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的四种正确姿势以及常见陷阱

正确姿势: 价值投资,套利,概率,趋势

常见陷阱: 直觉,历史轮回,讲故事,高频交易

1. 价值投资


一般的理解是这样的: 买入一家好公司的股票,然后长期持有。

错。

你怎么知道一家公司是好公司,而且在未来 N 年里都是好公司?

你不知道。你只是在赌自己的运气。

这不是价值投资。

价值投资的典型代表当然是巴菲特。他是怎么做的?

巴菲特认为,公司的价格和价值是完全不同的两样东西。

价值相对稳定,而价格则不断波动。

当价格大幅度低于价值,就买入;反之则卖出。

只有当价格一直低于价值,才不断买入或者长期持有。

如何判断一家公司的价值?基本上不可能。

所以,大家才崇拜巴菲特。

PS: 房地产短期投资,就是价值投资。尤其是通过房屋改造盈利。

巴菲特也严重依赖公司改造盈利。

2. 套利(arbitrage)


套利本质上是利用市场价格波动造成的误差牟利。

例如, 黄金现货 2000 美元,3 个月期货 2100 美元。 这两个价格都随时可能发生变化。

套利交易者买入黄金现货,同时卖出黄金期货。等 3 个月后期货成交,就能获得 5% 毛利润。

股票,债券,大宗商品等等,都可以套利。

例如,买入股票期权,同时做空股票实股。

套利不一定仅仅依靠时间差,也可以依靠地域差,甚至板块差异。

例如,从伦敦市场购入原油,到美国市场卖掉。

具体计算方法比较复杂,大体上是和零风险同期国债利息收入进行对比。

显然,很多很多公司,在过去几十年一直在做套利交易。利差也在不断缩小。

LTCM 把套利做到了极致,几十倍杠杆,无视概率风险,然后就破产了。

套利追求低风险低收益。

普通人没法通过套利进行投资。手续费就能让人崩溃。

3. 概率投资


这方面比较著名的是"黑天鹅"的作者 Nassim Nicholas Taleb

原理是,对市场大幅度波动的概率进行对赌。

每年都会赔钱,但一旦市场崩盘,就能赚很多很多。

显然,只有当相对很小的资金用于概率投资的时候,才有挣钱的可能。

所以,具体操作手法不详。 Taleb 拒绝吐露。

PS: 如果这里有人知道,还请不吝赐教。

4. 趋势投资


和价值投资类似,趋势投资也是一种"赌"

30 年前赌日本股市和房地产向上的人,损失巨大。

过去 120 年赌美国股市向上的人,过去 30 年赌澳洲和中国大城市房地产的人,收入丰厚。

绝大部分人只是盲目跟风,但也有高人通过判断进行趋势投资。

例如巴菲特。他说过,会建议子女投资被动式美国标普指数基金。

如何判断趋势?我能看到的唯一方法是读书。

对历史经济博弈论等等有深入了解后,就会对趋势有更高的正确判断的概率。

房地产长期投资,就是趋势投资。

我上次给出的必胜法则,也是趋势投资。

趋势投资没有超额利润,但风险也相对很低。

如果有较高起点(例如 30 万澳元),扣除通货膨胀后,每年 8%,坚持二十年,就能确保财务自由。

https://moneysmart.gov.au/budgeting/compound-interest-calculator



陷阱 1: 直觉


例如: 一只股票从 100 元跌倒 50 元, 而纯利润没啥变化, 所以, 可以大量买入

陷阱 2: 历史轮回


所有技术分析都可以归入这一类

陷阱 3: 讲故事


任何一个故事,都只能涵盖很小一部分因素

而没有考虑到的那些因素,往往是决定性的

陷阱 4: 高频交易


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为大型券商提供 30 毫秒的买卖请求的预览时间。

在我看来,这就是作弊。什么增加流动性云云,完全是鬼扯淡。

Robinhood 的免手续费交易,也是这一类。

什么是民主国家的左倾女人?

油管上充满了对“如何定义女人”的争论。

喝最烈的酒,骑最快的马!让我们把难度翻倍: 什么是民主国家的左倾女人?

1. 如何定义性别?

很简单。性别分为两层: 生理性别和心理性别。

大多数人的这两层一致。 所谓 LGBTQAI+, 是指两层不一致。

心理性别随时可能发生变化。

所以,对于法律文书(例如护照)体育比赛进入哪一边公共厕所等等,应该基于生理性别。

对于穿什么衣服和谁结婚和谁同居等等,应该基于心理性别。

2. 什么是左倾?

左倾: 国进民退

右倾: 国退民进

国进民退意味着高税收高福利,更多法律条文政府机构甚至国营企业。 国有企业能做的事情,就尽可能让国有企业来完成。

国退民进意味着低税收低福利,更少法律条文政府机构甚至国营企业。 私营企业能做的事情,政府就尽可能不干涉。

3. 什么是民主?

非政府机构是否拥有影响国策和法律的能力。

非政府机构包括工会,商会,教会,独立的司法机构,私营企业,舆论媒体,甚至国会,等等。 也包括临时性的非政府集会,例如游行示威组织。

嗯,能否把难度再翻倍?

PS 1: 欧美发达国家的非法越境问题越来越严重。

大家都知道如何低成本有效制止这种非法行为:开枪射杀。

死几个或者几十个非法越境者,可以节省数百亿乃至数千亿美元的潜在费用。

但这么做政治不正确。

https://twitter.com/visegrad24/status/1774559597132419113

PS 2: 大麻合法化,算左倾还是右倾?

右倾。

一部4月1日正式生效的新法,让众多柏林青年当天凌晨聚集到市中心的勃兰登堡门前大肆庆祝:即日起,成年人可以合法地随身携带不超过25克的大麻,在家中也最多可以储存50克,还可以自行种植3株大麻。

https://twitter.com/dw_chinese/status/1774739669457969460

ps 3:

1. 特朗普推动在美墨边境建墙,阻止非法越境,是左倾还是右倾?

右倾。虽然是政府出钱和规划,但事情由底层民众在推动。

2. 德克萨斯州通过堕胎禁令,是左倾还是右倾?

右倾。同样,由底层民众在推动。

3. 工会势力不断壮大,是左倾还是右倾?

工会发展的初期,对抗官商勾结,右倾。

目前,至少政府工会和行业工会是在利用政府力量对抗纳税人,左倾。

心目中最好的炒菜锅 - 热锅冷油终极版

炒菜锅换了无数个,失望一次又一次。

不管是什么不粘锅,不管用得多么小心,不管什么价位,都撑不过一年。

为什么?

显然,认知出问题了。

在查阅了大量资料,并不断尝试后,终于发现问题所在。

不粘锅之所以不粘,是因为表面涂层。常见的涂层是超级塑料。

塑料可以均匀传递热量,同时不沾油,但其热胀冷缩系数和金属差异很大。

不论结合得多么紧密,不粘锅用了几个月,经过无数次加热,不粘层必然开始剥落,然后锅的金属表面会直接和食物接触。

在微观层面,金属作为晶体从来不光滑,表面坑坑洼洼。

这导致温度不均,让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局部焦化,和锅面粘在一起,同时产生大量油烟。

如何破?用油取代超级塑料成为不粘层。

油是液体,能够快速均匀地传递热量。只要用油把金属表面的微小缝隙和坑洼之处填满,食物就不会轻易焦化。

在微观层面,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因为油的黏性大,会把气泡封在金属表面的缝隙中。

而空气是很有效的隔热物,从而让油失去均匀传递热量的能力。

所以需要先把锅烧热。锅热,油的黏性就低。

这就需要热锅冷油。

其实热锅热油也没问题,但因为温度难以准确把握,容易产生大量油烟。

我现在是这么操作:用普通炒菜铁锅,先把干净的锅烧热。

等轻微冒烟或者锅周围空气变热,把火调到最小,然后加入食用油,并确保油覆盖和食物接触的金属表面,然后把火调到适当大小,开始炒菜。

食用油一旦填充了锅表面的缝隙,就不会轻易退出(感谢冷油的黏性)。这时候,哪怕把火关掉一段时间,再重新开火炒菜,锅也是不粘的。

食用油的烟点至少是 190 度,而烹饪菜肴并不需要这么高的温度。

换句话说,炒菜的阶段不需要把火调到最大。这可以大幅度减少油烟。

附加几点:

1. 铁锅在加热的时候,因为火焰的覆盖不均,底部受热不均。可能要多烧一会儿。

2. 不锈钢锅材质特殊,和铁锅相比,需要更多油。

3. 电磁炉应该也行。没试过。希望大家分享经验。

4. 全世界所有地方,如果全部使用天然气烹饪食物,一年的碳排放不高于 1 亿吨,少于总碳排放量的 0.3%,所以问题不大。

PS: 1. 所谓开锅(seasoning),就是让油先填满表面缝隙,然后把油焦化,这样,锅的表面就会变得光滑。但焦化后的油,是固态,传热没有液态油均匀迅速,效果会差一些。

下面这个视频,给出了直观解释,和我的理解相同。推荐!


走马观花看日本

疫情前在日本玩过十几天。今年,又在日本玩了两周。主要是滑雪温泉和东京区。

日本,真的非常非常独特:穿越几百年的时光仿佛被直接融合在了一起。不仅仅是物质世界,精神世界同样如此。

1. 现金 (古代)

现金是日本的绝对王者。

虽然有传闻,说信用卡和 IC 卡被普遍接收,但要想通行无阻,只能靠现金。

但,很多小地方没有自动提款机,商家也不提供从信用卡取现服务!包括旅游景点。

如果没有事先准备好现金,就只能傻眼。

2. 垃圾 (超现代)

闹市区很难找到公共垃圾桶。能找到的,往往也只收易拉罐和玻璃瓶。

澳洲的家庭垃圾大致分三类。日本很多地方分五类:



各种塑料往往被列作易燃和可回收材料,和厨余废纸同等待遇。毕竟,都是有机物。

PS: 这些显然是舍本逐末。减少各种商品包装,以及一次性用品,效果更好。

3. 语言 (古代)

会英文的人很少。哪怕是在旅游区。

感谢电脑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各种手机翻译软件给予了很大帮助。

懂中文书写,往往也有很大优势。

PS: 看到不少学英文的广告。日本年轻人也许终于意识到了英文的重要性。

4. 投资 (古代)

地铁上看到广告,5年期固定存款,利率 0.55%,基本上就是零。

考虑到过去三十几年,日本的房地产和股票增值都接近零。。。。。。对于日本人来说,全部收入都来自于薪水,不存在“被动式投资收益“

真惨

5. 小饭店 (古代)

日本似乎允许所有公寓楼的一楼用于商业。

于是,各种小饭店无处不在,吃东西很方便,品种单一但味道好,而且价格普遍低于澳洲(薄利多销?)。

不仅仅是游客,日本年轻人也很喜欢在这种小饭店用餐。

经营饭店的,往往是中老年人。里面的员工,收入很低。KFC 招大学生和兼职,一个小时才 13 澳元左右。

在 Ōmiya Ryokan 住了几天。里面提供的饮食极度精致,但味道一般般,感觉是骗游客的。








PS: 很多店面卖咖啡。哪怕是中小型旅馆,也提供咖啡。味道还行。

6. 人口 (超现代)

大城市感觉不明显,但略微远一点的地方,就以中老年人为主了。

小地方到处都是废弃的公寓楼和独立屋。

7. Ueno Zoological Gardens (东京上野动物园)

从全世界搜刮了各种古怪动物,而且门票便宜。很赞。

强烈推荐!




PS: 看大熊猫居然需要排队30分钟!

8. 红灯区

妻子不让去。

大佬们的铁布衫

没有谁能预测短期波动。

如果没有准备,黑天鹅能摧毁任何大佬。

著名案例不胜枚举: LTCM, Bear Stearns, Bill Hwang, Lehman Brothers, 等等.

那么,世界著名的那些大佬们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应对黑天鹅?

我看到的有四类。

1. 塔勒布(Nassim Nicholas Taleb)

塔勒布是著名的学者,作者,出版了"The Black Swans","Antifragile","Skin in the game"等等多本著作。

他的核心策略是多元化。

例如,他认为,出租车司机对黑天鹅的抵抗能力就远远超过普通公司员工。

普通公司员工在经济萧条时一旦失业,就很难再找到工作。 而出租车司机在经济萧条时,一般来说收入会下降,但不至于失去生活保障。 因为其收入来自成百上千的客户,而不是某一个老板。

如果开出租车(例如每周三天),同时兼职一份其它工作(例如每周两天 Handyman),对黑天鹅的抵抗力就会更强。

我对这种策略深表怀疑。这似乎是用降低收入水平来获取更高的收入保障。

而当退潮的时候,所有船都会后退,不管是航母还是小舢板。

2. 巴菲特

巴菲特并不是多元化的信徒。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 2023 年 3 季度末共持仓3133亿美元,

仅苹果持仓市值就占总持仓的比重达50.04%;

美国银行位居第二,持仓市值占总持仓的比重为9.03%;

美国运通位列第三,持仓市值占总持仓的比重为7.22%;

可口可乐位列第四,持仓市值占总持仓的比重为7.15%;

雪佛龙和西方石油分列第五和第六,持仓市值占总持仓的比重分别为5.93%和4.64%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5308369

现金储备达到1572亿美元。其中,现金为308亿美元,其余大多为美国国债,1264亿美元,比2022年末增加了36%。

https://cn.nikkei.com/columnviewpoint/column/53971-2023-11-08-05-00-11.html

显然,他的核心策略是建立缓冲。

如果经济崩溃,利率会大幅度下调,国债价格必然大幅度上升。这样就可以不断卖出国债,以低价买入股票。

缺点是,如果经济长期繁荣,巴菲特会因为三分之一现金储备而损失三分之一潜在收益。

3. 比尔盖茨

比尔盖茨的策略类似于多元化。

https://www.suredividend.com/bill-gates-portfolio/

但在我看来,其主要关注点类似于第一性原理: 经济的最底层价值在哪里?衣食住行。

不论是世界大战,全球瘟疫还是全球变暖,大家都需要衣食住行。

衣食住行的收益率相对较低,但对经济萧条的抵抗力极强。

这属于用降低增值速度来获取更高的资产保障。

4. 马斯克

马斯克的方法和上面三者截然不同。

他不是投资客,而是企业家。通过设立超高目标来对抗黑天鹅。

例如,他的目标是火星殖民。如果失败,至少会得到低成本重复使用的星舰以及星链。

这么做确实有效,但缺点是需要时不时吐血三升。 超高目标意味着工作极端努力。 一般来说,普通人无法做到这一点。

5. 总结

除了表面上的策略区别,这些大佬有一个共同特点: 对经济有极为深刻的理解。

例如,他们都长期看好全球经济,尤其是民主国家的经济。

大幅度市场波动,不论是COVID-19还是乌克兰战争,都没有影响其"做多"获利的信念。


我们能从他们身上学到什么?

