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五岁女儿聊天。当她询问为什么不能(独自)上陌生人的汽车时,我尽可能给予了简单解释。
这个世界很多时候并不和善。
女儿听完解释,两眼茫然看着前方,一动不动站在哪里“凝固”了好几秒钟。我几乎可以听见她的大脑正在疯狂运算,试图消化外界传来的信息。
等计算结束,她嘘了口气,开始问下一个问题:“要是上了车,我可以再把车门打开跳下去吗?”
:-)
20190226,《思考,快与慢》(Thinking, Fast and Slow)第二十一节“直觉与公式计算(Intuitions vs Formulas)”
股市行情,政治风云的影响因素太多,无法预测。但很多事情是可以预测的。
例如,从六个候选人中选出最适合某职位的人,或者,判断一个婴儿是否需要进重点监护病房。
很多事情表面上看极其复杂,实际上需要考虑的重大因素并不多,而且易于分析。本节给出的例子是葡萄酒的价格预测。
葡萄酒的品质,除了本地的地理环境,主要变量就是天气状况。而天气状况主要需要考虑两点:温度和湿度。知道了过去一年的温度和湿度数据后,不需要等到葡萄酒酿造结束,就可以相当准确地预测这批葡萄酒的品质。
让人惊讶的大众的本能反应:简单的计算公式怎么可能胜过那些有几十年经验的专家?怎么可能给出更加准确的预测?
根据对过去几十年股市投资结果的分析,大众已经慢慢接受了这样一个事实:作为长线,被动式投资(投资股指)胜过主动投资;作为短线交易,电脑投资胜过股票交易员。
如果电脑的计算结果能够更准确地预测股市,那么,为什么不能更准确地分析 CT 扫描结果?!
对于日常工作和生活,我从这一节学到的是:分解事物的本质。究竟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个人感受和直觉是靠不住的,需要抓大放小,需要客观评判。
例如,从六个候选人中选出最适合某职位的人,或者,判断一个婴儿是否需要进重点监护病房。
很多事情表面上看极其复杂,实际上需要考虑的重大因素并不多,而且易于分析。本节给出的例子是葡萄酒的价格预测。
葡萄酒的品质,除了本地的地理环境,主要变量就是天气状况。而天气状况主要需要考虑两点:温度和湿度。知道了过去一年的温度和湿度数据后,不需要等到葡萄酒酿造结束,就可以相当准确地预测这批葡萄酒的品质。
让人惊讶的大众的本能反应:简单的计算公式怎么可能胜过那些有几十年经验的专家?怎么可能给出更加准确的预测?
根据对过去几十年股市投资结果的分析,大众已经慢慢接受了这样一个事实:作为长线,被动式投资(投资股指)胜过主动投资;作为短线交易,电脑投资胜过股票交易员。
如果电脑的计算结果能够更准确地预测股市,那么,为什么不能更准确地分析 CT 扫描结果?!
对于日常工作和生活,我从这一节学到的是:分解事物的本质。究竟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个人感受和直觉是靠不住的,需要抓大放小,需要客观评判。
蜘蛛侠:平行宇宙
好电影少,优秀的动画却不少。
前几天看了“Spider-Man Into The Spider-Verse (2018)“,很喜欢。
IMDB 给出的评分是 8.6
我觉得这太夸张了点,但 8 分肯定有。
为什么能让成年观众产生共鸣的电影反而不多呢?
PS: 新放出的”Frozen II“宣传影片,同样让人震惊。期待今年年底带孩子们去电影院观看。
PS 2: "蜘蛛侠:平行宇宙"没有点明黑老大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忠心耿耿的手下。毕竟,这些手下,每一个人的能力都不比蜘蛛侠差多少,而且各有所长。要想让他们服服帖帖,不可能仅仅依赖暴力。
前几天看了“Spider-Man Into The Spider-Verse (2018)“,很喜欢。
IMDB 给出的评分是 8.6
我觉得这太夸张了点,但 8 分肯定有。
为什么能让成年观众产生共鸣的电影反而不多呢?
PS: 新放出的”Frozen II“宣传影片,同样让人震惊。期待今年年底带孩子们去电影院观看。
PS 2: "蜘蛛侠:平行宇宙"没有点明黑老大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忠心耿耿的手下。毕竟,这些手下,每一个人的能力都不比蜘蛛侠差多少,而且各有所长。要想让他们服服帖帖,不可能仅仅依赖暴力。
20190224,《思考,快与慢》(Thinking, Fast and Slow)第二十节“有效性的幻象(The illusion of validity)”
如果太多因素影响一件事物,就不要试图去预测它。
例如,股市,政治,某个人。
一个专家对自己的预测有多少信心,往往体现了他/她脑海中为这个预测构造的逻辑模型有多么连贯,而不是这个逻辑模型与现实世界的重合度有多高。
按照我的理解,这就意味着,“做自己能够做的事情,忽略不可控部分。”
例如,抓紧时间学习和练习,而不必在意经济萧条何时到来。
失败不可避免。但如果准备充分,多尝试几次,成功的可能性就相当高。
PS: 通过面试来预测一个候选人是否适合公司的职位?记得以前读过文章,不管是谷歌还是马斯克,都承认这基本上不可能。
那么,究竟应该如何挑选人选?
我不知道谷歌如何处理 ,但特斯拉似乎选择了“试错法”。如果正确的可能性是10%,那么,要寻找100个人才就需要尝试。。。。。。1000次?
我擦!
例如,股市,政治,某个人。
一个专家对自己的预测有多少信心,往往体现了他/她脑海中为这个预测构造的逻辑模型有多么连贯,而不是这个逻辑模型与现实世界的重合度有多高。
按照我的理解,这就意味着,“做自己能够做的事情,忽略不可控部分。”
例如,抓紧时间学习和练习,而不必在意经济萧条何时到来。
失败不可避免。但如果准备充分,多尝试几次,成功的可能性就相当高。
PS: 通过面试来预测一个候选人是否适合公司的职位?记得以前读过文章,不管是谷歌还是马斯克,都承认这基本上不可能。
那么,究竟应该如何挑选人选?
我不知道谷歌如何处理 ,但特斯拉似乎选择了“试错法”。如果正确的可能性是10%,那么,要寻找100个人才就需要尝试。。。。。。1000次?
我擦!
20190223,《思考,快与慢》(Thinking, Fast and Slow)第十九节“理解的幻象(The illusion of understanding)”
勿以成败论英雄。
一家公司,如果从CEO候选人当中随机选取一位,假定其成功概率是50%,那么,如果选取一位优秀的CEO,成功概率会增加到多少?
书中给出的答案是60%
根据一家市场公司的调研,CEO的能力与公司成功与否的关联系数是30%
这让我想起了二十几年前读过的一本书:《从优秀到卓越》(《Good to Great: Why Some Companies Make the Leap... and Others Don't》)。里面以几家“百年长青”的公司为例,进行了仔细研究。
哪些公司?惠普,通用电气,等等。
现在看来,这简直就是一个笑话。
著名的《基业长青》(Build to Last)也犯了同样的错误。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按照书中的观点,“一切都将归于平庸” 。“运气比能力更重要”。
比尔克林顿统治期间,美国蒸蒸日上;小布什统治期间,美国进入衰退。很可能这只是因为前者走运,而后者倒霉。
这种情况不仅仅针对企业,针对个人同样如此。
爱迪生似乎说过,“失败是成功之母”。现在,我对此有了进一步理解。
两个人能力相近,一个成功了一次,另一个成功了一千次。主要原因是什么?
如果成功概率是10%,那么,前一个可能尝试了十次,而后一个可能尝试了一万次。
仅此而已。
为什么投资股票和期货短线,最终往往赔光?因为能力没那么重要。如果连续成功多年,“赌注”就会越来越大。当最终遇到必然到来的“不走运”,就会赔光。
甚至连巴菲特这种奇葩,理论上,其投资业绩也必将走向衰落。(当然,因为他的投资策略把税费降到了最低,比其它投资者的收益会大很多)
所以,归根到底,“命运只会垂青有准备的人”。
或者说,命运只会垂青不断努力尝试的人。
一家公司,如果从CEO候选人当中随机选取一位,假定其成功概率是50%,那么,如果选取一位优秀的CEO,成功概率会增加到多少?
书中给出的答案是60%
根据一家市场公司的调研,CEO的能力与公司成功与否的关联系数是30%
这让我想起了二十几年前读过的一本书:《从优秀到卓越》(《Good to Great: Why Some Companies Make the Leap... and Others Don't》)。里面以几家“百年长青”的公司为例,进行了仔细研究。
哪些公司?惠普,通用电气,等等。
现在看来,这简直就是一个笑话。
著名的《基业长青》(Build to Last)也犯了同样的错误。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按照书中的观点,“一切都将归于平庸” 。“运气比能力更重要”。
比尔克林顿统治期间,美国蒸蒸日上;小布什统治期间,美国进入衰退。很可能这只是因为前者走运,而后者倒霉。
这种情况不仅仅针对企业,针对个人同样如此。
爱迪生似乎说过,“失败是成功之母”。现在,我对此有了进一步理解。
两个人能力相近,一个成功了一次,另一个成功了一千次。主要原因是什么?
如果成功概率是10%,那么,前一个可能尝试了十次,而后一个可能尝试了一万次。
仅此而已。
为什么投资股票和期货短线,最终往往赔光?因为能力没那么重要。如果连续成功多年,“赌注”就会越来越大。当最终遇到必然到来的“不走运”,就会赔光。
甚至连巴菲特这种奇葩,理论上,其投资业绩也必将走向衰落。(当然,因为他的投资策略把税费降到了最低,比其它投资者的收益会大很多)
所以,归根到底,“命运只会垂青有准备的人”。
或者说,命运只会垂青不断努力尝试的人。
伟大的《银河英雄传说》
【评】
仅凭下面这一段,按就意识到《银河英雄传说》的了不起。
抽空得仔细看看。
自由行星同盟的人一谈到鲁道夫,总是以"邪恶的独裁者"来形容他,少年听在耳里,心里不免奇怪——如果鲁道夫果真是万恶不赦的恶魔,为什么人们还会支持他、给他至高无上的权力呢?"鲁道夫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坏蛋哪!人民只是敢怒而不敢言!""人民为什么敢怒 而不敢言呢?""跟你说过啦!因为鲁道夫是个大坏蛋嘛!"
这个答案无法说服少年,倒是父亲的见解和一般人有点不同。他给儿子的回答是:"因为人民都好逸恶劳!""好逸恶劳?""这样说好了,一般人碰到问题时,都不愿靠自己的精力心思去解决,他们只期望超人或圣贤的出现,为他们承担所有的痛苦、困难和义务。鲁道夫 就抓住人性的这个弱点,伺机而动,一举成名。你要好好记住:让独裁者有机可乘的人,要负比独裁者本人更多的责任!虽然沉默的旁观者没有支持他,但沉默旁观其实与支持同罪......"
【转】
https://www.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000559450482734
4个人想游泳,1个人想打球——民主是什么?
民主是什么呢?很多人一定会说,这个问题很简单嘛,民主就是代表大多数人的意愿,比如有5个人去旅游,4个人想游泳,1个人想打球,那么民主的决策一定是去游泳,如果最后的决策是去打球,那就变成专制了。
可别忙,当我们把上面的例子稍微改变一下,你就会惊愕地发现,这个"民主"竟然是只披着羊皮的大尾巴狼:比如5个人中有4人认为1人该死,那么民主的决策就是"合法"地把那个可怜的家伙杀死!
你也许会说,这没什么错啊,如果大家都认为一个人该死,那他怎么可能没罪呢?不幸的是,的确有这种可能。事实上,民主的内涵远非"大多数"这么简单,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只好把那些陈旧的历史书从垃圾桶里翻出来,仔细读一读。
公元前六世纪,在民主的发源地——古希腊城邦雅典,一个名叫克利斯梯尼的政治家发明了一种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民主制度的雏形:"贝壳放逐法"。所谓"贝壳放逐法",就是雅典人为了对付某个破坏民主、实施专制的独裁者,可以召开公民大会,对其进行投票(因用贝 壳投票而得名,不过后来改用陶片了),如果这个人得票超过6000,那么对不起,管你有没有错,立即离开雅典,去外面呆上10年再回来吧。
这种惩罚制度有点类似中国古代的流放,当然二者性质截然不同,前者是公民大会的集体投票,后者是专制君主的个人意志。不过,在"贝壳放逐法"这座祭坛上,固然有独裁者的鲜血,也飘荡着无辜者的冤魂。在古希腊历史上,曾经有多位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因"贝壳 放逐法"而被流放,客死他乡,比如著名的马拉松战役英雄亚利斯泰提,以廉洁、正直而著称,就曾被贪婪、腐败的地米斯托克利以"企图独裁"的罪名提交公民大会审判。
等一下,也许你又会说,民众的选择虽然有时不一定正确,但那毕竟是自己的选择嘛,即使付出代价,也只能由民众自己承受。
可是,我不得不告诉你,在这个问题上你犯了个逻辑错误,因为付出代价的主体并不是占多数的民众,而是那个处于少数的可怜的倒霉蛋。如果一个人因为别人的错误而被迫接受惩罚,那这种"民主"又怎么能够让人放心呢?你也看到了,古希腊的这个"贝壳放逐法"尽管 打着"大多数"的幌子,但却是个很可怕的东西,并不能算做真正的民主,实际上,它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做"大多数暴政"。
因此,我们有必要修正一下最开始的那个例子:有5个人去旅游,4个人想游泳,1个人想打球,那么民主的决策还是去游泳,但要加上个限制条件,就是想去打球的那个人,有说"NO"的权利,而且那4个去游泳的人,必须学会尊重这个"NO"。
可是,你先不要着急,民主并不是仅仅说个"NO"字就算OK了,它还有许多要求和条件呢。你想想看,虽说那4个去游泳的人不反对别人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可是1个人怎么打球呢,总要有个对手陪他一起打吧?这时候问题就出来了:我们4个人是要去游泳的,不强迫你去已经很不错了,怎么着?还想让我们大家陪你打球?你小子皮痒吧~
你会不会觉得那4个人的想法挺合理的?是啊,凭什么要大家都陪那小子去打球?不是民主吗?怎么又变成多数服从少数了?且慢,你要晓得,仅仅表示尊重少数人的意见,而不为少数人提供一个公平的环境,那么离真正的民主还差得远呢。为了说清楚这一点,我要给你讲个真实的故事,唉,看来想去游泳还真挺不容易啊。
时间在六十年代,地点在美国密西西比州,事件的起因,是有个叫杰姆斯 •麦瑞迪斯的黑人学生,向密西西比大学申请入学。你要知道,当时的密西西比州是个种族歧视非常严重的南方州,在那里,尽管黑人理论上有上大学的权利,可是在现实却根本办不到,因为那个州的 州长本人就是个种族主义者,该州的民意舆论也支持州长的种族言论,结果不难想象,那个可怜的杰姆斯被大学校委会莫名其妙地拒绝了,理由很简单,他是黑人。
这下杰姆斯可不干了,他马上找到全美有色人种协会,由他们出钱聘请了律师,控诉密西西比大学违反宪法,践踏人权,并且把这场官司打到了上诉巡回法庭。经过长达一年的审判,杰姆斯终于胜诉了,法庭给密西西比大学下达强制令,强迫学校接收杰姆斯入学。
那时的美国社会,正处于民权运动的高潮,以马丁 •路德 •金为首的黑人民权组织,组织了一系列大型的非暴力抗议聚会,给整个美国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当时的美国总统肯尼迪,是个非常有魄力和远见的人,他很同情黑人的民权运动,而且也很关注杰姆斯的案件 ,但同时,他也明白在种族歧视非常严重的南方州,黑人学生想要入学恐怕是件非常困难和危险的事情,所以,当他听到法庭判杰姆斯胜诉时,马上派出联邦官员,带着执法队去保护杰姆斯入学。
可是,法庭的这个强制令,立刻激怒了密西西比州长,在杰姆斯入学的那天,他授意副州长站在学校大门口进行阻拦,并且很嚣张地宣布,联邦政府的人要是敢来支持杰姆斯与州政府对抗,来一个抓一个!
说到这里我不得不简单交代一下,美国政府的组织机构与我们国家不同,国家的权力是很分散的,每个州都像个独立王国,谁也不买中央政府的帐,各州的州长也不是由总统来任命,而是在各州竞选上的,只对本州人负责,所以,各个州对中央政府的态度是:我想怎么过就 怎么过,联邦政府你管不着,可我要出了事,你得给我顶着。
因此,当肯尼迪一听到密西西比州州长的强硬态度时,立刻头皮发麻,他很清楚,这下肯定要出事了。果不其然,就在杰姆斯入学那天,被州长煽动起来的民众与联邦执法队与校警发生严重的冲突,他们四处寻找杰姆斯,一边找还一边发泄(这场景是不是有点面熟?),暴 力事件越演越烈,造成了大量的流血和死亡,直到第二天的早上才逐渐平息。
最后,这场可怕的流血,使州长开始思索他身上所负的历史责任,于是他退让了,那个被吓得失魂落魄的杰姆斯,终于在联邦执法队的保护下,结束了密西西比州禁止黑人上大学的历史。
呼,例子终于讲完了,我想说的是,通过这个事件,你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尊重少数人的意见,不过是一个空洞的口号而已,想要让少数人真正的享受他们与大多数一样的权利,有时候,是要付出惨重的代价的。
呃,这么说来,我们好像又要修改那个例子了:有5个人去旅游,4个人想游泳,1个人想打球,那么民主的决策就是,4个人去游泳,1个人去打球,然后再雇个人来陪那个小混蛋去打球,至于雇佣的钱嘛,由大家一起分摊。
但是且慢——抱歉虽然文章已经够长了可我还是要说且慢——为什么为了尊重少数人就要牺牲我们4个人的利益?难道那小子一个人比我们4个还重要?如果我不想出钱,那是不是你也要尊重一下我的意见啊?可你不要忘记,这次你也许占在"多数"一边,说声拜拜就跑去 游泳了,可是啊,保不准下次就轮到你要去打球了,到那时你找谁去?所以,为了下次你也能找到人陪你一起打球,为了让我们能够找到真正的民主,你一定要付出这个代价,尽管这意味着你也许要付出像密西西比州那样惨重的代价。
现在你一定已经看到,所谓民主,不是多数人意志的体现,也不是尊重少数人的意见,而是赋予每个人平等的权利,另外也不要忘了,这个民主可不是免费的午餐,你想得到他,是要花钱的。
民主的基础
如果没记错的话,我在上篇《民主是什么》里,已经讲到,所谓民主,既不是多数人意志的体现,也不是尊重少数人的意见,而是赋予每个人平等的权利。可是,你先不要着急,知道了民主是什么,并不等于就可以马上实现民主了,因为了解一件事情与实施它,这中间是有 很大的差别的。
如果问大家一个简单的问题,你认为民主是构建在一个怎样的基础上的?我想,十有八九得到的回答是"三权分立",这个答案对不对呢?对,但不完整,因为想要实现民主,远远不是那么简单。为了说明这个问题,还是让我们回到那个经典的例子上吧。
有5个人去旅游,4个人想游泳,1个人想打球,那么民主的决策就是,4个人去游泳,1个人去打球,然后再雇个人来陪那个混蛋小子去打球。可是,你也清楚,大家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光有个决策是不够的,还要有人去执行这个决策,于是,大家决定把钱交给4个人当中的某一个(假定是小A),由他去雇人。
可你瞧,这时候问题就出来了,虽然我们都明白为什么大家要出笔钱去雇人陪打球,可是真的到了行动的时候,不是每个人都有那么高的觉悟,也不是每个人对这笔钱都无动于衷,小A心里没准会想,好嘛,你们几个舒舒服服地坐享其成,让我一个人东奔西跑,休想啊休想 ,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谁不利用谁就是傻瓜。
经验告诉我们,凡是牵扯到钱的问题,指望某个人的道德和良心,肯定靠不住,要是大家把自己的钱都交给某一个人,那么我们怎么保证这个人一定会按照大家的要求去雇人打球而不是中饱私囊呢?
其实,这个问题倒也不难解决,让我们来试试下面这个办法:
我们一致同意把钱给小A,让他去雇人,不过等一下,在给他钱之前,先要由小B来计算一下应该给多少,再把数字对大家公布出来,然后分文不差交给小A,可是,如果雇人的过程中出现了中饱私囊或其他的问题,那就该由小C来负责审查了,并且,其他人绝对不能干预 他的审查。
你觉得这个办法怎么样?还不错吧?其实,这种方法有个名字,就是我们前面提到过的"三权分立"。小A负责做事,他代表行政机构,小B负责计算大家出的钱应该是多少,代表立法机构,最后要是出了问题,就由小C负责审查,他代表司法机构。
也许你会说,这不挺容易的嘛,问题解决了。可是先别忙,你想想看,如果小A想私吞我们的钱,他会苯到让大家发觉自己做了手脚吗?不要忘记,当我们把自己的希望都托付给某个人时,他就具有了一定的权力,并且可以任意支配这种权力,这是件很可怕的事情。比如,他可以利用大家的钱来贿赂以形成多数,或是干脆用这笔钱来雇一个保镖而不是陪打球的,这样就使得我们在暴力面前不敢再理直气壮地讨回本属于大家的钱。
你看,尽管我们在讨论民主是什么时显得头头是道,可一具体实施起来马上就变了味道,如果你认为我是在危言耸听,那么就来看看一战后的德国是如何从民主变质为专制的吧。
1918年,德国战败了,沦落到了被协约国任意摆布的地步。这时,各协约国对怎样处理德国的态度是不同的,法国人由于是德国的近邻,在历史上多次被德国入侵,因此坚决主张削弱德国,英国人虽然对此不反对,但却不愿意看到一个衰落的德国,他们的政策是维持欧洲大陆的势力平衡,至于美国人,他们与德国隔着一条宽阔的大西洋,又有英法在欧洲顶着德国,所以感受不到切身的威胁,但是,美国人意识到,一个拥有8000万人口及雄厚工业基础的国家,仅仅靠土地或军事限制,不可能制止它的复兴,也绝对无法保证日后欧洲的安全,所以,美国总统威尔逊坚持要把德国改造为一个民主自由的共和国,以防止德国再次成为战争的策源地。
在这种背景下,同时也为了防止共产主义的侵蚀,德国于1918年11月成立了历史上第一个民主政府,并在随后的国会上通过了一部民主宪法——魏玛宪法。这里我想强调的是,这部宪法的民主程度,几乎可以和美国宪法相媲美,它借鉴了当时各个民主国家的经验,把国家权力分成国会、法院和政府三个部分,并且赋予了德国人各种基本的公民权利,"这是20世纪所曾经见到过的这种文件中最妙、令人羡慕的条文,看起来似乎足以保证一种几乎完善无疵的民主制度的实行","世界上没有任何人可能比德国人更加自由,没有任何国家政府比德国人的政府更加民主和自由,至少,在纸面上是如此"(《第三帝国的兴亡》,P60)。
你也看到了,这时的德国魏玛共和国,可算得上是一个民主制度的典型,即便是像阿道夫 •希特勒这样胆大妄为的家伙,也不得不在啤酒馆政变失败后选择合法竞选一途。那么,这个民主的国家为什么会走向独裁呢?德国人又是如何放弃自己手中的权利呢?还是让我们揭开 历史的帷幕,仔细看看事情的究竟吧。
1933年早春的一个夜晚,确切的说是2月27日晚9时30分,在德国的首都柏林,天色晴朗,空气清新,一点也没有风高放火夜黑杀人的迹象——尽管这一天注定要载入史册——有个神学院的学生放学回家,路过国会大厦时,突然听到大厦内有打碎玻璃的声音,接着就看见一条黑影窜出,手里还拿着火把,他吃了一惊,马上跑去报警。恰在这时,德国最有权势的4个人,总统兴登堡、总理希特勒、副总理巴本、宣传部长戈培尔,正在国会大厦对面的贵族俱乐部吃饭,首先是戈培尔接到了一个报警电话,说大厦已经着火了,可戈培尔以为是个玩笑,根本不相信,他连一个字都没有向希特勒提及,但巴本却看到了火光,马上告诉了兴登堡,同时,戈培尔也开始觉得不对劲,因为街上正有人在叫喊,随后他打了几个电话进行核实,才确信国会大厦的确着火了,于是他和希特勒立刻赶往现场。
一到现场,希特勒就马上宣布一把火是***放的,这时,德国国会议长戈林、副总理巴本、普鲁士内政部政警主任狄尔斯(就是秘密警察头子)全都赶到了,戈林兴奋得有点失常,赌咒发誓说这是***反对政府的罪行,尽管巴本不是纳粹党人,但他却也没对希特勒和戈 林的结论表示丝毫的怀疑,只有狄尔斯老老实实的说,纵火犯已经抓到了,他看不出和***有什么联系,那家伙不过是个疯子而已。这可不是希特勒想要的答案,他顿时勃然大怒,把***臭骂了一顿,随后跑去召开内阁紧急会议去了。而戈林则到普鲁士官方报社,要求 写报道的记者把纵火者所带的燃火材料从100磅提高到1000磅,可那个记者很有点新闻独立精神,他拒绝说,一个人怎能抗动1000磅的东西呢?这种笑话他可写不出来,戈林马上反驳说,干嘛说是一个人干的?10个不就行了?要知道这可是***的阴谋!于是那个记者便要求戈林在这篇报道上签字,因为这已经不是新闻报道而是政治文件了,戈林心里着实有点发虚,虽然他为此策划很久了,可这时希特勒毕竟还没有拿到国会2/3的多数,也没有得到内阁的授权,公然破坏宪法的责任他可承担不起,但事已至此,不签也不行,于是他很狡猾地在报道上画了一个大大的G字,算是签名(戈林名字的第一个字母)。
我想你已经注意到了,我说戈林"为此策划很久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那个纵火犯名字叫做范 •德 •卢勃,是个荷兰国际***人,他既不喜欢纳粹,也对莫斯科没什么好感,是个头脑简单的"爱国青年",他觉得,德国革命只有在某种惊人的历史事件的推动下才 能爆发,他想用国会大厦的熊熊燃烧的烈火来唤醒麻木不仁的德国人。可是,这个可怜的倒霉蛋还不晓得,希特勒早就期盼着***人能做点什么蠢事,好让他能找到借口清除异己,这个没头脑的纵火狂简直是上帝送给纳粹党人的,希特勒、戈林、也许还有戈培尔,早就知 道卢勃将要在国会纵火,他们安排纳粹冲锋队悄悄潜伏在国会大厦内,等着大厦燃烧起来时再给它"添点油",把事情闹大,不然,就凭卢勃那区区100磅的纵火材料,怎么也无法引起那么一场大火,当然戏也就演砸了。
等到召开内阁会议时,希特勒大肆宣扬这一事件的严重性,竭力攻击***人,尽管在内阁里纳粹党人并不占多数,可大家都被希特勒那极具煽动性的言辞给搞懵了,既紧张又恐惧,生怕共产主义革命爆发,几乎没怎么考虑就一致通过了希特勒的要求,结果一下子就把葬送民主的悼歌给吹响了。
那么,希特勒要求的是什么东西呢?听起来好象很滑稽,他要求采取某种措施来保护"德国公民的文献资料",是不是觉得有点可笑?可别急,关键在那"某种措施",希特勒要求,德国政府有限制公民个人自由、言论自由的权力,包括限制出版自由、集会自由和结社自由 ,有权对公民的邮件、电话、电报进行检查,有权给警察颁发搜查公民住宅的许可证,有权没收公民的私人财产,有权对持有武器的公民判处死刑,甚至政府在必要时可以接管德国各州的自治权力。
这下你一定笑不出来了吧?不管怎么说,希特勒终于拿到了他梦寐以求的内阁授权,下一步,就要考虑怎样才能使授权生效了。根据德国宪法,想要通过一项与宪法本身相抵触的法律或政策,必须得到国会2/3的多数票,但希特勒很清楚他的纳粹党不可能在国会获得2/3的席位,而且对于其他党派赞同与否,他也一点把握都没有,因此,他狡猾地走了一个捷径。
这个捷径是什么呢?那就是德国宪法第48条有一个规定,总统在国家紧急状态下可以行使暂时的独裁权,这本来是为应付战争或革命而设计的,但宪法并没有详细解释所谓"紧急状态"究竟应该是个什么状态,因此希特勒非常巧妙地利用了这一点,他找到总统,要求后者行使宪法赋予的独裁权,绕过国会强行通过他的法案。这时的德国总统,是上次大战中的老英雄兴登堡,一个保守、正直的老普鲁士军官,他压根就瞧不起希特勒和他领导的国社党,可是,兴登堡很也清楚,不管怎么说,国社党毕竟是当时的第一大党,作为总统,他相信德 国民众的选择,也有义务支持自己的总理——虽然他根本就不晓得自己究竟在支持什么——希特勒对兴登堡说,为了防止共产主义革命,通过法案是必须的,而且他保证不会滥用这一权力,于是兴登堡也就不再说什么,签字同意了。通向独裁的大门就此打开。
我们说到,希特勒狡猾地利用德国宪法的一个隐晦的漏洞,把总统的独裁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从而开始了野蛮、血腥的政治清洗。
希特勒首先拿德国***开刀,大批***人遭到逮捕——请注意,是"合法"的逮捕——甚至包括有豁免权的国会议员,一群群穿着褐色衫的冲锋队暴徒们未经许可便破门而入,强行搜查,把无辜者从睡梦中拖起,扔进冲锋队的营房,严刑拷打,逼迫其供认对德国的罪行 。与此同时,希特勒对于他的竞争对手,社会民主党及其他自由主义党派也毫不留情,各种集会被勒令停止,所属报刊被取缔,公民权利亦被取消,德国头一次领教了纳粹独裁的滋味。
经过短短几天的暴力恐怖,德国政治已经面目全非了,公民不敢再随便议论政治,不敢再在公众场合嘲弄国社党的种种丑陋与罪行,生怕哪天走到大街上会被莫名其妙地逮捕。可是,希特勒并不以此为满足,他不想躲在总统授予的"暂时独裁权"下过日子,他要成为德国名副其实的统治者,由于他认为经过几天的清洗,反对的声音应该都已经消失了,重新举行大选以获得国会2/3多数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便于1933年3月5日举行了德国二战前最后一次全国大选。
可是,让希特勒大失所望的是,尽管有种种许诺、恐怖和暴力威胁,但他的国社党仍然没有得到足够的多数票,虽然纳粹党人以1700万张选票遥遥领先,比第二大党社会民主党足足高出一倍之多,可却仅占总票数的44%,组织一个联合政府倒还可以,离2/3多数还差得远呢。
得注意的是,希特勒并不打算利用非法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他要为自己的独裁披上合法的外衣,因此,希特勒并没有否定这次选举,或是干脆再重新来一次,他承认了选举的真实性,而且也不打算再去捞取那个该死的2/3多数票了。可是,如果没有2/3的多数,希特勒又如何修改宪法呢?万般无奈之下,他只有求助于在国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民主党派,希望他们信任自己,给予自己独裁的权力。
看到这里,你一定会说,这不是在开玩笑吧?希特勒还会这么天真,希望别人赞同自己独裁?那些占多数席位的民主党派,怎么会愚蠢到去葬送自己的政治生命?可是,我不得不告诉你,事情就是这么荒谬,这一切都是真实的,希特勒在新一届国会上,发表了也许是他毕生中最精彩、最虚伪的一次演说,他承诺一切旧有的秩序都会维持不变,国会所赋予他的独裁权,仅仅在某些狭小的特定范围适用,绝不会导致国家权力结构的改变,也不会限制任何公民权利,他唯一的目的,就是领导德国重新建立在一战后的世界地位。希特勒在演说中,竭 力想煽动起德国人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这一点也不困难,无论是对希特勒还是对德国人——他呼吁全体德国人"从自私自利的党争中解脱出来,在民族自觉中团结起来,建立一个自豪的自由的统一的德国"。
几乎所有的民主党派都被希特勒的花言巧语所打动,德国人的那种特有的黩武精神,以及对荣誉、对"铁与血"的热切渴望,指引着他们在自己的死刑判决书上签了字,国会一致同意把自己的立法权移交给政府,为期是4年。这些在民主制度下浸泡了15年的国会议员们似 乎还不懂得,一旦你培育出了独裁的种子,它就会像可怕的瘟疫一样四处蔓延不受控制,不要说是4年,即便是4天也足以摧毁一个健全的民主制度。
值得一提的是,国会中并非所有党派都被希特勒所蛊惑,社会民主党领袖,可敬的奥托 •威尔斯议员,昂然不屈地站出来反对希特勒的独裁,他代表他的党投反对票,并庄严地宣布,"在这有着历史意义的时刻,我们德国社会民主党人庄严地保证要维护人道和正义、自由和 社会主义的原则。任何授权法都不能给予你摧毁永恒的、不可摧毁的思想的权力!"
