08/01/tesla-model-3-top-5-trade-in-cars/]The Prius was the #1 traded in the car for a Tesla Model 3 in the US

但凡经济能力较强,打算买豪车的,我觉得都应该认真考虑电动车。

[size=6]PS: [/size]

2015: 97
2016: 244
2017: 396
2018: 1320

[https://www.carsales.com.au/editorial/details/how-many-vehicles-has-tesla-sold-in-australia-116755/]特斯拉在澳洲的销售情况(Model S & X)

基本价格超过10万澳元,而且没有任何政府补贴,能卖这么多让人惊讶。(愿意尝鲜的有钱人挺多)

今年在澳洲会推出 Model 3,据说长程版(续航500公里)基础价格不到7万,标准版(续航350公里)更是只要5万多,想必能卖得很好。

[size=6]PS 2: 110 和 174 楼有 Tesla 车主现身说法! 316 楼 比亚迪 车主现身![/size]

感谢 owleo 和 “我要买三套房” 的支持!

“owleo” 对 Tesla Model X 的综合评分是 9(内饰扣一分,221楼)!
“我要买三套房” 对 Tesla Model X 的综合评分是10(满分,222楼)!

“hsqhugh”(多多哥哥)已经开了三年比亚迪 E6,大赞!

[size=6]PS 3: 对中国电动车持中立态度![/size]

 hsqhugh 以比亚迪E6车主身份证明,国产电动车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差。普通大众面对的问题主要是不习惯,而不是车本身的质量问题。具体请见 316 楼。

5G 通信是鸡肋

光纤通信+WIFI+4G 已经足够强大,完全不需要投入巨资新建 5G

目前的 5G,从商业角度看,实际上就是一个超级 WIFI + 光纤。它完全依赖于光纤,同时以大幅度牺牲覆盖面积来增加带宽和减少时延。

换句话说,在澳洲,没有 NBN 的地方,5G 就是空中阁楼,完全没有实现的可能。(未来的 STARLINKS 另算)

4G 基站的覆盖直径是50到150公里, 而 5G 基站的覆盖直径是0.25到0.3公里。也就是说,同样面积的区域,基站数目必须增加至少[color=Red][size=6]4万倍[/size][/color](50*50/(0.25*0.25))。有人说,5G可以通过定向发送信号来增加覆盖半径,但这又意味着同一个点需要4个甚至8个基站来覆盖不同的方向!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ell_site

这会增加多少建设成本,增加多少维护工作?!

如果 4G 基站在城市里只有 1 公里覆盖范围,我敢打赌,5G 基站的覆盖范围会远远小于250米。甚至隔几个房间就需要一个基站。一幢大楼就需要很多 5G 基站。

毕竟是高频 WIFI 信号,穿墙穿空气能力很弱。

澳洲大部分人住在独立屋里,真的需要 5G 吗?

从价格上看。NBN 早期推广非常失败,直到后来把价格降到与 ADSL2+ 相当,才算慢慢开始普及。5G 因为新建成本和维护成本都远远高于 4G,价格没法与 4G 相当。我很怀疑最后有多少人会用它。

总体看,不值得花那么多钱建 5G 网络。

1. ”dlcat“说,[i]5g的速度确实能改变世界,就像随着带宽的增加和无线的可靠性,能手机看视频了,微信起来了,抖音起来了,现在无人驾驶下的自动物流、实时信息共享等深度应用瓶颈就在无线带宽上,实时交互信息数据量上来后,应用是480-1080到4k的区别,应用层面会有太多的新应用了。[/i]

自动驾驶不依赖手机信号,更不需要 5G 来让汽车与周围几辆汽车进行通信。何况 5G 信号的基站覆盖范围远远小于 4G ,高速行驶的汽车本来就不应该依赖 5G 信号。

另外,实时信息共享也不需要 5G。5G 的实时性好,但因为基站覆盖面积小,在高速行驶的车辆上,在穿越不同基站覆盖范围的时候,肯定有很多迟滞。也就是说,在高速行驶的车辆上,5G 谈不上”实时“。而离开高速行驶的车辆,一般都可以依靠光纤通信+WIFI,实时性更好。

再次,不管什么手机应用,对于移动带宽需求量都不大,4G 足矣。5G 和 4G 相比,带宽确实增加了很多,但,我们真的需要通过移动网络(而不是WIFI)在手机或者平板电脑上看 4K 视频吗?

2. ”cwb1000“ 提到了[i]远程手术[/i]

这和另外一个”在手机上玩虚拟现实“都是著名的 5G 宣传用例。我对此完全不以为然。

我们真的需要依赖 5G 来远程动手术吗?为什么不走光纤?每年究竟发生多少次远程手术?全世界依赖高速移动网络进行的远程手术一年回报能够达到多少?