华人喜欢投资房地产。这类似于比尔盖茨的策略。

房地产是衣食住行的一部分,远离金融衍生品。

只要经济持续发展,房地产就会涨涨涨。

这是很有效的对抗黑天鹅的策略。


我个人最喜欢的是巴菲特的策略。

对于金融投资,现金储备让我们立于不败之地。但遗憾的是,债券投资只有当收益率较高的时候才有价值,而现金的利息收益几乎为零。


PS: 因为缺少第一桶金,投资往往只能让普通人在 70 岁的时候才变得富裕。

AI 文章:格林斯潘、默顿和斯科尔斯错了,增加流动性并不会帮助减少波动性

(我指定的文章标题,OPENAI 的 GPT-4 生成了内容)
以后在网站上看到的文章,有多大可能不是 AI 帮助生成?
(文章的主题:流动性充裕,可以压制小波动,但会放大剧烈波动)

在金融和经济的世界里,Alan Greenspan(格林斯潘)、Robert C. Merton(默顿)和Myron Scholes(斯科尔斯)的名字具有权威性。他们的理论、意识形态和模型已经塑造了金融市场的结构和功能几十年。他们的主要观点是,增加流动性,金融市场错综复杂网络中的一个核心元素,起着减少市场波动性的关键作用。然而,与实证数据相结合的关键性审查表明,情况并非如此。

流动性,被描述为在不引起其价格显著波动的情况下迅速买卖资产的能力,常常被誉为是市场不稳定的灵丹妙药。格林斯潘、默顿和斯科尔斯推测,流动性的涌入可以平息市场的动荡性质,提供一个缓冲,防止价格的急剧上涨和下跌。然而,实际世界中观察到的金融危机和市场行为与这一看似直观的说法相矛盾。

依赖流动性作为缓解波动性的缓解因素忽视了市场行为的基本动态。市场作为一个集体实体,受到诸多变量的影响,包括但不限于地缘政治事件、经济指标和投资者情绪。每个变量都有一个影响市场走势的权重,流动性本身无法减轻这些波动。

2008年的金融危机就是一个例证。在崩溃之前,市场充斥着流动性。房地产市场、股市和衍生产品交易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交易量。根据格林斯潘、默顿和斯科尔斯的模型,这应该引领市场进入一个波动性减少、稳定性增加的时期。然而,恰恰相反,流动性危机随之而来,市场暴跌,全球经济陷入衰退。

这凸显出市场波动性的多方面特性。它不是流动性的线性函数,而是许多变量复杂相互作用的结果。流动性有时候可能会加剧市场波动而不是减缓它。高流动性可能导致过度交易、投机泡沫和最终的剧烈修正,正如我们在互联网泡沫和房地产市场崩溃中所看到的。

此外,流动性和波动性之间复杂的关系也受到投资者心理行为的影响。行为金融学理论强调市场不仅仅受到基本面的制约,还受到投资者心理行为的影响。在流动性充裕的时期,市场常常充斥着欣欣向荣的情绪。投资者,在轻易获取资产的支持下,往往忽视潜在的基本面。这无疑会在泡沫破裂,现实与过于乐观的估值重新对齐时,放大市场波动。

此外,技术进步引入了算法交易,买卖决策由算法决定,在流动性高的情况下,这些算法能在毫秒内执行大量交易,引发市场的突然波动,人类交易员甚至无法反应。

鉴于这些现实,重新审视和重新评估格林斯潘、默顿和斯科尔斯提出的根深蒂固的信仰变得至关重要。流动性虽然是金融市场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但它不是治愈市场波动的万能药。一个更全面的方法,包含影响市场行为的多种变量,包括监管框架、投资者教育和谨慎整合技术进步,是至关重要的。

市场稳定性不是一个目的地,而是一个需要不断适应全球金融不断演变局势的旅程。受人尊敬的经济学家和金融理论家编织的叙述是指南,但不是不可动摇的真理。在市场动态的复杂舞蹈中,流动性和波动性是合作伙伴,而不是彼此的解药。需要用实证证据和现代市场行为支持的重新评估传统理论,这不仅是必要的,也是铸造更稳定、可持续的全球金融生态系统之路的关键。

总之,格林斯潘、默顿和斯科尔斯的观点,虽在理论上是健全的,但在金融市场的实际领域并不成立。减少市场波动是一个复杂、多面的挑战,需要的不仅仅是增加流动性。它需要一个综合的、整合的方法,考虑到在全球金融格局中发挥作用的众多因素和变量。

English Version:

Title: Greenspan, Merton, and Scholes are Wrong. More Liquidity Doesn't Help Reducing Volatility

In the world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the names Alan Greenspan, Robert C. Merton, and Myron Scholes resound with authority. Their theories, ideologies, and models have shaped the financial market’s structure and function for decades. Central to their assertion is the belief that increased liquidity, a vital element in the intricate web of financial markets, plays a pivotal role in reducing market volatility. However, a critical examination juxtaposed with empirical data suggests otherwise.

Liquidity, described as the ability to quickly buy or sell assets in the market without causing a significant movement in its price, has often been heralded as the panacea for market instability. Greenspan, Merton, and Scholes postulated that an influx of liquidity could quell the tumultuous nature of markets, providing a buffer against abrupt spikes and plunges. However, the financial crises and market behaviors observed in the real world contradict this ostensibly intuitive claim.

The reliance on liquidity as a mitigating factor against volatility overlooks the fundamental dynamics of market behavior. Market, as a collective entity, is influenced by a plethora of variables including but not limited to geopolitical events, economic indicators, and investor sentiment. Each variable carries a weight that influences market movements, creating fluctuations that liquidity alone cannot mitigate.

The financial crisis of 2008 is a case in point. Preceding the crash, markets were awash with liquidity. The housing market, stock markets, and derivative products were trading at unprecedented volumes. According to Greenspan, Merton, and Scholes' model, this should have ushered in a period of reduced volatility and increased stability. However, the opposite occurred. A liquidity crunch ensued, markets plummeted, and the global economy plunged into a recession.

What this underscores is the multifaceted nature of market volatility. It is not a linear function of liquidity but a complex interplay of numerous variables. Liquidity can, at times, exacerbate market volatility rather than alleviate it. High liquidity can lead to overtrading, speculative bubbles, and eventual sharp corrections, as witnessed in the dot-com bubble and the housing market crash.

Furthermore, the intricat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quidity and volatility is also influenced by the psychological behavior of investors. The Behavioral Finance Theory accentuates that markets are not exclusively governed by fundamentals but are heavily influenced by the psychological behavior of investors. In times of abundant liquidity, a euphoric sentiment often pervades the market landscape. Investors, buoyed by easy access to assets, often overlook underlying fundamentals. This, inevitably, amplifies market volatility when the bubble bursts, and reality aligns with overly optimistic valuations.

Moreover,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have introduced algorithmic trading, where decisions to buy or sell are determined by algorithms, exacerbating the volatility. With high liquidity, these algorithms can execute large volume trades in milliseconds, causing abrupt market movements before human traders can even react.

In light of these realities, it becomes imperative to revisit and reassess the entrenched beliefs propounded by Greenspan, Merton, and Scholes. Liquidity, though an essential component of financial markets, is not the magic elixir that cures market volatility. A more holistic approach that incorporates the multifarious variables influencing market behavior, including regulatory frameworks, investor education, and the integration of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with caution, is pivotal.

Market stability is not a destination but a journey that requires continuous adaptation to the evolving landscape of global finance. The narratives spun by esteemed economists and financial theorists serve as guides but are not gospel truths. In the intricate dance of market dynamics, liquidity and volatility are partners, not antidotes to each other. A reevaluation of traditional theories, buttressed by empirical evidence and contemporary market behaviors, is not just necessary but essential to forge a path to a more stable and sustainable global financial ecosystem.

In conclusion, the assertion by Greenspan, Merton, and Scholes, while theoretically sound, does not hold water in the practical realm of financial markets. The reduction of market volatility is a complex, multifaceted challenge that requires more than just increasing liquidity. It demands a comprehensive, integrated approach that considers the myriad of factors and variables that come into play in the global financial landscape.

反转论点,GPT-4 再次生成。

依然是八股文,依然缺少新意,但内容很不错。

很聪明的避开了我的论点:流动性充裕,可以压制小波动,但会放大剧烈波动。

监管不力实际上是替罪羊。

=============

标题:格林斯潘、默顿和斯科尔斯是正确的,更多的流动性确实有助于减少波动性

在围绕金融市场细节的长期辩论中,像艾伦·格林斯潘、罗伯特·C·默顿和迈龙·斯科尔斯这样杰出人物的观点常常得到深刻的尊重和关注。他们的一个重要主张是流动性在减缓市场波动性中的建设性作用。虽然这一观念受到了批评,但增加流动性对提高市场稳定性至关重要这一观点有着坚实的基础。

流动性,指的是资产可以在不显著影响其价格的情况下迅速买卖的能力,是高效金融市场的基石。格林斯潘、默顿和斯科尔斯在他们广泛的研究和观察中认为,流动性是减少金融市场经常出现的剧烈波动的关键元素。

流动性对市场波动性的影响有多个层面。首先,流动的市场便于新信息的快速吸收。在信息是投资决策的先驱的世界中,快速地将消息纳入资产价格是必不可少的。流动的市场确保资产价格及时反映相关信息,从而防止不流动市场特有的突然和极端的价格波动。

此外,流动性为各种参与者创造了有利的环境。流动性更强意味着更广泛的投资者进入市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策略、时间线和风险胃口。这种市场参与者的多样性稀释了任何单一玩家或策略的影响,分散了风险,从而减缓了极端的市场波动。

格林斯潘、默顿和斯科尔斯凭借对市场动态的深刻理解,还认识到了流动性在增强市场恢复力方面的作用。流动的市场具有抵御冲击的能力。大量的资本流入和多样化的参与者存在确保即使是大规模的交易或市场事件也不会导致价格的剧烈变动。

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看,流动性是维持经济平稳运转的润滑剂。格林斯潘担任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期间,亲历了数次市场危机。他对流动性的倡导不仅是理论上的,也植根于动荡时期市场行为的实际观察。

默顿和斯科尔斯因其在期权定价方面的开创性工作而闻名,也观察到了流动性的实用含义。在复杂的衍生品世界中,流动性在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它确保衍生品,尽管复杂,可以有效地估值、交易和结算,从而减少与这些复杂金融工具相关的系统性风险。

批评者认为,过度的流动性可能导致资产泡沫和随后的崩溃。但是,有必要区分流动性在正常市场条件下的建设性作用和其他宏观经济和监管因素导致的失真。流动性本质上是一种促进因素 - 它确保市场高效运作,信息得到有效吸收,参与者可以轻松进出。

2008年金融危机常被用来反驳流动性的好处,但它更是监管监督和风险管理失败的表现,而不是流动性的失败。格林斯潘、默顿和斯科尔斯从未倡导没有相应监管和风险管理措施的无节制流动性。

总之,这些杰出经济学家关于增加流动性有助于减少市场波动性的断言,是基于经验观察和理论严谨性的。在一个日益以全球投资、多样化市场参与者和复杂金融工具为特征的世界中,流动性成为抵御过度市场波动的壁垒。虽然谨慎和监管监督是必不可少的,但否认流动性在市场稳定中的作用既短视又与几十年金融市场观察和研究积累的智慧相悖。

在充足的流动性和有效监管之间找到平衡,确保市场能够吸收冲击、整合信息和促进参与,这些都是全球金融生态系统有机运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格林斯潘、默顿和斯科尔斯的贡献对我们理解复杂的现代金融市场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和教育意价值。

Title: Greenspan, Merton, and Scholes are Correct. More Liquidity Does Help Reducing Volatility

In the perennial debate surrounding the nuances of financial markets, the perspectives of illustrious figures like Alan Greenspan, Robert C. Merton, and Myron Scholes have often garnered profound respect and attention. One of their significant assertions revolves around the constructive role of liquidity in mitigating market volatility. While this notion has faced criticism, there exists a robust foundation supporting the idea that increased liquidity is integral to enhancing market stability.

Liquidity, characterized by the ease and speed at which assets can be bought or sold without significantly affecting their price, is a cornerstone of efficient financial markets. Greenspan, Merton, and Scholes, in their extensive research and observation, identified liquidity as a pivotal element that contributes to reducing the erratic fluctuations often associated with financial markets.

The mechanisms through which liquidity impacts market volatility are multifaceted. Firstly, liquid markets facilitate the rapid absorption of new information. In a world where information is the precursor to investment decisions, the swift incorporation of news into asset prices is essential. Liquid markets ensure that asset prices reflect relevant information promptly, thus preventing the abrupt and extreme price movements characteristic of illiquid markets.

Moreover, liquidity fosters an environment conducive to diverse participation. With more liquidity, a broader spectrum of investors, each with varying strategies, timelines, and risk appetites, enters the market. This diversity in market participation dilutes the impact of any single player or strategy, dispersing risk, and thus, tempering extreme market movements.

Greenspan, Merton, and Scholes, with their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market dynamics, also recognized the role of liquidity in enhancing market resilience. Liquid markets are marked by their ability to weather shocks. An influx of capital and the presence of diverse participants ensures that even substantial transactions or market events do not lead to drastic price alterations.

From a macroeconomic perspective, liquidity serves as the lubricant that keeps the wheels of the economy turning smoothly. Greenspan’s tenure as the Chairman of the Federal Reserve bore witness to several market crises. His advocacy for liquidity was not merely theoretical but rooted in practical observations of market behavior during tumultuous times.

Merton and Scholes, renowned for their groundbreaking work on options pricing, also observed the practical implications of liquidity. In the complex world of derivatives, liquidity plays a pivotal role in price discovery and risk management. It ensures that derivatives, complex as they may be, can be valued, traded, and settled efficiently, thus reducing the systemic risk associated with these intricate financial instruments.

Critics argue that excessive liquidity can lead to asset bubbles and subsequent crashes. However, it is essential to distinguish between the constructive role of liquidity in normal market conditions and the distortions arising from other macroeconomic and regulatory factors. Liquidity, in essence, is a facilitator – it ensures that markets operate efficiently, information is assimilated effectively, and participants can enter and exit with ease.

The 2008 financial crisis, often cited in arguments against the boon of liquidity, was less a failure of liquidity than it was of regulatory oversight and risk management. Greenspan, Merton, and Scholes have never advocated for unbridled liquidity without corresponding regulatory and risk management measures.

In conclusion, the assertion by these esteemed economists that increased liquidity aids in reducing market volatility is grounded in empirical observation and theoretical rigor. In a world increasingly characterized by global investment, diverse market participants, and complex financial instruments, liquidity stands as a bulwark against excessive market volatility. While caution and regulatory oversight are indispensable, dismissing the role of liquidity in market stabilization is both myopic and contrary to the accumulated wisdom of decades of financial market observation and research.

Balancing the scales between adequate liquidity and effective oversight ensures that markets can absorb shocks, integrate information, and facilitate participation, all of which are integral to the cohesive functioning of the global financial ecosystem. Greenspan, Merton, and Scholes’ contributions to this understanding remain both relevant and instructive as we navigate the complexities of contemporary financial markets.

三大规律定乾坤

常识: 如果一个规律对这个世界和我们的生活不会造成深远影响,就不重要。

1. 熵增


熵可以理解为"失序"

为什么熵增重要?因为它可以解释很多基本问题,甚至一些认知范围以外的问题。例如,是否存在一个简单的办法对是否正确进行判断?AI 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以此为基础,很多事情都可以轻易判断:

是否应该从农奴制度过渡到佃农制度?
是否应该从农业社会过渡到工业社会?
是否应该用可持续能源取代化石燃料?
是否应该大力发展核能?(短期内是的,长期来看不是)

对于个人:

是否应该锻炼身体?
是否应该养成收拾房间的习惯?
职业上应该持有怎样的态度?


顺则凡,逆则仙。

20230428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宇宙不想死

2. 复合效应


熵增最大的陷阱,是时间范围。

短期内加速熵增,并不意味着长期看也会加速熵增。

那么,如何判断正确与否?这就需要用到复合效应。

例如,当我们把核能开发到极致(正反物质湮灭),会出现什么情况?宇宙将失去所有物质,陷入死寂。

对于个人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警示。

我们都想要成功。而且是立刻成功。最好是几秒钟内就实现。

例如,如果有一种投资方法可以平均每年带来 9% 收益,并持续下去,手续费接近零。那么,十年收益就是 140% (1.09^10=2.4)

如果有另外一种方法有可能可以让资产在一年内增加 50%,而且只收 3% 手续费。你会选择哪一个?

人生短暂。我猜,至少相当一部分人会选择后者。

如果这不是投资,而是职业选择呢?配偶选择?(为什么会有人坚持买彩票?)

想让小孩有出息?不要盯着单一事件,例如拿某个奖项,或者进入某个学校某个公司。重要的是习惯和环境。

遵循复合效应,意味着耐心。长时间孜孜不倦做正确的事情,维持自身秩序。只要方向正确,就没问题。

效率会得到上亿倍提高,但也带来脆弱。不论是对于国家,对于公司,还是对于个人,都如此。(除非基于几十年几百年相关复合效应带来的坚实基础)

摩尔定律,互联网,智能手机,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生产自动化,等等 = 效率 + 脆弱

20210731 股市投资必胜法则
20210423 成功的诀窍。顺便解决中年危机

3. 博弈论


熵增和复合效应,可以说是经典理论。博弈论则更接近于量子理论,测不准不可测。

博弈,是生命的起源。

每个人,都是自身万亿细胞相互间,以及和体内体外无数微生物博弈的结果。

因为光速的限制,超级人工智能(ASI)即便杀死所有碳基生命,也还是得考虑博弈问题。

生物如此。组织也如此。

深海海绵是最早出现的复杂生物(5.7亿年前),细胞的完美复制,让其基因极其稳定,寿命长达万年。但今天和远古的深海海绵相比,几无变化。

以个人打比方: 生活在过于干净的环境里,免疫系统会逐渐变弱。

我们需要各种微生物和有害物质的刺激,来发展和维持健康的免疫系统。

水至清则无鱼。

邓小平说,稳定压倒一切。

不仅仅是最近几十年的中国大陆,全世界所有寡头(既得利益集团)在过去几千年都把稳定的重要性列在首位。

原因很简单: 对于皇帝(寡头集团),只要稳定,就能一直当皇帝(寡头集团)。

但对于受剥削的普通百姓,稳定意味着永远受剥削。

如果稳定压倒一切是正确的,为什么中国每隔两百多年就会出现一次流血漂橹?