让我们记住这个人,这个名字,以及这个宣言,尽管社会民主党在国会仅有84个席位,远远不及投赞成票的441之多,尽管他们的反对对大局来说无足轻重,可即便是在如此黑暗的时刻,我们也依然可以看到在那些迸闪着的绚丽的火花。
1933年3月23日,一个从奥地利来的流浪汉、43岁的前德国陆军下士阿道夫 •希特勒,按照完全合乎宪法的程序,摧毁了民主制度,成为全德国的独裁者,再没有任何力量对他的疯狂进行约束,德国从此开始了历史上最恐怖、最暴力、最血腥的一幕。
现在,让我们静下心来仔细思考一下,为什么希特勒的那些恐怖政策能够得到德国人的支持呢?是啊,不是太奇怪了吗?在一个民主社会里,为什么会衍生出希特勒那样的大独裁者呢?我想,也许你可以在《银河英雄传说》这本科幻小说中,找到一个不太正规的答案——
自由行星同盟的人一谈到鲁道夫,总是以"邪恶的独裁者"来形容他,少年听在耳里,心里不免奇怪——如果鲁道夫果真是万恶不赦的恶魔,为什么人们还会支持他、给他至高无上的权力呢?"鲁道夫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坏蛋哪!人民只是敢怒而不敢言!""人民为什么敢怒 而不敢言呢?""跟你说过啦!因为鲁道夫是个大坏蛋嘛!"
这个答案无法说服少年,倒是父亲的见解和一般人有点不同。他给儿子的回答是:"因为人民都好逸恶劳!""好逸恶劳?""这样说好了,一般人碰到问题时,都不愿靠自己的精力心思去解决,他们只期望超人或圣贤的出现,为他们承担所有的痛苦、困难和义务。鲁道夫 就抓住人性的这个弱点,伺机而动,一举成名。你要好好记住:让独裁者有机可乘的人,要负比独裁者本人更多的责任!虽然沉默的旁观者没有支持他,但沉默旁观其实与支持同罪......"
我常常在想,为什么德国人会在历史的紧急关头表现出一种对自己权利的惊人的无知和漠视?难道他们不知道自己正在帮希特勒磨那柄准备屠杀他们的刀?难道他们就那么崇拜权威,甚至没有一个人愿意对希特勒的要求作哪怕是最简单的思考?莫非,盲目的服从和铁的纪律 已经深深溶入德国人的血液之中,以至于最完善的民主制度也无可奈何?也许,对于在选举中占绝对多数的普通德国大众来说,他们选择希特勒,仅仅是不希望有"挨饿的自由",用一句我们熟悉的话来说就是,管他民主不民主,谁能让我们过上好日子就选谁。的确,在希特勒当政的头四年,德国经济奇迹般的振兴,到1937年,德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102%,年增长率高达11%,国民收入也增加了一倍,失业率却缩小到了不足1%,德国人终于结束了朝不保夕的失业恐惧,过上了还算"幸福"的日子,但同时,他们也失去了一切权利和自由,更失去了能够制约希特勒的力量,这时候的德国人还没有意识到,历史老人正在静静地坐在未来,等候着向他们索取"好日子"的报酬,一个前所未有的巨额报酬。
对此,著名的历史学家威廉 •夏伊勒曾评论说:"对于民主共和国的放弃和阿道夫 •希特勒的得势,德国任何阶级、集团、政党都不能逃避其应负的一份责任。"
通过德国的这个例子,你肯定已经清楚地认识到,民主这个东西,仅仅建立在纸面上的制度是绝对不够的,当人们像希特勒统治下的德国民众一样疯狂时,就会把那些纸面上的一切都抛之脑后,而甘心情愿去追随一个能够满足他们愿望的幻像,甚至为此不惜把民主砸烂,魏 玛共和国不是没有"三权分立",但德国人最后还是亲手埋葬了民主。
那么,这个倒霉的魏玛共和国还缺少些什么呢?它的民主又不完善在哪里?如果我们不希望那个满脑歪点子的小A私吞我们的钱,还需要做些什么?我想,文章写到这里也实在拖的有点太长了,还是把这个问题留到下一篇文章中去解释吧,这样大家也有时间去思索,民主的基础究竟是什么?
自由与面包
民主的基础是什么?
别急,你要知道,直接告诉你问题的答案,是件再容易不过的事情,可是,如果说出答案并不能让你恍然大悟反而困惑不解的话,那这个答案说与不说,好象也没太大区别,因此,要真正理解"民主的基础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内涵,我们就只有老老实实地从头说起、慢慢道来了。
该从哪里说起呢?我还记得曾经有人提到过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如果你是1933年的德国人,你会选希特勒当政吗?老实说,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实际上并不是那么容易回答,因为历史是无法假设的,更重要的是,无论你选择是或否,都无法回避一个让古往今来所有的政治思想家都十分头疼的话题,那就是,在生存都不能得到保障的情况下,你是要自由还是要面包?
很显然,希特勒给你的是面包(当然免不了要夹带私货,把大炮什么的也硬塞给你),代价就是拿走你的自由。在这一点上,客观地说,希特勒从来也不曾试图隐瞒或是欺骗德国民众,早在1925年,他就已经把自己的全部思想及世界观详细地记录在《我的奋斗》一书中 ,正如历史学家威廉 •夏伊勒所言,"不论你对阿道夫 •希特勒可能提出什么其他的谴责,你决不能谴责他没有用书面精确地写下,如果他一旦掌权的话,他要把德国变成为怎样的一个国家,他要用德国的武力征服把世界变成为怎样的一个世界。"
不过,今天的我们大概很难去谴责德国人当初的选择,"饿肚子的自由"的滋味,大概不会太好受,更何况,自从1918年一战失败后,德国人已经受了长达15年的窝囊气,一旦有人提出要把德国重建为全欧洲乃至全世界的强国,又怎能不把尊严顶在脑袋上好好爽一下呢(作为中国人应该不难理解)。
要说德国人的这种心态,看起来倒也真是蛮合理的,可不是吗,我这儿连一日三餐都发愁呢,你还在那里唠唠叨叨、罗里八嗦地奢谈什么自由,那不是扯淡吗?要是我真饿死了,别说自由,恐怕连棺材都没有呢。我想即便是在今天,也依然有不少人这样看待问题,没有生存权,哪儿来的人权?
可是,话又说回来,无论是你选自由还是选面包,最后的结局恐怕都不见得如何美妙,选了自由,自然免不了要挨饿,可一旦失去自由,面包能不能保得住,却也难说的很,1933年的德国人不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吗?
那么,我们该如何抉择呢?我想,这种两难的抉择之所………………两难的抉择时,首先要考虑的是,选择的前提是否成立?
不知你是否看过成龙主演的一部影片,名字叫作《我是谁》,片中有一场戏很有点类似的味道。成龙为了保护一张刻有秘密武器资料的光碟,被两个武术高手困在大厦天台上,那两个坏蛋对成龙说,现在给你两个选择,一是把光碟留下,然后你自己跳下楼去,二是我们把光碟抢回来,然后把你给扔下去。乍一听起来,这两个选择好像给了成龙一个机会,可以决定自己的命运,可再一想,无论他选哪个,结果都一样,都免不了丢掉光碟跳下楼去,看来成龙也和我们一样遇到了麻烦。那么,成龙又是如何选择的呢?其实他的想法很简单,我干嘛 要听你的?成龙回答说,我还有第三个选择,光碟我留下,然后把你们俩个扔下去。
成龙的这个有趣的答案也许多少给了我们某些提示,就是说两难抉择的前提不一定成立,事实上可能还存在第三种选择,即,面包我要了,可那个自由你也得给我留着。问题是,这第三种选择在现实中有存在的可能性吗?我们能既要面包又保住自由吗?还是老办法——把陈 旧的历史书从垃圾桶里翻出来,然后仔细地读它一读。
1929年10月24日——对于美国人来说,如果有世界末日,那一定是这一天——这天早上,纽约证劵市场毫无征兆地全面崩溃,股价跌降之疯狂,连股票交易记录机都无法跟踪,无论是经济学家、资本家、还是白宫的那些政治家,全部目瞪口呆,毫无思想准备,更可怕的是随之而来的信用彻底消失,银行出现挤兑风暴,国家财政陷入混乱,工厂停工,货品滞压,失业率迅猛攀升,这些现象都预示着,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场经济危机爆发了。
有人曾问英国最有名望的经济学家约翰 •凯恩斯,人类历史上是否有类似的事情?凯恩斯想了想,认真回答道,有的,那是在中世纪的黑暗时代,前后共400年。在美国,大批被债务逼得走投无路的人选择了自杀或是逃亡,就连那些大资本家们的日子也异常难熬,因为他们在银行的钱根本就拿不出来。到了1933年春季,美国国内18600家银行全部停止营业,联邦政府黄金外流已经超过2.5亿美元,财政储备还不到应付款项的1/7,这个国家实际上已经破产了,当时的美国总统胡佛甚至惨痛地说,我们已经山穷水尽。
现在回过头来看看,1929年的美国经济危机,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意义最深远的一次经济危机,这场前所未有的、令人绝望的危机一直持续了3年多,波及日本、美洲、乃至全欧洲(苏联除外,因为它的经济与世界并不接轨),使得欧洲国家关系空前紧张,令日本、德国民族主义急速膨胀,间接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希特勒领导的纳粹党,就是利用这场经济危机中人们要"面包"的欲望,从国会中最小的一个党派,一跃成为全国第一大党。
如果你问独裁最容易出现在什么时候,那我可以很肯定地回答你,就是在那个时代。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如果我们把1933年美、德两国政治领域的事件拿出来做对比的话,就不难发现其中的雷同之处。
1933年,阿道夫 •希特勒当选德国总理,他在布累斯劳竞选大会上对德国人许诺:"我们一定要使这一天在我国人民的历史上成为得救的一天。"
1933年,富兰克林 •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他在竞选中对美国人保证:"我向你们起誓,我保证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
希特勒当选后,要求国会通过《消除人民和国家痛苦法》,把权力集中到政府手里,给予他最大的权限去解决危机。并且保证,只有在"极其必要的措施而必需的范围内使用这种权力。"
罗斯福当选后,要求国会给予他广泛的授权,为了应付艰难的局面,他要求"让我拥有足以对紧急事态发动一场大战的广泛行政权。这种授权之大,要如同我们正在遭受敌人侵犯一样",同时他也保证,将严格按宪法办事,绝不越雷池一步。
德国国会以绝对多数通过对希特勒的授权,纳粹政府的各种行政举措,被国会一个接一个地通过。希特勒领导的德国,从此开始了奇迹般的经济复兴。
美国国会毫不犹豫赋予罗斯福行政自由的各项权力,并且以临战气氛的惊人速度,通过美国政府所提出的各项法案。美国在罗斯福的带领下,开始了旋风式的百日新政。
类似的例子还可以举很多,我想你已经看到,德、美两国人民在面对突如其来、狂风骤雨般的经济危机时,其反应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或者说是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当人们对现实充满了恐惧、绝望时,就会热切期盼能出现个救世主来拯救他们,这是人类固有的缺陷,德国如此,美国如此,古往今来皆是如此。
可是,在那个充满恐惧、迷惘和痛苦的岁月,尽管独裁的阴影同时笼罩着德、美两国,但历史老人已经告诉我们,美国并没有像德国那样,蜕变为一个专制国家,反而在二战中成为了"民主国家的兵工厂",为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究竟是什么力量阻止了美国滑向独裁?又为什么美国的民主制度能够得以保全?我想,这就是我们在这篇文章中所要试图回答的问题,民主的基础是什么?
1935年5月,在美国华盛顿州,有个叫帕里什的清洁女工被老板解雇了,这本来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那年头,"下岗"的人多了去了,谁又会在乎一个女工的工作问题?可对于帕里什来说就不算小事了,下岗就意味着没饭吃,没有工资可怎么生活呀?这事要是发生在中国,大概这位女工就去上访了,至于问题能不能得到解决,那可不太好说。但美国这个国家是个契约社会,人人都会利用法律来保护自己,因此,帕里什也没有什么向领导诉苦申冤的兴趣,一纸诉状就把自己的雇主——西岸旅馆给告上了法庭。
有趣的是,帕里什并没有说老板解雇非法,她想反正也干不成了,不如拿回点钱才是真的,于是,她依据罗斯福新政时期颁布的《最低工资法》,要求西岸旅馆补偿欠她的工资。根据《最低工资法》规定,雇员最低工资不得低于每周14美元50美分,但帕里什的工资每小时只有25美分,也就是每周不到10美元,远远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工作几年算下来,老板一共欠她216美元19美分,这对于一个下岗女工来说也不算小数了,起码能有口饭吃。
这本是件芝麻粒大的案子,一年全美也不知道要发生多少,压根不值得一提,可是,由于帕里什的老板实在有点吝啬,舍不得出这一点钱,但帕里什又的确有理,有法可依,不太好驳斥,于是他的律师给他出了个"馊主意",你不是说按照《最低工资法》的规定我欠你钱吗 ?那好,我直接攻击《最低工资法》,说它违反了宪法第14条修正案(有关这一修正案的法学辨析是个绝大的话题,限于篇幅,这里就不作论述了,如果你感兴趣,可以参考浙大教授林来梵与人大教授胡锦光合著的文章《西岸宾馆诉帕里什案》),要求宣布违宪,只要这 个该死的法律不存在了,看你还怎么要钱。谁也没想到,律师的这个点子,一下就把事情给捅大了,帕里什诉西岸旅馆案,由一个小小的民事纠纷,陡然间变成了震动全美的大案,所有的媒体焦点都被吸引了过来,并且举国围绕此案展开了一场空前的大辩论。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罗斯福在实行新政时,经常受到最高法院的肘制,每每令他万分恼火。在罗斯福刚刚当政时,这一情况还不明显,因为美国尚处在风雨飘摇的经济风暴中,大家都在齐心协力熬过这段艰难的岁月,所以他的各项法案几乎没怎么费力就可以得到国会多 数票及最高法院的支持,可是,经过百日新政,美国经济有了较明显的起色,大家也都回过劲来,缓了口气,这时矛盾就来了。罗斯福的民主党是在南北战争时期发展起来的,在美国政治中一直是少数党,仅仅凭借1929年的经济危机罗斯福才入主白宫,因此,作为对手 共和党把持的最高法院,当然不肯给他面子,更要命的是,最高法院的几位大法官,基本都是林肯时代的人,用罗斯福的话来讲,是一群"马车时代"的人,保守是他们共同的特点,面对罗斯福左一个新政又一个新政,被搞得眼花缭乱,委实接受不了,起先因为经济危机而 不得不授予罗斯福各项权力,那是没有办法的办法,现在到了该收回权力的时候了。
1935年1月,最高法院以8比1的票数,宣布罗斯福的《全国工业复兴法》违宪,从此拉开了法院与政府的权力战争。紧接着,最高法院又于5月一口气判3项新政法律违宪,到了1936年初,又废掉了6项法律,这样一来,罗斯福颁布的各项法律,已经被废除了1 0多项,新政基本陷于瘫痪状态。
我们不难想象,罗斯福是何等的窝火,要说这帮人可真是些忘恩负义的家伙,如果不是百日新政挽救了美国的经济,他们哪儿还会有闲情逸致来对新政说三道四?再说,被废除的这些法律,都是为了保障美国公民的权利才出台的,就像前面所说的那个帕里什诉西岸旅馆案, 《最低工资法》是为了救济贫民穷人,要说起来最高法院你算站在哪头的?
1936年,罗斯福再次以绝对优势当选第33任美国总统,这下有了民众的支持,罗斯福认为自己有实力回应最高法院的挑战了,他要改变最高法院的敌对态度,把后者致于自己的势力之内。可是,司法独立,是三权分立的前提,也是美国立国的基石,想打破传统,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按照美国宪法,想扭转最高法院的乾坤,只有两种办法,一是让国会修改宪法,二是由总统直接任命自己的亲信当大法官,罗斯福很清楚,想得到国会2/3多数就这一问题支持自己修改宪法,简直就如同作梦,根本不能想,因此他企图走个捷径,由自己任命比较听话法官来主持最高法院,但这一点也很不容易做到,因为美国大法官是终身制,除非犯下严重罪行,否则任何人都无权解除他们的职务。于是,罗斯福开始秘密酝 酿一项前所未有的政治改革方案,那就是改组最高法院的组成机构,这一计划提出,凡是年满70岁的大法官,如果不自动退出最高法院,那么总统就有权再任命一名法官进最高法院,简单的说就是罗斯福来了个"逼宫退位",想利用增补多数的办法来控制最高法院。
罗斯福这一方案刚一宣布,立刻引起美国舆论大哗,不仅是对手共和党,就连民主党自己也觉得不可思议,因为这几乎等于把最高法院的权力拱手让给了联邦政府,失去了最珍贵的独立性,前任总统胡佛怒气冲冲地叫嚷着"不许碰最高法院",各家媒体难得一致地抨击罗斯 福实际是想搞独裁,就连一向支持新政的国会也充满了一片反对讨伐声,狂风暴雨般的抗议信更是接连不断寄往白宫,那些在新政中获得收益的人,无论大资本家还是平民百姓,很多都站到罗斯福对立面去了,后者实在没有想到,这次可真是捅了个马蜂窝,但罗斯福岂是常 人,他不为所动,坚信民众站在自己这边,他在3月9日的"炉边谈话"中,把矛头直接对准最高法院的大法官们,试图说明自己不是针对最高法院这一机构,而是那些保守派,想澄清他不要独裁仅仅是要维护新政的观点,并希望能够通过公众压力来制服对手。
也就在美国政治出现严重危机,很有可能倒向独裁的最关键时刻,帕里什这个小小的女工,把诉西岸旅馆案打到了最高法院,这就把九位大法官直接推到了斗争的最前沿。以休斯为首的大法官们,这时面临了一个两难的抉择,是判《最低工资法》违宪以维护最高法院的威信 ?还是选择退让以阻止罗斯福找到迈向独裁的借口?
最终,最高法院理智地选择了妥协,判帕里什胜诉,大法官们考虑到,如果宣布《最低工资法》违宪,那么罗斯福很有可能以维护新政为借口,积极寻求改革最高法院,不管怎么说,百日新政毕竟拯救了美国,罗斯福在美国不乏支持者,要是有人不能看到独裁的危害性,一 个劲跟着罗斯福跑,那美国的民主制度就真的彻底完蛋了,于是,最高法院就这样以战术上的失败换来了战略上的胜利,挫败了罗斯福改组最高法院的企图。
且慢,你不是说还有第三种选择吗?怎么大法官们没有找到?其实,你仔细想想大法官们判决的后果,就明白第三种选择在哪里了。判帕里什胜诉,意味着罗斯福新政的胜利,给那些陷于贫困的人们带来了面包,但同时,这一判决又在事实上驳斥了罗斯福说最高法院企图阻碍新政的观点,使后者的政治改革方案胎死腹中,维护了美国司法的独立性,就是说,美国人尽管有点"过河拆桥"的嫌疑,却得到了实惠,既拿到了面包,又保住了自由。
说到这里,你一定还记得我们曾经提到过的那个倒霉的魏玛共和国,它的那个建立在纸面上的民主制度是多么的弱不禁风,希特勒仅用手指轻轻捅了一下,整座精心构筑的大厦便轰然倒塌,连块砖头都没剩下。现在你已经看到,历史老人并没有特别厚待美国人,在那个混乱 、恐怖的时代,他们遇到了与德国人同样的问题:如何维持一个脆弱的民主制度的正常运转?或者说,民主的基础究竟是什么?
德国人面对"面包"的诱惑,面对天堂般的美好前景,轻易相信了希特勒的承诺,忘记或有意忘记了还有"我干嘛要听你的"这个选择,不相信也不愿靠自己的能力去解决问题,只是期待尼采式的"超人"来解救他们,为他们承担所有的痛苦、困难和义务。
伟大的妥协
看到这个题目,你一定会感到奇怪。所谓妥协,不就是有条件的投降吗?还有什么“伟大”可言呢?先别急着下结论,还是来听我讲一个故事,然后再来判断“妥协”这个词也不迟。
该从哪里说起呢?你一定知道什么是“鼎”吧?就是那个大大的肚皮、靠三条腿支撑的东东,中国古人经常用“鼎”来形容天下江山,比如“问鼎中原”什么的。不知道你是否仔细想过,凡是能够站着不倒的鼎,肯定三条腿一样长,如果有那条腿短那么一截,不用问,非摔个七晕八素不可。
三权分立制度也是这样,立法、司法、行政,每个拥有权力的机构都是鼎的一条腿,只有当这三者的权力相等时,民主制度才能被支撑起来,这是个很粗浅的道理,人人都能理解,可是,真到具体设计这“三条腿”的长度时,事情却变得复杂起来。
我想,当美国的缔造者们制订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时,大概没有咨询过中国造鼎专家的意见,因为以本杰明 •富兰克林、托马斯 •杰弗逊为首的民主大师们,在设计美国三个权力机构时,虽说几乎每个环节都仔细思量过了,但却偏偏忘记了三条腿是要一样长的。美国宪法赋予了国会立法权,政府执行权,法院审判权,听起来倒挺合理,可你想想看,如果掌握财权的国会和掌握兵权的政府,不把法院的判决当回事,那可怎么得了?一没钱二没兵的司法机构,又凭什么强制其他两个机构听它的命令呢?
别以为这是杞人忧天,事实上,美国历史上还真的发生这样的事情,由于行政机构拒不承认司法机构的判决,结果导致了一场空前的宪法危机,差点就把民主制度给摧毁了。
那么,事情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呢?美国人又是如何化险为夷,安然保全民主制度呢?这一切都要从一个法官的委任状说起——
1801年3月3日晚上,当华盛顿的居民都已经舒舒服服进入梦乡时,美国国务院的前任国务卿、现任最高法院大法官约翰 •马歇尔却正忙得晕头转向、四脚朝天,在他的桌子上,摆着厚厚的一摞文件,都是在今天早些时候国会刚刚批准的、要在上面签字的法官委任状,而且,必须赶在午夜前送达。
这些委任状干嘛那么着急送出去呢?这里面有很深的背景。你要知道,虽说美国之父、第一任总统乔治 •华盛顿曾经竭力阻止美国政界的党派斗争,但事与愿违,在他刚一离任,以汉米尔顿为首的联邦党和杰弗逊(就是起草《独立宣言》的那个家伙,很讽刺吧?)为首的共和党(其实是今天的民主党)就形成了,并且几乎是必然的,两派一建立就打得昏天黑地、不亦乐乎。起初,联邦党人占据上风,约翰 •亚当斯当选为第二任美国总统,并让好友兼政治伙伴约翰 •马歇尔担任国务卿,可好运没多久,共和党人就时来运转,在1800年的总统选举和国会选举中大获全胜,托马斯 •杰弗逊成为第三任总统,这下亚当斯可笑不出来了,联邦党输得一败涂地,在政府和国会两个机构的阵地都被共和党夺走,惟有由总统直接任命的最高法院大法官席位还算暂时没丢掉,可等杰弗逊一正式上任,这块地盘也难保,于是,亚当斯急急忙忙把马歇尔扔到大法官的位置上,又一不做二不休,利用联邦党人还能控制的国会,通过了《哥伦比亚特区组织法》,同时任命42位联邦党人法官,这也是为了与他们的对手共和党争夺阵地而向美国政界输入的最后一批力量。
了解了事件的背景,我们再回过头看看那天晚上究竟出了什么状况。当马歇尔签完最后一张委任状时,长长舒了一口气,心想可算把这该死的任务完成了,于是他把送达委任状的苦差事交给在场的小弟詹姆斯 •马歇尔,舒舒服服回家睡觉去了。大概他以为,詹姆斯 •马歇尔也是这批被任命的法官之一,自己的事情还不用心去办,还能给办砸了?可没想到,这个小马歇尔还真就给办砸了。
事情是这样,由于时间太急迫,再加上本身不够“敬业”,詹姆斯 •马歇尔这小子仅仅送出去了25份委任状就跑去睡觉了,还有17份被遗忘在了大马歇尔的办公室里,这下可出大事了,你可以想象,本来共和党对联邦党这种“以权谋私”的行为就窝了一肚子火,可因为马歇尔这手阴招并不违法,也实在拿他无可奈何,没想到由于小马歇尔忙中出错,结果给了共和党人一个送上门来的机会。刚刚就任美国总统的杰弗逊一听说这事,顿时喜上眉梢,他马上给联邦党人摆了一道,命令新任国务卿麦迪逊(此人也非等闲人物,他就是未来的美国第5任总统)把这堆还没送达的委任状丢到垃圾桶里,拒不承认那帮“山头法官”,又利用新一届共和党人占多数席位的国会,强迫最高法院关闭了14个月,以防止联邦党人的反击。
这么一折腾全乱套了,不过,最倒霉的还不是联邦党或马歇尔,而是那17个“就任未遂”的法官,其中有个叫威廉 •马伯利的,大概觉得自己这顶乌纱帽丢得实在太冤枉,成了党派斗争的牺牲品,于是找到担任过美国第二届政府的司法部长的查尔斯 •李做为自己的律师,根据美国《司法法》第13条(联邦最高法院有权对合众国公职人员发布职务执行令状),与其他三位“同病相怜”的法官一齐起诉联邦政府,要求最高法院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麦迪逊听到这一消息,倒也不敢怠慢,立刻让现任司法部长莱维 •林肯作自己的律师,给他来个“门当户对”。
说起莱维 •林肯,这家伙的官架可着实大得很,他根本没把这案子当回事,也实在不把最高法院和马歇尔放在眼里,他连最高法院都懒得去,只是托人给马歇尔送了一封辩护状,语气还特别嚣张:既然没送达,取消任命就不犯法,这不过是党派之间的纠纷而已,马歇尔你管得着吗?
马歇尔一接到林肯的辩护状,不由得暗暗叫苦,心想这下可麻烦了,因为美国宪法并没有赋予最高法院权威性,说白了,当行政机构或是立法机构拒绝执行判决时,最高法院根本就没任何强制执行的手段。其实,这也是今天很多准备建立或正在建立法制的国家所遇到的一个难题,你要知道,法院的判决,如果背后没有政府强制措施的保障,基本上就是毫无效力的废纸一张,这在民事、刑事案件中还不明显,但在行政诉讼(用我们中国人的话来说,就是“民告官”)中问题就来了,你判政府输了官司,可具体执行判决的还是政府,这实际上就等于让政府惩罚自己,也许在一些无关痛痒的小案子中,政府还可能通过牺牲个把羔羊以竖立起“公正”的牌子,但在类似马伯利诉麦迪逊这种通天的案件中,政府为了维护自己的威信,绝不可能拱手让出自己的权力,更何况,这里面还牵扯到令人头疼的党派斗争呢。
马歇尔很清楚,他遇到了一个两难的悖论,不接这案子吧,就只能眼睁睁看着共和党人抢走法官的位置,更要命的是,以后谁还会把最高法院放在眼里?如果最高法院失去了对立法、执法机构的制约,那这个只有两条腿的鼎还怎么能站立的起来?但接这个案子也同样棘手,事情明摆着,麦迪逊损害了马伯利的合法权利,可要是他判了,对方不执行那就更惨了,他一定会被人耻笑,而且,最高法院恐怕再也抬不起头来。
可怜的马歇尔,他该怎么办呢?