我们真的需要在移动过程中用手机玩虚拟现实吗?如果只是虚拟增强,这主要依赖端点技术,加上4G,足矣。

3. ”htan564“说,[i]很多应用的开发其实是受制于网络的带宽。有了更大的带宽,自然会产生很多应用。而且升级不能一点一点升级,就像百年前很多人强烈批评政府浪费资金建造8车道的悉尼大桥,现在你还觉得浪费吗?[/i]

什么移动应用的开发受制于 4G 的带宽?一个都没有。

如果一定要用大桥来打比方,应该这么说:如果 8 车道大桥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都能够满足需要,是否应该现在就拆了去建一个未来可能需要的 80 车道大桥。

5G 耗资数千亿美元!

随着软硬件价格的不断下降,显然,如果 5 年甚至 10 年后再来建设 5G 网络,成本会下降很多。更何况, 5 年 10 年后,很可能有更先进的技术出现。

PS: 任何人能给出任何一个必须依赖 5G(非 5G 不可,而不能是本地光纤 + WIFI 或者 4G),并有着大量需求的应用(所以值得投入几千亿美元建5G),我就认错。也就是说,能找到有足够回报的 5G 应用,我就认错。

PS 2: SpaceX 的那个卫星通信网都比 5G 靠谱得多,好歹能大幅度降低边远地区的通信成本。

PS 3: 本地光纤(NBN)和 4G 都很有意义。光纤时延短,上传速度快,未来的速度增长潜力大;4G 也比 3G 快很多,让手机视频不再艰辛。

[size=6]【20190219更新,终于找到一个需要 5G 的移动应用】[/size]

感谢大家的讨论,尤其感谢“企鹅男孩”在 #303 的分享

现在我明白,5G 的高并发链接还是很有用处的。在大型购物中心,餐饮中心,火车站,地铁站,大型会议厅等有大量无线上网需求而占地面积小的地方,都很适合 5G。 这与 5G 的其它特性,例如速度快,延迟小关系不大。

家用 WIFI 理论上支持 250 个并发连接,实际上约 50 个。企业级无线路由支持数多十倍左右。也就是说,传统 WIFI 和 4G 在一个地点顶多能让近千人同时上网。5G 显然远远超过这个数目。

对于这一类 5G 移动应用,优点是基站投资小;缺点是,终端投资大。不知道兼容 5G 会让移动终端成本增加多少?50 澳元没问题,超过 200 澳元只怕就很少有人愿意掏钱了。即便成本只有 50 澳元,如果让全球 20 亿手机支持 5G,就需要额外 1000 亿澳元。如果成本是 200 澳元,一共就是 4000 亿澳元。

在无线上网需求密度非常大的地方,估计最后是 4G,WIFI 与 5G 混合搭配。中低端移动终端走 WIFI 和 4G,5G 移动终端走 5G 网络。

不过,在这个应用里,5G 仍然是用作超级 WIFI 了(尽管原理不同)。

如果 5G 不适合住宅区,工厂区,办公楼,郊区,人烟稀少地区。。。。。。5G 最后的占有率只怕不会超过 1%

[size=6]【20190221更新,与 WIFI 6 进行对比。为每一个智能电器都买一个 5G plan?】[/size]

(感谢网友 “澳洲汉族”在 #455 楼和 “ql_cat” 在 #478 楼的提醒)

WIFI 6 比当前的 WIFI 5 速度快4到10倍(最快10Gbps), 省电,并发连接数高,时延低,覆盖面积大(20MHz-only devices and OFDMA,只支持低速连接),而且对 IOT 有完美支持。最重要的是,便宜,无需支付月费!

[b]如果可能,我绝不会为家里的每一个智能电器都买一个 5G plan[/b],而是用 WIFI 6 把它们联网。

https://www.gizmodo.com.au/2018/10/wi-fi-6-is-coming-heres-why-you-should-care/

https://www.howtogeek.com/368332/wi-fi-6-what%E2%80%99s-different-and-why-it-matters/

https://www.techspot.com/article/1769-wi-fi-6-explained/

https://www.wi-fi.org/discover-wi-fi/wi-fi-certified-6

https://kb.netgear.com/000059637/How-is-Wi-Fi-6-different-from-Wi-Fi-5

[size=6]【20190225更新,专家表示:5G将是一个彻底的失败通信技术!】[/size]

深度解析:5G将是一个彻底的失败通信技术
http://www.txrjy.com/thread-1061715-1-1.html
https://www.1688.com.au/world/china/2019/02/25/529564/

文章从技术和应用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彻底,完全否定了 5G 技术!

原文附在了588楼。

PS: 期待 WIFI 6 而不是 5G 成为主流,这样就能避免增加 5G 移动终端的额外成本,消费者就可以买到更便宜的移动设备。

PS 2: 有人愿意为家里的每一个智能电器都买一个 5G plan吗?就算是最便宜的 PLAN,也是一笔额外开销啊。又有那个企业会为工厂或者办公室里的每一个智能电器都买一个 5G plan?!