前苏联在崩溃之前,和美国相比,哪个更稳定?

小规模动荡,例如政府更迭,让社会压力得以释放,反而能避免大规模国家灾难。

对于前院后院整齐的草坪,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难看的杂草冒出来。如果置之不理,则往往杂草越来越多。

问: 无人打理的大草原是否被杂草覆盖?

结论: 不要担心小规模动荡。小动荡本身带来长期稳定和发展。

没有博弈(小规模冲突),就没有小规模突变,没有进步。

人类个体的不断死亡,让人类文明持续发展。

20210925 教育的捷径与残酷真相
20230709 贫困的根源 - 命中注定的中等收入陷阱

【参考书目】

“The Compound Effect“ by Darren Hardy
“Antifragile“ by Nassim Nicholas Taleb

读书有什么用?暴力复盘 2020 到 2022

前一阵子,在现实生活中,有人问我:“你读了这么多书,有什么用呢?”

好问题。 我想了想,说:“有用的。例如,2020年年初,因为读书多,我认为新冠的致死率被严重夸大,所以避免了不必要的恐慌。”
“你避免了不必要的恐慌,那又怎样呢?”
“如果相信媒体,认为这个世界将陷入黑暗,当然应该卖掉资产,包括股票和投资房,买入黄金。但如果有相反的看法,就不会恐慌性卖出,承受巨大损失。”
对方点点头,结束了这个话题。
20200319: Coronavirus Will Change the World Permanently. Here’s How
20200421: The World Will Never Be the Same Again
20200608: After the Pandemic the World Will Never Be the Same Again

但我只说出了事情真相的一小部分。

我对新冠的判断是正确的,但事态的发展远远超出了我最狂野的推测。 是错上加错歪打正着,才保住了投资收益。

为了吸取经验教训,这里我尽力梳理过去三年的思路。 记忆的扭曲不可避免,好在当时发了不少帖子,而且有大量历史相关数据佐证,所以至少不会胡编乱造。

20200309

SP500指数: 2480。 从 20200217 的历史高位 3373 下跌约 26%

虽然武汉的数据保密,但根据钻石公主号邮轮的数据,我认为新冠的致死率被严重高估。
既然我这个外行能看到这一点,欧美的传染病专家自然能一眼看到真相。 在他们的澄清下,恐慌很快会平息。
我估计,最迟 2020年 6 月到 9 月,世界经济就会开始恢复。

20200314

恐慌在不断扩大。 
3 月 16 号, SP500指数 2409, 从一个月前的高位下跌约 29%, 然后开始猛烈反弹。
我心里很清楚: 这是因为华尔街抢先一步从传染病专家那里弄明白了新冠的真实威胁。 新冠危机即将结束。


20201214

SP500指数: 3722。 从 20200316 的 2409 反弹约 55%
美国官方利率接近零。

这九个月,是让我迷惘的九个月。
就我估计,至少有 90%的传染病专家坚持认为新冠有巨大杀伤力,尽管数据早已表明, 基本上,只有老年人,尤其是伴随多种严重慢性病的老年人,才受新冠影响。
而随机测试也表明,2020年 4月,很多城市就已经出现全体感染。

那么,那些传染病专家,
1. 为什么还要用确诊人数而不是人口总数作为致死率的基数呢?
2. 为什么拒绝按照年龄段来计算致死率?
3. 为什么坚持停工停学停餐馆?
只有瑞典的政策符合逻辑: 保护老年人,同时拒绝停工停学停餐馆,拒绝在绝大多数公共区域强制口罩。
4. 政府不得不相信和依赖大多数传染病专家,但长时间停工显然会让产品库存迅速下降,最后导致严重通货膨胀。那么,政府为什么仍然坚持长时间停工停学?
5. 媒体为了吸引流量不择手段。“世界末日”显然比“没啥大不了的”更受欢迎。但为什么要封杀少数传染病专家的不同看法?
不管是传统媒体,还是脸书油管推特,都对“大号流感论”坚决封杀。

不管怎样,疫苗已经在 2020 年年底研发成功并得到美国 FDA 批准,并开始大量生产,新冠危机即将结束。。。。。。对吗?

截止此时,整个澳洲乃至整个世界,仍然在大规模停工停学停餐馆。
COVID-19 Vaccine Milestones

https://twitter.com/BjornLomborg/status/1632003510274347010

20211227

SP500指数: 4779。 从 20200316 的 2409 反弹约 98%
美国官方利率接近零。
墨尔本在 2021 年 10 月结束了第六次封锁。
2021 年年底已经大量生产疫苗,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都得到了充足供应。 停工停学停餐馆已经毫无意义,对吗?中国大陆不同意

20230220: A timeline of Covid-19 in Australia, two years on

20220228

俄罗斯大规模入侵乌克兰。
这事情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印象中,俄罗斯和乌克兰都是能源和粮食出口大国。显然,欧洲要倒霉了。
对美国和澳洲影响大吗?应该有限。。。。。。吧?
此时此刻,没有通货膨胀。一切安稳如初。

202203

通货膨胀开始抬头。
FED 开始缓慢加息。 SP500指数开始缓慢下滑。

202205

通货膨胀急剧上升。
FED 大幅度迅速加息。 SP500指数迅速下滑。
企业库存已经耗尽。中国大陆仍在严格封锁。战争打破了全球化时代极其复杂的供应链网络。
这个供应链比我想象中要复杂得多。一辆汽车,只要少一个零件,就无法生产出来。这个零件,是全球化程度最高的硅芯片!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048969719312045

物流也出现巨大瓶颈。一万艘货轮,无法第一年停工,然后在第二年把第一年的运载量补回来!
此时我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通货膨胀的大潮已经来临。
然而,利率上涨能解决商品供不应求的问题吗?

20220926

SP500指数: 3586。 从 20211227 的 4779 下跌约 25%
美国利率约为 3.25%
乌克兰战事不利。

202212

中国大陆终于解除新冠的清零封锁政策

20230719(今天)

SP500指数: 4555。 从 20220926 的 3586 反弹约 27%
美国利率仍在过去15年的最高位,约为 5.25%
乌克兰卫国战争仍处于胶着状态。
为什么股市在缺乏实质利好的情况下大幅度反弹?
只能是资金泛滥的结果。天量印钞并不必然引发商品的通货膨胀,但一定会引发资产的通货膨胀。

总结

我对新冠,对利率趋势,对经济发展的判断大致正确。
除此以外几乎全部错误。至少时间点完全错误。
幸运的是,股票投资没有走杠杆,住房贷款余量也不多。
所以,就投资而言,即便对大趋势判断正确,也一定要保留足够多的缓冲区。
读书是有用的,但不会让我们获得对于短期波动的预测能力。

PS: 去全球化和乌克兰战争对于通货膨胀(利率)的影响会持续一段时间,但零利率是大趋势,这一点不会改变。




贫困的根源 - 命中注定的中等收入陷阱

1. 优胜劣汰,弱肉强食


约 700 万年前,人类(Hominidae)和黑猩猩分道扬镳,成为一支独立的生物类型。
在这几百万年里,所有动物都遵循一个原则: 力量越大,速度越快,就越接近食物链的顶端。
直到人类开始合作分工,这才大幅度提升工作效率,碾压所有猛兽,成为地球上的王者。
近五千年来,随着农业和文字的出现,大规模合作成为常态,全球各地都出现了组织严密的国家。
这些国家共享一个特征: 极少数人掌控所有权力,攫取普通大众的劳动成果。
直到三百多年前的英国光荣革命,人民群众才得以“多劳多得”。
这说明什么?剥削和贫困是常态,富裕的生活才是罕见的异类。

2.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


今天,全球约 195 个国家,80亿人,只有约 31 个国家的人均收入中值(注: 不是平均值!)超过 1 万美元。
这些国家基本上都实行稳定的三权分立制度,市场经济,舆论自由,司法独立。
PS: 新加坡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例外。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人口少资源丰富。本国居民只占居民总数 11.5%,其它都是外国劳工。
新加坡的数据非常奇怪。收入中值4.5万美元,远远超越了排名第一的卢森堡,2.6万美元。这里跳过。
另外,中国和印度不发布收入中值数据。

3. 不幸的家庭也类似


有约 46 个中等收入国家,人均收入中值在 3 千到 1 万美元之间。
贫穷国家往往起步点很低,甚至缺少稳定的社会基础,军阀混战,民不聊生。
为什么中等收入国家历经几十年和平时期,却无法像日本德国韩国台湾等等,迅速赶上?
为什么贫穷国家无法提升收入水平?
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4. 异类


有一些国家是异类。
收入水平迅速大幅度提升,已经挤入高收入国家的有: 芬兰,日本,德国,台湾,韩国,以色列
收入水平曾经快速提升但随后止步不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 博茨瓦纳,埃及,土耳其,马来西亚,俄罗斯,阿根廷,南非,巴西,委内瑞拉,墨西哥,哥伦比亚,菲律宾,智利,等等
为什么这么多国家会落入中等收入陷阱?

5. 中等收入陷阱


维基百科对中等收入陷阱(middle income trap)的定义: 指一个国家因某些优势达到一定收入水准,但停留在该经济水准的情况。
中等收入陷阱中的国家,因薪资上涨,失去出口产品的竞争力,无法与低成本生产的他国竞争,也无法进入高附加值市场以及发达经济体的行列。
https://zh.wikipedia.org/zh-hans/%E4%B8%AD%E7%AD%89%E6%94%B6%E5%85%A5%E9%99%B7%E9%98%B1
这完全是胡说八道!!这些经济学家,只看表象,无视根源!不管是谁在维基百科上写的这些东西,都应该立刻道歉认错!
发达国家,中等收入国家和贫穷国家,在制度上的差异一目了然。
发达国家: 已完成政治制度改革和经济制度改革,建立民主制度和市场经济
中等收入国家: 已完成经济制度改革,拥有至少部分市场经济,但政治制度实质上并未改革(不管是否号称民主)
贫穷国家: 既没有进行政治制度改革(不管是否号称民主),也没有进行经济制度改革(不管是否号称自由的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不难理解: 自由竞争,私有财产权,市场供求决定价格,等等
民主制度复杂一点: 舆论自由,平等和普遍选举权,多党制和政治竞争,公民自由和人权保障,权力制衡,法治,公开透明和问责制,平等保障和社会包容,等等
这么多中等收入国家,没有任何一个拥有真正的民主制度吗?民主制度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6. 寡头政治 (oligarchy)


世界上只有两种政治制度: 寡头政治和民主制度

为什么寡头政治会妨碍收入中值增长?

ChatGPT:
寡头政治是指一个社会、国家或组织被少数人或少数群体统治的政治形态。在寡头政治的系统下,权力往往集中在少数富有或有特殊影响力的个人或集团手中。这种集中化的权力结构可能对收入中位数的增长产生影响。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
资源分配不公:寡头政治的特征之一就是资源和财富的分配不均。寡头者们可能会利用他们的权力来争取自身利益,导致大部分财富集中在他们手中,使得收入中位数受限,因为大多数人可能得不到足够的收入增长。
抑制竞争:寡头政治可能会阻止市场竞争,例如通过制定有利于自身的政策、法规,或限制新企业进入市场,这可能限制了经济增长和工资增长。
政策倾向:寡头政治可能倾向于制定符合他们利益的政策,比如低税收、低福利政策,这可能会损害到中低收入人群的利益。
投资教育和公共服务不足:在寡头政治下,政府可能倾向于把资源投资在对寡头集团更有利的领域,而对教育、健康和公共服务等对普通公民更重要的领域投资不足,从而限制了人力资本的发展和经济的全面增长。

7. 为什么发达国家没有出现寡头政治?


因为这些国家在经济腾飞之前面临严重的外部威胁。 掌权者不知道自己的权力能够维持多久,但很清楚如果不能团结大众,就很可能随时被邻国吞并碾碎。
它们面临的强敌:
16 世纪的英国: 西班牙葡萄牙法国
17 世纪的美国: 英国
18 世纪的法国: 奥匈帝国,俄国,奥斯曼帝国
19 世纪的日本: 西方列强和中国
二战后的芬兰: 前苏联
二战后的德国: 前苏联,英法美
二战后的台湾: 中国
二战后的韩国: 北朝鲜,前苏联,中国,美国
二战后的以色列: 中东各国
在放权和灭亡之间,掌权者选择了前者。
无法得到的东西,分享也无所谓。

8. 如何走出寡头政治?


传统上有两条路。

a. 改良
改良是死路一条。 当权者绝不会一点一点让出手中的权力。

b. 暴力革命
暴力革命同样是死路一条。 不管是谁成功推翻了前任掌权者,都不会转身把手中的权力让出去。

得到的只会是新寡头集团。这被称之为寡头铁律(iron law of oligarchy),没有例外。所有实行寡头政治的国家,其政权交替都如此。
根据历史经验,要走出寡头政治,必须有一个极其强大并意图占领本国领土的外部敌人。
掌权者只会被迫让出权力,而永远不会主动让出手中的权力。

屁股决定脑袋,乃人之常情。

9. 外国援助


对于贫穷国家来说,外国援助既无法促进政治改革,也对经济改革没有帮助。
理论上,人道主义援助,每转手一次,就会被收取 20% 费用。 多次转手之后,最后一般只有 -10% 到 20% 的援助金额能够抵达穷人那里。
为什么会出现负数?因为很多援助会被穷国的独裁寡头直接拿走,用于扩大军备进行维稳。

10. 中等收入国家能否维持?


经济发展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当大众意识到劳动成果随时会被剥夺,努力工作做大蛋糕就毫无意义。
最终,每个人都会意识到,只有参与分蛋糕(弱肉强食),才能过上幸福生活。 
而分蛋糕是零和游戏,因此,经济会不断倒退。
正如南非,委内瑞拉,哥伦比亚,智利和阿根廷。

11. 下一个异类


中国,越南,印度,墨西哥,博茨瓦纳,马来西亚,智利,巴西都是热门人选。
我看好越南,马来西亚和墨西哥。
越南和马来西亚在中国崛起之前,不存在“极其强大并意图占领本国领土的外部敌人”。但现在它们有了。
菲律宾和印尼也有机会,但基础很差。
印度无疑能跻身中等收入国家,但因为缺少威胁到自身存亡的外敌,成功的可能性不大。
墨西哥没有这样的外部敌人,但具备独一无二的地理位置,因此也有转型可能。

PS 1: 为什么有些中低收入国家想要对外扩张?

对于政治寡头来说,最大的风险是失去地位: 出现内部竞争或者外部干预。
如果没有来自国内的威胁,那么体量越大越不怕外部干预。 所以要追求更大的经济总量,更大的国土面积,更多军备,等等。

当然,体量越大,能够攫取的财富也越多。

【参考资料】

2023年按国家划分的收入中位数
https://worldpopulationreview.com/country-rankings/median-income-by-country

As of 2018, the number of UAE citizens is around 11.5% and the remaining 88.5% made up of expatriate workers
https://en.wikipedia.org/wiki/Demographics_of_the_United_Arab_Emirates

GPT-4
Why Nations Fail by Robinson, James A.,Acemoglu, Daron
The Selfish Gene by Richard Dawkins
Guns, germs and steel by Jared Diamond
Sapiens - A Brief History of Humankind by Yuval Noah Harari

财富的根源。从黑死病谈起

财富来自于创新,而不是自然资源或者土地。

那么, 创新又从何而来?

我曾坚定地认为,创新来自于多元化。这符合自然进化三要素: 遗传,变异,多元化。

但, 如果多元化能够导致创新,蒸汽机为何没有在中东诞生?在上千年历史中,作为欧洲和亚洲的交汇点,中东一直是全球多元化最杰出的代表。

显然,多元化本身是不够的。 "Why Nations Fail" 从博弈论的角度给出了让人信服的理由。

博弈论是所有生命活动的基础。 从单细胞生物到 AI, 概不例外。

1. 800年前,全世界哪些国家最穷,哪些最富?