狡猾的马歇尔决意打赢这场看起来几乎不可能胜利的官司,首先,他令人信服地证明,威廉 •马伯利的合法权利被联邦政府侵犯了,因为不管怎么说,3月3日那个晚上,联邦政府的的确确签署了马伯利的委任状,在那一刻,马伯利已经成为了联邦政府的法官,这一事实不会因委任状是否送达而改变,这实际上把莱维 •林肯的辩护状给驳回了,随后,马歇尔又宣布,由于马伯利的合法权利被侵犯,因此法律必须为他提供司法救济,这也很合乎逻辑,当事人受到损害当然有权获得赔偿,但最关键的在后面,联邦政府违法,最高法院又有什么办法强制执行呢?
马歇尔非常明白,最高法院不能和联邦政府直接发生冲突,因为他没有任何手段保证判决的执行,因此,他很巧妙地回避了这个矛盾,来了个快刀斩乱麻,你不是说根据《司法法》第13条的规定,最高法院有权对联邦政府采取强制措施吗?那好,我直接把这条法律给取消不就行了?在判决书中,马歇尔援引宪法第三条的规定,宣布《司法法》第13条违背了宪法的立法精神,非法扩大最高法院的管辖权,因此无效,这就是说,马伯利你的权利的确被侵犯了,也应该得到赔偿,可这事不归我管,你得从低级法院一步步告上来。马歇尔这手可实在有点不够意思,前面已经说过了,威廉 •马伯利和其他三位原告都是联邦党人,他们都是前任总统亚当斯向美国政界输入的“革命力量”,马歇尔把皮球又踢给原告,简直等于把他们给出卖了,不过,由于马歇尔避免了与和联邦政府的冲突,又限制了最高法院的管辖权,因而麦迪逊也就不好再说什么,毕竟这个判决并没有直接损害到共和党人的利益,就算是想找马歇尔的麻烦也要有个借口才行呀。
可是,马歇尔判决的意义实在非同小可,因为宣布违宪这一行为本身就意味着最高法院拥有宪法最终解释权,这极大限制了立法、行政两个机构的权力,也就是说,今后任何法律想要执行,除了国会和总统之外,还要过最高法院这一关,而且,最高法院是最终裁决,一锤定音,谁都得服从,这等于最高法院自己赋予了自己无上的“司法审查权”。事实上,正是马歇尔的一纸判决调整了美国政治的权力结构,把处于劣势地位的司法机构提高到与立法、行政机构平衡的地位,从而使美国政治这个“鼎”的三条腿变成一样长短,不至于倾斜或摔倒。
但问题的关键不在于马歇尔如何巧妙地化解了难题,而是共和党人竟然就这么轻易放弃了自己手中的权力,承认了马歇尔设计的最高法院的“司法审查权”。你想想看,当初联邦党人为了与共和党人争权夺利,居然阴险到一夜间就任命了42个自己人当法官,这口气换谁也咽不下去,可是,杰弗逊、麦迪逊们虽然心里恨得要死,但在这场权力争夺战中,却一点也没有斗争到底的念头,更没有“打倒一切反动派”这种极端的思想,马歇尔判决一出,他们就老老实实缴械投降了,默默地接受了对方提出的明显对己不利的原则,把巨大的权力拱手让给了联邦党人把持的最高法院,这实在是件非常难以理解的事情,不管怎么说,以杰弗逊、麦迪逊为首的共和党人在政治上属于强势的一方,不仅掌握了政府的权力,而且在国会里也占多数席位,手里有兵权和财权,与马歇尔轻飘飘的一纸判决相比,简直就像巨人与侏儒,更重要的是,宪法对于“司法审查权”并没有明文规定,他们有什么必要非得遵守弱势一方的判决呢?
其实这个问题一点也不难回答。当我们深入研究美国宪法的制订基础及时代背景时,就会发现,共和党人的选择几乎可以说是必然的。200多年前,当美国人终于赶跑了残暴的英国统治者,自己当家作主之后,所做思考的第一件事情,并不是建立一个强大、统一的美国,让国人可以在世界上扬眉吐气什么的,而仅仅是想如何才能保证民众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自在地生活,他们非常担心类似英国人的暴政再度在这片土地上肆虐,宁愿在“国家强盛”与“个人自由”之间选择后者,因此,1783年独立战争胜利后,美国人根本就不想成立统一的强有力的中央政府,而是由各州组成一个叫做“联邦议会”的松散联盟应付了事,这个机构虽然在名义上拥有中央政府的职能,可实际上却一无财权二无兵权,三无总统四无内阁,压根就是个空架子,任何决议都要13个州中的9个州投票赞成才能执行,而各州又总自行其是,可以发行货币、制订税收和拥有自己的军队,联邦议会对他们的行为没有任何约束力,完全是一盘散沙。
这种情况一直维持了4年,直到1787年,以华盛顿为首的建国者们实在看不下去这种乌七八糟、乱作一团的局面,才提出建立一个中央政府,而且,他们的目的也并不是为了窃取权力,搞个人独裁,而仅仅是不希望独立战争的成果化为乌有。即便如此,美国人在建立中央政府的过程中,依然是小心翼翼,时刻警惕,生怕英国人的幽魂飘荡回来,为了设计一个分散、平衡的权力结构,美国人又足足花了两年的时间来研究和辩论,各州议会吵吵闹闹,拖拖拉拉,直到1789年才勉强通过全部宪法,宣布成立中央政府,华盛顿被选举为美国第一任总统,这时离独立战争胜利已经过去6年了。
正是这种对自由的追求、对民主的认识,经过独立战争的洗礼,深深烙印在了美国人身上,从而影响了共和党人的选择。杰弗逊、麦迪逊们的思想与美国缔造者们一脉相承(他们当中很多人本来就是合众国的缔造者),在他们看来,马歇尔的判决并不是什么党派或权力斗争的体现,而是代表了美国人共同的信念,即设计一个分散、平衡的权力结构来保证民众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自在地生活,为了实现这个信念而向对手妥协,一点也不难接受。
故事讲完,现在我们可以重新审视“妥协”一词的内涵了。在我们中国人的文化中,“妥协”常常含有贬义,有“退让”、“软弱”、“屈辱”的意思,在某种程度上,甚至与“汉奸”、“卖国贼”不相上下。虽然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乏楚汉和约、双十协定之类的例子,但那都是在形势压力之下的违心之举,颇有点“暂时让你一步,日后再来算帐”的味道,在敌弱我强的情况下,武力从来都是第一选择,鲜有主动选择妥协的局面(当然也不排除个别反例),更没有和平共处、相互尊重的思想。于是乎,中国历史上的权力斗争总是充满了杀戮,腥风血雨,争夺权力的双方不是鱼死就是网破,或者来个两败俱伤,每一次改朝换代的大动乱都给国家和民众带来沉重的灾难,使得好不容易积累的社会财富在无休止的内乱中消耗殆尽,这几乎已经成为中国历史的周期性规律。
但美国人对“妥协”的认识却远不是那么极端,他们觉得,有时候妥协并不意味着退让,更谈不上屈辱,恰恰相反,与对手妥协并非全然是件坏事,甚至可以说,妥协的力量要远比暴力强大得多,而且,妥协这个词儿,也并不一定含有贬义,它还有另一层意思,那就是“理性”和“宽容”。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的政界虽然不乏争权夺利、相互拆台的情况出现,那些政客也经常会为自己所代表的利益吵得不可开交,但最后却总是归于妥协,这绝非偶然,在妥协的背后,往往蕴涵着对共同达成的社会契约的尊重精神,制订出一个游戏规则,然后努力去遵守和维护它,把一切问题“法律化”,恰恰是美国政治稳定的关键。
仅凭下面这一段,按就意识到《银河英雄传说》的了不起。
抽空得仔细看看。
自由行星同盟的人一谈到鲁道夫,总是以"邪恶的独裁者"来形容他,少年听在耳里,心里不免奇怪——如果鲁道夫果真是万恶不赦的恶魔,为什么人们还会支持他、给他至高无上的权力呢?"鲁道夫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坏蛋哪!人民只是敢怒而不敢言!""人民为什么敢怒 而不敢言呢?""跟你说过啦!因为鲁道夫是个大坏蛋嘛!"
这个答案无法说服少年,倒是父亲的见解和一般人有点不同。他给儿子的回答是:"因为人民都好逸恶劳!""好逸恶劳?""这样说好了,一般人碰到问题时,都不愿靠自己的精力心思去解决,他们只期望超人或圣贤的出现,为他们承担所有的痛苦、困难和义务。鲁道夫 就抓住人性的这个弱点,伺机而动,一举成名。你要好好记住:让独裁者有机可乘的人,要负比独裁者本人更多的责任!虽然沉默的旁观者没有支持他,但沉默旁观其实与支持同罪......"
【转】
https://www.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000559450482734
4个人想游泳,1个人想打球——民主是什么?
民主是什么呢?很多人一定会说,这个问题很简单嘛,民主就是代表大多数人的意愿,比如有5个人去旅游,4个人想游泳,1个人想打球,那么民主的决策一定是去游泳,如果最后的决策是去打球,那就变成专制了。
可别忙,当我们把上面的例子稍微改变一下,你就会惊愕地发现,这个"民主"竟然是只披着羊皮的大尾巴狼:比如5个人中有4人认为1人该死,那么民主的决策就是"合法"地把那个可怜的家伙杀死!
你也许会说,这没什么错啊,如果大家都认为一个人该死,那他怎么可能没罪呢?不幸的是,的确有这种可能。事实上,民主的内涵远非"大多数"这么简单,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只好把那些陈旧的历史书从垃圾桶里翻出来,仔细读一读。
公元前六世纪,在民主的发源地——古希腊城邦雅典,一个名叫克利斯梯尼的政治家发明了一种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民主制度的雏形:"贝壳放逐法"。所谓"贝壳放逐法",就是雅典人为了对付某个破坏民主、实施专制的独裁者,可以召开公民大会,对其进行投票(因用贝 壳投票而得名,不过后来改用陶片了),如果这个人得票超过6000,那么对不起,管你有没有错,立即离开雅典,去外面呆上10年再回来吧。
这种惩罚制度有点类似中国古代的流放,当然二者性质截然不同,前者是公民大会的集体投票,后者是专制君主的个人意志。不过,在"贝壳放逐法"这座祭坛上,固然有独裁者的鲜血,也飘荡着无辜者的冤魂。在古希腊历史上,曾经有多位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因"贝壳 放逐法"而被流放,客死他乡,比如著名的马拉松战役英雄亚利斯泰提,以廉洁、正直而著称,就曾被贪婪、腐败的地米斯托克利以"企图独裁"的罪名提交公民大会审判。
等一下,也许你又会说,民众的选择虽然有时不一定正确,但那毕竟是自己的选择嘛,即使付出代价,也只能由民众自己承受。
可是,我不得不告诉你,在这个问题上你犯了个逻辑错误,因为付出代价的主体并不是占多数的民众,而是那个处于少数的可怜的倒霉蛋。如果一个人因为别人的错误而被迫接受惩罚,那这种"民主"又怎么能够让人放心呢?你也看到了,古希腊的这个"贝壳放逐法"尽管 打着"大多数"的幌子,但却是个很可怕的东西,并不能算做真正的民主,实际上,它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做"大多数暴政"。
因此,我们有必要修正一下最开始的那个例子:有5个人去旅游,4个人想游泳,1个人想打球,那么民主的决策还是去游泳,但要加上个限制条件,就是想去打球的那个人,有说"NO"的权利,而且那4个去游泳的人,必须学会尊重这个"NO"。
可是,你先不要着急,民主并不是仅仅说个"NO"字就算OK了,它还有许多要求和条件呢。你想想看,虽说那4个去游泳的人不反对别人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可是1个人怎么打球呢,总要有个对手陪他一起打吧?这时候问题就出来了:我们4个人是要去游泳的,不强迫你去已经很不错了,怎么着?还想让我们大家陪你打球?你小子皮痒吧~
你会不会觉得那4个人的想法挺合理的?是啊,凭什么要大家都陪那小子去打球?不是民主吗?怎么又变成多数服从少数了?且慢,你要晓得,仅仅表示尊重少数人的意见,而不为少数人提供一个公平的环境,那么离真正的民主还差得远呢。为了说清楚这一点,我要给你讲个真实的故事,唉,看来想去游泳还真挺不容易啊。
时间在六十年代,地点在美国密西西比州,事件的起因,是有个叫杰姆斯 •麦瑞迪斯的黑人学生,向密西西比大学申请入学。你要知道,当时的密西西比州是个种族歧视非常严重的南方州,在那里,尽管黑人理论上有上大学的权利,可是在现实却根本办不到,因为那个州的 州长本人就是个种族主义者,该州的民意舆论也支持州长的种族言论,结果不难想象,那个可怜的杰姆斯被大学校委会莫名其妙地拒绝了,理由很简单,他是黑人。
这下杰姆斯可不干了,他马上找到全美有色人种协会,由他们出钱聘请了律师,控诉密西西比大学违反宪法,践踏人权,并且把这场官司打到了上诉巡回法庭。经过长达一年的审判,杰姆斯终于胜诉了,法庭给密西西比大学下达强制令,强迫学校接收杰姆斯入学。
那时的美国社会,正处于民权运动的高潮,以马丁 •路德 •金为首的黑人民权组织,组织了一系列大型的非暴力抗议聚会,给整个美国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当时的美国总统肯尼迪,是个非常有魄力和远见的人,他很同情黑人的民权运动,而且也很关注杰姆斯的案件 ,但同时,他也明白在种族歧视非常严重的南方州,黑人学生想要入学恐怕是件非常困难和危险的事情,所以,当他听到法庭判杰姆斯胜诉时,马上派出联邦官员,带着执法队去保护杰姆斯入学。
可是,法庭的这个强制令,立刻激怒了密西西比州长,在杰姆斯入学的那天,他授意副州长站在学校大门口进行阻拦,并且很嚣张地宣布,联邦政府的人要是敢来支持杰姆斯与州政府对抗,来一个抓一个!
说到这里我不得不简单交代一下,美国政府的组织机构与我们国家不同,国家的权力是很分散的,每个州都像个独立王国,谁也不买中央政府的帐,各州的州长也不是由总统来任命,而是在各州竞选上的,只对本州人负责,所以,各个州对中央政府的态度是:我想怎么过就 怎么过,联邦政府你管不着,可我要出了事,你得给我顶着。
因此,当肯尼迪一听到密西西比州州长的强硬态度时,立刻头皮发麻,他很清楚,这下肯定要出事了。果不其然,就在杰姆斯入学那天,被州长煽动起来的民众与联邦执法队与校警发生严重的冲突,他们四处寻找杰姆斯,一边找还一边发泄(这场景是不是有点面熟?),暴 力事件越演越烈,造成了大量的流血和死亡,直到第二天的早上才逐渐平息。
最后,这场可怕的流血,使州长开始思索他身上所负的历史责任,于是他退让了,那个被吓得失魂落魄的杰姆斯,终于在联邦执法队的保护下,结束了密西西比州禁止黑人上大学的历史。
呼,例子终于讲完了,我想说的是,通过这个事件,你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尊重少数人的意见,不过是一个空洞的口号而已,想要让少数人真正的享受他们与大多数一样的权利,有时候,是要付出惨重的代价的。
呃,这么说来,我们好像又要修改那个例子了:有5个人去旅游,4个人想游泳,1个人想打球,那么民主的决策就是,4个人去游泳,1个人去打球,然后再雇个人来陪那个小混蛋去打球,至于雇佣的钱嘛,由大家一起分摊。
但是且慢——抱歉虽然文章已经够长了可我还是要说且慢——为什么为了尊重少数人就要牺牲我们4个人的利益?难道那小子一个人比我们4个还重要?如果我不想出钱,那是不是你也要尊重一下我的意见啊?可你不要忘记,这次你也许占在"多数"一边,说声拜拜就跑去 游泳了,可是啊,保不准下次就轮到你要去打球了,到那时你找谁去?所以,为了下次你也能找到人陪你一起打球,为了让我们能够找到真正的民主,你一定要付出这个代价,尽管这意味着你也许要付出像密西西比州那样惨重的代价。
现在你一定已经看到,所谓民主,不是多数人意志的体现,也不是尊重少数人的意见,而是赋予每个人平等的权利,另外也不要忘了,这个民主可不是免费的午餐,你想得到他,是要花钱的。
民主的基础
如果没记错的话,我在上篇《民主是什么》里,已经讲到,所谓民主,既不是多数人意志的体现,也不是尊重少数人的意见,而是赋予每个人平等的权利。可是,你先不要着急,知道了民主是什么,并不等于就可以马上实现民主了,因为了解一件事情与实施它,这中间是有 很大的差别的。
如果问大家一个简单的问题,你认为民主是构建在一个怎样的基础上的?我想,十有八九得到的回答是"三权分立",这个答案对不对呢?对,但不完整,因为想要实现民主,远远不是那么简单。为了说明这个问题,还是让我们回到那个经典的例子上吧。
有5个人去旅游,4个人想游泳,1个人想打球,那么民主的决策就是,4个人去游泳,1个人去打球,然后再雇个人来陪那个混蛋小子去打球。可是,你也清楚,大家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光有个决策是不够的,还要有人去执行这个决策,于是,大家决定把钱交给4个人当中的某一个(假定是小A),由他去雇人。
可你瞧,这时候问题就出来了,虽然我们都明白为什么大家要出笔钱去雇人陪打球,可是真的到了行动的时候,不是每个人都有那么高的觉悟,也不是每个人对这笔钱都无动于衷,小A心里没准会想,好嘛,你们几个舒舒服服地坐享其成,让我一个人东奔西跑,休想啊休想 ,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谁不利用谁就是傻瓜。
经验告诉我们,凡是牵扯到钱的问题,指望某个人的道德和良心,肯定靠不住,要是大家把自己的钱都交给某一个人,那么我们怎么保证这个人一定会按照大家的要求去雇人打球而不是中饱私囊呢?
其实,这个问题倒也不难解决,让我们来试试下面这个办法:
我们一致同意把钱给小A,让他去雇人,不过等一下,在给他钱之前,先要由小B来计算一下应该给多少,再把数字对大家公布出来,然后分文不差交给小A,可是,如果雇人的过程中出现了中饱私囊或其他的问题,那就该由小C来负责审查了,并且,其他人绝对不能干预 他的审查。
你觉得这个办法怎么样?还不错吧?其实,这种方法有个名字,就是我们前面提到过的"三权分立"。小A负责做事,他代表行政机构,小B负责计算大家出的钱应该是多少,代表立法机构,最后要是出了问题,就由小C负责审查,他代表司法机构。
也许你会说,这不挺容易的嘛,问题解决了。可是先别忙,你想想看,如果小A想私吞我们的钱,他会苯到让大家发觉自己做了手脚吗?不要忘记,当我们把自己的希望都托付给某个人时,他就具有了一定的权力,并且可以任意支配这种权力,这是件很可怕的事情。比如,他可以利用大家的钱来贿赂以形成多数,或是干脆用这笔钱来雇一个保镖而不是陪打球的,这样就使得我们在暴力面前不敢再理直气壮地讨回本属于大家的钱。
你看,尽管我们在讨论民主是什么时显得头头是道,可一具体实施起来马上就变了味道,如果你认为我是在危言耸听,那么就来看看一战后的德国是如何从民主变质为专制的吧。
1918年,德国战败了,沦落到了被协约国任意摆布的地步。这时,各协约国对怎样处理德国的态度是不同的,法国人由于是德国的近邻,在历史上多次被德国入侵,因此坚决主张削弱德国,英国人虽然对此不反对,但却不愿意看到一个衰落的德国,他们的政策是维持欧洲大陆的势力平衡,至于美国人,他们与德国隔着一条宽阔的大西洋,又有英法在欧洲顶着德国,所以感受不到切身的威胁,但是,美国人意识到,一个拥有8000万人口及雄厚工业基础的国家,仅仅靠土地或军事限制,不可能制止它的复兴,也绝对无法保证日后欧洲的安全,所以,美国总统威尔逊坚持要把德国改造为一个民主自由的共和国,以防止德国再次成为战争的策源地。
在这种背景下,同时也为了防止共产主义的侵蚀,德国于1918年11月成立了历史上第一个民主政府,并在随后的国会上通过了一部民主宪法——魏玛宪法。这里我想强调的是,这部宪法的民主程度,几乎可以和美国宪法相媲美,它借鉴了当时各个民主国家的经验,把国家权力分成国会、法院和政府三个部分,并且赋予了德国人各种基本的公民权利,"这是20世纪所曾经见到过的这种文件中最妙、令人羡慕的条文,看起来似乎足以保证一种几乎完善无疵的民主制度的实行","世界上没有任何人可能比德国人更加自由,没有任何国家政府比德国人的政府更加民主和自由,至少,在纸面上是如此"(《第三帝国的兴亡》,P60)。
你也看到了,这时的德国魏玛共和国,可算得上是一个民主制度的典型,即便是像阿道夫 •希特勒这样胆大妄为的家伙,也不得不在啤酒馆政变失败后选择合法竞选一途。那么,这个民主的国家为什么会走向独裁呢?德国人又是如何放弃自己手中的权利呢?还是让我们揭开 历史的帷幕,仔细看看事情的究竟吧。
1933年早春的一个夜晚,确切的说是2月27日晚9时30分,在德国的首都柏林,天色晴朗,空气清新,一点也没有风高放火夜黑杀人的迹象——尽管这一天注定要载入史册——有个神学院的学生放学回家,路过国会大厦时,突然听到大厦内有打碎玻璃的声音,接着就看见一条黑影窜出,手里还拿着火把,他吃了一惊,马上跑去报警。恰在这时,德国最有权势的4个人,总统兴登堡、总理希特勒、副总理巴本、宣传部长戈培尔,正在国会大厦对面的贵族俱乐部吃饭,首先是戈培尔接到了一个报警电话,说大厦已经着火了,可戈培尔以为是个玩笑,根本不相信,他连一个字都没有向希特勒提及,但巴本却看到了火光,马上告诉了兴登堡,同时,戈培尔也开始觉得不对劲,因为街上正有人在叫喊,随后他打了几个电话进行核实,才确信国会大厦的确着火了,于是他和希特勒立刻赶往现场。
一到现场,希特勒就马上宣布一把火是***放的,这时,德国国会议长戈林、副总理巴本、普鲁士内政部政警主任狄尔斯(就是秘密警察头子)全都赶到了,戈林兴奋得有点失常,赌咒发誓说这是***反对政府的罪行,尽管巴本不是纳粹党人,但他却也没对希特勒和戈 林的结论表示丝毫的怀疑,只有狄尔斯老老实实的说,纵火犯已经抓到了,他看不出和***有什么联系,那家伙不过是个疯子而已。这可不是希特勒想要的答案,他顿时勃然大怒,把***臭骂了一顿,随后跑去召开内阁紧急会议去了。而戈林则到普鲁士官方报社,要求 写报道的记者把纵火者所带的燃火材料从100磅提高到1000磅,可那个记者很有点新闻独立精神,他拒绝说,一个人怎能抗动1000磅的东西呢?这种笑话他可写不出来,戈林马上反驳说,干嘛说是一个人干的?10个不就行了?要知道这可是***的阴谋!于是那个记者便要求戈林在这篇报道上签字,因为这已经不是新闻报道而是政治文件了,戈林心里着实有点发虚,虽然他为此策划很久了,可这时希特勒毕竟还没有拿到国会2/3的多数,也没有得到内阁的授权,公然破坏宪法的责任他可承担不起,但事已至此,不签也不行,于是他很狡猾地在报道上画了一个大大的G字,算是签名(戈林名字的第一个字母)。
我想你已经注意到了,我说戈林"为此策划很久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那个纵火犯名字叫做范 •德 •卢勃,是个荷兰国际***人,他既不喜欢纳粹,也对莫斯科没什么好感,是个头脑简单的"爱国青年",他觉得,德国革命只有在某种惊人的历史事件的推动下才 能爆发,他想用国会大厦的熊熊燃烧的烈火来唤醒麻木不仁的德国人。可是,这个可怜的倒霉蛋还不晓得,希特勒早就期盼着***人能做点什么蠢事,好让他能找到借口清除异己,这个没头脑的纵火狂简直是上帝送给纳粹党人的,希特勒、戈林、也许还有戈培尔,早就知 道卢勃将要在国会纵火,他们安排纳粹冲锋队悄悄潜伏在国会大厦内,等着大厦燃烧起来时再给它"添点油",把事情闹大,不然,就凭卢勃那区区100磅的纵火材料,怎么也无法引起那么一场大火,当然戏也就演砸了。
等到召开内阁会议时,希特勒大肆宣扬这一事件的严重性,竭力攻击***人,尽管在内阁里纳粹党人并不占多数,可大家都被希特勒那极具煽动性的言辞给搞懵了,既紧张又恐惧,生怕共产主义革命爆发,几乎没怎么考虑就一致通过了希特勒的要求,结果一下子就把葬送民主的悼歌给吹响了。
那么,希特勒要求的是什么东西呢?听起来好象很滑稽,他要求采取某种措施来保护"德国公民的文献资料",是不是觉得有点可笑?可别急,关键在那"某种措施",希特勒要求,德国政府有限制公民个人自由、言论自由的权力,包括限制出版自由、集会自由和结社自由 ,有权对公民的邮件、电话、电报进行检查,有权给警察颁发搜查公民住宅的许可证,有权没收公民的私人财产,有权对持有武器的公民判处死刑,甚至政府在必要时可以接管德国各州的自治权力。
这下你一定笑不出来了吧?不管怎么说,希特勒终于拿到了他梦寐以求的内阁授权,下一步,就要考虑怎样才能使授权生效了。根据德国宪法,想要通过一项与宪法本身相抵触的法律或政策,必须得到国会2/3的多数票,但希特勒很清楚他的纳粹党不可能在国会获得2/3的席位,而且对于其他党派赞同与否,他也一点把握都没有,因此,他狡猾地走了一个捷径。
这个捷径是什么呢?那就是德国宪法第48条有一个规定,总统在国家紧急状态下可以行使暂时的独裁权,这本来是为应付战争或革命而设计的,但宪法并没有详细解释所谓"紧急状态"究竟应该是个什么状态,因此希特勒非常巧妙地利用了这一点,他找到总统,要求后者行使宪法赋予的独裁权,绕过国会强行通过他的法案。这时的德国总统,是上次大战中的老英雄兴登堡,一个保守、正直的老普鲁士军官,他压根就瞧不起希特勒和他领导的国社党,可是,兴登堡很也清楚,不管怎么说,国社党毕竟是当时的第一大党,作为总统,他相信德 国民众的选择,也有义务支持自己的总理——虽然他根本就不晓得自己究竟在支持什么——希特勒对兴登堡说,为了防止共产主义革命,通过法案是必须的,而且他保证不会滥用这一权力,于是兴登堡也就不再说什么,签字同意了。通向独裁的大门就此打开。
我们说到,希特勒狡猾地利用德国宪法的一个隐晦的漏洞,把总统的独裁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从而开始了野蛮、血腥的政治清洗。
希特勒首先拿德国***开刀,大批***人遭到逮捕——请注意,是"合法"的逮捕——甚至包括有豁免权的国会议员,一群群穿着褐色衫的冲锋队暴徒们未经许可便破门而入,强行搜查,把无辜者从睡梦中拖起,扔进冲锋队的营房,严刑拷打,逼迫其供认对德国的罪行 。与此同时,希特勒对于他的竞争对手,社会民主党及其他自由主义党派也毫不留情,各种集会被勒令停止,所属报刊被取缔,公民权利亦被取消,德国头一次领教了纳粹独裁的滋味。
经过短短几天的暴力恐怖,德国政治已经面目全非了,公民不敢再随便议论政治,不敢再在公众场合嘲弄国社党的种种丑陋与罪行,生怕哪天走到大街上会被莫名其妙地逮捕。可是,希特勒并不以此为满足,他不想躲在总统授予的"暂时独裁权"下过日子,他要成为德国名副其实的统治者,由于他认为经过几天的清洗,反对的声音应该都已经消失了,重新举行大选以获得国会2/3多数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便于1933年3月5日举行了德国二战前最后一次全国大选。
可是,让希特勒大失所望的是,尽管有种种许诺、恐怖和暴力威胁,但他的国社党仍然没有得到足够的多数票,虽然纳粹党人以1700万张选票遥遥领先,比第二大党社会民主党足足高出一倍之多,可却仅占总票数的44%,组织一个联合政府倒还可以,离2/3多数还差得远呢。
得注意的是,希特勒并不打算利用非法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他要为自己的独裁披上合法的外衣,因此,希特勒并没有否定这次选举,或是干脆再重新来一次,他承认了选举的真实性,而且也不打算再去捞取那个该死的2/3多数票了。可是,如果没有2/3的多数,希特勒又如何修改宪法呢?万般无奈之下,他只有求助于在国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民主党派,希望他们信任自己,给予自己独裁的权力。
看到这里,你一定会说,这不是在开玩笑吧?希特勒还会这么天真,希望别人赞同自己独裁?那些占多数席位的民主党派,怎么会愚蠢到去葬送自己的政治生命?可是,我不得不告诉你,事情就是这么荒谬,这一切都是真实的,希特勒在新一届国会上,发表了也许是他毕生中最精彩、最虚伪的一次演说,他承诺一切旧有的秩序都会维持不变,国会所赋予他的独裁权,仅仅在某些狭小的特定范围适用,绝不会导致国家权力结构的改变,也不会限制任何公民权利,他唯一的目的,就是领导德国重新建立在一战后的世界地位。希特勒在演说中,竭 力想煽动起德国人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这一点也不困难,无论是对希特勒还是对德国人——他呼吁全体德国人"从自私自利的党争中解脱出来,在民族自觉中团结起来,建立一个自豪的自由的统一的德国"。
几乎所有的民主党派都被希特勒的花言巧语所打动,德国人的那种特有的黩武精神,以及对荣誉、对"铁与血"的热切渴望,指引着他们在自己的死刑判决书上签了字,国会一致同意把自己的立法权移交给政府,为期是4年。这些在民主制度下浸泡了15年的国会议员们似 乎还不懂得,一旦你培育出了独裁的种子,它就会像可怕的瘟疫一样四处蔓延不受控制,不要说是4年,即便是4天也足以摧毁一个健全的民主制度。
值得一提的是,国会中并非所有党派都被希特勒所蛊惑,社会民主党领袖,可敬的奥托 •威尔斯议员,昂然不屈地站出来反对希特勒的独裁,他代表他的党投反对票,并庄严地宣布,"在这有着历史意义的时刻,我们德国社会民主党人庄严地保证要维护人道和正义、自由和 社会主义的原则。任何授权法都不能给予你摧毁永恒的、不可摧毁的思想的权力!"