SpaceX - 有趣的星链(Starlink)

SpaceX 一次发射了60颗低轨通信卫星,每颗重两百多公斤。总共计划发射7000颗低轨,5000颗中轨。

我查了些资料,作了点简单计算,发现一些有趣的细节。

地球表面的面积是5.1亿平方公里,陆地约占29%(1.5亿平方公里):https://www.universetoday.com/25756/surface-area-of-the-earth/

低轨卫星的高度约为550公里。中轨卫星的高度约为1200公里。相比之下,国际空间站的高度是408公里。

低轨和中轨卫星之间通过 Ka(26.5-40GHz) 和 Ku(12-18GHz) 频段通信,中轨卫星之间通过激光通信。

低轨卫星使用 V 频段(40-75GHZ)正好避开5G FR2(24-39GHZ)的频段,互不干扰。

虽然是V段,我估计上传下载加起来,顶多1.7GBit/s,大概最多能让两千人同时上网,速度10到50Mbit/s。所以只能在边远地区用,不能覆盖城市。这2000人当然只连接基站,不连接卫星。

7000低轨卫星,每颗至少覆盖7.3万平方公里。如果重叠覆盖50%区域(地表任何一个点都能得到10颗卫星覆盖),每颗就需要覆盖30万平方公里。

覆盖直径就是310公里(半径155公里),而卫星高度是550公里。所以,最小仰角也有74度.

标准覆盖半径是78公里,仰角就是82度。这和直角已经很接近。我猜,这就是V频段穿透云层的关键。 难怪需要7000颗低轨卫星。(SPACEX 拥有无可挑剔的数学计算能力)

感觉每颗卫星都有至少四颗离子推进器: https://techcrunch.com/2019/05/24/spacex-reveals-more-starlink-info-after-launch-of-first-60-satellites/

离子推进器通过太阳能面板和锂电池获取能源,喷射的是“氪气”,所以也可以用作超人必杀器。但喷射只能持续1500秒。

STARLINK的低轨卫星肯定拥有定向电磁波发射能力。地表基站同样如此。 这和WIFI 5,5G 的定向发射类似,但功率大很多。

基站位于郊区,覆盖直径大约是20公里,也就是1300平方公里。 148000/1.3 = 11万基站。去掉70%荒无人烟的森林,冰原和荒漠,还需要最多3万基站。

每颗卫星最多连接230个基站,但一般只会同时连接20个基站。

基站很可能没有外部电力供应和光纤,所以需要太阳能面板和锂电池储能系统。因为绝大多数位于高速公路旁,所以会同时用作超级充电站。基站内肯定提供自动贩卖机和厕所。

基站为了保证覆盖面积,很有可能采用 4.5G 技术。

和普通基站相比,星链的时延小,响应快 ----------- 这对证券交易和实时在线游戏有意义,对远程操控(例如,手术)有意义。

还有就是成本低。一般基站都需要光纤。对于边远地区来说,建设和维护成本都高得不可思议。

结论: 星链非常先进。真的非常非常先进!完全是属于未来一代的科技水准!

【更新20190531,卫星维护成本计算】

7000 颗低轨卫星,每五年更新一代。假定卫星的重量不变(很有可能大幅度减少)。

目前,Falcon 9 的低轨运载能力是16.8吨,一次可以发送60颗卫星。发射成本是2000万美元。

五年后,Starship and Super Heavy (BFR) 已经成熟,低轨运载能力是150吨。理论上,一次可以发送 (150/16.8)*60=535颗卫星。

BFR 的建造和发射成本低于 Falcon 9(所有部件都可重复利用,只需要支付燃料成本),所以7000颗卫星的发射成本是 (7000/535)*0.2=2.6 亿美元

所以,STARTLINK 卫星的长期维护成本很低。

(基站因为本身有营收,维护另算)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omparison_of_orbital_launch_systems
https://www.teslarati.com/spacex-ceo-elon-musk-says-that-bfr-could-cost-less-to-build-than-falcon-9

女儿是小棉袄-这可真不是开玩笑!

早晨,我故意把冰冷的手伸向妻子,嘴里说:“我的手好冷。暖和一下。”

妻子一边躲一边大喊:“走开走开!”

旁边六岁女儿突然靠近并用双手握住我的手,问:“暖和吗?好点了吗?”

妻子和我都沉默了至少五秒钟。

女儿是小棉袄-这可真不是开玩笑!

投资的四种正确姿势以及常见陷阱

正确姿势: 价值投资,套利,概率,趋势 常见陷阱: 直觉,历史轮回,讲故事,高频交易 1. 价值投资 一般的理解是这样的: 买入一家好公司的股票,然后长期持有。 错。 你怎么知道一家公司是好公司,而且在未来 N 年里都是好公司? 你不知道。你只是在赌自己的运气。 这不是价值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