最穷,澳大利亚。居民过着狩猎采集的原始部落生活。

其次,非洲,新西兰,北美洲,东南亚,冰岛,等等。有农业,但缺少高效的政治组织。

第三,北欧,西欧,中欧,东欧,南美洲,印度,俄国,中东,等等。有农业,也有高效的政治组织,但每个国家(帝国)规模和人口有限。

最富,中国。

黑死病改变了各国的发展轨迹。

2. 1347 到 1353,黑死病横扫欧洲

西欧,中欧,东欧。整个欧洲。 约50%人口死亡。不分年龄段。不分阶层。

农田面积不变。

英国的领主为了获得足够多的劳动力给提供更高薪水,并允许劳动力在不同的领主之间流动。欧洲其它国家的领主则增加了平民的义务劳役时间(例如,从每年几天到每周一天最后变为每周3天),甚至全面恢复农奴制。

为什么英国与众不同? 这是因为英国的地理环境,让英国无法建立强有力的统治阶层。

https://en-gb.topographic-map.com/map-kb57/England/?center=54.78802%2C-0.70312



统治力弱一点点, 对劳动力不足就只能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案。

3. 海外掠夺

很多人认为,西方(西欧)国家崛起,主要靠从海外掠夺财富。

从1531年开始,西班牙占领了南美洲主要地区,大肆劫掠黄金白银,以及高经济价值农产品(甘蔗咖啡等)。

这里有几个问题。

a. 西班牙位于北半球。为什么不占领北美洲,而是绕道麦哲伦海峡去占领南美洲西海岸地区?

因为北美洲资源贫瘠,人口稀少,气候恶劣。北美洲当时的人口密度,远远不如南美洲,也基本上没啥贵重金属矿。

这也导致英国无法强迫印第安人种植高价值农产品: 本来就没几个原住民,又被传染病杀死大部分,气候还差。

1618 年冬季 Jamestown 甚至发生大饥荒。 两百多个白人,你吃他我吃你,吃到春天还剩五十几人。 维吉尼亚公司(Virginia Company)在绝望之下成立弗吉尼亚州议会(Virginia General Assembly,1619),在英国到处招揽人才: 去跨海开发大西北吧!那里虽然气候恶劣,印第安人凶悍,但种出来的粮食都是你的!每个成年人(含奴仆)可以免费分到 50 公顷土地,先到先得!

PS: 没有弗吉尼亚州议会,五月花契约(Mayflower Compact,1620)就得不到支持。

b. 这段时间里,英国在干嘛?

内战(农民起义,玫瑰战争),外战(英法百年战争)

因为纬度高,被海峡隔离,地理位置气候和人口都比西班牙葡萄牙差很多。这导致英国一直贫穷落后,航海技术低劣。

c. 西班牙既然基础好,又有了几十年先发优势,并获得了大量额外"财富",为何后来反而被英国压下去了?

因为这些"财富",被西班牙贵族阶层瓜分,西班牙民众受益很有限,经济发展停滞。

英国在黑死病结束后,本地领主们为了在恶劣的条件下生存,不得不让权于民: 大家努力,创造的价值大部分归自己。 相对于欧洲其它国家,英国大众对工作有更高热情。

在弗吉尼亚州议会的号召下,很多中底层民众倾其所有,建造海船购买工具,开发北美洲。

到 1588 年,西班牙终于决定清理这些讨厌的英国海船。然而,英国早已今非昔比,加上运气眷顾,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大部分被英国的小型战舰击沉在爱尔兰西海岸。

从此,英国在跨洋航运中成为霸主。

4. 英国到底从海外掠夺中得到了什么?

贵重金属和高价值农作物被西班牙攫取, 北美洲的土地和农作物被英国移民拿走,后来还独立出去了,那么,在国家层面,英国到底得到了什么?

原既得利益集团的政治权力被有效约束,普通大众(尤其是商人)迅速崛起。

影响是全方位的。例如,很多类似于牛顿这样的民科,无贵族背景,却仍然得以担任要职(1699年,牛顿晋升为皇家造币厂的主管)。 这在当时其它国家(汲取性或者说剥削制度)是难以想象的。

1688 年的英国光荣革命(Glorious Revolution),建立了全世界第一个真正的民主议会(包容性制度)。 议会随即发布《权利法案》(Bill of Rights, 1689)以及二十年后的《出版权法案》(Statute of Anne, 1710)。

由此,英国商人,农民,科学家们和工匠们工作热情高涨。(詹姆斯·瓦特于1765年发明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机,并在商业投资的支持下,于1785年开始大规模使用)

英国到底从海外掠夺中得到了什么?就实物而言,什么也没得到。

但,政治权力的转移,创造了一个(相对)公平的制度,让本国居民爆发出劳动热情。

这才是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的关键。


一个(相对)公平的制度,尊重劳动而不是资源(权力,地位,资金,土地,矿藏等等),是创新和财富的源泉。


PS 1: 500年前,贫富主要取决于地理位置和气候; 在那以后,主要取决于政治制度。

马克思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完全是胡说八道。

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1979年和1980年的中国,经济基础基本上完全相同,但改革开放的政策,让经济得以腾飞(在西方科技不断流入的前提下)。

PS 2: 数字人民币是对劳动成果的终极攫取,私产再无保障。如果实施,中国经济一定完蛋。加上经济脱钩和人口崩塌,必然对外扩张(而且必然失败)。

PS 3: 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有无劳动热情,区别多大?对比北朝鲜和韩国就明白了。

【参考资料】

GPT-4

Why Nations Fail by Robinson, James A.,Acemoglu, Daron

Life 3.0 by Max Tegmark

What We Owe the Future by MacAskill, William

The End of the World is just the Beginning by Peter Zeihan

The End Is Always Near by Dan Carlin

Upheaval by Jared Diamond

Collapse by Jared Diamond

The Selfish Gene by Richard Dawkins

The Lessons Of History by Will Durant

The Crowd by Gustave Lebon

Guns, germs and steel by Jared Diamond

Sapiens - A Brief History of Humankind by Yuval Noah Harari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宇宙不想死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1. 心理学认为,是"爱"

我从著名心理学家 Viktor E. Frankl ("Man's Search for Meaning"的作者) 那里了解到这种看法。
这有无数铁证支持。

例如,“耗时75年,哈佛破译人类"幸福公式":良好的人际关系能让我们的人生更加幸福“。
https://k.sina.com.cn/article_5834949347_15bca42e300100y92q.html#/

我完全同意这种看法。然而,为什么良好的人际关系能让我们的人生更加幸福?

2. 心理学的基础是生物学

英国著名演化生物学家、动物行为学家和科普作家 Richard Dawkins("The Selfish Gene"的作者) 认为,所有生物都是基因的载体。 基因的终极目标是繁衍。

生命的意义在于繁衍?这个脑洞比较大,值得另外开贴讨论。

不妨把逻辑简单化: 结合心理学的结论,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帮助人类基因繁衍吗?

显然如此。

人类能够从哺乳动物中脱颖而出,团队合作功不可没。而良好的人际关系正是团队合作的基础。

没有团队合作,就没有社会分工。而社会分工,是提升劳动效率的关键。

劳动效率高,才谈得上充足的食物和闲暇时间,才有无数的科技创新,人类的人口规模才得以持续扩大,人类的基因不断繁衍进化。

很好。逻辑通顺。然而,为什么基因的终极目标是繁衍?

3. 生物学的基础是物理学

35 亿年前,单细胞生命诞生。 宇宙中原本没有生命,为什么会出现"生命"?

1662 年,费马原理诞生,又名"最短时间原理":光线传播的路径是需时最少的路径。


为什么光线传播的路径是需时最少的路径?这是物理特性。

这种物理特性意味着什么?

1865年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提出熵增定律: 在一个孤立系统里,如果没有外力做功,其总混乱度(熵)会不断增大。这里面有三个词非常重要:孤立系统、无外力做功、总混乱度(熵)。

光线是一种能量。 如果光线传播的路径是需时最少的路径,意味着熵总是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增长。

宇宙的熵永远在增长,但增长速度并非恒定不变。

这一点不难根据常识推断: 如果从太阳抵达地球的所有光线都被完美转变为热能并发散到太空中,熵的增长速度最快; 如果这些太阳能在地球上停留一段时间,然后才以热能形式发散出去,熵的增长速度就降低了。

太阳能在地球上有停留吗?有。所有动物植物化石燃料混凝土等等,归根到底都是太阳能在地球上的停留。

如果找到一种办法,把太阳能采集起来存储在某种物质中,熵增的速度就会大幅度降低。 例如煤炭石油天然气。这些化石燃料已经在地下埋了几百万到几亿年。

目前,地球上所有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总质量大约有1万亿吨,全球已探明的化石燃料储量大约有6000亿吨。其中存储的能量和地球上每年获得的太阳能相比微不足道, 人类的贡献更是微乎其微。

太阳能来自于发生在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其物质能量转换率约为 2%,所以,就算用戴森球把太阳包围,其能量获取率也非常低。

黑洞的能量获取率约为 42% 到 69%,正反物质湮灭的能量获取率约为 100%

所以, 生命的发展才刚刚起步。

一万亿(10^12)年后,熵达到极致,宇宙归于热寂,并持续至少 10^100 年。 

热寂是宇宙的死亡。

生命的意义在于,延缓这一刻的到来。

PS: 很多人认为生命加快了熵增。我的看法正相反。

【参考书目】
Mans Search for Meaning by Viktor Frankl
The Selfish Gene by Richard Dawkins
Life 3.0 by Tegmark, Max

百年动荡,迫在眉睫

0. 背景介绍

动荡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尽管存在短期局部战争,二战后人类享受了 77 年历史上从所经历过的和平时期。

两次世界大战之前,大型战争一直此起彼伏: https://www.worldstatesmen.org/WARS.html

为什么二战结束后,突然大家都不约而同停止战争?

二战后的美国,拥有他国难以企及的大型远洋舰队。所有国家都清楚,没法和美国舰队对抗。

美国唯一的对手,只有苏联(共产主义)。美国需要尽可能拉拢其它国家成为盟友,包括贫困国家(中国,越南,智利,印尼,等等)。这些国家如果不能加入西方阵营,就很可能加入苏联一方,为苏联的经济和军备添砖加瓦。

美国为这些国家开出了两个加盟条件: 支持西方联盟,而不是苏联; 公平交易(不能直接抢劫),依靠生产和交易获取价值。

加盟后,美国会提供技术输出(含海外留学,生产线,贷款),并保障其安全(盟国支付些许费用,但总体上大幅度减少军费开支,专心发展经济)。

除此以外,对于美国来说,自身的经济发展也需要中东石油。

所以,二战结束后,归根到底,美国需要全球化来保障本国的长远利益(对抗苏联以获得安全保障,以及经济发展)。

因此,美国愿意付出巨大代价建设军备,让无数远洋货轮在海洋上自由穿梭。

核武器不是世界和平的主要原因。世界警察才是。(还有化肥农药内燃机等等技术进步)

很不幸,当前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

a. 苏联已经解体

俄罗斯日渐衰退。苏联的前盟友纷纷倒戈。美国再不用担心共产主义带来的国家安全问题。

b. 高科技带来了天量页岩油气和可持续能源

2021年,可再生能源约占美国能源消费总量的12.2%,约占发电量的20.1%。

https://www.eia.gov/tools/faqs/faq.php?id=92&t=4

美国从化石能源进口国,转变为出口国。(中东即便以后发生战争,也与美国利益关系不大)

https://www.eia.gov/dnav/pet/hist/LeafHandler.ashx?n=PET&s=WTTNTUS2&f=W

c. 维持全球和平日渐艰难

美国的经济规模,相对来说,在不断缩小。(这也证明美国本身并非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https://www.visualcapitalist.com/u-s-share-of-global-economy-over-time/

这意味着什么?维护世界和平对美国来说,成本不断攀升,而回报却不断减少。美国已经没有理由继续担任世界警察,辞职指日可待。

特朗普看得很清楚,于是各种退出。

拜登同样看到了这一点。多做多错,费力不讨好。退出,退出!(阿富汗就算完蛋,美国也基本没有损失)

利益是最终的驱动力

这又意味着什么?全球化的终结。

全球动荡的时代,即将到来。

1. 可持续能源

目前锂电池太贵,导致可持续能源总体成本高于化石燃料。但,锂电池和太阳能面板的价格都在不断下降。

The price of batteries has declined by 97% in the last three decades

https://ourworldindata.org/battery-price-decline


Documenting a Decade of Cost Declines for PV Systems

https://www.nrel.gov/news/program/2021/documenting-a-decade-of-cost-declines-for-pv-systems.html


如果可持续能源总体成本低于化石燃料,世界会如何变化?

a. 依赖化石燃料出口的国家,将迅速陷入贫困

例如,中东各国,俄罗斯,等等。而俄罗斯因为能源开采成本高,受到的冲击将远远大于中东各国。

贫困意味着混乱。俄罗斯和中东陷入贫困,就会更加有侵略性。

PS: 如果俄罗斯没有入侵乌克兰,当前的原油价格很可能已经跌破 30 美元,低于俄罗斯的原油开采成本。欧佩克真心感谢普京。

b. 依赖化石燃料进口的国家,获得能源独立优势

例如,中国,日本,印度,西欧各国,等等,以及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为什么中国,印度,西欧热衷于减排?)

c.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挪威等等,受冲击不大

这些国家从化石燃料出口获益,但只占 GDP 很小一部分。(加拿大最高,10%)(为什么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对减排兴趣寥寥?)

如果不出意外,绝大多数国家都将在 30 年内能源独立。

这意味着什么?苏伊士运河和红海不再可靠。

有没有人记得 1984 年开始,后来被美国强力镇压的油轮危机?https://en.wikipedia.org/wiki/Tanker_War

如果苏伊士运河和红海再次出现问题,美国是否还会出手?是否有能力镇压?(谢谢高科技带来的页岩油,以及可持续能源)

苏伊士运河和红海不再可靠,又意味着什么?全世界远洋货轮需要绕道好望角。

运费加几倍,时间成本加几倍,但还好,是吗?

是的。如果没有全球变暖,如果美国依然是世界警察。

2. 全球变暖

全球变暖意味着什么?和海平面无关,真正的表面问题只有一个: 粮食减产。

粮食减产意味着什么?粮食出口国减少甚至停止粮食出口,粮食进口国需要进口更多粮食,而原本粮食自给自足的国家也会需要进口粮食。

这又意味着什么?

农业产出如果减少1%,粮食价格会上涨多少?10%呢?20%?

195个人出席有195个座位的宴席,和195个人出席只有194个座位的宴席,差异究竟有多大?如果只有150个座位呢?(没有得到座位,就会饿死)

可以肯定,当国际粮价疯狂上涨,人类将迎来数百年来最大的灾难。(粮价上涨 500%,并不让我惊讶)

什么国家对进口粮食依赖最大?中东。非洲。大部分发展中国家。

中东好理解,为什么非洲会依赖进口粮食?过去几千年为什么非洲不需要依赖进口粮食?

因为非洲人口增加了 N 倍。(谢谢欧美的技术输入,包括比尔盖茨的慈善义举)

发展中国家出现粮食危机,意味着什么?

数千万甚至数亿难民向发达国家涌入。(绝大多数涌向欧洲)

社会动荡,国家冲突,"海盗"盛行。(进一步减少粮食生产和远洋贸易)

"海盗"有能力深入印度洋和南大西洋抢劫勒索货轮?(三百多年前的加勒比海海盗?)

一般来说不可能。如果没有国家支持。

国家会支持"海盗"吗?一般来说不可能。除非出现大规模粮食短缺,秩序崩坏。(索马里海盗)

过路费?保护费?有争议地区多份保护费?以军备(导弹)支付保护费?

支付过路费保护费以后,货轮会得到有效保护?

美国警察一旦退役,所有沿海国家都会设法把公海变成领海。

九段线,阿拉伯海,北海,波罗的海,地中海,更不要说红海,马六甲,直布罗陀海峡,白令海峡,等等。人工岛军事基地将遍布各地,收费岛一个接一个。

把零配件从德国送往中国?9 个收费岛。把割草机从中国送往意大利?7个收费岛。

所以,全球变暖带来的真正灾难是: 阻碍远洋货轮,破坏全球化。

货轮将越来越小,速度越来越快,成本越来越高。唯有高价值物品,才有机会跨国运输。(粮食?矿石?汽车配件?不可能了。)

美国警察会不会出手维持全球秩序?美国有能力和意愿出手吗?(在阿富汗 2.3 万亿美元打水漂。需要多少钱才能解决世界粮食危机?这关美国什么事?)

好吧,去全球化。那又怎么样?