让我们记住这个人,这个名字,以及这个宣言,尽管社会民主党在国会仅有84个席位,远远不及投赞成票的441之多,尽管他们的反对对大局来说无足轻重,可即便是在如此黑暗的时刻,我们也依然可以看到在那些迸闪着的绚丽的火花。
1933年3月23日,一个从奥地利来的流浪汉、43岁的前德国陆军下士阿道夫 •希特勒,按照完全合乎宪法的程序,摧毁了民主制度,成为全德国的独裁者,再没有任何力量对他的疯狂进行约束,德国从此开始了历史上最恐怖、最暴力、最血腥的一幕。
现在,让我们静下心来仔细思考一下,为什么希特勒的那些恐怖政策能够得到德国人的支持呢?是啊,不是太奇怪了吗?在一个民主社会里,为什么会衍生出希特勒那样的大独裁者呢?我想,也许你可以在《银河英雄传说》这本科幻小说中,找到一个不太正规的答案——
自由行星同盟的人一谈到鲁道夫,总是以"邪恶的独裁者"来形容他,少年听在耳里,心里不免奇怪——如果鲁道夫果真是万恶不赦的恶魔,为什么人们还会支持他、给他至高无上的权力呢?"鲁道夫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坏蛋哪!人民只是敢怒而不敢言!""人民为什么敢怒 而不敢言呢?""跟你说过啦!因为鲁道夫是个大坏蛋嘛!"
这个答案无法说服少年,倒是父亲的见解和一般人有点不同。他给儿子的回答是:"因为人民都好逸恶劳!""好逸恶劳?""这样说好了,一般人碰到问题时,都不愿靠自己的精力心思去解决,他们只期望超人或圣贤的出现,为他们承担所有的痛苦、困难和义务。鲁道夫 就抓住人性的这个弱点,伺机而动,一举成名。你要好好记住:让独裁者有机可乘的人,要负比独裁者本人更多的责任!虽然沉默的旁观者没有支持他,但沉默旁观其实与支持同罪......"
我常常在想,为什么德国人会在历史的紧急关头表现出一种对自己权利的惊人的无知和漠视?难道他们不知道自己正在帮希特勒磨那柄准备屠杀他们的刀?难道他们就那么崇拜权威,甚至没有一个人愿意对希特勒的要求作哪怕是最简单的思考?莫非,盲目的服从和铁的纪律 已经深深溶入德国人的血液之中,以至于最完善的民主制度也无可奈何?也许,对于在选举中占绝对多数的普通德国大众来说,他们选择希特勒,仅仅是不希望有"挨饿的自由",用一句我们熟悉的话来说就是,管他民主不民主,谁能让我们过上好日子就选谁。的确,在希特勒当政的头四年,德国经济奇迹般的振兴,到1937年,德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102%,年增长率高达11%,国民收入也增加了一倍,失业率却缩小到了不足1%,德国人终于结束了朝不保夕的失业恐惧,过上了还算"幸福"的日子,但同时,他们也失去了一切权利和自由,更失去了能够制约希特勒的力量,这时候的德国人还没有意识到,历史老人正在静静地坐在未来,等候着向他们索取"好日子"的报酬,一个前所未有的巨额报酬。
对此,著名的历史学家威廉 •夏伊勒曾评论说:"对于民主共和国的放弃和阿道夫 •希特勒的得势,德国任何阶级、集团、政党都不能逃避其应负的一份责任。"
通过德国的这个例子,你肯定已经清楚地认识到,民主这个东西,仅仅建立在纸面上的制度是绝对不够的,当人们像希特勒统治下的德国民众一样疯狂时,就会把那些纸面上的一切都抛之脑后,而甘心情愿去追随一个能够满足他们愿望的幻像,甚至为此不惜把民主砸烂,魏 玛共和国不是没有"三权分立",但德国人最后还是亲手埋葬了民主。
那么,这个倒霉的魏玛共和国还缺少些什么呢?它的民主又不完善在哪里?如果我们不希望那个满脑歪点子的小A私吞我们的钱,还需要做些什么?我想,文章写到这里也实在拖的有点太长了,还是把这个问题留到下一篇文章中去解释吧,这样大家也有时间去思索,民主的基础究竟是什么?
自由与面包
民主的基础是什么?
别急,你要知道,直接告诉你问题的答案,是件再容易不过的事情,可是,如果说出答案并不能让你恍然大悟反而困惑不解的话,那这个答案说与不说,好象也没太大区别,因此,要真正理解"民主的基础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内涵,我们就只有老老实实地从头说起、慢慢道来了。
该从哪里说起呢?我还记得曾经有人提到过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如果你是1933年的德国人,你会选希特勒当政吗?老实说,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实际上并不是那么容易回答,因为历史是无法假设的,更重要的是,无论你选择是或否,都无法回避一个让古往今来所有的政治思想家都十分头疼的话题,那就是,在生存都不能得到保障的情况下,你是要自由还是要面包?
很显然,希特勒给你的是面包(当然免不了要夹带私货,把大炮什么的也硬塞给你),代价就是拿走你的自由。在这一点上,客观地说,希特勒从来也不曾试图隐瞒或是欺骗德国民众,早在1925年,他就已经把自己的全部思想及世界观详细地记录在《我的奋斗》一书中 ,正如历史学家威廉 •夏伊勒所言,"不论你对阿道夫 •希特勒可能提出什么其他的谴责,你决不能谴责他没有用书面精确地写下,如果他一旦掌权的话,他要把德国变成为怎样的一个国家,他要用德国的武力征服把世界变成为怎样的一个世界。"
不过,今天的我们大概很难去谴责德国人当初的选择,"饿肚子的自由"的滋味,大概不会太好受,更何况,自从1918年一战失败后,德国人已经受了长达15年的窝囊气,一旦有人提出要把德国重建为全欧洲乃至全世界的强国,又怎能不把尊严顶在脑袋上好好爽一下呢(作为中国人应该不难理解)。
要说德国人的这种心态,看起来倒也真是蛮合理的,可不是吗,我这儿连一日三餐都发愁呢,你还在那里唠唠叨叨、罗里八嗦地奢谈什么自由,那不是扯淡吗?要是我真饿死了,别说自由,恐怕连棺材都没有呢。我想即便是在今天,也依然有不少人这样看待问题,没有生存权,哪儿来的人权?
可是,话又说回来,无论是你选自由还是选面包,最后的结局恐怕都不见得如何美妙,选了自由,自然免不了要挨饿,可一旦失去自由,面包能不能保得住,却也难说的很,1933年的德国人不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吗?
那么,我们该如何抉择呢?我想,这种两难的抉择之所………………两难的抉择时,首先要考虑的是,选择的前提是否成立?
不知你是否看过成龙主演的一部影片,名字叫作《我是谁》,片中有一场戏很有点类似的味道。成龙为了保护一张刻有秘密武器资料的光碟,被两个武术高手困在大厦天台上,那两个坏蛋对成龙说,现在给你两个选择,一是把光碟留下,然后你自己跳下楼去,二是我们把光碟抢回来,然后把你给扔下去。乍一听起来,这两个选择好像给了成龙一个机会,可以决定自己的命运,可再一想,无论他选哪个,结果都一样,都免不了丢掉光碟跳下楼去,看来成龙也和我们一样遇到了麻烦。那么,成龙又是如何选择的呢?其实他的想法很简单,我干嘛 要听你的?成龙回答说,我还有第三个选择,光碟我留下,然后把你们俩个扔下去。
成龙的这个有趣的答案也许多少给了我们某些提示,就是说两难抉择的前提不一定成立,事实上可能还存在第三种选择,即,面包我要了,可那个自由你也得给我留着。问题是,这第三种选择在现实中有存在的可能性吗?我们能既要面包又保住自由吗?还是老办法——把陈 旧的历史书从垃圾桶里翻出来,然后仔细地读它一读。
1929年10月24日——对于美国人来说,如果有世界末日,那一定是这一天——这天早上,纽约证劵市场毫无征兆地全面崩溃,股价跌降之疯狂,连股票交易记录机都无法跟踪,无论是经济学家、资本家、还是白宫的那些政治家,全部目瞪口呆,毫无思想准备,更可怕的是随之而来的信用彻底消失,银行出现挤兑风暴,国家财政陷入混乱,工厂停工,货品滞压,失业率迅猛攀升,这些现象都预示着,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场经济危机爆发了。
有人曾问英国最有名望的经济学家约翰 •凯恩斯,人类历史上是否有类似的事情?凯恩斯想了想,认真回答道,有的,那是在中世纪的黑暗时代,前后共400年。在美国,大批被债务逼得走投无路的人选择了自杀或是逃亡,就连那些大资本家们的日子也异常难熬,因为他们在银行的钱根本就拿不出来。到了1933年春季,美国国内18600家银行全部停止营业,联邦政府黄金外流已经超过2.5亿美元,财政储备还不到应付款项的1/7,这个国家实际上已经破产了,当时的美国总统胡佛甚至惨痛地说,我们已经山穷水尽。
现在回过头来看看,1929年的美国经济危机,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意义最深远的一次经济危机,这场前所未有的、令人绝望的危机一直持续了3年多,波及日本、美洲、乃至全欧洲(苏联除外,因为它的经济与世界并不接轨),使得欧洲国家关系空前紧张,令日本、德国民族主义急速膨胀,间接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希特勒领导的纳粹党,就是利用这场经济危机中人们要"面包"的欲望,从国会中最小的一个党派,一跃成为全国第一大党。
如果你问独裁最容易出现在什么时候,那我可以很肯定地回答你,就是在那个时代。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如果我们把1933年美、德两国政治领域的事件拿出来做对比的话,就不难发现其中的雷同之处。
1933年,阿道夫 •希特勒当选德国总理,他在布累斯劳竞选大会上对德国人许诺:"我们一定要使这一天在我国人民的历史上成为得救的一天。"
1933年,富兰克林 •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他在竞选中对美国人保证:"我向你们起誓,我保证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
希特勒当选后,要求国会通过《消除人民和国家痛苦法》,把权力集中到政府手里,给予他最大的权限去解决危机。并且保证,只有在"极其必要的措施而必需的范围内使用这种权力。"
罗斯福当选后,要求国会给予他广泛的授权,为了应付艰难的局面,他要求"让我拥有足以对紧急事态发动一场大战的广泛行政权。这种授权之大,要如同我们正在遭受敌人侵犯一样",同时他也保证,将严格按宪法办事,绝不越雷池一步。
德国国会以绝对多数通过对希特勒的授权,纳粹政府的各种行政举措,被国会一个接一个地通过。希特勒领导的德国,从此开始了奇迹般的经济复兴。
美国国会毫不犹豫赋予罗斯福行政自由的各项权力,并且以临战气氛的惊人速度,通过美国政府所提出的各项法案。美国在罗斯福的带领下,开始了旋风式的百日新政。
类似的例子还可以举很多,我想你已经看到,德、美两国人民在面对突如其来、狂风骤雨般的经济危机时,其反应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或者说是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当人们对现实充满了恐惧、绝望时,就会热切期盼能出现个救世主来拯救他们,这是人类固有的缺陷,德国如此,美国如此,古往今来皆是如此。
可是,在那个充满恐惧、迷惘和痛苦的岁月,尽管独裁的阴影同时笼罩着德、美两国,但历史老人已经告诉我们,美国并没有像德国那样,蜕变为一个专制国家,反而在二战中成为了"民主国家的兵工厂",为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究竟是什么力量阻止了美国滑向独裁?又为什么美国的民主制度能够得以保全?我想,这就是我们在这篇文章中所要试图回答的问题,民主的基础是什么?
1935年5月,在美国华盛顿州,有个叫帕里什的清洁女工被老板解雇了,这本来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那年头,"下岗"的人多了去了,谁又会在乎一个女工的工作问题?可对于帕里什来说就不算小事了,下岗就意味着没饭吃,没有工资可怎么生活呀?这事要是发生在中国,大概这位女工就去上访了,至于问题能不能得到解决,那可不太好说。但美国这个国家是个契约社会,人人都会利用法律来保护自己,因此,帕里什也没有什么向领导诉苦申冤的兴趣,一纸诉状就把自己的雇主——西岸旅馆给告上了法庭。
有趣的是,帕里什并没有说老板解雇非法,她想反正也干不成了,不如拿回点钱才是真的,于是,她依据罗斯福新政时期颁布的《最低工资法》,要求西岸旅馆补偿欠她的工资。根据《最低工资法》规定,雇员最低工资不得低于每周14美元50美分,但帕里什的工资每小时只有25美分,也就是每周不到10美元,远远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工作几年算下来,老板一共欠她216美元19美分,这对于一个下岗女工来说也不算小数了,起码能有口饭吃。
这本是件芝麻粒大的案子,一年全美也不知道要发生多少,压根不值得一提,可是,由于帕里什的老板实在有点吝啬,舍不得出这一点钱,但帕里什又的确有理,有法可依,不太好驳斥,于是他的律师给他出了个"馊主意",你不是说按照《最低工资法》的规定我欠你钱吗 ?那好,我直接攻击《最低工资法》,说它违反了宪法第14条修正案(有关这一修正案的法学辨析是个绝大的话题,限于篇幅,这里就不作论述了,如果你感兴趣,可以参考浙大教授林来梵与人大教授胡锦光合著的文章《西岸宾馆诉帕里什案》),要求宣布违宪,只要这 个该死的法律不存在了,看你还怎么要钱。谁也没想到,律师的这个点子,一下就把事情给捅大了,帕里什诉西岸旅馆案,由一个小小的民事纠纷,陡然间变成了震动全美的大案,所有的媒体焦点都被吸引了过来,并且举国围绕此案展开了一场空前的大辩论。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罗斯福在实行新政时,经常受到最高法院的肘制,每每令他万分恼火。在罗斯福刚刚当政时,这一情况还不明显,因为美国尚处在风雨飘摇的经济风暴中,大家都在齐心协力熬过这段艰难的岁月,所以他的各项法案几乎没怎么费力就可以得到国会多 数票及最高法院的支持,可是,经过百日新政,美国经济有了较明显的起色,大家也都回过劲来,缓了口气,这时矛盾就来了。罗斯福的民主党是在南北战争时期发展起来的,在美国政治中一直是少数党,仅仅凭借1929年的经济危机罗斯福才入主白宫,因此,作为对手 共和党把持的最高法院,当然不肯给他面子,更要命的是,最高法院的几位大法官,基本都是林肯时代的人,用罗斯福的话来讲,是一群"马车时代"的人,保守是他们共同的特点,面对罗斯福左一个新政又一个新政,被搞得眼花缭乱,委实接受不了,起先因为经济危机而 不得不授予罗斯福各项权力,那是没有办法的办法,现在到了该收回权力的时候了。
1935年1月,最高法院以8比1的票数,宣布罗斯福的《全国工业复兴法》违宪,从此拉开了法院与政府的权力战争。紧接着,最高法院又于5月一口气判3项新政法律违宪,到了1936年初,又废掉了6项法律,这样一来,罗斯福颁布的各项法律,已经被废除了1 0多项,新政基本陷于瘫痪状态。
我们不难想象,罗斯福是何等的窝火,要说这帮人可真是些忘恩负义的家伙,如果不是百日新政挽救了美国的经济,他们哪儿还会有闲情逸致来对新政说三道四?再说,被废除的这些法律,都是为了保障美国公民的权利才出台的,就像前面所说的那个帕里什诉西岸旅馆案, 《最低工资法》是为了救济贫民穷人,要说起来最高法院你算站在哪头的?
1936年,罗斯福再次以绝对优势当选第33任美国总统,这下有了民众的支持,罗斯福认为自己有实力回应最高法院的挑战了,他要改变最高法院的敌对态度,把后者致于自己的势力之内。可是,司法独立,是三权分立的前提,也是美国立国的基石,想打破传统,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按照美国宪法,想扭转最高法院的乾坤,只有两种办法,一是让国会修改宪法,二是由总统直接任命自己的亲信当大法官,罗斯福很清楚,想得到国会2/3多数就这一问题支持自己修改宪法,简直就如同作梦,根本不能想,因此他企图走个捷径,由自己任命比较听话法官来主持最高法院,但这一点也很不容易做到,因为美国大法官是终身制,除非犯下严重罪行,否则任何人都无权解除他们的职务。于是,罗斯福开始秘密酝 酿一项前所未有的政治改革方案,那就是改组最高法院的组成机构,这一计划提出,凡是年满70岁的大法官,如果不自动退出最高法院,那么总统就有权再任命一名法官进最高法院,简单的说就是罗斯福来了个"逼宫退位",想利用增补多数的办法来控制最高法院。
罗斯福这一方案刚一宣布,立刻引起美国舆论大哗,不仅是对手共和党,就连民主党自己也觉得不可思议,因为这几乎等于把最高法院的权力拱手让给了联邦政府,失去了最珍贵的独立性,前任总统胡佛怒气冲冲地叫嚷着"不许碰最高法院",各家媒体难得一致地抨击罗斯 福实际是想搞独裁,就连一向支持新政的国会也充满了一片反对讨伐声,狂风暴雨般的抗议信更是接连不断寄往白宫,那些在新政中获得收益的人,无论大资本家还是平民百姓,很多都站到罗斯福对立面去了,后者实在没有想到,这次可真是捅了个马蜂窝,但罗斯福岂是常 人,他不为所动,坚信民众站在自己这边,他在3月9日的"炉边谈话"中,把矛头直接对准最高法院的大法官们,试图说明自己不是针对最高法院这一机构,而是那些保守派,想澄清他不要独裁仅仅是要维护新政的观点,并希望能够通过公众压力来制服对手。
也就在美国政治出现严重危机,很有可能倒向独裁的最关键时刻,帕里什这个小小的女工,把诉西岸旅馆案打到了最高法院,这就把九位大法官直接推到了斗争的最前沿。以休斯为首的大法官们,这时面临了一个两难的抉择,是判《最低工资法》违宪以维护最高法院的威信 ?还是选择退让以阻止罗斯福找到迈向独裁的借口?
最终,最高法院理智地选择了妥协,判帕里什胜诉,大法官们考虑到,如果宣布《最低工资法》违宪,那么罗斯福很有可能以维护新政为借口,积极寻求改革最高法院,不管怎么说,百日新政毕竟拯救了美国,罗斯福在美国不乏支持者,要是有人不能看到独裁的危害性,一 个劲跟着罗斯福跑,那美国的民主制度就真的彻底完蛋了,于是,最高法院就这样以战术上的失败换来了战略上的胜利,挫败了罗斯福改组最高法院的企图。
且慢,你不是说还有第三种选择吗?怎么大法官们没有找到?其实,你仔细想想大法官们判决的后果,就明白第三种选择在哪里了。判帕里什胜诉,意味着罗斯福新政的胜利,给那些陷于贫困的人们带来了面包,但同时,这一判决又在事实上驳斥了罗斯福说最高法院企图阻碍新政的观点,使后者的政治改革方案胎死腹中,维护了美国司法的独立性,就是说,美国人尽管有点"过河拆桥"的嫌疑,却得到了实惠,既拿到了面包,又保住了自由。
说到这里,你一定还记得我们曾经提到过的那个倒霉的魏玛共和国,它的那个建立在纸面上的民主制度是多么的弱不禁风,希特勒仅用手指轻轻捅了一下,整座精心构筑的大厦便轰然倒塌,连块砖头都没剩下。现在你已经看到,历史老人并没有特别厚待美国人,在那个混乱 、恐怖的时代,他们遇到了与德国人同样的问题:如何维持一个脆弱的民主制度的正常运转?或者说,民主的基础究竟是什么?
德国人面对"面包"的诱惑,面对天堂般的美好前景,轻易相信了希特勒的承诺,忘记或有意忘记了还有"我干嘛要听你的"这个选择,不相信也不愿靠自己的能力去解决问题,只是期待尼采式的"超人"来解救他们,为他们承担所有的痛苦、困难和义务。
伟大的妥协
看到这个题目,你一定会感到奇怪。所谓妥协,不就是有条件的投降吗?还有什么“伟大”可言呢?先别急着下结论,还是来听我讲一个故事,然后再来判断“妥协”这个词也不迟。
该从哪里说起呢?你一定知道什么是“鼎”吧?就是那个大大的肚皮、靠三条腿支撑的东东,中国古人经常用“鼎”来形容天下江山,比如“问鼎中原”什么的。不知道你是否仔细想过,凡是能够站着不倒的鼎,肯定三条腿一样长,如果有那条腿短那么一截,不用问,非摔个七晕八素不可。
三权分立制度也是这样,立法、司法、行政,每个拥有权力的机构都是鼎的一条腿,只有当这三者的权力相等时,民主制度才能被支撑起来,这是个很粗浅的道理,人人都能理解,可是,真到具体设计这“三条腿”的长度时,事情却变得复杂起来。
我想,当美国的缔造者们制订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时,大概没有咨询过中国造鼎专家的意见,因为以本杰明 •富兰克林、托马斯 •杰弗逊为首的民主大师们,在设计美国三个权力机构时,虽说几乎每个环节都仔细思量过了,但却偏偏忘记了三条腿是要一样长的。美国宪法赋予了国会立法权,政府执行权,法院审判权,听起来倒挺合理,可你想想看,如果掌握财权的国会和掌握兵权的政府,不把法院的判决当回事,那可怎么得了?一没钱二没兵的司法机构,又凭什么强制其他两个机构听它的命令呢?
别以为这是杞人忧天,事实上,美国历史上还真的发生这样的事情,由于行政机构拒不承认司法机构的判决,结果导致了一场空前的宪法危机,差点就把民主制度给摧毁了。
那么,事情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呢?美国人又是如何化险为夷,安然保全民主制度呢?这一切都要从一个法官的委任状说起——
1801年3月3日晚上,当华盛顿的居民都已经舒舒服服进入梦乡时,美国国务院的前任国务卿、现任最高法院大法官约翰 •马歇尔却正忙得晕头转向、四脚朝天,在他的桌子上,摆着厚厚的一摞文件,都是在今天早些时候国会刚刚批准的、要在上面签字的法官委任状,而且,必须赶在午夜前送达。
这些委任状干嘛那么着急送出去呢?这里面有很深的背景。你要知道,虽说美国之父、第一任总统乔治 •华盛顿曾经竭力阻止美国政界的党派斗争,但事与愿违,在他刚一离任,以汉米尔顿为首的联邦党和杰弗逊(就是起草《独立宣言》的那个家伙,很讽刺吧?)为首的共和党(其实是今天的民主党)就形成了,并且几乎是必然的,两派一建立就打得昏天黑地、不亦乐乎。起初,联邦党人占据上风,约翰 •亚当斯当选为第二任美国总统,并让好友兼政治伙伴约翰 •马歇尔担任国务卿,可好运没多久,共和党人就时来运转,在1800年的总统选举和国会选举中大获全胜,托马斯 •杰弗逊成为第三任总统,这下亚当斯可笑不出来了,联邦党输得一败涂地,在政府和国会两个机构的阵地都被共和党夺走,惟有由总统直接任命的最高法院大法官席位还算暂时没丢掉,可等杰弗逊一正式上任,这块地盘也难保,于是,亚当斯急急忙忙把马歇尔扔到大法官的位置上,又一不做二不休,利用联邦党人还能控制的国会,通过了《哥伦比亚特区组织法》,同时任命42位联邦党人法官,这也是为了与他们的对手共和党争夺阵地而向美国政界输入的最后一批力量。
了解了事件的背景,我们再回过头看看那天晚上究竟出了什么状况。当马歇尔签完最后一张委任状时,长长舒了一口气,心想可算把这该死的任务完成了,于是他把送达委任状的苦差事交给在场的小弟詹姆斯 •马歇尔,舒舒服服回家睡觉去了。大概他以为,詹姆斯 •马歇尔也是这批被任命的法官之一,自己的事情还不用心去办,还能给办砸了?可没想到,这个小马歇尔还真就给办砸了。
事情是这样,由于时间太急迫,再加上本身不够“敬业”,詹姆斯 •马歇尔这小子仅仅送出去了25份委任状就跑去睡觉了,还有17份被遗忘在了大马歇尔的办公室里,这下可出大事了,你可以想象,本来共和党对联邦党这种“以权谋私”的行为就窝了一肚子火,可因为马歇尔这手阴招并不违法,也实在拿他无可奈何,没想到由于小马歇尔忙中出错,结果给了共和党人一个送上门来的机会。刚刚就任美国总统的杰弗逊一听说这事,顿时喜上眉梢,他马上给联邦党人摆了一道,命令新任国务卿麦迪逊(此人也非等闲人物,他就是未来的美国第5任总统)把这堆还没送达的委任状丢到垃圾桶里,拒不承认那帮“山头法官”,又利用新一届共和党人占多数席位的国会,强迫最高法院关闭了14个月,以防止联邦党人的反击。
这么一折腾全乱套了,不过,最倒霉的还不是联邦党或马歇尔,而是那17个“就任未遂”的法官,其中有个叫威廉 •马伯利的,大概觉得自己这顶乌纱帽丢得实在太冤枉,成了党派斗争的牺牲品,于是找到担任过美国第二届政府的司法部长的查尔斯 •李做为自己的律师,根据美国《司法法》第13条(联邦最高法院有权对合众国公职人员发布职务执行令状),与其他三位“同病相怜”的法官一齐起诉联邦政府,要求最高法院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麦迪逊听到这一消息,倒也不敢怠慢,立刻让现任司法部长莱维 •林肯作自己的律师,给他来个“门当户对”。
说起莱维 •林肯,这家伙的官架可着实大得很,他根本没把这案子当回事,也实在不把最高法院和马歇尔放在眼里,他连最高法院都懒得去,只是托人给马歇尔送了一封辩护状,语气还特别嚣张:既然没送达,取消任命就不犯法,这不过是党派之间的纠纷而已,马歇尔你管得着吗?
马歇尔一接到林肯的辩护状,不由得暗暗叫苦,心想这下可麻烦了,因为美国宪法并没有赋予最高法院权威性,说白了,当行政机构或是立法机构拒绝执行判决时,最高法院根本就没任何强制执行的手段。其实,这也是今天很多准备建立或正在建立法制的国家所遇到的一个难题,你要知道,法院的判决,如果背后没有政府强制措施的保障,基本上就是毫无效力的废纸一张,这在民事、刑事案件中还不明显,但在行政诉讼(用我们中国人的话来说,就是“民告官”)中问题就来了,你判政府输了官司,可具体执行判决的还是政府,这实际上就等于让政府惩罚自己,也许在一些无关痛痒的小案子中,政府还可能通过牺牲个把羔羊以竖立起“公正”的牌子,但在类似马伯利诉麦迪逊这种通天的案件中,政府为了维护自己的威信,绝不可能拱手让出自己的权力,更何况,这里面还牵扯到令人头疼的党派斗争呢。
马歇尔很清楚,他遇到了一个两难的悖论,不接这案子吧,就只能眼睁睁看着共和党人抢走法官的位置,更要命的是,以后谁还会把最高法院放在眼里?如果最高法院失去了对立法、执法机构的制约,那这个只有两条腿的鼎还怎么能站立的起来?但接这个案子也同样棘手,事情明摆着,麦迪逊损害了马伯利的合法权利,可要是他判了,对方不执行那就更惨了,他一定会被人耻笑,而且,最高法院恐怕再也抬不起头来。
可怜的马歇尔,他该怎么办呢?
狡猾的马歇尔决意打赢这场看起来几乎不可能胜利的官司,首先,他令人信服地证明,威廉 •马伯利的合法权利被联邦政府侵犯了,因为不管怎么说,3月3日那个晚上,联邦政府的的确确签署了马伯利的委任状,在那一刻,马伯利已经成为了联邦政府的法官,这一事实不会因委任状是否送达而改变,这实际上把莱维 •林肯的辩护状给驳回了,随后,马歇尔又宣布,由于马伯利的合法权利被侵犯,因此法律必须为他提供司法救济,这也很合乎逻辑,当事人受到损害当然有权获得赔偿,但最关键的在后面,联邦政府违法,最高法院又有什么办法强制执行呢?