3. 去全球化

记得汽车的制造流程吗?假定能源独立。那么,

a. 在不同国家挖出原料(铁矿石等等),并送去中国美国欧洲日本;

b. 在不同国家制造各种零配件,并送去中国美国欧洲日本;

c. 在中国美国欧洲日本组装;

d. 最后把汽车从中国美国欧洲日本送去世界各国。


好像还好。

零配件的制造流程?假定能源独立。那么,对于每一个零配件,重复 a 到 d

一辆汽车有上千零配件。

去全球化意味着什么?货运成本猛涨导致物价猛涨。

收入也会猛涨,是吗?不是。

为什么不在澳洲直接生产芯片,零配件,汽车?因为生产效率低。

全球化+充裕的技术+充裕的资本, 让地方产业规模迅速扩展到极致。 

去全球化之后,每个国家,都会有大量产品不得不本地生产。包括上游零配件。这样,各国之间生产效率的相对优势不复存在,相对劣势崛起。

即便可能,效率也会非常非常低。这意味着,同样 8 小时工作,创造的价值大幅度缩水

换句话说,对于绝大部分国家,因为社会生产效率猛跌,人均收入会猛跌。

资产和收入的增长速度将低于食品价格上涨速度,恩格尔系数不断攀升。

要死一起死,有啥好担心的?

不完全正确。去全球化对各国的冲击程度大不相同。

4. 人口

全世界人口已经超过 80 亿,而且还在不断增加。所以,人口太多,而不是太少,是吗?

不是。 因为人口分布不均。发展中国家生育率高(异常死亡率高,人均寿命短),而发达国家生育率太低。

当生育率降低到 2.1 以下,(20 年后)就会导致劳动力紧缺,从而抬高个人收入,是吗?

不是。更有可能,工作机会将以更快的速度减少,因为制造业会被转移到其它国家。

对于外向型经济的国家来说,这会异常痛苦。例如,韩国,日本,中国,等等。

那么,对于越南印度孟加拉这些平均年龄很低,经济迅速发展的国家来说,就没问题,对吗?

不对。印度的生育率已经降到了 2.2, 越南 2.05,孟加拉 1.98; 他们的生育率只是勉强维持人口替代。

生育率低的真正问题却不是劳动力不足或者工作机会不足,而是经济总量不断下滑。

欧美经济总量下滑,意味着他们减少从发展中国家的进口量,同时也会减少出口到发展中国家的零配件总量。

而去全球化将导致生产本地化,又会进一步减少全球进出口总量。

人生哪个年龄段,消费最多?20 到 60 岁。买车买房买包,养小孩,以及帮助小孩买房买车买包。

养孩子有多贵?多少人咬牙帮助孩子们买房?没有小孩,就不需要这些天价开支。

但对于社会来说,没有小孩,就没有消费(消费量大大减少)。成年人自身的基本开支没多少。多余的钱,会被用于投资而不是消费。也就是推高资产价格,拉低资产的盈利率。

换句话说,生育率低的国家,内需严重不足(日本 1974 年左右生育率跌破 2.1, 2008年开始人口下跌)。

日本很幸运是外向型经济,得以长时间维持经济"萎靡"。(人口问题不是唯一原因)

如果生育率低下,同时出口减少,经济萧条就难以避免。

5. 地理位置

对远洋货轮依赖越大,位置越"偏远",就越不利。所以,

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土耳其,等等,处于有利位置。

韩国,波兰,中国,德国,等等,处于不利位置。

6. 科技

无论如何,我们有科技。科技会拯救人类,是吗?

是的,但科技对各国的帮助程度大不相同。

a. 对于能源,科技可以无中生有。但对于物质,科技不能无中生有

高科技无法帮助农业有效对抗洪水干旱飓风冰雹。农业必然减产。

没有粮食,以色列会闹饥荒;没有澳洲和巴西的铁矿石,中国就无法维系世界工厂;没有世界各国的锂,即便德国也无法制造锂电池。

b. 规模决定生产效率

即便有高科技加持,每年生产 1 万辆汽车,和每年生产 10 万辆汽车,其平均制造成本完全不同。(澳洲新西兰怎么办?)

c. 砍树容易种树难

对于同样的科技水平,破坏比建设容易得多。

全球化需要一定的科技水平,但科技水平超过一定程度后,反而会阻碍全球化。

击沉一艘(不愿缴纳过路费的)大型集装箱货轮,比保护它要容易得多。尤其是在无人机和导弹已经普及的时代。

d. 高科技意味着高效率,意味着需要更少劳动力

如果能够把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变为资本密集型产业(无人工厂),发达国家(地区联盟)就更不需要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业,更容易实现整个供应链的本地化。

结论: 高科技不但不会阻止去全球化,反而会加速去全球化。高科技对发达国家帮助更大,如果有足够多的矿产原料和人口。

7. 金融

a. 当经济总量缩小甚至停滞时,好债务(例如基建投资)可能变成坏债务

b. 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是加速器,尤其是金融衍生品

无论是繁荣还是萧条。

c. 美元由全球市场支撑, 而中国的 M2 货币供应是欧美的总和,中国的 GDP 是欧美总和的 38%

2021年,

日元 M2 货币供应量约为 8.6 万亿美元,GDP 5.1 万亿美元。(日本是印钞鼻祖)

欧元 M2 货币供应量约为 15 万亿美元,GDP 23 万亿美元。

美元 M2 货币供应量约为 22 万亿美元,GDP 23 万亿美元。

人民币 M2 货币供应量约为 37 万亿美元,GDP 17.5 万亿美元。


美国(资本密集产业占比高)疯狂印钞,有天量债务。日本(资本密集产业占比高)呢?中国(劳动力密集产业占比高)呢?隐形债务也是债务。

中国实施严格的外汇管控,是迫不得已,而且表面上正确。很遗憾,财富来自于创新,而不是资本,更不是俄罗斯钟爱的自然资源

PS: 宽松的资金供应(MMT)和信贷,导致零利率。除了满足政府(福利)开支的需要,也加速了重大创新的涌现,并不一定是坏事。

8. 非投资建议

a. 不要碰化石燃料相关行业

日暮西山。(美国福特汽车市盈率只有 4.22, 壳牌石油 5.41)

b. 不要碰保险行业

面对动荡未来,何必刀口舔血?(巴菲特?)

c. 长时间经济萧条该如何投资?

长时间经济萧条时所有资产都会贬值。包括现金黄金粮食能源甚至军工。

然而,总有一些行业和产品的 GDP 占比会变大,尽管绝对值可能缩减。

例如,美国的大型可持续能源企业指数,以及高科技企业指数。

d. 不要碰中概股

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很可能成为去全球化最大的受害者。加上人口崩塌和全球变暖。

强大的军力并不会带来高速经济发展。(美国77年前就有最强大军力,但经济发展速度相对较慢,所以 GDP 占比不断缩小。苏联俄罗斯就更别提了)

谁也不能用枪炮强迫他国购买你的产品和服务。(只能禁止购买)

e. 投资美国标普500指数

美国在很多方面具有优势。

*对于"去全球化",抵抗力最强

地大物博,可以直抵大部分国家,不容易受攻击,同时有最强防御能力。

*生育率 1.7

和西欧北欧生育率最高的法国瑞典齐平,只比伊朗土耳其等等略低。同时每年涌入大量年轻移民。所以几十年内不存在人口结构问题。

*具备最强的本地生产和本地消费能力

不依靠出口拉动经济。

*矿产资源丰富

*农业发达

河流密布是粮食保障的关键因素之一。河流也可以大大降低国内物流成本。("多收了三五斗",洋米洋面,外洋大轮船)

https://www.treehugger.com/all-rivers-united-states-beautiful-interactive-map-4859229

f. 澳洲

澳洲,东南亚和新西兰,劳动力粮食和矿产充足,互为犄角,彼此互补,不会太差。

g. 零利率问题

物价猛涨,还会维持零利率吗?

物价决定于商品和服务的供需关系,利率决定于货币的供需关系。

物价猛涨,收入猛跌,但,货币却依然会维持饱和供应(也就是零利率),以最大程度支持生产,并维系政府开支(基建,教育,国防,医疗,养老,等等),如果FED不搞骚操作。

所以,利率仍然会趋近于零,货币价值持续下跌。

民众逐渐对法币失去信心。"存款"比例不断下降。

8. 后记

2800年前,也就是古罗马崛起之前,人类在全球范围内遇到了普遍的"文明衰退"。因为缺少文字记载,考古学家不知道具体原因,推测是因为异常气候变化。

今天,人类文明早已飞跃发展。异常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远没有 2800 年前严重。然而,人类的人口总数也远远多于 2800 年前,而且出现了无数倍的"粮食衍生品"。

各国精英首脑,能否能够找到好办法,和平共度难关?


【参考书目】

Sapiens - A Brief History of Humankind by Yuval Noah Harari

The Elon Musk Blog Series:Wait But Why by Tim Urban

Business Adventures by John Brooks

Guns, germs and steel by Jared Diamond

21 Lessons for the 21st Century by Yuval Noah Harari

The Crowd by Gustave Lebon

The Lessons Of History by Will Durant

The Selfish Gene by Richard Dawkins

The Compound Effect by Darren Hardy

Collapse by Jared Diamond

The black swan by Nassim Nicholas Taleb

Upheaval by Jared Diamond

Skin in the Game by Nassim Nicholas Taleb

The End Is Always Near by Dan Carlin

The End of the World is just the Beginning by Peter Zeihan


从蒸汽机到超市到新冠,人类的寻死之路

 1. 小粉红和恨国党

甲乙两人是朋友,事业有成家庭美满为人和善。周末两人会带着全家一起去海滨聚会,聊工作聊家庭聊业余爱好。

只有一个问题:套用俗话,甲是小粉红乙是恨国党,而且双方都清楚对方的政治观点。

问: 两人能够维系良好的朋友关系吗?为什么?

2. 工作方式的进步

三百年前发明的蒸汽机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实现能量转换: 把来源于化学能的热能转变为动能。在这以前,所有大规模制造和生产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除了个别水车风车,能源基本上全部是极其有限的生物能。

一百年前,借助化学能和电能,亨利福特发明了生产流水线。生产流水线大大提升了效率,并彻底改变了大规模合作生产的形式: 工人们不需要大量面对面沟通,就可以持续高效地进行工作。

三四十年前,电脑和互联网的普及,把劳动效率又向前推进了一步:白领也不再需要大量面对面沟通,就可以持续高效地进行工作。

3. 生活方式的进步

生活上同样在迅速演变。以购物为例。

最初是集市贸易,然后出现了百货商店。两者性质相同,后者规模更大。买方和卖方需要面对面沟通,才能完成交易。

一百年前出现自助式超市。面对面沟通大幅度减少。很多时候,不说话没有眼神交流也能完成交易。

二十年前出现网上购物。面对面沟通降为零。

4. 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新冠

新冠本身对人类的危害几乎为零,但促成了人类社会的一个巨大演变: 在家工作。

生产流水线也好,办公室格子间也罢,人与人之间仍然会有相当可观的面对面沟通,例如,各种八卦。

在家工作则意味着,几乎不会发生任何面对面沟通。

5. 什么是人?什么是大脑?

以千年为尺度,人和其它生物一样,是基因的载具。

以秒为尺度,人是大脑。大脑拥有一具身体(附带了各种传感器的生物机甲)。

什么是大脑?大脑是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生物计算机。从出生开始,传感器(眼耳鼻舌皮肤等等)就将接收到大量信号传给大脑,对大脑进行训练。

这种训练永不停止。

为什么很多人觉得三十岁后时间过得飞快?

0-5 岁我们在幼儿园,6-12 岁在小学,13-18 岁在中学,19-22 岁在大学,22岁开始工作。

到了 30 岁,我们的工作开始稳定下来(即便跳槽也往往做类似的工作),生活上多半已经建立了稳定的家庭和伴侣关系,开始照顾小孩。

日复一日,外界信号恒定不变,于是我们的大脑也不再变化。时间飞逝。

6. 人口崩塌

如果工作上没有面对面交流的机会,生活上没有面对面交流的机会,那么,我们大脑何时开始学习面对面交流?从学校和幼儿园开始。

在学校和幼儿园里,我们不仅仅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另外一个主要任务是学习沟通与合作。

然而,在学校和幼儿园里,我们不学习如何谈恋爱,也没什么练习机会。

没错,年轻人都慢慢很擅长通过各种屏幕进行沟通,但他们不能通过屏幕建立稳定的伴侣关系。

缺乏谈恋爱的技能,没有稳定的伴侣关系,谈什么养育下一代?!

更糟糕的是,人口崩塌和全球变暖类似,都是以复合效应呈现的指数变化: 最初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不会有任何表现,等后果开始显现,就已经是泰山压顶,太晚了。

人生是正负两种复合效应的结果,人类的命运同样如此。

怎样鼓励年轻人养育后代?除了物资上的保障,更需要提供学习技能的环境。

经济越发达,面对面沟通机会越少,问题越严重。

Total Fertility Rate 2022

https://worldpopulationreview.co ... otal-fertility-rate



7. 宽容

人口崩塌并不是沟通减少的唯一灾难。

当我们不再面对面沟通,他人就不再是“人”,而只是一个对象或者资源。

如果对方不是“人”,我们会变得粗鲁急躁,我们不想耐心倾听,只想立刻得到想要的结果。

为什么小粉红和爱国党无法成为现实中的朋友?为什么美国共和党民主党势同水火?

沟通减少意味着宽容度下降,这是所有发达国家不得不面对的日益严重的问题。

8. 后记

世界变化太快。反应时间长达千年的基因完全不知该如何应对。

晚饭后和妻子在家附近散步。路上不断有陌生人微笑着打招呼,我们也微笑着回礼。

这是人类基因最后的挣扎。


PS 1: 沟通问题不是死局。希望永存。

PS 2: 沟通问题当然不是唯一问题。

PS 3: 如果有两个甚至三个以上小孩,可以大大缓解沟通不足问题。如果孩子们不是每天对着屏幕。

【参考书目】

The Crowd by Gustave Lebon

The Nurture Assumption by Judith Rich Harris

The World Until Yesterday by Jared Diamond

Skin in the Game by Nassim Nicholas Taleb

Upheaval by Jared Diamond

僵化的阅读理解测试

昨天看到一篇阅读分析。HSC 考试样本(内容见附件),满分作文。

考题是这样的:

“Fiction is a revolutionary tool—it doesn’t just provide readers with the capacity to imagine different futures, but, crucially, the experiences of the people in them.”

To what extent does this statement align with your understanding of George Orwell’s agenda in Nineteen Eighty-Four?

答案中规中矩,无可挑剔。

但我对考题很失望。在互联网无处不在的今天,如何判定考生的回答是出于自己的理解,还是“借鉴”在网上看到过的内容?

"1984" 博大精深,不但对于今天的世界有启发,甚至对 500 年后的世界仍然有参考价值。考题完全可以灵活一点。

例如,

1. 根据"1984",极权管制式的家长作风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2. 根据"1984",特朗普的哪些行为值得称赞?

3. 如果借鉴"1984",美国是否可能在阿富汗表现得更好?

等等,等等。

考题需要查看考生对"1984"的理解,而不是是否符合标准答案。

当然,这种考题对英文老师和评卷人的要求很高。。。。。。叹!

卢旺达大屠杀,鲜为人知的一面

广为人知的事实:

1. 1994 年,胡图族在 45 天里,屠杀了约 80 万(占人口总数 11%)图西族。

2. 屠杀基于世世代代的种族仇怨以及肮脏的政治斗争。

3. 欧美拒绝伸出援手。

鲜为人知的一面:

1. 屠杀在属于图西族的卢旺达爱国阵线获得全面胜利后才停止。

2. 事后,卢旺达爱国阵线处死了约 2.5 万到 6 万名胡图族"凶手"。约 13.5 万名卢旺达人被监禁,但随后被假释,没有被进一步审判或处罚。

3. 200万胡图族因为担心图西族报复而逃去他国。

4. 大屠杀后,79 万图西族从布隆迪回到卢旺达。

5. 很多胡图族人因为试图救助图西族的亲朋好友而被胡图族杀死。

6. 在卢旺达西北部的 Kanama 地区,全部人口都是胡图族。 大屠杀中也有约 5% 到 11% 人口被杀死。

7. 除了胡图族和图西族,卢旺达的第三大种族是特瓦族(Twa),占人口约 1%。在大屠杀中大部分被杀死。

8. 卢旺达约四分之一人口既有图西族血统,也有胡图族血统。 对于这些人,很多都无法从外表区分其种族。

9.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比利时殖民政府实施了涉及教育、卫生、公共建设和农业监查之类的大型项目,其中包括引入新的农作物和改良的农业技术。

这导致粮食和人均寿命大幅度增加。人口年均增长3%,也就是每 23 年人口翻倍。卢旺达的人口从1934年的160万增加到1989年的710万。

粮食产量的增加远远低于人口增长速度。

10. 1935 年开始,比利时殖民政府在卢旺达身份证上注明其种族。

11. 1962年,卢旺达与布隆迪分离并获得独立。

12. 1994 年,一个卢旺达家庭如果有超过一英亩土地,即被视为有钱人; 贫困家庭的土地一般少于 0.5 英亩。 相比之下,在美国的 Montana 州,40英亩土地是一个家庭的生存底线。

卢旺达贫富差距极大。犯罪率非常高。

13. 因为大量砍伐森林,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从 1989 年开始出现严重饥荒。

14. 大屠杀后,人均土地面积大幅度增加,人均粮食供给大幅度增加。

15. 目前的人口增长速度仍然是每年 3%

参考书目: Collapse by Jared Diamond

对免疫系统与病毒的个人理解,以及相关推论

 1. 什么是免疫系统缺陷?

免疫缺陷是一个广泛的术语,反映了一个人的免疫系统不像它本应该的那样强大和平衡。

遗传,疾病(含病毒),药物(含疫苗),年龄,怀孕等等都可以导致或改善免疫系统缺陷。这里,我想主要谈谈“遗传”方面。

从遗传的角度看,免疫系统缺陷是一种基因上的缺陷。

什么意思?打个比方。

两名普通男性,一个是专业举重运动员,一个是专业篮球运动员。

对于这位举重运动员,他的基因有重大缺陷: 不适合参加专业篮球比赛。

对于这位篮球运动员,他的基因有重大缺陷: 不适合参加专业举重比赛。

这就是基因(免疫系统)缺陷(不足)。

2. 1918西班牙流感

维基百科上给出了各种推测,以及其神秘消失。

我的理解是,这是当时突然出现的一种全新病毒,针对的就是一部分人的免疫系统缺陷。

在造成全球几千万人(包括大量幼儿以及青壮年)死亡后,剩下的人的基因不存在针对这种病毒的缺陷,于是,疫情终结。

西班牙流感病毒一直在。只是对人类再无威胁。

每年还是会有很多人因为种种原因出现针对流感的免疫系统缺陷,但比例很小。这些人依然会出现流感重症甚至死亡。

所以,每年注射流感疫苗以改善自身免疫系统对流感的防范,是好主意。

3. 新冠

现在已经基本确认,COVID-19 是一种季节性传染病。

但新冠和流感有很大不同: 基本不会杀死青壮年。 换句话说,潜在关于新冠的免疫系统缺陷将一直遗传下去。

任何人都可能因为遗传,疾病,药物,年龄,怀孕等等而成为针对“新冠”的高危人群中的一员。

所以,如果认为自己因为种种原因而进入高危人群范畴,每年注射新冠疫苗以改善自身免疫系统对新冠的防范,是好主意。 对于 55 岁以下的健康人,新冠疫苗并非必须。 但为了以防万一, 也许这些人也不得不每年或者每几年注射一次新冠疫苗。

4. 基因

任何基因,不管来自于病毒,细菌,植物,还是动物,都只有一个终极目标: 繁衍后代。

凡是不以繁衍后代为终极目标的基因变异,都在亿万年的自然选择过程中被淘汰。

所以,没有什么传染病毒的变种会变得更具传染力,同时拥有更高致死率 ---- 这会导致宿主大量死亡,从而导致病毒变种自身无法繁衍后代。

一种突然出现的全新病毒(一般来自于某种哺乳动物),突然之间跨越生物种类传染给人类,就有很大可能造成大量死亡。(西班牙流感的来源想必也如此)

但其变种不会对原宿主造成更多死亡。

注: 这不包括把某种病毒从一个环境(大陆)带到另外一个从未流行过该病毒的环境(大陆)的情况。 这种情况与变种无关。

【20220117】

缺陷分为轻度和重度。

医学研究和医生可以帮助轻度缺陷者度过难关。

======

所谓医学专业人士,似乎都对跨学科阅读毫无兴趣。

他们不但不关心金融,历史,法律,甚至对概率都缺乏基本理解,全然不顾这些学科相互间的紧密联系。

真是人类的悲剧。

【20220124】

瘟疫史话:1918 流感和历史上其他几次传染病大流行的结局

https://www.bbc.com/zhongwen/simp/science-59956138

【20220128】

我实在看不出,65岁以下如果没有严重基础病,有什么好担心的。

90 岁以上的男性,Die with COVID 19 的可能性也低于 7%, Die of 我猜低于 0.7%;这还是基于确诊人数,而不是感染人数,否则致死率会进一步大幅度下降。

如果考虑 75 岁以上的所有男性和女性,基于感染人数的 DIE OF,致死率很可能低于 0.1%

考虑数据是两年累计,而且大部分死亡发生在疫苗普及以前。。。。。目前真正的75岁以上每年致死率很可能低于 0.01%;75岁以下则可能低于 0.0001%

到 20220128 为止的英格兰最新数据。

https://coronavirus.data.gov.uk/details/deaths?areaType=nation&areaName=England

======

Sweden decides against recommending COVID vaccines for kids aged 5-12

https://www.reuters.com/world/europe/sweden-decides-against-recommending-covid-vaccines-kids-aged-5-12-2022-01-27/

https://twitter.com/disclosetv/status/1486736654060568576

【20220202】

看到一则新闻。也许这就是为啥瑞典的相对死亡人数低于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

【20220204】

真实数据完美验证我的推测:感染人数是确诊人数的十倍。

在调查发现90%的阳性患者不知道自己感染后昆州当局将实施随机检测

【20220206】

世界上唯一没有实施封锁的两个地方是瑞典和钻石公主号。瑞典的百万人死亡人数世界排名 56,低于主要的欧美发达国家;钻石公主号上大部分人都是老人,但死亡比例仍然很低 (13/3700=0.35%)。按照社会 20% 老年人计算,死亡比例只有 0.35%/3=0.11%,也就是低于瑞典的0.16%。当然,瑞典的死亡人数是两年累计。

【20220217】

意大利 2020 年死亡人数比 2019 年以前高约 20%, 也就是 12 万人

而新冠在 2020 年带来的死亡人数才最多七八万(die with)。

这额外几万是死于封锁还是死于新冠的医疗挤兑,可以和瑞典对比。

瑞典没有停工停学停餐馆。2020 年瑞典的额外死亡人数只有六千,而瑞典新冠死亡人数在 2020 年约 10000 (die with)

结论: 意大利 2020 年至少有 5 万人死于封锁。

如果 2 万人 die of COVID-19,那么意大利 2020 年有 10 万人死于封锁。

https://www.statista.com/statistics/568024/death-rate-in-italy/

【20220221】

人体内外充满各种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寄生虫。

正常情况下,这些微生物与人体是平衡的,所以并不会造成伤害。

只要新冠病毒的复制速度较低,数量较少,就没有任何问题。正如其它微生物。

【20220331】

啪啪打脸全世界主流医学专家 

全球瞩目!英国解放一个月的成绩单出来了!

https://mp.weixin.qq.com/s/9Qzs5GeiNsQOWeM-zmifRQ

【参考书目】

Guns, germs and steel by Jared Diamond

The coming plague by Laurie Garrett

Being Mortal by Atul Gawande

When Breath Becomes Air by Paul Kalanithi

The Selfish Gene by Richard Dawkins

The black swan by Nassim Nicholas Taleb

四十四年 - 日本明治维新 VS 中国改革开放


日本明治维新始于 1868 年,大致结束于 1912 年。历时 44 年。

从 1894 年到 1932 年的 36 年间,日本对外发起了多场有限度战争,基本上战无不胜。

从 1937 年开始,日本发动全面战争,同时挑战美国英国俄国中国等等。

从 1912 年到 1937 年的 25 年间,日本发生了什么事情?原本对战争的谨慎态度为什么转变为狂热?因为前期战争顺利所以被胜利冲昏了头脑?

Jared Diamond 认为,明治维新期间,日本的领袖大多详细考察过西方各国,对自身实力有清醒认识。 而 1937 年的新一代领袖,基本没有去西方亲身考察过,从而对他国和自身失去了正确的认知。

心态的变化,也让日本失去了观察能力。日本 1937 年的领袖们,长期处于"强大日本"的氛围之中。"我们能够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赶上并超越西方强国,说明我们的制度(和人种)更优越!我们只用几十年就超越了西方列强数百年的发展!"

中国改革开放始于 1978 年。至今 44 年。

推论:

好消息: 短期内(例如,10年内)中国不太可能真正开始大规模扩张。

尤其是有了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前车之鉴。

坏消息: 中国的扩张不可避免。

1. 舆论管制和强盛的经济导致绝大多数中国大陆人无法建立正确认知。

2. 文化上,中国有扩张情结,这已经被三千多年的历史验证。

如果开始扩张,台湾武统最可能是第一步。

1. 和乌克兰相比,台湾缺少众多邻国大力支持。英法德意等老牌强国不太可能跨越万里长途给与有效支援。

2. 如果北约在核武威胁下不敢和俄罗斯正面冲突,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在核武威胁下,会出兵和中国对抗?

3. 一旦中国航母群和潜艇群包围台湾,其它国家事实上无法向台湾输送装备弹药。

4. 中国的经济实力是俄罗斯十倍,拥有大量5代战机,军舰下饺子,而且很快会有两位数的现代航母,核潜艇更是不计其数。

除了俄罗斯,没有任何其它国家有攻击中国本土的可能。所以,中国建造大量航空母舰只能是为了扩张。

中国大陆将严重高估自身实力,以及严重低估他国的抵抗意愿。叹。

PS: 为什么美国二战后没有陷入"强盛"幻象?1. 美国不是中央集权, 而是权力制衡; 2. 美国没有像二战前的日本那样实施舆论管制,不会出现"满洲是日本生命线"这种东西; 3. 因为文化因素,美国不像俄罗斯那样对扩张有无限欲望。


参考书目:

"Upheaval" by Jared Diamond

【20220702】

西方早已意识到,财富既不依附于土地,也不依附于自然资源,而是来源于创新。

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澳大利亚。穷山恶水的地方,因为有了化肥农药大机械,立刻变成主要粮食出口国。

到目前为止,凡是注重土地和自然资源的国家,基本上都穷,或者在走下坡路。

而注重创新的国家,基本上都富裕,或者越来越好。

例如,俄罗斯乌克兰中东各国,既有土地也有资源;日本韩国台湾以色列,土地和资源短缺。

创新的典型例子:自来水,照相机,收音机,电,电池,电报,电灯,电话,显微镜,望远镜,抗生素,疫苗,化肥,农药,电子管,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互联网,打印机,传真机,复印件,电视机,洗衣机,微波炉,电冰箱,空调,全球定位系统,燃油汽车,飞机,火车,炸药,原子能,火箭,发电机,电动机,内燃机,锂电池,不锈钢,塑料,橡胶,混凝土,玻璃,抽水马桶,等等。也包括权力制衡,市场经济,股票,期货,债券,银行,保险,知识产权,微积分广义相对论,等等。

近二十年来的创新例子: 智能手机,可重复使用的火箭,人工智能,基因编辑,3D 打印,电动汽车,自动驾驶,引力波,量子计算机,等等等等。

========

和下一代领导相比,习总是温和保守派。

美联储的骚操作

2022 前两个季度,因为物价大幅度上涨,美联储频频加息以阻止通货膨胀。

美国 GDP Q1 萎缩 1.6%,亚特兰大联储GDPNow预测Q2萎缩 2.1%。不出意外的话,美国经济已经陷入衰退。(美联储的权威预测模型拉响年内迄今为止最为刺耳的经济衰退警报)

美联储这是在玩什么花样啊?为什么由通货膨胀突然变成了经济衰退?!

在我看来,完全就是蠢。美联储似乎弄错了通货膨胀和利率之间的关系。

通货膨胀只有一个原因: 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量(含进口),超过了商品和服务的供应量(含出口)。

但,有三种不同情况。

1. 生产不足。

津巴布韦,二战前的德国,近期的南美,等等,都属于这一类。相信大家很熟悉,不展开讨论。

2. 需求太旺。

这种情况出现在经济高速发展期。例如二战后,欧美中日开始普及各种家用电器和燃油车。

家用电器和燃油车的生产增长速度很快,但因为是从零开始,无论如何也需要二十年才能向所有家庭提供足够多的商品。

在这二十年里,商品必然供不应求,导致“需求太旺”。

3. 输入型通胀

需求和生产都基本稳定,但因为全球供应链出问题,导致商品供应不足。

这就是目前欧美遇到的情况。

利率上调可以抑制通胀吗?可以,但只对 2 有效。

当生产不足时,无论怎样调整利率,通货膨胀都不可避免。

当需求太旺时,高利率相当于给经济发展踩刹车,强迫消费者“忍一忍”,也提醒厂家放慢脚步,避免“不惜代价扩大生产规模“。

但是,如果通胀是输入型,高利率会抑制本地厂家扩大生产规模,但并不会压缩本地消费者的刚需(例如,食品,能源)

目前全世界面对的通胀显然是输入型: 疫情造成供应链混乱,俄罗斯入侵乌克兰造成能源(含化肥)和农产品供应短缺,极端天气造成农产品供应减少。

欧美并不存在经济过热。这种时候涨息,很可能导致经济衰退: 厂家因为借贷成本上升,并预期需求下滑,从而主动降低生产能力(或降低增速)。 而供给的减少,反而会进一步推动价格上涨。

这比滞胀(停滞性通货膨胀)更糟,是衰退性通货膨胀!

对美联储的表现可以骂人吗?不可以?那么,我无话可说。


PS: 疫情封锁期的印钞,主要用于维系需求(否则老百姓因为失业在家而无力购买生活必需品),多余部分则涌入投资市场,而不是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例如,液晶电视)。

所以,如果商品和服务的供给充足,印钞并不会导致通货膨胀。

====

当供应不足时,而且已经基本零利率的情况下,美联储能做的事情很有限。进一步 QE 当然没有帮助。

我认为,只能和公众说清楚当前困境,并劝说大家耐心等待。

汽车行业的芯片危机,很大程度上就是通过“耐心等待”解决的。

【20220705】

CNBC这篇文章也是这个观点

Raising interest rates to tame demand — and therefore inflation — is not the right solution, as high prices have been driven mainly by supply chain shocks, one analyst said.