马歇尔非常明白,最高法院不能和联邦政府直接发生冲突,因为他没有任何手段保证判决的执行,因此,他很巧妙地回避了这个矛盾,来了个快刀斩乱麻,你不是说根据《司法法》第13条的规定,最高法院有权对联邦政府采取强制措施吗?那好,我直接把这条法律给取消不就行了?在判决书中,马歇尔援引宪法第三条的规定,宣布《司法法》第13条违背了宪法的立法精神,非法扩大最高法院的管辖权,因此无效,这就是说,马伯利你的权利的确被侵犯了,也应该得到赔偿,可这事不归我管,你得从低级法院一步步告上来。马歇尔这手可实在有点不够意思,前面已经说过了,威廉 •马伯利和其他三位原告都是联邦党人,他们都是前任总统亚当斯向美国政界输入的“革命力量”,马歇尔把皮球又踢给原告,简直等于把他们给出卖了,不过,由于马歇尔避免了与和联邦政府的冲突,又限制了最高法院的管辖权,因而麦迪逊也就不好再说什么,毕竟这个判决并没有直接损害到共和党人的利益,就算是想找马歇尔的麻烦也要有个借口才行呀。
可是,马歇尔判决的意义实在非同小可,因为宣布违宪这一行为本身就意味着最高法院拥有宪法最终解释权,这极大限制了立法、行政两个机构的权力,也就是说,今后任何法律想要执行,除了国会和总统之外,还要过最高法院这一关,而且,最高法院是最终裁决,一锤定音,谁都得服从,这等于最高法院自己赋予了自己无上的“司法审查权”。事实上,正是马歇尔的一纸判决调整了美国政治的权力结构,把处于劣势地位的司法机构提高到与立法、行政机构平衡的地位,从而使美国政治这个“鼎”的三条腿变成一样长短,不至于倾斜或摔倒。
但问题的关键不在于马歇尔如何巧妙地化解了难题,而是共和党人竟然就这么轻易放弃了自己手中的权力,承认了马歇尔设计的最高法院的“司法审查权”。你想想看,当初联邦党人为了与共和党人争权夺利,居然阴险到一夜间就任命了42个自己人当法官,这口气换谁也咽不下去,可是,杰弗逊、麦迪逊们虽然心里恨得要死,但在这场权力争夺战中,却一点也没有斗争到底的念头,更没有“打倒一切反动派”这种极端的思想,马歇尔判决一出,他们就老老实实缴械投降了,默默地接受了对方提出的明显对己不利的原则,把巨大的权力拱手让给了联邦党人把持的最高法院,这实在是件非常难以理解的事情,不管怎么说,以杰弗逊、麦迪逊为首的共和党人在政治上属于强势的一方,不仅掌握了政府的权力,而且在国会里也占多数席位,手里有兵权和财权,与马歇尔轻飘飘的一纸判决相比,简直就像巨人与侏儒,更重要的是,宪法对于“司法审查权”并没有明文规定,他们有什么必要非得遵守弱势一方的判决呢?
其实这个问题一点也不难回答。当我们深入研究美国宪法的制订基础及时代背景时,就会发现,共和党人的选择几乎可以说是必然的。200多年前,当美国人终于赶跑了残暴的英国统治者,自己当家作主之后,所做思考的第一件事情,并不是建立一个强大、统一的美国,让国人可以在世界上扬眉吐气什么的,而仅仅是想如何才能保证民众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自在地生活,他们非常担心类似英国人的暴政再度在这片土地上肆虐,宁愿在“国家强盛”与“个人自由”之间选择后者,因此,1783年独立战争胜利后,美国人根本就不想成立统一的强有力的中央政府,而是由各州组成一个叫做“联邦议会”的松散联盟应付了事,这个机构虽然在名义上拥有中央政府的职能,可实际上却一无财权二无兵权,三无总统四无内阁,压根就是个空架子,任何决议都要13个州中的9个州投票赞成才能执行,而各州又总自行其是,可以发行货币、制订税收和拥有自己的军队,联邦议会对他们的行为没有任何约束力,完全是一盘散沙。
这种情况一直维持了4年,直到1787年,以华盛顿为首的建国者们实在看不下去这种乌七八糟、乱作一团的局面,才提出建立一个中央政府,而且,他们的目的也并不是为了窃取权力,搞个人独裁,而仅仅是不希望独立战争的成果化为乌有。即便如此,美国人在建立中央政府的过程中,依然是小心翼翼,时刻警惕,生怕英国人的幽魂飘荡回来,为了设计一个分散、平衡的权力结构,美国人又足足花了两年的时间来研究和辩论,各州议会吵吵闹闹,拖拖拉拉,直到1789年才勉强通过全部宪法,宣布成立中央政府,华盛顿被选举为美国第一任总统,这时离独立战争胜利已经过去6年了。
正是这种对自由的追求、对民主的认识,经过独立战争的洗礼,深深烙印在了美国人身上,从而影响了共和党人的选择。杰弗逊、麦迪逊们的思想与美国缔造者们一脉相承(他们当中很多人本来就是合众国的缔造者),在他们看来,马歇尔的判决并不是什么党派或权力斗争的体现,而是代表了美国人共同的信念,即设计一个分散、平衡的权力结构来保证民众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自在地生活,为了实现这个信念而向对手妥协,一点也不难接受。
故事讲完,现在我们可以重新审视“妥协”一词的内涵了。在我们中国人的文化中,“妥协”常常含有贬义,有“退让”、“软弱”、“屈辱”的意思,在某种程度上,甚至与“汉奸”、“卖国贼”不相上下。虽然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乏楚汉和约、双十协定之类的例子,但那都是在形势压力之下的违心之举,颇有点“暂时让你一步,日后再来算帐”的味道,在敌弱我强的情况下,武力从来都是第一选择,鲜有主动选择妥协的局面(当然也不排除个别反例),更没有和平共处、相互尊重的思想。于是乎,中国历史上的权力斗争总是充满了杀戮,腥风血雨,争夺权力的双方不是鱼死就是网破,或者来个两败俱伤,每一次改朝换代的大动乱都给国家和民众带来沉重的灾难,使得好不容易积累的社会财富在无休止的内乱中消耗殆尽,这几乎已经成为中国历史的周期性规律。
但美国人对“妥协”的认识却远不是那么极端,他们觉得,有时候妥协并不意味着退让,更谈不上屈辱,恰恰相反,与对手妥协并非全然是件坏事,甚至可以说,妥协的力量要远比暴力强大得多,而且,妥协这个词儿,也并不一定含有贬义,它还有另一层意思,那就是“理性”和“宽容”。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的政界虽然不乏争权夺利、相互拆台的情况出现,那些政客也经常会为自己所代表的利益吵得不可开交,但最后却总是归于妥协,这绝非偶然,在妥协的背后,往往蕴涵着对共同达成的社会契约的尊重精神,制订出一个游戏规则,然后努力去遵守和维护它,把一切问题“法律化”,恰恰是美国政治稳定的关键。
20190217,《思考,快与慢》(Thinking, Fast and Slow)第十八节“驯服直觉的预测(Taming intuitive predictions)”
这一节是上一节(第十七节“一切都走向中庸(Regression to the mean))的延续。
内容极佳。我开始反思自己的种种预测。
一组新人学习打高尔夫球。对于第一天玩得最好的10%,他们第二天会玩得怎样?
基于证据(第一天表现良好),我们很容易偏向于认为他们第二天也会玩得相当好。但这种预测忘记了“中庸”。新手打高尔夫球的成绩不仅仅取决于天赋,运气和状态要重要得多。也就是说,这10%很可能第二天玩得相当糟糕。
小孩在小学成绩很好,长大后成就会如何?
某人阅读成绩很好,数学会如何?
很多“证据 ”和预测的关联性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大。
如果已知信息有限,更好的预测办法是:
1. 确定中值(或者平均值)。
2. 确定本能预测结果。
3. 根据证据与预测内容的关联性,从中值进行调整。
如果关联性100%,那么,本能预测结果就是最终结果。
这种方法,对我来说非常新颖。但作者也指出:完全理性的预测只能得到中庸的结果,未必是我们想要采取的策略。
例如,投资策略。
A rational person will invest a large sum in an enterprise that is most likely to fail if the rewards of success are large enough, without deluding herself about the chances of success.
完全理性的人应该把一大笔钱投资在一个更可能失败的企业身上,只要可能的回报足够高。但事先一定要准确计算其这家企业成功的概率。
英雄所见略同。
内容极佳。我开始反思自己的种种预测。
一组新人学习打高尔夫球。对于第一天玩得最好的10%,他们第二天会玩得怎样?
基于证据(第一天表现良好),我们很容易偏向于认为他们第二天也会玩得相当好。但这种预测忘记了“中庸”。新手打高尔夫球的成绩不仅仅取决于天赋,运气和状态要重要得多。也就是说,这10%很可能第二天玩得相当糟糕。
小孩在小学成绩很好,长大后成就会如何?
某人阅读成绩很好,数学会如何?
很多“证据 ”和预测的关联性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大。
如果已知信息有限,更好的预测办法是:
1. 确定中值(或者平均值)。
2. 确定本能预测结果。
3. 根据证据与预测内容的关联性,从中值进行调整。
如果关联性100%,那么,本能预测结果就是最终结果。
这种方法,对我来说非常新颖。但作者也指出:完全理性的预测只能得到中庸的结果,未必是我们想要采取的策略。
例如,投资策略。
A rational person will invest a large sum in an enterprise that is most likely to fail if the rewards of success are large enough, without deluding herself about the chances of success.
完全理性的人应该把一大笔钱投资在一个更可能失败的企业身上,只要可能的回报足够高。但事先一定要准确计算其这家企业成功的概率。
英雄所见略同。
冰箱 - 辞旧迎新
用了13年的老冰箱终于退休。
这冰箱只有272升,买的时候是夫妻俩加一个婴儿。现在,对于一家四口太小了点,何况耗电厉害,一年需要421度。
两周前发现冰箱门上的密封圈开始脱落,这才不得不换新的。
上周买了台 LG,450 升,昨天终于送到。
总价1120澳元(含50澳元送货费),还好。
送货员把老冰箱收走,居然也收了20澳元费用。(还是中国好啊,旧冰箱能卖钱,哈哈)
这冰箱只有272升,买的时候是夫妻俩加一个婴儿。现在,对于一家四口太小了点,何况耗电厉害,一年需要421度。
两周前发现冰箱门上的密封圈开始脱落,这才不得不换新的。
上周买了台 LG,450 升,昨天终于送到。
总价1120澳元(含50澳元送货费),还好。
送货员把老冰箱收走,居然也收了20澳元费用。(还是中国好啊,旧冰箱能卖钱,哈哈)
LG 450L Bottom Mount Refrigerator
GB-450UPLX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Colour/Finish:
Stainless Steel
Total Capacity:
450L
Fridge/Freezer Capacity:
295L Fridge, 155L Freezer
Energy Rating:
4.5 Star
Door Hinge:
Right
Width (mm):
700
Height (mm):
1724
Depth (mm):
684
Additional Features:
Multi Air Flow, Moisture Balance Crisper, Tempered Glass Shelves, Retractable Shelf to Store Taller Items, Express Freeze, Twist Ice Tray with Ice Bank, LED Lighting, Inverter Linear Compressor, Smart Diagnosis
Manufacturer's Warranty:
2 Year
无人驾驶技术的两条发展道路
【评】
很惊讶业内专家对于技术发展的误解如此之深!
无人技术本身是一种复杂的软件开发。软件开发自然应该遵循软件开发的规律。
有两种常见方法。
假定这个软件有100个模块,假定所有模块工作量相同。
第一种方法是,齐头并进,着重研究最落后的短板,全部模块完成后一起上线。
第二种方法是,齐头并进,但重点研究最长的长板。完成一个模块上线一个模块。
就我所知,第一种方法早已被淘汰。因为它会给人一种幻觉:进展很快。而事实上,如果没有在实际环境中由真实用户测试,我们永远不知道一个模块是否真的完成。也许表面上看所有模块都完成了99%,但最后会发觉,还有大量工作需要完成。真实进度是30%而不是99%
第二种方法虽然看起来进展缓慢,但非常扎实。如果从表面上看上线了50个模块,就可以确认完成了50%
特斯拉遵循的是后者,而其它公司选择了前者。
Waymo 号称 “每行驶 11154.3 英里,才需要一次人为介入”。但这是在完美的测试环境中。在真实环境中交给真实用户,情况会如何?
在真实环境中,有许多难关(自动驾驶汽车想成为主流?先过了这十二关再说, https://news.cnblogs.com/n/619412/)。有的难关,像“手势盲人”,真实进展多半接近零。而不解决这个问题,就没法全自动驾驶。
而特斯拉在高速公路上的(四级)自动驾驶,看起来就靠谱多了。我甚至相信,今年就能普及。
到今年年底就能看到近百万辆特斯拉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自动驾驶,想想就让人激动!
这是人类文明向前飞跃了一大步!
【转】
https://www.ifanr.com/1173400
无人驾驶最新格局:Waymo、通用神仙打架,百度等中国公司成绩不错,苹果尝到垫底的滋味
加州车辆管理局(DMV)可能是世界上最专业的无人驾驶监管机构。
DMV 非常大胆地推动无人驾驶的发展,比如它在 2012 年紧随内华达州之后,允许无人驾驶汽车在公共道路展开测试;2018 年,它颁布了全球首个可以不配备安全员的完全无人驾驶牌照,并在之后允许无人驾驶汽车免费接送乘客。
这吸引了全世界的无人驾驶公司,几乎每家公司都会在加州设置办事处,并积极开展道路测试。
同时,DMV 非常关注无人驾驶汽车的安全性和技术。每年,它都会要求在加州开展路测的无人驾驶公司提供详细的情况,并据此公布两份报告,其中一份是过去一年和无人驾驶有关的车祸报告。
另一份是无人驾驶汽车的「脱离报告」(Disengagement Report),即车辆以无人驾驶状态行驶时需要人类驾驶员介入的频次,以「次/千英里」或每次人为干预发生时走过的里程(MPI)作为衡量指标。「脱离报告」可以很大程度上反应无人驾驶公司的实力。
最近,DMV 公布了 2018 年度的无人驾驶汽车「脱离报告」,它也反映了全球无人驾驶的最新格局。
Waymo、通用 Cruise 神仙打架
Waymo 依然是无可争议的霸主。
每 1000 英里的行驶中,Waymo 的无人驾驶汽车平均需要 0.09 次人为介入;或者说,Waymo 的无人驾驶汽车每行驶 11154.3 英里,才需要一次人为介入。
在 2018 年度的 1271587 英里的路测中,Waymo 的「脱离」行为只发生了 114 次。
对 Waymo 来说,这已经属于常规操作。去年的报告中,Waymo 需要人为干预的频次已经是 0.18 次/千英里的水平。
榜单中的第二名是通用的 Cruise,它的无人驾驶汽车的人为干预频次为 0.19 次/千英里,MPI 则为 5204.9 英里。
从数据上看,虽然通用和 Waymo 还有一些差距,但它也足以睥睨群雄。这两家公司已经居于无人驾驶的金字塔顶端。
Waymo 是最早开展无人驾驶研究的公司,背后有技术实力和财力同样雄厚的 Google 做支撑,已经积累了其他公司难以比拟的技术和数据。
通用 Cruise 则是汽车厂商发力无人驾驶的典范。
2016 年,通用收购了硅谷无人驾驶公司 Cruise Automation,这已经比 Waymo 开展无人驾驶测试晚了 7 年。
不过,通用 Cruise 在 2017 年就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可以量产的无人驾驶汽车」。这个概念稍微有点拗口,主要意义在于它不同于以 Google 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对上市的普通车辆进行改装,而是直接在生产线上为自动驾驶汽车进行优化。
也就是说,一但配套的无人驾驶技术或法律法规成熟,通用可以最快速度进行量产。这也是汽车厂商的优势。
2018 年,投行 RBC Capital Markets 的研报认为,通用 Cruise 的估值或能达到 430 亿美元。
以百度为代表的中国无人驾驶公司们
DMV 的报告中,中国或有很深的中国背景的无人驾驶公司也大放异彩。
Pony.AI 的无人车需要人为介入的频次是 0.98 次/千英里,MPI 为 1022.3 英里,排名第 5;百度以 4.86 次/千英里,MPI 205.6 英里排在第 7;AutoX、Roadstar.AI 和文远知行(WeRide)分别排名第 9 – 11 位。
在报告中的全部 48 家公司中,中国的无人驾驶公司显示了不错的实力。
不过,仅从需要人为介入频次上看中国无人驾驶公司的实力,还远远不够。
首先,DMV 报告基于各家公司自行提交的数据,而每家公司对「脱离」的统计是不同的,例如《投资界》报道称,一些公司处理 MPI 数据的方式是:将每个人工干预的数据均导入仿真器,在其中由工作人员主观判断,如果当时场景下安全员不干预是否可以接受,如果可以接受就当做零人工干预。
另外,各家公司的自动驾驶车辆数量、路测里程也是重要的考量指标。例如排名靠前的 Roadstar.AI 只有两辆测试车,行驶里程仅 7539 英里,远少于其他中国无人驾驶公司。
除了加州,中国无人驾驶公司也正在北京、广州、安庆等地积极开展测试,因为还缺少相应的信息披露机制,这部分数据我们还无法得知。
苹果无人驾驶汽车的艰难之路
DMV 报告中,苹果的无人驾驶是掉队的那个。
从 MPI 来看,苹果排在倒数第二位,为 1.1 英里,也就是说每开 1.1 英里,苹果的无人车就需要一次人为介入,这和 Waymo 的 11154.3 英里是天壤之别;苹果无人车需要人为干预的频次为 871.65 次/千英里。
比苹果数据更差的是 Uber,需要人为干预的频次为 2608.46 次/千英里,MPI 为 0.4 英里。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2018 年 3 月,Uber 的无人驾驶汽车导致一名行人丧生的案件后,它就停止了再加州的道路测试。DMV 的报告中,Uber 在 3 月后的数据是缺失的。从这个意义来说,苹果的无人驾驶汽车是垫底的。
苹果的汽车项目被称为泰坦计划(Project Titan),最初它致力于研发与特斯拉竞争的新能源汽车。2017 年,苹果获得 DMV 的许可,可以在公共道路上测试自动驾驶汽车,苹果的无人车开始暴露在公共视野中。
但泰坦计划并不顺利。2018 年,苹果从特斯拉挖回了后者的首席工程师道格·菲尔德(Doug Field),此人之前是苹果硬件工程副总裁,在 2013 年跳槽到特斯拉。
▲ 特斯拉没有出现在报告中,因为它借助用户的 autopilot 为自己收集数据并改进自动驾驶功能,而不是用无人车在道路上测试. 图片来自:gettyimages
有媒体统计,仅截至 2018 年 8 月份,就有约 46 名特斯拉员工跳槽苹果。这还引发了特斯拉和苹果的口水仗,马斯克甚至说苹果是「特斯拉坟场」,意思是挖的都是特斯拉开掉的人。
1 月,媒体曝出,苹果从泰坦计划大幅裁员 200 多人。根据最新的苹果华裔工程师涉嫌泄密被捕案件的证词显示,泰坦计划有大约 1200 名核心员工。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苹果在加州道路上开展公共测试的无人驾驶汽车有 62 辆,在所有公司中排名第 3,近 8 万英里的行驶里程,也仅次于 Waymo 和通用 Cruise,远超其他公司。
2017 年,苹果还建议 DMV 在报告中加入对无人驾驶汽车「成功阻止事故」的考量,苹果的无人驾驶汽车至今也未卷入明显的车祸中。
在对待安全的态度上,苹果还是值得 Uber 认真学习。
=======================
自动驾驶汽车想成为主流?先过了这十二关再说
https://news.cnblogs.com/n/619412/
自动驾驶汽车想成为主流?先过了这十二关再说_IT新闻_博客园
news.cnblogs.comView Original
自动驾驶汽车已经成了整个汽车行业的掌上明珠,未来这些汽车有可能影响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在有些人看来,这项技术只不过是交通进化历程中新迈出的一步而已,毕竟已经有人在控制操纵杆玩“飞行汽车”了。不过,无人驾驶的未来世界还是让一部分人感到恐慌,他们担心这些“机器人”会给世界带来混乱。
但走在前沿的汽车制造商、科技公司与一级供应商们可不在乎,它们疯狂在这一领域砸钱,力图成为第一个完成自动驾驶汽车大规模量产的开拓者。
不过,无论技术人员多么信心十足,大家还是有一个问题,即“自动驾驶汽车什么时候能华丽转身,从非主流的试验性项目升级为主流交通方式?”
日本轮胎巨头住友橡胶北美分公司 CEO 兼总裁 Richard Smallwood 就认为,这件事宜早不宜迟。在去年克莱蒙森大学全球轮胎产业峰会的演讲中,他就引用了多家汽车厂商的数据,认为未来五年是自动驾驶汽车落地的高峰期。
市场研究公司 HIS Markit 的研究数据也支持他的判断。“IHS 指出,自动驾驶汽车的销售将在 2025 年拉开大幕,2035 年销量会激增至 118 万台,而到本世纪中叶,传统的有人驾驶汽车将彻底在市场上绝迹。”
同时,大家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为什么需要自动驾驶汽车?”最简单的回答就是“提升道路安全性”。
除此之外,阻挡自动驾驶汽车的“拦路虎”还有很多。虽然自动驾驶汽车在技术上确实可行,但细节会决定成败,而且新技术必然会带来很多新问题。
那么,阻碍自动驾驶汽车走向主流的 12 大“拦路虎”都是什么呢?我们可以一起往下看:
手势盲人。与自然语言识别一样,自动驾驶汽车“破译”驾驶员或行人的手势也相当的“苦恼”。也就是说,在工地附近,自动驾驶汽车面对指挥交通的交警可能会手足无措;在红绿灯坏掉的十字路口,它的犹疑不决更是会成为后车咒骂的对象;在演唱会或重大赛事期间,无法理解疏导人员手势的它更是会成为堵车的元凶。这会让自动驾驶汽车提升交通效率的优点荡然无存。
雪地废柴。自动驾驶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需要识别大量路标,比如车道分隔线,转弯标线或汇流线等。一旦进入冬季,大雪不但会覆盖路上的标线,还会挡住车辆传感器,直接将车辆“致盲”。
雨季弱智。让自动驾驶汽车抓狂的不但是漫天飞雪的冬天,还有大雨滂沱的日子,因为突然增大的水流会让道路标线变模糊,丰富的水汽也能让摄像头“致盲”。此外,如果车辆无法探知水深,它们也不敢贸然行动,到时车辆后方肯定又是一堵一大片。
沟通无能。即使自动驾驶汽车对传统汽车的替代是必然的,其间也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转变期,而在这段时间里自动驾驶汽车必须和有人驾驶汽车分享道路,不和谐的产生是必然的。
举例来说,现代车辆上的喇叭其实就是一种提供警告的通讯工具,自动驾驶汽车能听懂不同频率喇叭中的意味吗?此外,后方车道中车辆狂闪大灯时,自动驾驶汽车知道该让出车道方便后车通行吗?更有趣的是,喇叭和闪灯有时还意味着后方车辆司机的不高兴,自动驾驶汽车能分辨出其中的微妙差别吗?
如果遇到消防车和救护车这种为了抢时间可以无视交通规则的特种车辆呢?自动驾驶汽车知道如何应对吗?有人会说,给车上装了 V2V 设备不就解决问题了?但他们忽略的是,这些特种车辆可能服役时间长达 20 年,它们真能跟上不断迭代的新技术吗?
法律空白。自动驾驶汽车的兴起需要一整套新的判例法支持,否则出了问题法官都不知道该引用哪条法律判例,而这一体系的建立恐怕要花数十年。提到自动驾驶汽车引发的法律与道德考量,人们都会首先想起“电车难题”。在大多数人看来,当遇到无法做出决断的情况时,自动驾驶汽车必须要将损失降到最低,也就是说杀死一个人和杀死一群人之间去选择前者。基于现有法律,死者的代理律师就能以谋杀罪将厂商告上法庭,毕竟这样的决断程序是厂商授意灌入自动驾驶汽车的。虽然有些乌鸦嘴,但未来肯定还会有人被自动驾驶汽车夺去生命。监管机构会作何反应?各地政府之间会有不同的标准吗?
隐私难保。为了安全,各家厂商必定会严密监视自动驾驶汽车的行踪。在采集车辆数据的同时,乘客数据肯定会被一并拿走,那么我们如何能保证自己的隐私不会成为他人的牟利工具?
成本壁垒。毋庸置疑的是,自动驾驶汽车成本高于传统车辆,而价格会直接影响车辆的获得成本。那么,一辆二手的自动驾驶汽车还能有多少残值呢?如果要类比的话,我们可以想想手中的 PC,它们也可以通过升级包不断获得新的功能,但硬件上的限制最终还是会影响其使用体验。如果汽车也成了消费电子产品,普通人还用得起吗?
税收窟窿。自动驾驶汽车在遵章守纪方面绝对是人类榜样,不过不超速不乱停的它们可能会让财政部门头疼。毕竟像西雅图这样的中型城市,交通罚款占到了城市运营资金的 2.6%。前段时间《连线》杂志的一篇文章就指出,自动驾驶汽车可能会让城市陷入破产。好在,善于“开源”的政府官员已经有了应对策略,他们准备用登记税来补这个税收窟窿。
器官荒。虽然这样考虑有点不人道,但在很多欧美国家,死于交通事故的年轻人是器官捐献的第一来源。有了自动驾驶汽车,那些等着器官移植的人怎么办?
5G 未落地。首先,所谓的第五代无线网络明年才有眉目。其次,虽然 5G 很强大,但大量自动驾驶汽车入网可能也会让它不堪重负。当然,这只是暂时的担忧,技术的发展能磨平一切缺点。
电磁干扰。太阳风暴虽然非常罕见但却无法预测,一旦爆发,就会释放大量能量,造成巨大的地磁活动和辐射出现。此时,车辆的 GPS 系统与卫星之间的数据传输就会遭到干扰。此前,就有电磁干扰造成航班偏离路线的事故出现。
网络安全。这可不是危言耸听,未来黑客们动动手指可能就会造成车毁人亡的悲惨后果,同时带来相关政府部门的监管风暴。也许《速度与激情 8》中车辆全城大暴走的场景离我们真的不远了。
很惊讶业内专家对于技术发展的误解如此之深!
无人技术本身是一种复杂的软件开发。软件开发自然应该遵循软件开发的规律。
有两种常见方法。
假定这个软件有100个模块,假定所有模块工作量相同。
第一种方法是,齐头并进,着重研究最落后的短板,全部模块完成后一起上线。
第二种方法是,齐头并进,但重点研究最长的长板。完成一个模块上线一个模块。
就我所知,第一种方法早已被淘汰。因为它会给人一种幻觉:进展很快。而事实上,如果没有在实际环境中由真实用户测试,我们永远不知道一个模块是否真的完成。也许表面上看所有模块都完成了99%,但最后会发觉,还有大量工作需要完成。真实进度是30%而不是99%
第二种方法虽然看起来进展缓慢,但非常扎实。如果从表面上看上线了50个模块,就可以确认完成了50%
特斯拉遵循的是后者,而其它公司选择了前者。
Waymo 号称 “每行驶 11154.3 英里,才需要一次人为介入”。但这是在完美的测试环境中。在真实环境中交给真实用户,情况会如何?
在真实环境中,有许多难关(自动驾驶汽车想成为主流?先过了这十二关再说, https://news.cnblogs.com/n/619412/)。有的难关,像“手势盲人”,真实进展多半接近零。而不解决这个问题,就没法全自动驾驶。
而特斯拉在高速公路上的(四级)自动驾驶,看起来就靠谱多了。我甚至相信,今年就能普及。
到今年年底就能看到近百万辆特斯拉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自动驾驶,想想就让人激动!
这是人类文明向前飞跃了一大步!
【转】
https://www.ifanr.com/1173400
无人驾驶最新格局:Waymo、通用神仙打架,百度等中国公司成绩不错,苹果尝到垫底的滋味
加州车辆管理局(DMV)可能是世界上最专业的无人驾驶监管机构。
DMV 非常大胆地推动无人驾驶的发展,比如它在 2012 年紧随内华达州之后,允许无人驾驶汽车在公共道路展开测试;2018 年,它颁布了全球首个可以不配备安全员的完全无人驾驶牌照,并在之后允许无人驾驶汽车免费接送乘客。
这吸引了全世界的无人驾驶公司,几乎每家公司都会在加州设置办事处,并积极开展道路测试。
同时,DMV 非常关注无人驾驶汽车的安全性和技术。每年,它都会要求在加州开展路测的无人驾驶公司提供详细的情况,并据此公布两份报告,其中一份是过去一年和无人驾驶有关的车祸报告。
另一份是无人驾驶汽车的「脱离报告」(Disengagement Report),即车辆以无人驾驶状态行驶时需要人类驾驶员介入的频次,以「次/千英里」或每次人为干预发生时走过的里程(MPI)作为衡量指标。「脱离报告」可以很大程度上反应无人驾驶公司的实力。
最近,DMV 公布了 2018 年度的无人驾驶汽车「脱离报告」,它也反映了全球无人驾驶的最新格局。
Waymo、通用 Cruise 神仙打架
Waymo 依然是无可争议的霸主。
每 1000 英里的行驶中,Waymo 的无人驾驶汽车平均需要 0.09 次人为介入;或者说,Waymo 的无人驾驶汽车每行驶 11154.3 英里,才需要一次人为介入。
在 2018 年度的 1271587 英里的路测中,Waymo 的「脱离」行为只发生了 114 次。
对 Waymo 来说,这已经属于常规操作。去年的报告中,Waymo 需要人为干预的频次已经是 0.18 次/千英里的水平。
榜单中的第二名是通用的 Cruise,它的无人驾驶汽车的人为干预频次为 0.19 次/千英里,MPI 则为 5204.9 英里。
从数据上看,虽然通用和 Waymo 还有一些差距,但它也足以睥睨群雄。这两家公司已经居于无人驾驶的金字塔顶端。
Waymo 是最早开展无人驾驶研究的公司,背后有技术实力和财力同样雄厚的 Google 做支撑,已经积累了其他公司难以比拟的技术和数据。
通用 Cruise 则是汽车厂商发力无人驾驶的典范。
2016 年,通用收购了硅谷无人驾驶公司 Cruise Automation,这已经比 Waymo 开展无人驾驶测试晚了 7 年。
不过,通用 Cruise 在 2017 年就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可以量产的无人驾驶汽车」。这个概念稍微有点拗口,主要意义在于它不同于以 Google 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对上市的普通车辆进行改装,而是直接在生产线上为自动驾驶汽车进行优化。
也就是说,一但配套的无人驾驶技术或法律法规成熟,通用可以最快速度进行量产。这也是汽车厂商的优势。
2018 年,投行 RBC Capital Markets 的研报认为,通用 Cruise 的估值或能达到 430 亿美元。
以百度为代表的中国无人驾驶公司们
DMV 的报告中,中国或有很深的中国背景的无人驾驶公司也大放异彩。
Pony.AI 的无人车需要人为介入的频次是 0.98 次/千英里,MPI 为 1022.3 英里,排名第 5;百度以 4.86 次/千英里,MPI 205.6 英里排在第 7;AutoX、Roadstar.AI 和文远知行(WeRide)分别排名第 9 – 11 位。
在报告中的全部 48 家公司中,中国的无人驾驶公司显示了不错的实力。
不过,仅从需要人为介入频次上看中国无人驾驶公司的实力,还远远不够。
首先,DMV 报告基于各家公司自行提交的数据,而每家公司对「脱离」的统计是不同的,例如《投资界》报道称,一些公司处理 MPI 数据的方式是:将每个人工干预的数据均导入仿真器,在其中由工作人员主观判断,如果当时场景下安全员不干预是否可以接受,如果可以接受就当做零人工干预。
另外,各家公司的自动驾驶车辆数量、路测里程也是重要的考量指标。例如排名靠前的 Roadstar.AI 只有两辆测试车,行驶里程仅 7539 英里,远少于其他中国无人驾驶公司。
除了加州,中国无人驾驶公司也正在北京、广州、安庆等地积极开展测试,因为还缺少相应的信息披露机制,这部分数据我们还无法得知。
苹果无人驾驶汽车的艰难之路
DMV 报告中,苹果的无人驾驶是掉队的那个。
从 MPI 来看,苹果排在倒数第二位,为 1.1 英里,也就是说每开 1.1 英里,苹果的无人车就需要一次人为介入,这和 Waymo 的 11154.3 英里是天壤之别;苹果无人车需要人为干预的频次为 871.65 次/千英里。
比苹果数据更差的是 Uber,需要人为干预的频次为 2608.46 次/千英里,MPI 为 0.4 英里。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2018 年 3 月,Uber 的无人驾驶汽车导致一名行人丧生的案件后,它就停止了再加州的道路测试。DMV 的报告中,Uber 在 3 月后的数据是缺失的。从这个意义来说,苹果的无人驾驶汽车是垫底的。
苹果的汽车项目被称为泰坦计划(Project Titan),最初它致力于研发与特斯拉竞争的新能源汽车。2017 年,苹果获得 DMV 的许可,可以在公共道路上测试自动驾驶汽车,苹果的无人车开始暴露在公共视野中。
但泰坦计划并不顺利。2018 年,苹果从特斯拉挖回了后者的首席工程师道格·菲尔德(Doug Field),此人之前是苹果硬件工程副总裁,在 2013 年跳槽到特斯拉。
▲ 特斯拉没有出现在报告中,因为它借助用户的 autopilot 为自己收集数据并改进自动驾驶功能,而不是用无人车在道路上测试. 图片来自:gettyimages
有媒体统计,仅截至 2018 年 8 月份,就有约 46 名特斯拉员工跳槽苹果。这还引发了特斯拉和苹果的口水仗,马斯克甚至说苹果是「特斯拉坟场」,意思是挖的都是特斯拉开掉的人。
1 月,媒体曝出,苹果从泰坦计划大幅裁员 200 多人。根据最新的苹果华裔工程师涉嫌泄密被捕案件的证词显示,泰坦计划有大约 1200 名核心员工。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苹果在加州道路上开展公共测试的无人驾驶汽车有 62 辆,在所有公司中排名第 3,近 8 万英里的行驶里程,也仅次于 Waymo 和通用 Cruise,远超其他公司。
2017 年,苹果还建议 DMV 在报告中加入对无人驾驶汽车「成功阻止事故」的考量,苹果的无人驾驶汽车至今也未卷入明显的车祸中。
在对待安全的态度上,苹果还是值得 Uber 认真学习。
=======================
自动驾驶汽车想成为主流?先过了这十二关再说
https://news.cnblogs.com/n/619412/
自动驾驶汽车想成为主流?先过了这十二关再说_IT新闻_博客园
news.cnblogs.comView Original
自动驾驶汽车已经成了整个汽车行业的掌上明珠,未来这些汽车有可能影响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在有些人看来,这项技术只不过是交通进化历程中新迈出的一步而已,毕竟已经有人在控制操纵杆玩“飞行汽车”了。不过,无人驾驶的未来世界还是让一部分人感到恐慌,他们担心这些“机器人”会给世界带来混乱。
但走在前沿的汽车制造商、科技公司与一级供应商们可不在乎,它们疯狂在这一领域砸钱,力图成为第一个完成自动驾驶汽车大规模量产的开拓者。
不过,无论技术人员多么信心十足,大家还是有一个问题,即“自动驾驶汽车什么时候能华丽转身,从非主流的试验性项目升级为主流交通方式?”
日本轮胎巨头住友橡胶北美分公司 CEO 兼总裁 Richard Smallwood 就认为,这件事宜早不宜迟。在去年克莱蒙森大学全球轮胎产业峰会的演讲中,他就引用了多家汽车厂商的数据,认为未来五年是自动驾驶汽车落地的高峰期。
市场研究公司 HIS Markit 的研究数据也支持他的判断。“IHS 指出,自动驾驶汽车的销售将在 2025 年拉开大幕,2035 年销量会激增至 118 万台,而到本世纪中叶,传统的有人驾驶汽车将彻底在市场上绝迹。”
同时,大家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为什么需要自动驾驶汽车?”最简单的回答就是“提升道路安全性”。
除此之外,阻挡自动驾驶汽车的“拦路虎”还有很多。虽然自动驾驶汽车在技术上确实可行,但细节会决定成败,而且新技术必然会带来很多新问题。
那么,阻碍自动驾驶汽车走向主流的 12 大“拦路虎”都是什么呢?我们可以一起往下看:
手势盲人。与自然语言识别一样,自动驾驶汽车“破译”驾驶员或行人的手势也相当的“苦恼”。也就是说,在工地附近,自动驾驶汽车面对指挥交通的交警可能会手足无措;在红绿灯坏掉的十字路口,它的犹疑不决更是会成为后车咒骂的对象;在演唱会或重大赛事期间,无法理解疏导人员手势的它更是会成为堵车的元凶。这会让自动驾驶汽车提升交通效率的优点荡然无存。
雪地废柴。自动驾驶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需要识别大量路标,比如车道分隔线,转弯标线或汇流线等。一旦进入冬季,大雪不但会覆盖路上的标线,还会挡住车辆传感器,直接将车辆“致盲”。
雨季弱智。让自动驾驶汽车抓狂的不但是漫天飞雪的冬天,还有大雨滂沱的日子,因为突然增大的水流会让道路标线变模糊,丰富的水汽也能让摄像头“致盲”。此外,如果车辆无法探知水深,它们也不敢贸然行动,到时车辆后方肯定又是一堵一大片。
沟通无能。即使自动驾驶汽车对传统汽车的替代是必然的,其间也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转变期,而在这段时间里自动驾驶汽车必须和有人驾驶汽车分享道路,不和谐的产生是必然的。
举例来说,现代车辆上的喇叭其实就是一种提供警告的通讯工具,自动驾驶汽车能听懂不同频率喇叭中的意味吗?此外,后方车道中车辆狂闪大灯时,自动驾驶汽车知道该让出车道方便后车通行吗?更有趣的是,喇叭和闪灯有时还意味着后方车辆司机的不高兴,自动驾驶汽车能分辨出其中的微妙差别吗?
如果遇到消防车和救护车这种为了抢时间可以无视交通规则的特种车辆呢?自动驾驶汽车知道如何应对吗?有人会说,给车上装了 V2V 设备不就解决问题了?但他们忽略的是,这些特种车辆可能服役时间长达 20 年,它们真能跟上不断迭代的新技术吗?
法律空白。自动驾驶汽车的兴起需要一整套新的判例法支持,否则出了问题法官都不知道该引用哪条法律判例,而这一体系的建立恐怕要花数十年。提到自动驾驶汽车引发的法律与道德考量,人们都会首先想起“电车难题”。在大多数人看来,当遇到无法做出决断的情况时,自动驾驶汽车必须要将损失降到最低,也就是说杀死一个人和杀死一群人之间去选择前者。基于现有法律,死者的代理律师就能以谋杀罪将厂商告上法庭,毕竟这样的决断程序是厂商授意灌入自动驾驶汽车的。虽然有些乌鸦嘴,但未来肯定还会有人被自动驾驶汽车夺去生命。监管机构会作何反应?各地政府之间会有不同的标准吗?
隐私难保。为了安全,各家厂商必定会严密监视自动驾驶汽车的行踪。在采集车辆数据的同时,乘客数据肯定会被一并拿走,那么我们如何能保证自己的隐私不会成为他人的牟利工具?
成本壁垒。毋庸置疑的是,自动驾驶汽车成本高于传统车辆,而价格会直接影响车辆的获得成本。那么,一辆二手的自动驾驶汽车还能有多少残值呢?如果要类比的话,我们可以想想手中的 PC,它们也可以通过升级包不断获得新的功能,但硬件上的限制最终还是会影响其使用体验。如果汽车也成了消费电子产品,普通人还用得起吗?
税收窟窿。自动驾驶汽车在遵章守纪方面绝对是人类榜样,不过不超速不乱停的它们可能会让财政部门头疼。毕竟像西雅图这样的中型城市,交通罚款占到了城市运营资金的 2.6%。前段时间《连线》杂志的一篇文章就指出,自动驾驶汽车可能会让城市陷入破产。好在,善于“开源”的政府官员已经有了应对策略,他们准备用登记税来补这个税收窟窿。
器官荒。虽然这样考虑有点不人道,但在很多欧美国家,死于交通事故的年轻人是器官捐献的第一来源。有了自动驾驶汽车,那些等着器官移植的人怎么办?
5G 未落地。首先,所谓的第五代无线网络明年才有眉目。其次,虽然 5G 很强大,但大量自动驾驶汽车入网可能也会让它不堪重负。当然,这只是暂时的担忧,技术的发展能磨平一切缺点。
电磁干扰。太阳风暴虽然非常罕见但却无法预测,一旦爆发,就会释放大量能量,造成巨大的地磁活动和辐射出现。此时,车辆的 GPS 系统与卫星之间的数据传输就会遭到干扰。此前,就有电磁干扰造成航班偏离路线的事故出现。
网络安全。这可不是危言耸听,未来黑客们动动手指可能就会造成车毁人亡的悲惨后果,同时带来相关政府部门的监管风暴。也许《速度与激情 8》中车辆全城大暴走的场景离我们真的不远了。
如何快速泡出一杯香浓可口而且便宜的。。。。。。速溶咖啡
速溶咖啡喝了多年。
不断尝试各种选择后,自信找到了正确方法!
1. 购买纯速溶咖啡
各主要品牌应该都可以。我选择的是 Moccona: https://shop.coles.com.au/a/a-national/product/moccona-classic--coffee-freeze-dried
一定要避开小袋包装,例如: https://shop.coles.com.au/a/a-national/product/robert-timms-royal-special-coffee-bags
绝对不加咖啡伴侣一类的东西。
2. 一小匙咖啡
根据个人口味决定咖啡量。多一小匙也没问题,但咖啡会比较苦。
3. 一点点热水或者开水
盖住杯底,一两厘米深。
4. 鲜奶
全脂脱脂均可。全脂更香浓,脱脂更健康更不容易发胖。
把杯子加满。杯中80%甚至90%应该都是牛奶。
5. 放入微波炉加温
我在1000瓦微波炉中加热 77 秒。
6. 完成
稍稍冷却后即可享用!
要点1: 不加糖
这不仅更健康,而且可以更容易体会到咖啡独特的风味。
要点2: 刚开始可能觉得比较苦,但因为苦味很淡,应该几天内就会适应
要点3: 无需搅拌
可以少洗一个调羹!哈哈。
天下大势,一直在合
以前觉得,“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伪真理。
这就像说,“股市有涨有跌”。
我们并不能从这种似乎很有道理的话中学到任何东西。
而阅读《智人-人类简史》之后才发觉,天下大势,一直在合。
一万年前,到处是小部落;慢慢地,小部落变成大部落,村镇,小城市,大城市。
2017 年年末中国城镇人口已经占总人口 58.52%(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8%AD%E5%9B%BD%E4%BA%BA%E5%8F%A3 )
在美国,2008年时约有81%人口居住在城市及其郊区(同时期世界城镇化率为54%)( https://zh.wikipedia.org/zh-hans/%E7%BE%8E%E5%9B%BD%E4%BA%BA%E5%8F%A3 )
所以,类似于“上山下乡”的政策肯定错误, 因为降低了社会效率。
这就像说,“股市有涨有跌”。
我们并不能从这种似乎很有道理的话中学到任何东西。
而阅读《智人-人类简史》之后才发觉,天下大势,一直在合。
一万年前,到处是小部落;慢慢地,小部落变成大部落,村镇,小城市,大城市。
2017 年年末中国城镇人口已经占总人口 58.52%(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8%AD%E5%9B%BD%E4%BA%BA%E5%8F%A3 )
在美国,2008年时约有81%人口居住在城市及其郊区(同时期世界城镇化率为54%)( https://zh.wikipedia.org/zh-hans/%E7%BE%8E%E5%9B%BD%E4%BA%BA%E5%8F%A3 )
所以,类似于“上山下乡”的政策肯定错误, 因为降低了社会效率。
电动汽车应该而且必然普及
碳排放这种事情,就相当于远期高利贷:几十年几百年后,这笔债是要还的。如果人类不加节制,情况可能会比2.52亿年前那次更糟。那一次,温度上升了12度,90%生物灭绝。( https://www.bloomberg.com/opinion/articles/2018-12-21/lessons-on-global-warming-from-prehistoric-end-permian-extinction )海水中的生物因为水温太高氧气不足,死掉了99%
很多人觉得,“我死后哪管它洪水滔天”。
确实,这是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后的事情。但,我们真的不在乎子孙后代吗?!
减少碳排放有两个步骤:1. 用可再生能源发电;2. 用电力驱动汽车等动力设备。
两个步骤缺一不可。
对于运输业而言,如果没有电动汽车,就算所有电力都来源于零排放的可再生能源,汽车产生的排放还是一点不会少。
而运输业的碳排放占所有碳排放的34%(1830/5390=34%), 所以,普及电动汽车,越快越好。
下面这张是碳排放示意图( https://flowcharts.llnl.gov/content/carbon/carbon_emissions_2013/2013USCarbon.png )
与传统内燃车相比,除了价格,电动车几乎在所有方面都具备压倒性优势。等锂电池价格进一步下降,同时电动车产量进一步上升后,电动车并不会比内燃车贵很多。
如果考虑碳排放或者能源价格或者性能,电动车的真实价格很可能已经低于内燃车。
2018 年是电动车时代的起点:大规模生产的电动车(特斯拉 Model 3)终于开始盈利,而且利润丰厚。
PS: 个人认为,2018 年是电动车时代的起点:大规模生产的电动车(特斯拉 Model 3)终于开始盈利,而且利润丰厚。
下面是分析说明。
1. 能源利用效率
https://twitter.com/ElonMuskScience/status/1092890723324780544
即便完全用煤炭发电,电动汽车的碳排放也远远低于内燃机汽车(汽油,柴油)和氢能源汽车。
2. 可再生能源的价格趋势
https://twitter.com/ElonMuskScience/status/1092886156365234181
总体上看,如果不考虑碳排放价格,目前可再生能源仍然比化石能源价格贵30%到70%
主要原因就是仍然昂贵的锂电池。但可以期待价格会随着规模扩大和技术改进而不断下滑。
3. 驱动系统的复杂性
下面这两张展示了内燃机车的驱动系统的复杂性。内燃汽车的驱动系统有2000+活动部件。( https://insideevs.com/electric-vehicles-kill-gas-car/ , https://twitter.com/i/moments/1011459480121323520 )
这一张展示了电动汽车的驱动系统。仅仅包含20+活动部件。( https://insideevs.com/electric-vehicles-kill-gas-car/ )
活动部件的数目在很大程度上代表其可靠性和维护成本。
PS: 电动引擎和内燃引擎,外观类似,功能类似,实际上却完全不同。差异之大,几乎可以并肩内燃引擎与马之间的差异。
4. 汽车价格
内燃车的初始价格非常昂贵,但很快随着技术和工艺流程的进步而不断下滑。
下面是当年红极一时的 T 型车的历史价格。
https://twitter.com/VuryFurryBur/status/1093168322856681474
电动汽车才刚刚兴起。当前高质量电动车非常昂贵。即便是中档特斯拉 Model 3 也要 8 万澳元。
但不难想象,在不久的将来,价格同样会大幅度下降。
PS: 特斯拉汽车昂贵很大一部分原因时因为“高速公路自动驾驶”功能。
目前电动车的整体价格仍然高于内燃车,但电动车安全,而寿命长。
特斯拉汽车本身就非常坚固(超出了传统的五星范围),而从2017年开始 AutoPilot 让它如虎添翼。AutoPilot 每秒多次扫描四周,永不松懈。AutoPilot 的改进永不停歇。换个角度看:买了一台奔驰后,在接下来的10年里,它的安全性会提高多少?
这个是不久前发生的例子: https://twitter.com/DanielHjr7/status/1095196216143400960
生命无价。为了安全,多花一点是值得的。(具体请见下面第八节)
电动车的寿命理论上应该比内燃车长好几倍,只是目前尚缺乏大规模验证。
5. 能源价格
平均来说,电动车跑100公里,大概需要 18 度电。如果每天半夜充电,需要大概 AU$3.25( https://www.ergon.com.au/network/smarter-energy/electric-vehicles/charging-your-electric-vehicle )
虽然一些汽车号称100公里只需要6升汽油, 但澳洲统计局说,平均耗油 11.1 升/百公里( https://www.aph.gov.au/About_Parliament/Parliamentary_Departments/Parliamentary_Library/pubs/BN/2012-2013/VehicleFuelStandards );RTA 说是 8 到 12 升 ( http://www.myrta.com/online-services/drive-green/jee/drive-green-help.html )
以 11.1升计算,油价如果是AU$1.5,就是 AU$16.65
哪个合算一目了然。
6. 长途充电桩
很多人抱怨充电速度太慢,但这里有几个思维误区。
首先是,充电能够节省多少时间?
去一次加油站,需要(排队)加油,(排队)付款,(排队)出加油站。平均至少10分钟。每两周加油一次,一年就是260分钟。而在家充电就把这些时间全部省下来了。
其次,长途旅行开车几百公里之后,本来就应该停下来休息。用餐,上厕所,休息一下。30分钟很正常。而充电30分钟,一般来说够了。
最后,长途充电并不是从0%充到100%,而是20%充到80%,而这种情况下,充电速度很快。
下面这个是实测。
TESLA MODEL 3 的充电速度,126 KW。
[url]https://cleantechnica.com/2019/02/09/tesla-model-3-ccs-charging-126-kw-higher-power-coming-soon/[/url]
特斯拉很快会发布第三代充电桩,据说速度会达到 200 KW.
而特斯拉标准版(350公里续航)的电池才 50 KWH,长距离版(500公里续航)也只有 74 KWH。
按照 120 KW 计算,74 KWH 从 20% 到 80%,大概需要 60 * ( 74 * 0.6 / 120 ) = 22.2 分钟。
按照 200 KW 计算,需要大概 60 * ( 74 * 0.6 / 200 ) = 13.3 分钟。
当然,尽管电动汽车每年350天可以在家充电,难免也会跑长途。
澳洲目前有至少800个快速充电桩,以及上万”慢速“(需要6+小时,一般在旅馆和停车场)充电点。车子也可以自带便携式充电器(任何标准插口都能用)
https://myelectriccar.com.au/charge-stations-in-australia/
考虑到澳洲目前电动车保有量非常低,快速充电桩的数目必将不断迅速增加。
PS: 当电力不足时,特斯拉汽车会根据附近充电桩和自身状况,主动提醒充电,并给出指路地图。
8. 锂电池污染
”总的来讲,锂电池对环境的影响不大,不论生产、使用和报废,都不含有、也不产生任何铅、汞、镉等有毒有害重金属元素和物质.“
http://www.cbea.com/ldc/201808/158635.html
8. 电动车的安全性
这一段像软广告。
但除了特斯拉,其它汽车都没有大批量生产(年产量超过5万。中国骗补贴的电动车不包括),难以进行比较。
2017年全澳有1226人死于车祸。2016年约32,300人在车祸中受伤。假定其中10%是重伤,那么死亡和重伤加起来就是4400人。
https://www.budgetdirect.com.au/car-insurance/research/car-accident-statistics.html
全澳一共约2500万人。也就是说,一个人每年重大车祸的概率是万分之 1.76
概率很低是吗?让我们进一步计算。
人生经常坐车,算从20岁到70岁,50年。 一个人一生中经历重大车祸的概率是 1.76 * 50 / 10000 = 0.88%
人有多少直系亲属?幼年有祖父母,老了有孙子辈。 为了计算方便,按照一个家庭三代计算: 四个祖父母,一对夫妻,两个孩子。也就是 8 个人。作为家庭,遭遇严重车祸的概率是 0.88% * 8 = 7%
换句话说,如果问一个70岁的老人,“你的直系亲属有人遭遇重大车祸吗?” 有 7% 的人会回答: “是的。”
一辆安全的车就是为了应对这 7%
特斯拉的事故概率远远低于传统汽车。启用 Autopilot 后,概率约为平均水平的七分之一。 Autopilot 在 2017 和 2018 年获得了重大改进,而改进都被更新到了几乎所有特斯拉汽车上。特斯拉承诺,他们将不断提升 Autopilot 的能力。
也就是说,只有 1% 的 70 岁老人会回答: “是的。”(如果所有直系亲属都仅仅驾驶和乘坐安全级别和特斯拉相仿的汽车)
而完美的自动驾驶能够避免多少车祸? 至少 90% ( https://money.cnn.com/2018/03/21/technology/self-driving-car-safety/index.html )
毫无疑问,对于剩下的 10%,自动驾驶也能大大减少重伤和死亡概率。
唯一的问题是,为了把重大车祸概率从 7% 降到 1%,甚至 0.1%,你愿意多付多少钱?
换个角度看:买了一台奔驰后,在接下来的10年里,它的安全性会提高多少?
PS: 有人说”锂电池受撞击会爆炸“。准确说,只有严重变形导致内部短路才会爆炸。特斯拉采用了最先进的小电池,把意外可能性降低到了最低。(受撞击时,电池与电池之间出现位移,但电池内部稳定。其它电动车都是大电池,相对危险得多。当然,内燃车着火爆炸的可能性更大)
====
Tesla Model 3榮膺全球最安全車輛的秘密
”Model 3 成為了 NHTSA 有史以來測試過的最安全的車,所謂最安全就是車內乘客在碰撞事故中受傷的概率最小“
https://www.cool3c.com/article/138345
特斯拉Model 3发生严重车祸 安全性得到了证实
http://usstock.jrj.com.cn/2018/07/17021624822546.shtml
事故概率远远低于传统汽车
“In the 4th quarter, we registered one accident for every 2.91 million miles driven in which drivers had Autopilot engaged. For those driving without Autopilot, we registered one accident for every 1.58 million miles driven. By comparison, NHTSA’s most recent data shows that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re is an automobile crash every 436,000 miles.”
https://www.teslarati.com/tesla-q4-2018-vehicle-safety-report-results/
特斯拉指责车主枪击电池组导致Model S起火:双方最终和解
”起火的原因是电池组中弹,而且子弹由车内人射出“
https://news.mydrivers.com/1/607/607884.htm
汽油燃烧迅速,而锂电池能量密度低,释放速度慢,不易造成人身伤害
内燃汽车的着火概率比特斯拉高11倍
https://insideevs.com/electric-car-fire-risk-compared-gas-cars
9. 用户满意度
这一段也像软广告。
简单说,特斯拉汽车的用户满意度很高。
虽然贵,2018年特斯拉还是卖掉了24万辆,占据美国电动车市场80%份额。
早期的MODEL S 已经在路上跑了 6 年,口碑还不错。
消费者报告:特斯拉Model 3是“给人带来最多快乐”的汽车
https://news.cnblogs.com/n/618827/
《消费者报告》:特斯拉获评用户心中最值得购买的汽车
https://tech.sina.com.cn/roll/2019-02-07/doc-ihrfqzka4022886.shtml
10. 电池寿命
很多中国国产电动汽车的电池寿命非常短。就我所知,这主要是电池管理系统的质量问题。
还是只能以特斯拉举例。
特斯拉,BOLT,LEAF 汽车(2018年美国电动汽车销量前三名)电池寿命都很长。
在下面这个例子中,50万公里只损失13%
Tesla Battery Life Longer Than Anyone (Except Elon & JB) Expected
https://cleantechnica.com/2018/08/23/tesla-battery-life-longer-than-anyone-except-elon-jb-expected/
锂电池的电量如果保持在20%到80%,对电池寿命基本上没有任何影响。(我看过一个世界级锂电池专家的讲座,他说可以天天充电放电,用二三十年: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xP0Cu00sZs )
所以电动车厂家一般会超额配置电池容量,以用作缓冲。马斯克说过,如果用户保持电量不超过90%(也就是实际上的80%),电池容量就基本不会衰退。不过他也提到,把电用光是没问题的,不会影响电池寿命。
在充电的时候,电动车的电池管理系统会控制充电功率。如果剩余容量不足20%或者超过80%,功率就很低。
11. 续航里程
中国国产电动车虚标严重。但高质量电动车并非如此。
低温(零下20摄氏度)有显著影响。如果低温下启动,并在驾驶过程中开空调,可能损失高达40%续航,但绝不至于损失60%。(澳洲基本上不用担心这个问题)
这是因为电动车的能源利用效率“太”高。
高温影响不大,因为电动车主要利用风冷给电池和电机降温。
正常温度续航,对于特斯拉,续航完全可以达到标准。
特斯拉 Model 3 标准版(计划2019年6月发布)的续航是350公里,长程版是500甚至595公里(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esla_Model_3 )。
12. 性能
特斯拉各种车型,从 0 到 100 公里/小时,加速最快的是 P100D:2.4 秒(售价 13.5 万美元),最慢的是 Model 3 Mid Range: 5.6 秒(售价4.29万美元),中间有 Model 3 Performance: 3.3 秒(售价 5.8 万美元)。
和传统车对比。
当前世界上最快的量产超跑应该是 Bugatti Chiron:2.4 秒(起步价格 300 万美元)。
宝马 M3: 3.9 秒(价格约 10 万美元)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esla_Model_3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esla_Model_S
https://www.businessinsider.com.au/bugatti-chiron-sport-supercar-price-pictures-details-2018-3
https://www.bmwusa.com/vehicles/m-models/m3/m3-sedan/specifications.html
https://www.caranddriver.com/bmw/m3
明年量产的新一代 Tesla Roadster:1.9 秒(四座,1000公里续航,20 万美元)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esla_Roadster_(2020)
电动车的速度也不算快,就是加速度惊人。
0-100公里/秒差距明显,但运行时加速差异更大。
30-50 miles(50-80 km):
Tesla Model 3 LR: 1.9 秒, LRD (AWD): 1.5 秒, P(5.8万美元): 1.2 秒
GT-R(10万美元): 3.8 秒
50-70 miles(80-112 km):
Tesla Model 3 LR 2.8 秒, LRD (AWD): 2.1 秒, P(5.8万美元): 1.7 秒
Porsche 911 Turbo S(16万美元): 2.5 秒
McLaren 570s(19万美元): 2.7 秒
https://teslamotorsclub.com/tmc/threads/performance-vs-dual-motor-highway-speed.128974/
13. 防盗
“在美国有统计的特斯拉失窃案件中,被盗的115辆特斯拉有112辆事后追回,因为车辆上的“远程控制”选项可让车主和特斯拉公司找到车辆在地图上的位置。”
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2622019.html
岗哨功能(sentry mode),防止打破车窗偷窃
https://www.techspot.com/news/78685-tesla-dog-sentry-modes-arrive-week-protecting-canines.html
13. 氢动力汽车
从物理原理看。。。氢能源不太可能用于汽车。
下面是一些相关文章。
Why hydrogen fuel cell cars are not competitive — from a hydrogen fuel cell expert
https://energypost.eu/hydrogen-fuel-cell-cars-competitive-hydrogen-fuel-cell-expert/
What’s The Real Truth About Hydrogen Fuel Cell Vehicles?
https://insideevs.com/truth-about-hydrogen-fuel-cell-vehicles/
Why Hydrogen Cars Won’t Work: The Limitations of Hydrogen as a Renewable Fuel
https://www.brighthub.com/environment/renewable-energy/articles/8797.aspx
不知道为什么丰田执意开发氢动力汽车,只知道它们近几年没有什么进展。否则两年前就应该开始大规模销售了, 至少现在可以大肆宣传。
14. 结论
电动汽车必然普及。
这意味着什么?内燃汽车在新车和二手车市场的价格将会崩塌。很多人会“trade in”内燃车去买电动车,导致二手内燃车供给量激增。而无意买电动车的人,会去二手市场买内燃车,而不是新车。这种局面将首先诞生于欧洲。
The Prius was the #1 traded in the car for a Tesla Model 3 in the US
https://electrek.co/2018/08/01/tesla-model-3-top-5-trade-in-cars/
但凡经济能力较强,打算买豪车的,我觉得都应该认真考虑电动车。
2015: 97
2016: 244
2017: 396
2018: 1320
[url]https://www.carsales.com.au/editorial/details/how-many-vehicles-has-tesla-sold-in-australia-116755/[/url]
基本价格超过10万澳元,而且没有任何政府补贴,能卖这么多让人惊讶。(愿意尝鲜的有钱人挺多)
今年在澳洲会推出 Model 3,据说长程版(续航500公里)基础价格不到7万,标准版(续航350公里)更是只要5万多,想必能卖得很好。
从纯电动车的新车销量比例看,2018年仍微不足道:
2016 0.86%*0.5=0.43%
2017 1.3%*0.6=0.78%
2018 2.1%*0.7=1.47%
http://www.wikiwand.com/en/Electric_car_use_by_country
但我不认为其原因是“电池成本居高不下,电池能量密度发展缓慢,充电时间太长,车重太重,安全因素等等等等”。
因为,其增长率太可怕了。
2017年相对于2016年: (1.3%*0.6)/(0.86%*0.5)=1.81
2018年相对于2017年: (2.1%*0.7)/(1.3%*0.6)=1.88
一个有重大缺陷的昂贵的全新产品,不可能这样爆发性增长。2013年产量几乎为零,2018年就达到了140万。
https://insideevs.com/global-sal ... -plug-in-cars-sold/
我觉得限制电动车的唯一关键因素:产量不足(包括快速公共充电桩这种基础设施)。即便锂电池供应充足,也只能将纯电动汽车的产量再提高一倍。
好消息是,未来十年,纯电动的增长率每年都会超过50%。到2029年,其新车产量将占到 1.47%*(1.5^10)=84.8%
(锂矿蕴藏量非常丰富,而且锂电池将逐渐不再需要钴)
很多人觉得,“我死后哪管它洪水滔天”。
确实,这是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后的事情。但,我们真的不在乎子孙后代吗?!