Global manufacturers and suppliers have been unable to produce and deliver goods to consumers efficiently during Covid lockdowns. And more recently, sanctions imposed on Russia have also curtailed supply, mainly of commodities.

https://www.cnbc.com/2022/07/05/hiking-interest-rates-the-wrong-solution-to-inflation-problem-analyst.html

======

商品通胀是商品供不应求。

资产通胀是资产(含金融资产,房地产,等等)供不应求。也分三类(和黄金挂钩导致供给不足,超发货币,资本管控)。

当前西方国家是因为货币超发引发资产通胀。

【20220714】

物价已经高涨,对需求有强烈抑制。不需要额外加息来抑制需求。

相反,需要减息来促进国内生产,以对冲输入型通胀。

澳大利亚-种族歧视和国防战略的历史渊源

1788 年,英格兰舰队抵达澳洲。带来第一批移民

这些移民的共同特征:(轻罪)罪犯,英国人和爱尔兰人。

这个时间点比美国五月花晚了168年。


五十几年后(1840s),这些英国人在澳洲实现粮食自给自足

澳洲的土壤和气候恶劣。 如果没有化肥农药大机械,今天也养活不了多少人。


"没有任何科学证据证明那些东西是人类。"一个澳洲议员说

澳洲土著过着游猎和采集生活,没有固定居住地。

所以英国人没有直接强占澳洲土著的土地,而是不断挤压其生活空间。

这一点和美国印第安人截然不同。印第安人以农耕为主。

由于传染病杀死了 90% 的澳洲土著,而英国人很少和澳洲土著交往。英国人认为澳洲土著主动撤往其它地方。


英国在二战以前,事实上不接受非白人移民。澳洲的英国人同样如此

"如果没有有色人种,澳大利亚就不会像美国那样发生南北战争。有色人种存在基因缺陷,无法融入现代文明。" - 1896 年 Melbourne Age 报纸。

PS 1: 日本,韩国,中国等等,至今仍然基本上不接受本民族以外的移民。 只有永居。

PS 2: 美国南北战争: 1861-1865


在 1901 年以前,澳大利亚存在六个独立的国家(政治实体)

1864 年,新南威尔士和维多利亚之间几乎发生了战争。


1901 年,澳洲六国宣布统一,建立澳大利亚国

1899年,英国和荷兰在南非发生战争。澳大利亚的英国人为母国出兵,并且表现优秀。

1915 年的 Gallipoli 大屠杀,完全是因为英国派遣的指挥官无能,导致二十万澳大利亚士兵伤亡。 这是澳大利亚立国后第一次为母国(英国)出兵。


1923 年,英国推动大部分殖民地完全自治

包括设立独立的外交,货币和最高法院。澳大利亚当时拒绝了母国的好意。

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之后,英国意识到自己并不具备维系日不落帝国的实力,默许加拿大,澳大利亚,南非等等自治。


1942 年 1 月,英国在新加坡惨败给日本

澳大利亚随即遭受日本约 60次大规模轰炸。澳大利亚震惊地意识到母国不具备保护自己的军事实力,开始向美国靠拢。

被日本俘虏的 2.2 万澳大利亚士兵中,36% 死亡(英国一起被俘的士兵,死亡率类似)。相较之下,欧洲各国和德国意大利相互间的俘虏,死亡率只有 1%


1942 年开始,美澳联军开始对抗日本

在 Kokoda Trail,澳洲军队在一线战场获得关键性的胜利。

在接下来的战争里,麦克阿瑟让澳洲军队退居二线,让美军全面负责一线战场。 这让澳洲军队在二战中的损失,低于一战的一半。

美国用实际行动得到了澳大利亚的信任。


1943 年,澳洲首相认为澳大利亚需要更多人口才能确保国防安全和经济发展

为了确保白澳,开始从全世界搜刮白人移民。

首选是英国和爱尔兰底层群众,但基本失败。 

美国人被排除在外,因为美国人中有不少黑人。 

然后是南欧(意大利和希腊),德国被俘士兵,等等。这些移民数量少,而且不会说英文。

接下来是东欧,包括波罗的海三国。他们数量也有限,也不说英语。


1955 年,英国申请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法,德,意,比利时,荷兰,卢森堡),不带澳大利亚和加拿大

1956 年苏伊士运河危机,英国的影响力被进一步消弱。

1967 年,英国宣布逐步从所有东半球殖民地撤军,不再为澳大利亚提供任何保护。

1968 年,英国改变移民政策,宣布澳大利亚人等等不享受移民优惠。

1971 年,英国正式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

1972 年,英国宣布澳大利亚等等前殖民国是"外国"。


1972 年 12 月 1 号,澳洲工党在时隔 23 年首次当选

首相  Gough Whitlam 在当选后的 19 天里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宣布废除白澳政策,开始大量引进有色人种移民。

二战后进入澳洲的非英国白人这时候已经占据相当比例。他们不认为有色人种有任何问题。日本也已经证明亚洲人并不比白人的基因更差。

此时的澳洲,国际贸易出口的 28% 是日本,而英国只占 8%。 继续歧视有色人种,算"言行不一"


1986 年,澳洲把最高司法上诉权从英国转回澳洲,斩断了和英国的最后一个重大关联


【参考书目】

Guns, germs and steel by Jared Diamond

Collapse by Jared Diamond

Upheaval by Jared Diamond

贫富差距不断加大的根源: 自由竞争和技术进步



贫富差距在过去几十年不断攀升。不断有人提出对富人加税,以缩小贫富差距,让更多人享受到经济进步的好处。
在我看来,这是饮鸩止渴南辕北辙。 因为贫富差距的根源正是经济发展的基石:自由竞争和技术进步。

1. 自由竞争


人和人之间并不平等。 基因不同(才智不同),环境不同,让人和人之间的能力有巨大差异。

有能力的人,如果努力学习和工作,就会让社会得到更多更好的药品,更安全便宜的房屋和汽车,更清洁廉价的能源,各种有用的电器和工具。。。。。。让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

如果强行"均贫富",这些聪明才智之士更可能甘于平庸,技术进步会大幅度减缓甚至倒退,社会财富也就随之停止增长。 经济停止进步,贫困阶层自然无法享受到经济进步的好处。

基因和环境不平等,这(很可能)是无法改变的客观现实。在这个基础上,个人的自由度越高,社会运转效率越高,贫富差距就越大。

2. 技术进步


原始部落里的人,同样面对基因不平等,同样(在某种程度上)拥有自由发展的空间,但贫富差距很小。 因为当时没啥技术积累,天才也需要从无到有一点一点亲手创造。

150 年前,大多数亿万富翁仍然需要奋斗至少几十年, 甚至需要几个世代的积累。但和几千年前相比,他们可以利用各种技术,组织庞大的人群进行价值创造。财富的积累速度就快多了。

当代社会拥有各种先进的工具(例如互联网),让个人能够在极短时间内为社会创造巨额价值。 这不可避免地加大了贫富差距。

这种贫富差距不仅体现在阶层之间,也体现在阶层内部。 例如,世界最富有的100人,1996年第一名是第一百名的 18.5/3=6.2 倍,而今天第一名是第一百名的 292/19.6=14.9 倍。

https://stats.areppim.com/listes/list_billionairesx96xwor.htm
https://www.bloomberg.com/billionaires/

3. 财富不平等是表象


实质是为社会创造的价值不平等。

借助互联网和大规模半自动生产技术,有能力的人能够为社会创造巨大价值,而贫困人口很可能每天呆在家里看电视泡脸书或者玩电子游戏。

要减少财富不平等,可以强行把钱从富有阶层转移到贫困阶层,但更好的办法是,设法让贫困阶层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

但这是政治自杀。例如,贫困阶层不可能愿意去偏远地区采摘水果。政客为了选票,不能考虑这个办法,尽管可能是唯一正确的办法。

如何才能缩小贫富差距? 无解。

只要客观上存在自由竞争和技术进步,贫富差距就会不断变大。

PS: 全民基本收入 (UBI, universal basic income) 于事无补

UBI 无法改变环境,更无法消除基因上的巨大优劣差异。

亿万富翁在失去财富后,如果有 UBI 就能迅速重新崛起,绝不意味着普通人有 UBI 也能迅速崛起。两码事。

PS 2: 行政垄断和反垄断法是两码事。行政垄断是指“不准进入(某市场)”。反垄断法是指“不准独占(某市场)”。

教育的捷径与残酷真相

 小孩犯错时,父母的批评有三重境界。

1. "你真笨。"

2. "你很聪明,但这件事情做错了。"

3. "你很聪明,这件事情也没做错,但你这么做让我很难过。"

如果这个小孩在学校/幼儿园犯了类似错误,其它小朋友会怎么说? "你这个白痴!"

如果这个小孩的父母早已进入第三重境界,小孩在家一直觉得自己"很聪明",甚至不会"做错事情"(尽管有时候会做一些让父母难过的事情),但到了外面却突然被别人一致认为是蠢货,这个孩子会怎么想?

现在倒过来: 假如父母不称职,即便小孩做得很好,还是讽刺挖苦;而这个小孩如果在幼儿园或者学校做同样的事情,老师和伙伴们却称赞不已。。。。。。这个孩子会怎么想?

到底是父母正确还是外面的社会正确?是否应该改变自己的言行举止?

让我们用第一性原则来分析一下。

在生命存在的亿万年历史中,各种生物的形态特征都由基因决定。基因在不断发生(被动式)变化。变化的目标只有一个: 延续基因的存在。

对于小孩来说,应该努力适应家庭环境,还是应该努力适应外部环境?答案不言而喻。

从基因的角度看,家庭的意义在于基本保障,而个体的发展必须依赖外部群体。在原始社会,没有獠牙和强悍体力的人之所以能够战胜猛兽,不是因为他/她的父母,而是因为得到了群体的支持!离开群体,个体会立刻死亡。这已经被百万年的经历深深烙印在我们的基因中。

不管是怎样的群体,(在没有其它选择的情况下,)新加入的个体都会努力向它靠拢。如果群体不喜欢读书,那么这个个体就会厌恶读书;如果群体喜欢音乐,个体也会喜欢音乐;如果群体使用哑语,个体也会坚持使用哑语!

下面这张图是悉尼著名的教育拿铁线。

https://www.smh.com.au/education/hsc-results-2016-sydney-divided-by-education-latte-line-20161221-gtfhpf.html


为什么存在这条线?!

因为外部环境。好的区域会更好,坏的区域会更坏。

俄罗斯家庭移民去美国,他们的小孩长大后,英语会带有俄罗斯口音吗?

一对双胞胎被两个家庭领养。一个家庭是中产,一个家庭是蓝领,小孩的教育程度会相同吗?如果这两个家庭住在类似的小区环境中呢?

一个家庭有亲生孩子也有领养的孩子,在同样的教育方法下,孩子们的个性和教育程度会相同吗?

如果一个家庭从拿铁线以南搬去拿铁线以北,小孩的学习成绩会提高吗?

以上这些疑问,在 "The Nurture Assumption"(by Judith Rich Harris) 这本书中都给出了完美解答。

作者没有明说,但我的理解是,对于小孩的培养,基因的影响占 50%,外部环境占 40%,家庭环境占 10%。

打个比方。 基因就像船上的马达,外部环境类似于水流速度,家庭环境则是船桨。

如果顺水航行,即便马达不转船桨不动,还是能一路向前;

如果逆水航行,就需要马达强劲,光靠船桨很困难。划桨人(父母)无法一直把船往前推进,他们很快就会筋疲力尽。

基因无法改变,所以,什么是教育的捷径?搬家。搬去好区。搬去一个年轻父母普遍认为学习很重要的区。

然而,残酷的现实是: 大部分人负担不起好区的房价。

如何补救?我们当然无法改变一个群体的氛围,所以只能尽量避免小孩被它影响。

如何避免被它影响?减少停留在这个群体中的时间。

请大家仔细想想,如果你所在的地区并不普遍推崇努力学习,是否有全职妈妈的华人印度人家庭的小孩,成绩更好?

残酷现实 2.0: 家庭收入较低的夫妻,往往是都是全职雇员,而学校上午 9 点开课,下午 3 点放学。 我们没有办法不把孩子留在 BEFORE/AFTER SCHOOL CARE。

这次的新冠疫情是一个契机。夫妻俩可能有一个可以从此在家工作,也就能顺带接送孩子上学放学。

除此以外还有什么出路吗?我想不出来。如果大家有什么建议,请无私分享。


PS: 本贴不包括罕见特例。 例如父母富有,住在穷区,但全职在家教育孩子。或者父母是恶棍,对孩子进行虐待。

PS 2: 本贴针对概率。例如悉尼拿铁线这样。特例无处不在,但对我们没啥帮助。

PS 3: 对于"The Nurture Assumption"有一点我并不认同。作者似乎认为个体在 25 岁以后就能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我认为,绝大多数人,不管哪个年龄段,都深受外围环境的影响。只有少数人在个别情况下愿意唱反调。在糟糕的环境中,个人如果无法摆脱,就只能自我隔离才能免受环境的负面影响。“孟母三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都是这个意思。同理,年轻人找工作要尽量寻找“好公司”。

"How Children Succeed"主要针对学校教育,尤其是穷人区。书中并没有真正给出解决方案,但认为可以投入巨量资源,把学生们尽可能留着学校里,然后强行洗脑。这种方法有短期效果,但学生一旦毕业,大部分人还是会回到以前的轨道上。

"Grit"提出了个人成长过程中Grit的关键作用,但并没有具体说明如何培养这种品质,更谈不上验证。

PS 4: 补习学校肯定有帮助。

【20210926更新】

对于小孩甚至青少年,同伴比父母的影响更大。

例如:父母告诉自己的小孩,“这个东西味道很好。”(或者倒过来,很难吃)

而兄弟姊妹说,“这个东西很难吃。”(或者倒过来,很好吃)

猜猜看,这个小孩会相信自己的父母,还是自己的兄弟姊妹?

====

很多被广泛接受的教育方式,未必就是正确的。

例如,家长的态度:严厉,软弱,刚刚好。

虽然普遍认为“刚刚好”最好,但我个人认为,不同的小孩适合不同的方法。年龄小的时候更有可能严厉一点好。

【相关书籍】

"The Nurture Assumption" by Judith Rich Harris

"The Compound Effect" by Darren Hardy

"The Selfish Gene" by Richard Dawkins

"The Crowd" by Lebon, Gustave

"Grit" by Angela Duckworth

"How Children Succeed" by Paul Tough

"Sapiens - A Brief History of Humankind" by Yuval Noah Harari

加密币的价值到底在哪里?

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要弄清楚: 法币(FIAT CURRENCY,包括美元欧元人民币日元等等)的价值到底在哪里。

正如"Selfish Gene"所言,货币属于 MEME,是社会文化基因的一种,用于记账。

如果政府和商家承认加密币,接受大家用加密币缴税和支付,是否加密币就拥有等同于法币的价值?

加密币的优点

加密币通过技术手段,绕过了政府央行银行信用卡高科技公司等等,在下面几个方面远远胜过法币。

1. 供应量有限。

法币必然被无限供应,而加密币不可能。即便是狗币,每年也只增加 50 亿个。

加密币将迫使政府量入为出,杜绝政府通过无限印钞割大众(主要是中产)韭菜。

一个常见的误解是: 加密币任何人都可以创造和发行,所以不存在稀缺性。 这就好像说,任何软件公司都可以开发类似于微信和推特的软件,所以微信和推特没有价值。

事实正相反: 因为微信和推特已经被广泛认可,类似的第三方软件很难在市场上有立足之地。

2. 交易成本低。

因为绕过外汇兑换,银行结算,信用卡公司和高科技公司,不但本地交易成本低,跨国交易成本更是低到不可思议。

消除了交易过程的中间人,大幅度降低成本,提高了交易速度(< 1 分钟)。(银行信用卡公司会大量破产,或者大幅度缩小规模)

目前一些加密币的交易成本虽然相对于汇款手续费很低,相对于支付来说仍然很高(每笔大于 0.1 美元)。但这个问题很快会得到解决。例如,狗币的交易费即将下降 99%(版本 1.14),降到每笔 0.01 个,也就是大约 0.003 美元。

3. 可靠性高。

加密币基于时间。 理论上,不存在"伪钞",可信度高。

4. 匿名性好。

匿名性低于现金,但高于信用卡和网上银行转账。

5. 安全性。

作为新事物,其整体安全性有待时间检验。但如果正确使用,则不容易被偷被抢。

6. 潜力大。

目前仍然属于婴儿期。价格极不稳定,不适合支付。(除了饮食和娱乐一类的高利润行业)

但未来几年,随着零利率和负利率的扩张,越来越多人会意识到法币的不断贬值,从而寻求新的保值增值方法。

加密币很可能是除了股票和房地产以外的唯一选择: 市场容量大,流动性好,安全性高。

越来越多人和机构会将一定比例的资产配置成为加密币。

目前加密币的总量才 2 万亿美元,而法币和黄金的市场总容量是多少?

加密币总量增加到一定程度,例如 50 万亿美元,就会进入稳定期。然后,大众会乐于在日常生活中用加密币来支付。

7. 农村包围城市。

欧美国家加密币的价值并不明显,但对于次发达国家则完全不同。

从澳洲汇款到菲律宾或者阿根廷,需要多少时间?手续费多少?如果用加密币,即时到账,手续费接近零。

希腊巴西委内瑞拉甚至印度等等国家的大众,愿意持有本国货币还是美元?美元现金安全性低,一旦美元被封杀,还有什么选择吗?萨尔瓦多已经把比特币列作法币

一旦次发达国家认可和普及加密币,发达国家别无选择,华尔街会一拥而上。

加密币的缺点

1. 严重依赖电脑和通信网络(互联网)

随着全球变暖日趋严重,分布式能源体系会大行其道。而 STARLINK 又会成为全球互联网的备用系统。

有了可靠的能源和通信系统,这个问题就不复存在。

信用卡和网上支付同样存在这个问题。

2. 和黄金一样,本身不产生价值。

这一点比不上股票。但比不断贬值的法币还是好得多。

3. 能耗。 

目前至少比特币的能耗很高,有待改善。但能耗低于黄金的开采冶炼和保存。

开发人员正在不断改善算法,例如从 POW(Proof of Work) 转为 POS(Proof of Stake). 据估计几年内就能把能耗降低 99%

4. 交易速度

因为是分布式系统,而网络时延严重,目前的支付速度比信用卡慢很多(10+秒)。

这个问题会随着 LIGHTNING NETWORK(优化第二层, off-chain), ETH 2.0(优化第二层, off-chain), DOGECOIN 1.21(优化第一层, on-chain)的出现而消失。


PS 1: 加密币目前属于高风险投资。个人建议不要超过资产总额的 1.5%,无论如何不要超过 15%。

PS 2: 尽量选择主要几种加密币。加密币最大的风险就是被清零。

PS 3: 如果投资超过 5000 澳元,最好选择冷钱包存储。长线持有,避免频繁交易。(我用的是 LEDGER X)

PS 4: 我是在 CoinSpot 进行交易。交易费较低,而且转入转出免费。其它平台应该也没问题。

【20210822】

加密币并不真正匿名,正如现钞并不真正匿名(可以根据号码或者指纹等等追查)。但小额现钞的匿名性确实比加密币更好。

可靠性和安全性没问题。

加密币可靠安全匿名高效,绕过政府央行银行信用卡和各大科技公司,同时避免无限制增发,必将取代传统法币。

我的计算结果是,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最迟于 2065 年彻底取代法币的投资功能。

近几年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 在零利率环境里,股市这样涨啊涨,P/E 越来越大,尽头是什么呢?