减少碳排放有两个步骤:1. 用可再生能源发电;2. 用电力驱动汽车等动力设备。
两个步骤缺一不可。
对于运输业而言,如果没有电动汽车,就算所有电力都来源于零排放的可再生能源,汽车产生的排放还是一点不会少。
而运输业的碳排放占所有碳排放的34%(1830/5390=34%), 所以,普及电动汽车,越快越好。
下面这张是碳排放示意图( https://flowcharts.llnl.gov/content/carbon/carbon_emissions_2013/2013USCarbon.png )
与传统内燃车相比,除了价格,电动车几乎在所有方面都具备压倒性优势。等锂电池价格进一步下降,同时电动车产量进一步上升后,电动车并不会比内燃车贵很多。
如果考虑碳排放或者能源价格或者性能,电动车的真实价格很可能已经低于内燃车。
2018 年是电动车时代的起点:大规模生产的电动车(特斯拉 Model 3)终于开始盈利,而且利润丰厚。
PS: 个人认为,2018 年是电动车时代的起点:大规模生产的电动车(特斯拉 Model 3)终于开始盈利,而且利润丰厚。
下面是分析说明。
1. 能源利用效率
https://twitter.com/ElonMuskScience/status/1092890723324780544
即便完全用煤炭发电,电动汽车的碳排放也远远低于内燃机汽车(汽油,柴油)和氢能源汽车。
2. 可再生能源的价格趋势
https://twitter.com/ElonMuskScience/status/1092886156365234181
总体上看,如果不考虑碳排放价格,目前可再生能源仍然比化石能源价格贵30%到70%
主要原因就是仍然昂贵的锂电池。但可以期待价格会随着规模扩大和技术改进而不断下滑。
3. 驱动系统的复杂性
下面这两张展示了内燃机车的驱动系统的复杂性。内燃汽车的驱动系统有2000+活动部件。( https://insideevs.com/electric-vehicles-kill-gas-car/ , https://twitter.com/i/moments/1011459480121323520 )
这一张展示了电动汽车的驱动系统。仅仅包含20+活动部件。( https://insideevs.com/electric-vehicles-kill-gas-car/ )
活动部件的数目在很大程度上代表其可靠性和维护成本。
PS: 电动引擎和内燃引擎,外观类似,功能类似,实际上却完全不同。差异之大,几乎可以并肩内燃引擎与马之间的差异。
4. 汽车价格
内燃车的初始价格非常昂贵,但很快随着技术和工艺流程的进步而不断下滑。
下面是当年红极一时的 T 型车的历史价格。
https://twitter.com/VuryFurryBur/status/1093168322856681474
电动汽车才刚刚兴起。当前高质量电动车非常昂贵。即便是中档特斯拉 Model 3 也要 8 万澳元。
但不难想象,在不久的将来,价格同样会大幅度下降。
PS: 特斯拉汽车昂贵很大一部分原因时因为“高速公路自动驾驶”功能。
目前电动车的整体价格仍然高于内燃车,但电动车安全,而寿命长。
特斯拉汽车本身就非常坚固(超出了传统的五星范围),而从2017年开始 AutoPilot 让它如虎添翼。AutoPilot 每秒多次扫描四周,永不松懈。AutoPilot 的改进永不停歇。换个角度看:买了一台奔驰后,在接下来的10年里,它的安全性会提高多少?
这个是不久前发生的例子: https://twitter.com/DanielHjr7/status/1095196216143400960
生命无价。为了安全,多花一点是值得的。(具体请见下面第八节)
电动车的寿命理论上应该比内燃车长好几倍,只是目前尚缺乏大规模验证。
5. 能源价格
平均来说,电动车跑100公里,大概需要 18 度电。如果每天半夜充电,需要大概 AU$3.25( https://www.ergon.com.au/network/smarter-energy/electric-vehicles/charging-your-electric-vehicle )
虽然一些汽车号称100公里只需要6升汽油, 但澳洲统计局说,平均耗油 11.1 升/百公里( https://www.aph.gov.au/About_Parliament/Parliamentary_Departments/Parliamentary_Library/pubs/BN/2012-2013/VehicleFuelStandards );RTA 说是 8 到 12 升 ( http://www.myrta.com/online-services/drive-green/jee/drive-green-help.html )
以 11.1升计算,油价如果是AU$1.5,就是 AU$16.65
哪个合算一目了然。
6. 长途充电桩
很多人抱怨充电速度太慢,但这里有几个思维误区。
首先是,充电能够节省多少时间?
去一次加油站,需要(排队)加油,(排队)付款,(排队)出加油站。平均至少10分钟。每两周加油一次,一年就是260分钟。而在家充电就把这些时间全部省下来了。
其次,长途旅行开车几百公里之后,本来就应该停下来休息。用餐,上厕所,休息一下。30分钟很正常。而充电30分钟,一般来说够了。
最后,长途充电并不是从0%充到100%,而是20%充到80%,而这种情况下,充电速度很快。
下面这个是实测。
TESLA MODEL 3 的充电速度,126 KW。
[url]https://cleantechnica.com/2019/02/09/tesla-model-3-ccs-charging-126-kw-higher-power-coming-soon/[/url]
特斯拉很快会发布第三代充电桩,据说速度会达到 200 KW.
而特斯拉标准版(350公里续航)的电池才 50 KWH,长距离版(500公里续航)也只有 74 KWH。
按照 120 KW 计算,74 KWH 从 20% 到 80%,大概需要 60 * ( 74 * 0.6 / 120 ) = 22.2 分钟。
按照 200 KW 计算,需要大概 60 * ( 74 * 0.6 / 200 ) = 13.3 分钟。
当然,尽管电动汽车每年350天可以在家充电,难免也会跑长途。
澳洲目前有至少800个快速充电桩,以及上万”慢速“(需要6+小时,一般在旅馆和停车场)充电点。车子也可以自带便携式充电器(任何标准插口都能用)
https://myelectriccar.com.au/charge-stations-in-australia/
考虑到澳洲目前电动车保有量非常低,快速充电桩的数目必将不断迅速增加。
PS: 当电力不足时,特斯拉汽车会根据附近充电桩和自身状况,主动提醒充电,并给出指路地图。
8. 锂电池污染
”总的来讲,锂电池对环境的影响不大,不论生产、使用和报废,都不含有、也不产生任何铅、汞、镉等有毒有害重金属元素和物质.“
http://www.cbea.com/ldc/201808/158635.html
8. 电动车的安全性
这一段像软广告。
但除了特斯拉,其它汽车都没有大批量生产(年产量超过5万。中国骗补贴的电动车不包括),难以进行比较。
2017年全澳有1226人死于车祸。2016年约32,300人在车祸中受伤。假定其中10%是重伤,那么死亡和重伤加起来就是4400人。
https://www.budgetdirect.com.au/car-insurance/research/car-accident-statistics.html
全澳一共约2500万人。也就是说,一个人每年重大车祸的概率是万分之 1.76
概率很低是吗?让我们进一步计算。
人生经常坐车,算从20岁到70岁,50年。 一个人一生中经历重大车祸的概率是 1.76 * 50 / 10000 = 0.88%
人有多少直系亲属?幼年有祖父母,老了有孙子辈。 为了计算方便,按照一个家庭三代计算: 四个祖父母,一对夫妻,两个孩子。也就是 8 个人。作为家庭,遭遇严重车祸的概率是 0.88% * 8 = 7%
换句话说,如果问一个70岁的老人,“你的直系亲属有人遭遇重大车祸吗?” 有 7% 的人会回答: “是的。”
一辆安全的车就是为了应对这 7%
特斯拉的事故概率远远低于传统汽车。启用 Autopilot 后,概率约为平均水平的七分之一。 Autopilot 在 2017 和 2018 年获得了重大改进,而改进都被更新到了几乎所有特斯拉汽车上。特斯拉承诺,他们将不断提升 Autopilot 的能力。
也就是说,只有 1% 的 70 岁老人会回答: “是的。”(如果所有直系亲属都仅仅驾驶和乘坐安全级别和特斯拉相仿的汽车)
而完美的自动驾驶能够避免多少车祸? 至少 90% ( https://money.cnn.com/2018/03/21/technology/self-driving-car-safety/index.html )
毫无疑问,对于剩下的 10%,自动驾驶也能大大减少重伤和死亡概率。
唯一的问题是,为了把重大车祸概率从 7% 降到 1%,甚至 0.1%,你愿意多付多少钱?
换个角度看:买了一台奔驰后,在接下来的10年里,它的安全性会提高多少?
PS: 有人说”锂电池受撞击会爆炸“。准确说,只有严重变形导致内部短路才会爆炸。特斯拉采用了最先进的小电池,把意外可能性降低到了最低。(受撞击时,电池与电池之间出现位移,但电池内部稳定。其它电动车都是大电池,相对危险得多。当然,内燃车着火爆炸的可能性更大)
====
Tesla Model 3榮膺全球最安全車輛的秘密
”Model 3 成為了 NHTSA 有史以來測試過的最安全的車,所謂最安全就是車內乘客在碰撞事故中受傷的概率最小“
https://www.cool3c.com/article/138345
特斯拉Model 3发生严重车祸 安全性得到了证实
http://usstock.jrj.com.cn/2018/07/17021624822546.shtml
事故概率远远低于传统汽车
“In the 4th quarter, we registered one accident for every 2.91 million miles driven in which drivers had Autopilot engaged. For those driving without Autopilot, we registered one accident for every 1.58 million miles driven. By comparison, NHTSA’s most recent data shows that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re is an automobile crash every 436,000 miles.”
https://www.teslarati.com/tesla-q4-2018-vehicle-safety-report-results/
特斯拉指责车主枪击电池组导致Model S起火:双方最终和解
”起火的原因是电池组中弹,而且子弹由车内人射出“
https://news.mydrivers.com/1/607/607884.htm
汽油燃烧迅速,而锂电池能量密度低,释放速度慢,不易造成人身伤害
内燃汽车的着火概率比特斯拉高11倍
https://insideevs.com/electric-car-fire-risk-compared-gas-cars
9. 用户满意度
这一段也像软广告。
简单说,特斯拉汽车的用户满意度很高。
虽然贵,2018年特斯拉还是卖掉了24万辆,占据美国电动车市场80%份额。
早期的MODEL S 已经在路上跑了 6 年,口碑还不错。
消费者报告:特斯拉Model 3是“给人带来最多快乐”的汽车
https://news.cnblogs.com/n/618827/
《消费者报告》:特斯拉获评用户心中最值得购买的汽车
https://tech.sina.com.cn/roll/2019-02-07/doc-ihrfqzka4022886.shtml
10. 电池寿命
很多中国国产电动汽车的电池寿命非常短。就我所知,这主要是电池管理系统的质量问题。
还是只能以特斯拉举例。
特斯拉,BOLT,LEAF 汽车(2018年美国电动汽车销量前三名)电池寿命都很长。
在下面这个例子中,50万公里只损失13%
Tesla Battery Life Longer Than Anyone (Except Elon & JB) Expected
https://cleantechnica.com/2018/08/23/tesla-battery-life-longer-than-anyone-except-elon-jb-expected/
锂电池的电量如果保持在20%到80%,对电池寿命基本上没有任何影响。(我看过一个世界级锂电池专家的讲座,他说可以天天充电放电,用二三十年: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xP0Cu00sZs )
所以电动车厂家一般会超额配置电池容量,以用作缓冲。马斯克说过,如果用户保持电量不超过90%(也就是实际上的80%),电池容量就基本不会衰退。不过他也提到,把电用光是没问题的,不会影响电池寿命。
在充电的时候,电动车的电池管理系统会控制充电功率。如果剩余容量不足20%或者超过80%,功率就很低。
11. 续航里程
中国国产电动车虚标严重。但高质量电动车并非如此。
低温(零下20摄氏度)有显著影响。如果低温下启动,并在驾驶过程中开空调,可能损失高达40%续航,但绝不至于损失60%。(澳洲基本上不用担心这个问题)
这是因为电动车的能源利用效率“太”高。
高温影响不大,因为电动车主要利用风冷给电池和电机降温。
正常温度续航,对于特斯拉,续航完全可以达到标准。
特斯拉 Model 3 标准版(计划2019年6月发布)的续航是350公里,长程版是500甚至595公里(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esla_Model_3 )。
12. 性能
特斯拉各种车型,从 0 到 100 公里/小时,加速最快的是 P100D:2.4 秒(售价 13.5 万美元),最慢的是 Model 3 Mid Range: 5.6 秒(售价4.29万美元),中间有 Model 3 Performance: 3.3 秒(售价 5.8 万美元)。
和传统车对比。
当前世界上最快的量产超跑应该是 Bugatti Chiron:2.4 秒(起步价格 300 万美元)。
宝马 M3: 3.9 秒(价格约 10 万美元)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esla_Model_3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esla_Model_S
https://www.businessinsider.com.au/bugatti-chiron-sport-supercar-price-pictures-details-2018-3
https://www.bmwusa.com/vehicles/m-models/m3/m3-sedan/specifications.html
https://www.caranddriver.com/bmw/m3
明年量产的新一代 Tesla Roadster:1.9 秒(四座,1000公里续航,20 万美元)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esla_Roadster_(2020)
电动车的速度也不算快,就是加速度惊人。
0-100公里/秒差距明显,但运行时加速差异更大。
30-50 miles(50-80 km):
Tesla Model 3 LR: 1.9 秒, LRD (AWD): 1.5 秒, P(5.8万美元): 1.2 秒
GT-R(10万美元): 3.8 秒
50-70 miles(80-112 km):
Tesla Model 3 LR 2.8 秒, LRD (AWD): 2.1 秒, P(5.8万美元): 1.7 秒
Porsche 911 Turbo S(16万美元): 2.5 秒
McLaren 570s(19万美元): 2.7 秒
https://teslamotorsclub.com/tmc/threads/performance-vs-dual-motor-highway-speed.128974/
13. 防盗
“在美国有统计的特斯拉失窃案件中,被盗的115辆特斯拉有112辆事后追回,因为车辆上的“远程控制”选项可让车主和特斯拉公司找到车辆在地图上的位置。”
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2622019.html
岗哨功能(sentry mode),防止打破车窗偷窃
https://www.techspot.com/news/78685-tesla-dog-sentry-modes-arrive-week-protecting-canines.html
13. 氢动力汽车
从物理原理看。。。氢能源不太可能用于汽车。
下面是一些相关文章。
Why hydrogen fuel cell cars are not competitive — from a hydrogen fuel cell expert
https://energypost.eu/hydrogen-fuel-cell-cars-competitive-hydrogen-fuel-cell-expert/
What’s The Real Truth About Hydrogen Fuel Cell Vehicles?
https://insideevs.com/truth-about-hydrogen-fuel-cell-vehicles/
Why Hydrogen Cars Won’t Work: The Limitations of Hydrogen as a Renewable Fuel
https://www.brighthub.com/environment/renewable-energy/articles/8797.aspx
不知道为什么丰田执意开发氢动力汽车,只知道它们近几年没有什么进展。否则两年前就应该开始大规模销售了, 至少现在可以大肆宣传。
14. 结论
电动汽车必然普及。
这意味着什么?内燃汽车在新车和二手车市场的价格将会崩塌。很多人会“trade in”内燃车去买电动车,导致二手内燃车供给量激增。而无意买电动车的人,会去二手市场买内燃车,而不是新车。这种局面将首先诞生于欧洲。
The Prius was the #1 traded in the car for a Tesla Model 3 in the US
https://electrek.co/2018/08/01/tesla-model-3-top-5-trade-in-cars/
但凡经济能力较强,打算买豪车的,我觉得都应该认真考虑电动车。
PS: 查了一下特斯拉在澳洲的销售情况(Model S & X)
2015: 97
2016: 244
2017: 396
2018: 1320
[url]https://www.carsales.com.au/editorial/details/how-many-vehicles-has-tesla-sold-in-australia-116755/[/url]
基本价格超过10万澳元,而且没有任何政府补贴,能卖这么多让人惊讶。(愿意尝鲜的有钱人挺多)
今年在澳洲会推出 Model 3,据说长程版(续航500公里)基础价格不到7万,标准版(续航350公里)更是只要5万多,想必能卖得很好。
PS 2: 按照比例来看,电动车当然还不是主流
从纯电动车的新车销量比例看,2018年仍微不足道:
2016 0.86%*0.5=0.43%
2017 1.3%*0.6=0.78%
2018 2.1%*0.7=1.47%
http://www.wikiwand.com/en/Electric_car_use_by_country
但我不认为其原因是“电池成本居高不下,电池能量密度发展缓慢,充电时间太长,车重太重,安全因素等等等等”。
因为,其增长率太可怕了。
2017年相对于2016年: (1.3%*0.6)/(0.86%*0.5)=1.81
2018年相对于2017年: (2.1%*0.7)/(1.3%*0.6)=1.88
一个有重大缺陷的昂贵的全新产品,不可能这样爆发性增长。2013年产量几乎为零,2018年就达到了140万。
https://insideevs.com/global-sal ... -plug-in-cars-sold/
我觉得限制电动车的唯一关键因素:产量不足(包括快速公共充电桩这种基础设施)。即便锂电池供应充足,也只能将纯电动汽车的产量再提高一倍。
好消息是,未来十年,纯电动的增长率每年都会超过50%。到2029年,其新车产量将占到 1.47%*(1.5^10)=84.8%
(锂矿蕴藏量非常丰富,而且锂电池将逐渐不再需要钴)
数学一统宇宙
爱因斯坦耗尽一生试图统一“力”。
也许他弄错了方向。
至少在数学上,从宏观到微观,都是统一的。
https://twitter.com/wonderofscience/status/1093839100627435520
PS: 还缺少细菌和原子级别的类似图片。
也许他弄错了方向。
至少在数学上,从宏观到微观,都是统一的。
https://twitter.com/wonderofscience/status/1093839100627435520
PS: 还缺少细菌和原子级别的类似图片。
《流浪地球》应该换个名字:《战狼3》
【评】
《流浪地球》应该换个名字:《战狼3》
【转】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cyxw/2019-02-08/doc-ihqfskcp3786176.shtml
流浪地球,不及格。
来源:第五乐章Life
作者: 左丘失明
流浪地球是一部不及格的电影。对这部不及格电影的普遍吹捧,那些看了提前点映纷纷叫好的写手和大V,只能让我怀疑他们的人品与审美。
一、科学设定不及格
作为一部科幻片,一部被吹得很厉害的科幻片,流浪地球在科学设定上完全没有能过及格线。
全片最大的危机,来自于利用木星弹弓效应时,发动机受木星引力影响停止工作。这是对整个地球科学界和工程技术界的无情藐视。如果连木星引力将会引起的各种结果都没有计算,没有考虑,还流浪个毛。对已知的问题没有预案,这是不可接受的。出现危机,只能是因为意外。
在热核聚变已经轻松搞定的设定之下,甚至已经可以随便挖石头搞热核聚变,开卡车居然是非常了不得的技能,自动驾驶辅助驾驶都没有,这没法接受。
在发动机的附近没有建设备品备件库,非得千里迢迢用卡车运输,没法接受。
理应组织严密的地下城,随便找黑市弄个身份牌就能出去。这个设定糊弄外国观众或许还行,在中国,坐个高铁都要刷身份证,在线联网人脸识别。中国观众完全没法接受。
人工智能居然可以点火烧掉,没有联网没有数据备份,烧掉摄像头就可以干掉人工智能,诸如此类设定完全没法接受。
冲击波能够用1000马赫的速度推开地球,这个地球还能保持基本结构,没法接受。
人推人使劲去抵住一个东西,这是七十年代武侠片内力传输的设定吧?用在科幻片真的可以吗?
……
诸如此类科学设定上的问题实在太多,我没法一一记录。这非常影响观影效果。看到一个不靠谱的设定,我就会想,这TM是为什么?然后我说服自己:算了,为了剧情需要。接下来是另一个不靠谱的设定。然后我又一次地想,这TM是为什么?
我知道有很多刘慈欣的粉丝会说,你不能吹毛求疵。好吧,我说个或许能让大刘粉高兴一点儿的言论:流浪地球里的科学设定,差不多赶上斯科特的《普罗米修斯》了,能够达到《太空旅客》的六成水准。开心不?
二、剧本不及格
如果说流浪地球的科学设定能赶上《普罗米修斯》,那么剧本则保持了国产烂片的一贯水准。人物没有特点,台词绝不打磨,行动莫名其妙,剧情缺乏铺垫,笑点生硬可怜。
流浪地球中每一个人都是木偶,为了完成导演交待任务而设置的木偶。他们没有思想没有个性,面目模糊行为缺乏动机。
主人公偷跑到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是为了躲避爸爸回家……然后还带着妹妹……然后还没有准备……然后还不停地说这是天才……剧组是不是对天才有什么误会?
吴孟达这个外公是个纯粹功能性的角色。别看电影里他似乎很爱外孙和孙女,但是他并没有情感。或者说剧本里他没有表达情感的机会。在电影里,他是一个慈爱的外公,但是,他不是那个具体的慈爱的外公。他和小学生作文里胡编乱造的所有慈爱的爷爷一样慈爱,唯独没有自己真实的慈爱。
妹妹在整个电影里完全是个无意义的人。她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让哥哥救。妹妹存在的价值,跟《独立日》里那条狗差不多。
比妹妹更惨的是救援队,一干人的存在更无意义。他们连被救的功能都不具备。他们的功能,就是跟着剧情混,然后在剧情需要的时候丢一个人去死,或者去重伤。到底是死还是重伤完全看导演心情。
对剧本存在的问题就不更多展开讨论了。一个千疮百孔的剧本,去研究它到底有哪些窟窿,意义何在?
三、导演与表演不及格
流浪地球的节奏非常成问题,无论是台词还是镜头语言,总是不在点儿上。同样一个段子,高手能说得妙趣横生,水平差的说出来就是那么僵硬,那么不对劲。
比如影片开头展示地下城生态的一个镜头,那些群众演员在镜头中出现得太刻意。导演恨不得招呼大家:快来看呀,地下城是这个样子的。合格的做法,应该是让这些信息出现在背景之中,让观众去发现去感觉。然而导演没有这样的信心。他对观众没信心,对自己也没有信心。
整部电影里,主要角色一口京片子。而且是不怎么地道的京片子。油滑有余,幽默全无。
电影里所有的包袱统统不好笑。那个北京市交通委的段子,大概出现了5、6次。实在是肉麻当有趣。
吴京在空间站与俄罗斯同行的一段对话,感觉是两个初学表演的学生在尬戏。而这一段违反操作规程强行尬戏,也只是为了在电影的最后放进一瓶酒……唉,真是不划算。还不如让吴京对AI拳打脚踢一番,暴力破坏来得简单呢。
李一一这种程序“高手”人设的角色。刚出现时惶恐不安,感觉是个PTSD患者;到了分配任务一节时,小人得志,油腔滑调,又成了一个躁狂症兼患者。偏偏电影还在正面塑造这个角色。导演和演员的无能可见一斑。
所有演员的表演都不及格。我就不一一点评了。
四、价值观不及格
流浪地球和刘慈欣的大部分作品一样,价值观不及格。
进入地下城是要抽签的。那些没抽中的人怎么办?按照设定,太阳出问题要在100年后,那些没有中签的人本可以活到自然死亡,结果因为你们打算流浪,让人家提前进入无法生存的环境。电影对此根本不置一词,完全不打算讨论。因为在刘慈欣和剧组的心目中,牺牲一部分人(几十亿人而已,西安以东而已),这不值得讨论,对吧?
吴京因为自己是宇航员,所以儿子和儿子的监护人就不用抽签直接进入地下城。然而影片交待:“所有进入地下城的人都要通过抽签”。这是TM赤裸裸的腐败和特权吧?然而电影对此仍然不打算讨论这个问题。因为在刘慈欣和剧组的心目中,这么有能力有地位的人,家人得到一点特权,理所应当,不值得讨论,对吧?
老婆和岳父只能有一个人进入地下城,老婆生病快死了,所以就放弃治疗,好让岳父直接作为监护人进入地下城。吴京对自己的决定没有怀疑。岳父对自己剥夺女儿的生命活下来没有心理障碍。在刘慈欣和剧组的心目中,一个快死的人和一个还能活几十年的人,哪个的生命值得保留,完全不会有选择障碍,是吧?
整部电影里,普罗大众完全没有机会表达自己的声音,他们只有在灾难来临时奔跑哭号。除了被动接受,还是被动接受。因为在刘慈欣和剧组的心目中,普罗大众听安排就好,对吧?
总之,流浪地球是一部严重不及格的电影。中国科幻电影的崛起?史诗级的巨作?洗洗睡吧。
不及格不及格不及格。
如果没有那么多看了点映捧臭脚的五星四星,我或许还能给这部电影两颗星。现在我只会给它一星。因为恶心。
《流浪地球》应该换个名字:《战狼3》
【转】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cyxw/2019-02-08/doc-ihqfskcp3786176.shtml
流浪地球,不及格。
来源:第五乐章Life
作者: 左丘失明
流浪地球是一部不及格的电影。对这部不及格电影的普遍吹捧,那些看了提前点映纷纷叫好的写手和大V,只能让我怀疑他们的人品与审美。
一、科学设定不及格
作为一部科幻片,一部被吹得很厉害的科幻片,流浪地球在科学设定上完全没有能过及格线。
全片最大的危机,来自于利用木星弹弓效应时,发动机受木星引力影响停止工作。这是对整个地球科学界和工程技术界的无情藐视。如果连木星引力将会引起的各种结果都没有计算,没有考虑,还流浪个毛。对已知的问题没有预案,这是不可接受的。出现危机,只能是因为意外。
在热核聚变已经轻松搞定的设定之下,甚至已经可以随便挖石头搞热核聚变,开卡车居然是非常了不得的技能,自动驾驶辅助驾驶都没有,这没法接受。
在发动机的附近没有建设备品备件库,非得千里迢迢用卡车运输,没法接受。
理应组织严密的地下城,随便找黑市弄个身份牌就能出去。这个设定糊弄外国观众或许还行,在中国,坐个高铁都要刷身份证,在线联网人脸识别。中国观众完全没法接受。
人工智能居然可以点火烧掉,没有联网没有数据备份,烧掉摄像头就可以干掉人工智能,诸如此类设定完全没法接受。
冲击波能够用1000马赫的速度推开地球,这个地球还能保持基本结构,没法接受。
人推人使劲去抵住一个东西,这是七十年代武侠片内力传输的设定吧?用在科幻片真的可以吗?
……
诸如此类科学设定上的问题实在太多,我没法一一记录。这非常影响观影效果。看到一个不靠谱的设定,我就会想,这TM是为什么?然后我说服自己:算了,为了剧情需要。接下来是另一个不靠谱的设定。然后我又一次地想,这TM是为什么?
我知道有很多刘慈欣的粉丝会说,你不能吹毛求疵。好吧,我说个或许能让大刘粉高兴一点儿的言论:流浪地球里的科学设定,差不多赶上斯科特的《普罗米修斯》了,能够达到《太空旅客》的六成水准。开心不?
二、剧本不及格
如果说流浪地球的科学设定能赶上《普罗米修斯》,那么剧本则保持了国产烂片的一贯水准。人物没有特点,台词绝不打磨,行动莫名其妙,剧情缺乏铺垫,笑点生硬可怜。
流浪地球中每一个人都是木偶,为了完成导演交待任务而设置的木偶。他们没有思想没有个性,面目模糊行为缺乏动机。
主人公偷跑到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是为了躲避爸爸回家……然后还带着妹妹……然后还没有准备……然后还不停地说这是天才……剧组是不是对天才有什么误会?
吴孟达这个外公是个纯粹功能性的角色。别看电影里他似乎很爱外孙和孙女,但是他并没有情感。或者说剧本里他没有表达情感的机会。在电影里,他是一个慈爱的外公,但是,他不是那个具体的慈爱的外公。他和小学生作文里胡编乱造的所有慈爱的爷爷一样慈爱,唯独没有自己真实的慈爱。
妹妹在整个电影里完全是个无意义的人。她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让哥哥救。妹妹存在的价值,跟《独立日》里那条狗差不多。
比妹妹更惨的是救援队,一干人的存在更无意义。他们连被救的功能都不具备。他们的功能,就是跟着剧情混,然后在剧情需要的时候丢一个人去死,或者去重伤。到底是死还是重伤完全看导演心情。
对剧本存在的问题就不更多展开讨论了。一个千疮百孔的剧本,去研究它到底有哪些窟窿,意义何在?