负收益不可能。 考虑到最便宜的指数基金年收费 0.04%,加上账户管理等等,不妨假定最终交易成本 0.1%。 这应该就是收益的极限低值。

假定零利率是不可避免的长期趋势,按照目前实体经济每年增长约 4%, 股市每年增长 10% 计算,6% 的增长归功于利率下滑。

最终某一年,当实体经济收益相对于资金成本无限低时,股票上涨就到了尽头。

lg30/lg1.08=44, 2021+44=2065, 1.1^44=66

所以, 2065 年前后,股市增长将到达终点,相对于现在上涨约 66 倍。

在那以后,法币(投资)信用崩塌,不再具备投资功能。

零收益但供应有限的加密币会大行其道,逐步取代同样零收益而且供应量无限的法币。

债券->房地产->股票->加密币

从实体经济到虚拟经济的演变之路。

如果只是出于投机目的购买加密币,会"起个大早,赶个晚集"。顶多蹭点油水,无法获得巨大收益。

====

经济在不断增长,对货币总量的要求也会相应增长。

比特币和法币处于两个极端。

比特币无法增发,所以必然通缩,也就没人愿意支付,从而成为一种数字收藏品。(拆分和增发是两码事,正如股票的拆分和增发)

法币的增发无限制,所以必然通胀,也就没人愿意持有,从而失去投资功能。

狗币一类处于中间地带,目前每年增发 3.8%,20 年后变成每年增发 2%。这大致符合社会需求,所以总量达到几十万亿美元后,就会被大量用于日常支付。

====

目前加密币处于婴儿期,所以各种小币种成千上万,层出不穷。这正如10年前的市场上并非只有微信推特,类似的软件平台很多。当然,这些软件现在已经基本清零,所以小币种风险极大。在我看来,小币种就是大户用来割韭菜的陷阱。

如果穿越回10年前,你愿意购买微信(腾讯)和推特的股票吗?个人认为,比特币,以太币和狗币都有突破十万亿美元市值的潜力。

【20210824】

20210810: AMC will let customers pay in bitcoin by the end of 2021

20210823: PayPal to allow UK users to buy and sell cryptocurrencies

【20210830】

中国币圈的历史。


从世界范围看,除了加密币以外,区块链技术类似于 5G,是鸡肋。

【20210902】

加密币目前有很多重大缺陷:价格不稳定。交易速度超过10秒。单一币种世界范围内每秒最多几十笔交易。很少商家接受加密币支付,政府对加密币的态度消极甚至反感。。。。。。等等。但这正意味着机会。

如果这些问题都被解决掉,加密币早已不是今天的价格。(例如比特币的LN网络和ETH 2.0会把交易速度提到每秒上万笔, 狗币即将发布的版本 1.21会把交易速度提高到每秒七百笔以上,交易费用都接近零)

有问题,才有机会。只要对大趋势有把握,就应该进行少量投资。(1.5%到15%)

【20210904】

主要加密币各买一点比较保险。

https://markets.businessinsider.com/news/currencies/crypto-like-1990s-dotcom-boom-bitcoin-may-not-survive-btc-2021-4

"今天的加密货币领域看起来与1997年的互联网领域非常相似,"Kamal说。"在1997年,我们认为Netscape Navigator是迄今为止最先进的复杂浏览器,永远不会有任何东西与之竞争。而很显然,现在我们在这里,网景公司早已不复存在。"

他补充说:"10年后,我毫不怀疑区块链技术将成为我们生活中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我对比特币是否会存在那么久的信念或信心要少得多。"



【20210918】

卖出加密币,如果有利润,就需要缴纳 CGT。

如果用加密币直接购物,CGT 怎么算?

我的预测:印花税。

例如,在澳洲用加密币购物,除了 10% GST,还需要缴纳一定比例,例如 10% 的印花税。

【20210919】

为何乌克兰人愿意投资加密币?

加密货币现在是在古巴进行商业交易的合法支付方式

Cryptocurrency Is Now a Legal Way to Pay for Commercial Transactions in Cuba

【20210923】

NFT 市场投资分析与预测

元宇宙投资解析

=====

NFT 的价值很明显,但目前似乎并非必要。(例如,身份证驾照护照出生证明税号管理,房产珠宝汽车注册都可以转入 NFT,甚至可以把股票债券保险遗产登记等等转入 NFT)

元宇宙?20 年后也许有价值,50 年后一定有价值。目前纯属炒作吧?不管什么公司,一旦掌握人机接口技术,就能立刻吞噬元宇宙。

【20210924】

中国扩大了对加密货币的打击力度,宣布所有与虚拟货币有关的活动都是“非法”。

周五,中国的央行中国人民银行(PBoC)特别点名境外虚拟货币交易所,宣布其通过互联网向中国境内居民提供服务同样是非法的。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94051?exclusive

【相关帖子】

20200828 通货膨胀早已吞噬世界,而世人却懵然不知

20210209 零利率浪潮与加密货币的崛起

20210302 虚拟经济,实体经济,社会福利,土地能源和热战

20210821 加密币的价值到底在哪里?

房地产投资VS股票指数基金。现在和未来。

房地产投资和股票指数基金投资有很多相同和不同之处, 但我认为重要的是用动态的眼光来分析问题, 所以需要比较现在和未来。

我曾仔细考虑过投资房,但最后放弃了。下面是计算过程,如果发现错误,请指出,我会尽快修订。

以悉尼独立屋和SP500指数基金为例。

* 相同之处

1. 都有回报

股票指数的回报是指数价格上涨以及股票分红。

投资房的回报是房价上涨以及房租收入。

作为长期投资,价格上涨无需每年付税,但股票分红和房租收入需要(如果有的话)。

2. 持有成本固定不变

股票指数投资的成本是基金年费和账户年费。

投资房的成本包括贷款利息,地税,房屋维护,自来水设施费,保险,市镇管理费,出租管理和人力时间成本,等等。

3. 杠杆/贷款

投资房一般都会贷款, 假定 80% IO。(选择 IO 以简化计算)

PS: 很多人认为应该选择 PI, 这样, 虽然前几年压力比较大,后面会很轻松。但是,如果前几年忍受同样压力往股票指数基金投入更多,也能享受更好的复利。这里以对比为目的, PI 和 IO 相同。

股票指数投资当然也可以贷款,例如,从自住房 OFFSET 账户取钱,而且贷款利息较低。下面会以零贷款, 25和100 万贷款分别计算。

* 不同之处

1. 持有成本不同

股票指数投资的成本较低,而投资房的持有成本较高。

2. 负扣税

作为长期投资,股票指数基金没有负扣税,而投资房有。

但投资房如果存在负扣税,实际上就意味着年租金扣除贷款利息后,收入为负数。 很多人会尽可能贷款以便把负扣税最大化,但目前贷款利息很低,这种操作受益有限。

* 现在和未来

为了进行对比,这里做一些设定。

时间跨度为 25 年。未来指 25 年后。

* 现在

假定本金 25 万。

按照统计数据, SP500 指数在过去 120 年每年上涨 10%。 最近 5 年是 15%。考虑到股市可能大幅度回调,仍然按照 10% 计算。

过去 25 年,房价每年上涨 6%。所以房价上涨按照 6% 计算。

https://www.aussie.com.au/plan-compare/property-reports/25-years-of-housing-trends-property-market-report.html

购买投资房时,贷款 100 万。印花税等购买成本 5 万。

指数基金每年 0.04%, 加上账户管理年费, 每年总成本一般小于 0.1%

房屋维护(假定0.4%),自来水设施费,保险(1500),市镇管理费(1500),等等,不妨假定中值每年 5000 澳元。(不考虑人力成本,例如清理GUTTER,割草,修理电器,等等) 

对于第一套投资房,地税很可能为零。但从第三套开始,地税很可能要全额支付(1.6%),地价算房价的一半,所以地税是房价的 0.8%。

对于第一套投资房,每年总持有成本: 5000, 对于第一年就是 5000/1200000=0.4%

对于第三套投资房,每年总持有成本: 1200000*0.8%+5000=14600, 对于第一年就是 14600/1200000=1.2%

通货膨胀,2%

租金每年上涨,3%

贷款利息,对于投资房,目前 3% (3%*100/120=2.5%)

贷款利息,对于指数基金(自住房OFFSET账户),目前 3% (3%*25/50=1.5%, 3%*100/125=2.4%)

目前,悉尼独立屋https://www.theurbandeveloper.com/articles/sydney-housing-market-update中价位 120 万,https://www.budgetdirect.com.au/home-contents-insurance/research/australian-property-prices-2020.html租金中值 $525

房价/租金=1200000/(525*52)=44

开发商拿地 50 万,建房成本 50 万,毛利润 (120-50-50)/120=16.7%

SP500 P/E 在 22.5 到 30.6 之间

https://chaojidigua.blogspot.com/2021/08/blog-post.html

成本

指数基金(无贷款), 0.1%

指数基金(贷款 25 万), 0.1%+1.5%=1.36%

指数基金(贷款 100 万), 0.1%+2.4%=2.5%

投资房(第一套): 0.4%+0.4%+2.5%=3.3%

投资房(第三套): 0.4%+1.2%+2.5%=4.1%

收益

指数基金, 0

投资房: 525*52=2.73 万/年, 2.73/120=2.3%

总回报

指数基金(无贷款), 25*1.099^25=264.8 万

指数基金(贷款 25万), 50*(1.099-0.0136)^25-25=362.9 万

指数基金(贷款 100万), 125*(1.099-0.025)^25-100=644.8 万

投资房(第一套): 120*(1.06-0.033+0.023)^25-100=306.4 万

投资房(第三套): 120*(1.06-0.041+0.023)^25-100=235.6 万

PS: 269.4 万这个数字远远低于直觉。这是因为排除了 25 年中的累积投入。这些累积投入的25年复利很高。

除非现金流充裕,否则贷款 100 万购买指数基金比贷款 100 万买投资房风险大得多。万一利率大幅度上调,指数可能下跌 40%,而房价一般下调不会超过 20%。

* 未来(25年后)

假定本金 133 万。 

未来几乎肯定廉价资金泛滥,所以仍然假定股市指数每年上涨 10%。

悉尼独立屋价格中值: 120*1.06^25=515 万

购买投资房时,贷款 412 万。印花税等购买成本 30 万。

指数基金每年 0.04%, 加上账户管理年费, 每年总成本一般小于 0.1%

房屋维护成本假定跟随通货膨胀上涨,每年 (0.4%*1200000+5000)*1.02^25=0.31%。(不考虑人力成本,例如清理GUTTER,割草,修理电器,等等) 

对于第一套投资房,地税很可能为零。但从第三套开始,地税很可能要全额支付(1.6%),地价算房价的一半,所以地税是房价的 0.8%。

对于第一套投资房,每年总持有成本: 8200, 0.82/515=0.l6%

对于第三套投资房,每年总持有成本: 5150000*0.8%+8200=4.9万, 对于第一年就是 4.9/515=0.95%

通货膨胀, 1.5%

租金每年上涨, 2%

贷款利息,对于投资房,1%(1%*412/515=0.8%)。

贷款利息,对于指数基金(自住房OFFSET账户),1%(1%*133/266=0.5%, 1%*412/545=0.76%)。

房价/租金=5150000/(525*1.03^25*52)=5150000/57160=90

开发商拿地 515/2=257.5 万,建房成本 50*1.02^25=82 万,毛利润 (515-257.5-82)/515=34.1%

SP500 P/E (22.5*(1.1-0.025)^25=137, 30.6*(1.1-0.025)^25=187)

成本

指数基金(无贷款), 0.1%

指数基金(贷款 133 万), 0.1%+0.5%=0.6%

指数基金(贷款 412 万), 0.1%+0.76%=0.86%

投资房(第一套): 0.31%+0.16%=0.47%

投资房(第三套): 0.31%+0.95%=1.26%

收益

指数基金, 0

投资房: 5.7 万/年, 5.7/515=1.1%

25 年总回报

指数基金(无贷款), 133*1.099^25=1409 万

指数基金(贷款 133 万), 266*(1.099-0.006)^25-133=2324 万

指数基金(贷款 412 万), 545*(1.099-0.0086)^25-412=4331 万

投资房(第一套): 515*(1.06-0.0047+0.011)^25-412=2151 万

投资房(第三套): 515*(1.06-0.0126+0.011)^25-412=1716 万

35 年总回报 (从 25 岁到 60 岁)

指数基金(无贷款), 133*1.099^35=3620 万

指数基金(贷款 133 万), 266*(1.099-0.006)^35-133=5845 万

指数基金(贷款 412 万), 545*(1.099-0.0086)^35-412=10857 万

投资房(第一套): 515*(1.06-0.0047+0.011)^35-412=4459 万

投资房(第三套): 515*(1.06-0.0126+0.011)^35-412=3342 万

结论

目前,对于 25 万本金,如果不需要缴纳地税,投资房收益类似于贷款 25 万后的美国指数基金投资。一旦开始缴纳地税,投资房的利润就比不过 SP500。

25 年后,最大问题是房屋开发商利润。如果房屋的建造成本跟随通货膨胀上涨,每年 2%, 而房价每年上涨 6%, 25 年后建房毛利润将高达 34.1%, 而公寓楼的利润,将高到不可思议(因为拿地成本相对较低)。

这会导致开发商蜂拥而至,所以在通货膨胀很低的时候,哪怕廉价资金泛滥,房价也很难维持每年 6% 涨幅。 如果降到 5%,结果就会完全不同。

投资房(第一套): 515*(1.05-0.0047+0.011)^25-412=1613 万

投资房(第三套): 515*(1.05-0.0126+0.011)^25-412=1267 万

所以,零利率对于股市的影响,远远大于房产价格。

【20210804】

Index Fund(不是 ETF,不可交易) 有很多种。如果总收费高于每年 0.1%,就不是好选择。

===

当前悉尼家庭的收入中值是 12 万。

https://www.facs.nsw.gov.au/providers/housing/affordable/manage/chapters/household-median-incomes-2020-21

独立屋/家庭收入: 120/12=10

如果接下来 25 年每年增长 2.5% (通货膨胀 2%),到 2045 年家庭收入将达到 12*1.025^25=22.25 万。

独立屋/家庭收入: 515/22.25=23

===

https://www.oursteps.com.au/bbs/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1689284&pid=3999590770 楼 Pippa 说得很有道理。悉尼的独立屋未必能代表投资房。

微观比宏观重要,但这要靠个人实力了。

===

问: 能推荐几个收费小于1%的ETF吗?我看的几个都是0.1%以上的,最高vdhg 0.27%

开全球账户。不要买 ETF。买 Index Fund (不可交易指数基金), 例如,Vanguard 500 Index Fund Admiral Shares (VFIAX) 0.04%

https://investor.vanguard.com/mutual-funds/profile/fees/vfiax

一定要买 ETF 当然也没问题,例如 VOO。记着一点:只买不卖。

https://investor.vanguard.com/etf/profile/voo

指数投资就像利率10%的银行存款。不要频繁取钱存钱(因为手续费的存在)。

别忘记三年一次的 W-8BEN form

https://www.macquarie.com.au/assets/bfs/documents/adviser/macquarie-wrap/W8BEN-guide.pdf

注:分红的税还是要缴的。目前分红约占投资总额 1.32%,今后有不断下降的趋势。

https://www.multpl.com/s-p-500-dividend-yield

【20210805】

ETF vs. Index Fund: What Are the Differences?(ETF与指数基金。有什么区别?)

https://www.fool.com/investing/how-to-invest/etfs/etf-vs-index-fund/


投资的四种正确姿势以及常见陷阱

正确姿势: 价值投资,套利,概率,趋势 常见陷阱: 直觉,历史轮回,讲故事,高频交易 1. 价值投资 一般的理解是这样的: 买入一家好公司的股票,然后长期持有。 错。 你怎么知道一家公司是好公司,而且在未来 N 年里都是好公司? 你不知道。你只是在赌自己的运气。 这不是价值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