三、导演与表演不及格
流浪地球的节奏非常成问题,无论是台词还是镜头语言,总是不在点儿上。同样一个段子,高手能说得妙趣横生,水平差的说出来就是那么僵硬,那么不对劲。
比如影片开头展示地下城生态的一个镜头,那些群众演员在镜头中出现得太刻意。导演恨不得招呼大家:快来看呀,地下城是这个样子的。合格的做法,应该是让这些信息出现在背景之中,让观众去发现去感觉。然而导演没有这样的信心。他对观众没信心,对自己也没有信心。
整部电影里,主要角色一口京片子。而且是不怎么地道的京片子。油滑有余,幽默全无。
电影里所有的包袱统统不好笑。那个北京市交通委的段子,大概出现了5、6次。实在是肉麻当有趣。
吴京在空间站与俄罗斯同行的一段对话,感觉是两个初学表演的学生在尬戏。而这一段违反操作规程强行尬戏,也只是为了在电影的最后放进一瓶酒……唉,真是不划算。还不如让吴京对AI拳打脚踢一番,暴力破坏来得简单呢。
李一一这种程序“高手”人设的角色。刚出现时惶恐不安,感觉是个PTSD患者;到了分配任务一节时,小人得志,油腔滑调,又成了一个躁狂症兼患者。偏偏电影还在正面塑造这个角色。导演和演员的无能可见一斑。
所有演员的表演都不及格。我就不一一点评了。
四、价值观不及格
流浪地球和刘慈欣的大部分作品一样,价值观不及格。
进入地下城是要抽签的。那些没抽中的人怎么办?按照设定,太阳出问题要在100年后,那些没有中签的人本可以活到自然死亡,结果因为你们打算流浪,让人家提前进入无法生存的环境。电影对此根本不置一词,完全不打算讨论。因为在刘慈欣和剧组的心目中,牺牲一部分人(几十亿人而已,西安以东而已),这不值得讨论,对吧?
吴京因为自己是宇航员,所以儿子和儿子的监护人就不用抽签直接进入地下城。然而影片交待:“所有进入地下城的人都要通过抽签”。这是TM赤裸裸的腐败和特权吧?然而电影对此仍然不打算讨论这个问题。因为在刘慈欣和剧组的心目中,这么有能力有地位的人,家人得到一点特权,理所应当,不值得讨论,对吧?
老婆和岳父只能有一个人进入地下城,老婆生病快死了,所以就放弃治疗,好让岳父直接作为监护人进入地下城。吴京对自己的决定没有怀疑。岳父对自己剥夺女儿的生命活下来没有心理障碍。在刘慈欣和剧组的心目中,一个快死的人和一个还能活几十年的人,哪个的生命值得保留,完全不会有选择障碍,是吧?
整部电影里,普罗大众完全没有机会表达自己的声音,他们只有在灾难来临时奔跑哭号。除了被动接受,还是被动接受。因为在刘慈欣和剧组的心目中,普罗大众听安排就好,对吧?
总之,流浪地球是一部严重不及格的电影。中国科幻电影的崛起?史诗级的巨作?洗洗睡吧。
不及格不及格不及格。
如果没有那么多看了点映捧臭脚的五星四星,我或许还能给这部电影两颗星。现在我只会给它一星。因为恶心。
彻底解决“啄序”(pecking) 问题
自打 6.30 惨案( https://plus.google.com/u/0/+EricFang/posts/dsvUkAHCQJX ),儿子女儿都一直嚷嚷着要再买几只。上周末又去了一次养鸡农场。
让人惊奇的是,每个格子里养了三只鸡(上次没注意)!
农产主是如何解决“啄序”(pecking) 问题的?!我去年可是为此焦头烂额!
仔细观察了一番,猛然发现这些鸡的嘴尖都被剪掉了!
真是绝妙的好主意!
买了三只鸡回家,立马动手给家里那只“动手术”。(儿子心痛不已,几乎要嚎啕大哭。。。。。。 )
这么好的办法为啥网上很少有人介绍?
让人惊奇的是,每个格子里养了三只鸡(上次没注意)!
农产主是如何解决“啄序”(pecking) 问题的?!我去年可是为此焦头烂额!
仔细观察了一番,猛然发现这些鸡的嘴尖都被剪掉了!
真是绝妙的好主意!
买了三只鸡回家,立马动手给家里那只“动手术”。(儿子心痛不已,几乎要嚎啕大哭。。。。。。 )
这么好的办法为啥网上很少有人介绍?
如果澳美发生战争,后果将不堪设想
中午和同事聊天。
一位同事(白人)反对公司向云平台(微软AZURE)迁移。
他的理由是,如果澳美发生战争怎么办?美国一道命令,澳洲公司就会集体瘫痪!
。。。。。。我觉得,脑洞的大小与种族无关。
一位同事(白人)反对公司向云平台(微软AZURE)迁移。
他的理由是,如果澳美发生战争怎么办?美国一道命令,澳洲公司就会集体瘫痪!
。。。。。。我觉得,脑洞的大小与种族无关。
空气,1.2公斤/立方米
这个世界的很多设定都非常奇妙。
水是1000公斤/立方米,而空气是1.2公斤/立方米。
考虑到大气层的厚度,不难想象多少空气每天压在我们身上。
同理,汽车和飞机必须推开空气才能前行。
岩石被紧紧压在地表,海水被压在岩石上,空气又被压在海水或者岩石上。
只有大型火箭才能挣脱这种压力进入太空。
没有这种压力,一切都会散入太空。
水是1000公斤/立方米,而空气是1.2公斤/立方米。
考虑到大气层的厚度,不难想象多少空气每天压在我们身上。
同理,汽车和飞机必须推开空气才能前行。
岩石被紧紧压在地表,海水被压在岩石上,空气又被压在海水或者岩石上。
只有大型火箭才能挣脱这种压力进入太空。
没有这种压力,一切都会散入太空。
洲际导弹如果能够降低成本并小型化,航母就将不复存在。
【评】
每小时超过1.5万英里,也就是差不多7公里每秒。20倍音速。
洲际导弹如果能够降低成本并小型化,航母就将不复存在。
【转】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9/02/07/8069008.html
退出中导条约 美从南加州试射洲际导弹 火光照亮天空(图)
一枚洲际弹道导弹照亮了南加州的天空,飞越太平洋,飞向4200英里外的一个环礁。
今日俄罗斯7日消息,美国在围绕核导弹条约的紧张局势不断升级之际,从南加州试射一枚民兵洲际弹道导弹。
据了解,民兵洲际导弹是美国研制的一种洲际弹道导弹,它有多种型号,有全新的固体燃料导弹系列“民兵Ⅰ”A型和B型;其后又推出了“民兵Ⅱ”型和III型。
视频显示,民兵III(民兵-3)洲际弹道导弹从范登堡空军基地的发射井中发射,喷出火焰和烟雾。这枚未携带武器的导弹随后分裂成三部分,模拟弹头以每小时超过1.5万英里的速度飞向其目的地——夸贾林环礁。
据报道,周二(5日)的试射属于常规测试,也是范登堡今年第三次进行此类发射。目的在于收集有关武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信息。
俄媒认为,试飞选在这个时间很有说头,因为现在正值全球导弹竞争日益激烈的时期。美国上周退出了冷战时期的《中程核力量条约》(INF),称俄罗斯不遵守条约。相应,俄罗斯周六回应表示将在6个月内退出条约,指责华盛顿的“指控毫无根据”。
尽管该条约并未禁止民兵洲际弹道导弹等远程武器,但美国退出该条约引发了人们对新一轮全球军备竞赛的担忧,报道认为,欧洲可能成为核武库的聚集地。
就在美国试射民兵洲际弹道导弹之后的几个小时,俄罗斯试射了自己的RS-24 Yars洲际弹道导弹。
每小时超过1.5万英里,也就是差不多7公里每秒。20倍音速。
洲际导弹如果能够降低成本并小型化,航母就将不复存在。
【转】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9/02/07/8069008.html
退出中导条约 美从南加州试射洲际导弹 火光照亮天空(图)
一枚洲际弹道导弹照亮了南加州的天空,飞越太平洋,飞向4200英里外的一个环礁。
今日俄罗斯7日消息,美国在围绕核导弹条约的紧张局势不断升级之际,从南加州试射一枚民兵洲际弹道导弹。
据了解,民兵洲际导弹是美国研制的一种洲际弹道导弹,它有多种型号,有全新的固体燃料导弹系列“民兵Ⅰ”A型和B型;其后又推出了“民兵Ⅱ”型和III型。
视频显示,民兵III(民兵-3)洲际弹道导弹从范登堡空军基地的发射井中发射,喷出火焰和烟雾。这枚未携带武器的导弹随后分裂成三部分,模拟弹头以每小时超过1.5万英里的速度飞向其目的地——夸贾林环礁。
据报道,周二(5日)的试射属于常规测试,也是范登堡今年第三次进行此类发射。目的在于收集有关武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信息。
俄媒认为,试飞选在这个时间很有说头,因为现在正值全球导弹竞争日益激烈的时期。美国上周退出了冷战时期的《中程核力量条约》(INF),称俄罗斯不遵守条约。相应,俄罗斯周六回应表示将在6个月内退出条约,指责华盛顿的“指控毫无根据”。
尽管该条约并未禁止民兵洲际弹道导弹等远程武器,但美国退出该条约引发了人们对新一轮全球军备竞赛的担忧,报道认为,欧洲可能成为核武库的聚集地。
就在美国试射民兵洲际弹道导弹之后的几个小时,俄罗斯试射了自己的RS-24 Yars洲际弹道导弹。
第一次游日本 - 甜点和咖啡
日本甜点业非常发达,远远超过悉尼。
但,虽然包装异常精美,吃起来也就一般般。相对来说,感觉澳洲的蛋糕更合我的口味,尤其是巧克力风味。
日本的咖啡就非常糟糕了。澳洲人普遍认为澳洲拥有一流的咖啡。我觉得这很可能是真的。
在日本不同的咖啡店里试了试,味道最佳的居然是星巴克!其味道和澳洲星巴克非常接近,但与澳洲街头小店的咖啡相比,味道差了一截。
难怪星巴克在日本能不断扩张。
PS: 不知道上海街头的咖啡味道如何,下次一定试试。
但,虽然包装异常精美,吃起来也就一般般。相对来说,感觉澳洲的蛋糕更合我的口味,尤其是巧克力风味。
日本的咖啡就非常糟糕了。澳洲人普遍认为澳洲拥有一流的咖啡。我觉得这很可能是真的。
在日本不同的咖啡店里试了试,味道最佳的居然是星巴克!其味道和澳洲星巴克非常接近,但与澳洲街头小店的咖啡相比,味道差了一截。
难怪星巴克在日本能不断扩张。
PS: 不知道上海街头的咖啡味道如何,下次一定试试。
让人悲伤的故事
【评】
"等到这个病人真的无法认出孙子的时候,Constance在病人家属的支持下为她安排了安乐死。
'我给了她一杯果汁,并且告诉她,如果你喝了就会永远沉睡。'
这个病人怯生生的看了自己女儿一眼,女儿说,'没事的妈妈喝吧。',病人就一口喝完了。"
真是让人悲伤的故事。
======
前几天和13岁的儿子聊天。
妻子说,再过几年,儿子如果不想跟着出去旅游,他可以一个人呆在家里。如果万一飞机出事,家里所有的一切就都是他的了。
儿子立刻回答说:“那我宁肯一起死。”
======
儿子 8 岁时也曾问:“爸爸,我死了以后,可以把我埋在你和妈妈的坟墓旁边吗?” ( https://plus.google.com/u/0/+EricFang/posts/CPVyF4BKSZP )
记得我当时说,“当然可以。”
儿子很高兴。
【转】
https://k.sina.com.cn/article_2549228714_97f224aa01900easn.html
在我变得彻底痴呆前,请让我先死去.....
Annie Zwijnenberg从来没有犹豫过自己的决定。
当神经科医师委婉地说道,“对不起,我们没有弄错,您确实得了阿兹海默症。”时,Annie几乎立刻就下定了决心……
那天,亲人们回忆道,她定了定神,然后坦然地说,“啊,那我知道我需要什么了。”
她想要安乐死。
Annie Zwijnenberg来自于荷兰,
在我变得彻底痴呆前,请让我先死去.....
一直以来,Annie都是一位强大而独立的女性,
她独自养育了三个孩子长大成人,她虔诚的信教,她是登山爱好者。
在身体健康的时候,她总是会去爬山,滑雪或者徒步旅行,每天早上都整装待发,一直在路上从未停歇。
但是阿兹海默症击垮了她,“我什么都做不了,我每时每刻都很困惑。”
如果不能过自己想要过的人生,那干脆就不过了。
和过去的自己一样,Annie非常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现在,她想死。
为了让更多人理解自己的决定,她和荷兰导演Gerald van Bronkhorst一起拍摄了一部纪录片,记录了自己在得了阿兹海默症之后的生活一直到81岁死亡。
在我变得彻底痴呆前,请让我先死去.....
在那天真正到来的时候,她也依旧非常平静。
她坐在沙发上,看起来放松又积极,她的三个孩子围坐在她的身边,和前来执行安乐死的医生一起打趣,
他们聊起了头一天晚上吃的那顿大餐,看起来无比开心。
“我们去了一家很棒的餐厅。”Annie的儿子Frank事后说道,
“我问她,在死之前你想吃什么?然后我们吃了非常美妙的一餐,大笑了,也大哭了。因为在那晚之后,就再也没有明天了,所以一切都格外特别。”
“只是回家之后,你会发现那个夜晚根本睡不着,特别难熬。”
Annie的另一个儿子Anneke发现了母亲在那晚上写的信,“她写信给了上帝,拜托他照顾好自己的孩子。她还说,非常遗憾不能发邮件给孩子们,告诉他们死亡之后的世界是什么样子。”
影片详细的记录了Annie安乐死的过程。
医生小心翼翼的反复确定了Annie是否真的完全了解安乐死和想要安乐死,他问了一次又一次,她是否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而后果又是什么。
“你确定想喝我一会儿给你的混合物吗?”医生问道,“你知道它会让你入睡然后你就再也醒不过来了吗?”
在我变得彻底痴呆前,请让我先死去.....
Annie回答道,“昨天晚上我又好好想了这件事情,从头到尾反复思考,最后我认为,这就是我想要的事情。完完全全是为了我自己,这就是对我最好的选择。”
在接过一杯含有致命剂量的镇定剂时,她依旧没有紧张和犹豫,
她慢慢的喝了下去,一边喝一边抱怨苦涩的味道。
家人们一个个上前拥抱了她,她缓缓地入睡……
几个小时之后,Annie还在睡眠之中,她打起了呼噜,
而守着她的家人们则肚子咕咕叫了起来,大家分食着几块小小的三明治,一边咀嚼一边看着她,
整个场景忽然变得有些喜剧了起来……
在我变得彻底痴呆前,请让我先死去.....
这些细碎的声音打破了属于死亡的肃穆和悲伤,也让Annie最后的旅程变得有些轻快。
就好像所有平凡的生命的离开,都是这样的生活化接地气……
为了防止Annie醒来,医生又给她注射了致死量的药剂,“大约也就20秒的时间。”
然后,Annie离世了,平静又安详。
剩下来的问题和琐事,再也不用她操心了。
对于两个儿子Frank和Anneke来说,虽然他们都支持母亲的决定,但是亲眼目睹自己的母亲死于安乐死,总是难熬的。
“但是这不是我们的决定,是她的决定。”Anneke说道,
“这个决定没有什么对或者错,决定“死”很难,但是我想,决定“活”也很难。她很讨厌别人说,
“你做这个决定真的很勇敢”,因为在她看来,愿意和老年痴呆一起活下去也很勇敢。”
Frank讲述了自己的痛苦和挣扎,“一个好朋友跟我说,你必须阻止你的母亲。我说我不,我要支持她的决定。
然后他的母亲跟我说,你这是在谋杀你的母亲,如果你继续下去就是谋杀自己的亲妈……这样的的话语真的太难让人接受了。”
在我变得彻底痴呆前,请让我先死去.....
而像Frank和Anneke所经历的争论其实非常常见。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当医生们开始尝试公平公正的展开“安乐死”时,荷兰社会便进行了大规模辩论。
直至2002年荷兰安乐死合法化,甚至直至今日,这些辩论的声音从未停止。
特别是在过去的十年里,选择安乐死的人数稳步增长,2002年荷兰当局通报的是1882起案例,15年之后则是6585起案例。
在我变得彻底痴呆前,请让我先死去.....
对于所有渴望安乐死的病人们来说,为了在法律范围内执行,
他们必须说服医生,自己是完全自愿的寻求安乐死,因为他们的生活已经或者即将“变得无比痛苦且没有改善的前景”,并且“没有合理的替代方案”,然后必须由另一名医生进行评估。
在2004年,第一例患有阿兹海默症的患者获得了安乐死。
只是,对于阿兹海默症患者来说,“寻死”这件事比别人更加麻烦多了。
首先,大多数病人的心理并不是Annie那样一成不变的,而是摇摆不定的,因此需要反复确认。
医学伦理学家Berna van Baarsen认为许多安乐死都被批准的太过轻易,这让人十分不安。
人们过度依赖于书面声明或者是生前遗嘱,许多病人在疾病早期想要安乐死,但是后来他们又不想了。
在她看来,许多“不想”,其实是因为“害怕”——“就如同“我不想住在疗养院”和“我不想坐轮椅”,但是最后人们总是会适应,这也是人类的美妙之处。”
因此她认为,在帮助病人“去死”之前,医生们应该反复确认病人的心理状况和想法,“如果你不跟病人对话,你就不知道他们想要什么。”
在2018年,就发生过这样一起案例,
在我变得彻底痴呆前,请让我先死去.....
一名74岁的阿兹海默症女性患者曾经签署过安乐死意愿书,但是她的想法在摇摆之中,
虽然她经常表达自己很想死,也时常会说“想在合适的时间死”,但是她从未说过什么时候才合适,甚至在一些场合,她会说自己并不想安乐死。
在没有跟这位患者反复确认的情况下,某天医生在没有告诉她的情况下在她的咖啡里放了镇定剂,而且,当医生试图给她致命注射时,她醒了……
最后,她是在亲人们的控制之下挣扎着完成了安乐死…………
这是一场充满了争议的安乐死,安乐死复检委员会认为医生“越界”,医生随后被起诉,但是医生坚持认为,自己已经很慎重,只是没有和失智病人沟通好。
在我变得彻底痴呆前,请让我先死去.....
有专家认为,医生应该在病人开始反对的时候,就彻底停止安乐死的进行。
但是如果不想死为什么要签署意愿书,为什么要多次说自己想死呢?
这种摇摆不定的“要死要活”现象,是医生们所面临的第一个棘手的问题。
其次,对于晚期的阿兹海默症患者来说,“确定他们想要什么”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因为一般可以执行安乐死的患者,都处于阿兹海默症早期,就像Annie一样,她几乎是阿兹海默症患者执行安乐死的“教科书式案例”,因为她的想法始终如一,清晰而肯定。
但对于晚期的病人来说,他们很难说服医生去相信,此时的他们能够完全理解“去死”这个决定的意义。
他们可能会变卦,可能会迟疑,也可能变得神志不清,不能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2017年,有166名早期阿兹海默症患者选择安乐死,只有3名晚期患者。
在我变得彻底痴呆前,请让我先死去.....
Annie的医生Constance de Vries讲述了一个案例:
她曾经有一个过得非常不开心的阿兹海默症病人,一直哭,一直嚎,不吃不睡,还会攻击他人,并且她总是说,“等我无法认出自己的孙子的时候,就让我死吧。”
于是,等到这个病人真的无法认出孙子的时候,Constance在病人家属的支持下为她安排了安乐死。
“我给了她一杯果汁,并且告诉她,如果你喝了就会永远沉睡。”
这个病人怯生生的看了自己女儿一眼,女儿说,“没事的妈妈喝吧。”,病人就一口喝完了。
当时的Constance并不知道,病人是否完全理解了果汁意味着什么,因为处于阿兹海默症晚期的她已经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而像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因此大多数医生会选择在早期就为病人执行安乐死,
这样又引发了第三个问题,如果过早的询问阿兹海默症患者,在他们还能清醒判断的时候就执行安乐死,是不是又太早了呢?
他们明明还是清醒的,却要他们去死似乎太残忍,能不能在一个清醒和失智交替之时再进行安乐死?
只是这样的界限,需要医生来把握真的太难了……
Constance表示,自己只能去做非常非常非常确定的事情。
每一位想要执行安乐死的患者,她都需要与其及其家人建立长期关系,使她能够与他们自由的谈论他们的安乐死意愿书,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观察患者对于安乐死的坚定愿望。
在我变得彻底痴呆前,请让我先死去.....
如今,官方也在通过审判案例,来不断调整方向,设定规矩,防止阿兹海默症患者的安乐死过于轻率。
虽然大多数医生乐见其成……
而这又让许多一心求死的患者的前景变得困难起来……
他们担心自己需要等太久,等到了晚期自己无法控制自己的言行,就不能安乐死了。
就像是Annie一样,她希望在神志还算清醒的时候潇洒退场,
就如同灰姑娘一样,在舞会的最后一刻,“午夜十二点差五分钟”的时候迎接死亡。
但是现实条件并不允许。
在我变得彻底痴呆前,请让我先死去.....
也有人曾询问Annie,你为什么不在自己彻底失智之后再安乐死,多活一天是一天,
对于阿兹海默症患者来说,早期神志清醒的时候去死似乎太早,晚期彻底痴呆了之后又太晚,
对于医生们来说,需要反复确认病人的心意和病情,不能草率也不能拖延。
Annie的儿子表示,
“她当时十分担心,有一天有个人会跟她说,不好意思啊,你的病情恶化的很厉害,你现在的身体无法自己做决定了,所以太迟了,你赶不上安乐死这班车啦。”
于是Annie早早的做出了决定,把事情落实。
还好,她如愿赶上末班车,开启了新的旅程。
ref:
https://www.bbc.com/news/stories-47047579
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18/nov/09/doctor-to-face-dutch-prosecution-for-breach-of-euthanasia-law
"等到这个病人真的无法认出孙子的时候,Constance在病人家属的支持下为她安排了安乐死。
'我给了她一杯果汁,并且告诉她,如果你喝了就会永远沉睡。'
这个病人怯生生的看了自己女儿一眼,女儿说,'没事的妈妈喝吧。',病人就一口喝完了。"
真是让人悲伤的故事。
======
前几天和13岁的儿子聊天。
妻子说,再过几年,儿子如果不想跟着出去旅游,他可以一个人呆在家里。如果万一飞机出事,家里所有的一切就都是他的了。
儿子立刻回答说:“那我宁肯一起死。”
======
儿子 8 岁时也曾问:“爸爸,我死了以后,可以把我埋在你和妈妈的坟墓旁边吗?” ( https://plus.google.com/u/0/+EricFang/posts/CPVyF4BKSZP )
记得我当时说,“当然可以。”
儿子很高兴。
【转】
https://k.sina.com.cn/article_2549228714_97f224aa01900easn.html
在我变得彻底痴呆前,请让我先死去.....
Annie Zwijnenberg从来没有犹豫过自己的决定。
当神经科医师委婉地说道,“对不起,我们没有弄错,您确实得了阿兹海默症。”时,Annie几乎立刻就下定了决心……
那天,亲人们回忆道,她定了定神,然后坦然地说,“啊,那我知道我需要什么了。”
她想要安乐死。
Annie Zwijnenberg来自于荷兰,
在我变得彻底痴呆前,请让我先死去.....
一直以来,Annie都是一位强大而独立的女性,
她独自养育了三个孩子长大成人,她虔诚的信教,她是登山爱好者。
在身体健康的时候,她总是会去爬山,滑雪或者徒步旅行,每天早上都整装待发,一直在路上从未停歇。
但是阿兹海默症击垮了她,“我什么都做不了,我每时每刻都很困惑。”
如果不能过自己想要过的人生,那干脆就不过了。
和过去的自己一样,Annie非常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现在,她想死。
为了让更多人理解自己的决定,她和荷兰导演Gerald van Bronkhorst一起拍摄了一部纪录片,记录了自己在得了阿兹海默症之后的生活一直到81岁死亡。
在我变得彻底痴呆前,请让我先死去.....
在那天真正到来的时候,她也依旧非常平静。
她坐在沙发上,看起来放松又积极,她的三个孩子围坐在她的身边,和前来执行安乐死的医生一起打趣,
他们聊起了头一天晚上吃的那顿大餐,看起来无比开心。
“我们去了一家很棒的餐厅。”Annie的儿子Frank事后说道,
“我问她,在死之前你想吃什么?然后我们吃了非常美妙的一餐,大笑了,也大哭了。因为在那晚之后,就再也没有明天了,所以一切都格外特别。”
“只是回家之后,你会发现那个夜晚根本睡不着,特别难熬。”
Annie的另一个儿子Anneke发现了母亲在那晚上写的信,“她写信给了上帝,拜托他照顾好自己的孩子。她还说,非常遗憾不能发邮件给孩子们,告诉他们死亡之后的世界是什么样子。”
影片详细的记录了Annie安乐死的过程。
医生小心翼翼的反复确定了Annie是否真的完全了解安乐死和想要安乐死,他问了一次又一次,她是否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而后果又是什么。
“你确定想喝我一会儿给你的混合物吗?”医生问道,“你知道它会让你入睡然后你就再也醒不过来了吗?”
在我变得彻底痴呆前,请让我先死去.....
Annie回答道,“昨天晚上我又好好想了这件事情,从头到尾反复思考,最后我认为,这就是我想要的事情。完完全全是为了我自己,这就是对我最好的选择。”
在接过一杯含有致命剂量的镇定剂时,她依旧没有紧张和犹豫,
她慢慢的喝了下去,一边喝一边抱怨苦涩的味道。
家人们一个个上前拥抱了她,她缓缓地入睡……
几个小时之后,Annie还在睡眠之中,她打起了呼噜,
而守着她的家人们则肚子咕咕叫了起来,大家分食着几块小小的三明治,一边咀嚼一边看着她,
整个场景忽然变得有些喜剧了起来……
在我变得彻底痴呆前,请让我先死去.....
这些细碎的声音打破了属于死亡的肃穆和悲伤,也让Annie最后的旅程变得有些轻快。
就好像所有平凡的生命的离开,都是这样的生活化接地气……
为了防止Annie醒来,医生又给她注射了致死量的药剂,“大约也就20秒的时间。”
然后,Annie离世了,平静又安详。
剩下来的问题和琐事,再也不用她操心了。
对于两个儿子Frank和Anneke来说,虽然他们都支持母亲的决定,但是亲眼目睹自己的母亲死于安乐死,总是难熬的。
“但是这不是我们的决定,是她的决定。”Anneke说道,
“这个决定没有什么对或者错,决定“死”很难,但是我想,决定“活”也很难。她很讨厌别人说,
“你做这个决定真的很勇敢”,因为在她看来,愿意和老年痴呆一起活下去也很勇敢。”
Frank讲述了自己的痛苦和挣扎,“一个好朋友跟我说,你必须阻止你的母亲。我说我不,我要支持她的决定。
然后他的母亲跟我说,你这是在谋杀你的母亲,如果你继续下去就是谋杀自己的亲妈……这样的的话语真的太难让人接受了。”
在我变得彻底痴呆前,请让我先死去.....
而像Frank和Anneke所经历的争论其实非常常见。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当医生们开始尝试公平公正的展开“安乐死”时,荷兰社会便进行了大规模辩论。
直至2002年荷兰安乐死合法化,甚至直至今日,这些辩论的声音从未停止。
特别是在过去的十年里,选择安乐死的人数稳步增长,2002年荷兰当局通报的是1882起案例,15年之后则是6585起案例。
在我变得彻底痴呆前,请让我先死去.....
对于所有渴望安乐死的病人们来说,为了在法律范围内执行,
他们必须说服医生,自己是完全自愿的寻求安乐死,因为他们的生活已经或者即将“变得无比痛苦且没有改善的前景”,并且“没有合理的替代方案”,然后必须由另一名医生进行评估。
在2004年,第一例患有阿兹海默症的患者获得了安乐死。
只是,对于阿兹海默症患者来说,“寻死”这件事比别人更加麻烦多了。
首先,大多数病人的心理并不是Annie那样一成不变的,而是摇摆不定的,因此需要反复确认。
医学伦理学家Berna van Baarsen认为许多安乐死都被批准的太过轻易,这让人十分不安。
人们过度依赖于书面声明或者是生前遗嘱,许多病人在疾病早期想要安乐死,但是后来他们又不想了。
在她看来,许多“不想”,其实是因为“害怕”——“就如同“我不想住在疗养院”和“我不想坐轮椅”,但是最后人们总是会适应,这也是人类的美妙之处。”
因此她认为,在帮助病人“去死”之前,医生们应该反复确认病人的心理状况和想法,“如果你不跟病人对话,你就不知道他们想要什么。”
在2018年,就发生过这样一起案例,
在我变得彻底痴呆前,请让我先死去.....
一名74岁的阿兹海默症女性患者曾经签署过安乐死意愿书,但是她的想法在摇摆之中,
虽然她经常表达自己很想死,也时常会说“想在合适的时间死”,但是她从未说过什么时候才合适,甚至在一些场合,她会说自己并不想安乐死。
在没有跟这位患者反复确认的情况下,某天医生在没有告诉她的情况下在她的咖啡里放了镇定剂,而且,当医生试图给她致命注射时,她醒了……
最后,她是在亲人们的控制之下挣扎着完成了安乐死…………
这是一场充满了争议的安乐死,安乐死复检委员会认为医生“越界”,医生随后被起诉,但是医生坚持认为,自己已经很慎重,只是没有和失智病人沟通好。
在我变得彻底痴呆前,请让我先死去.....
有专家认为,医生应该在病人开始反对的时候,就彻底停止安乐死的进行。
但是如果不想死为什么要签署意愿书,为什么要多次说自己想死呢?
这种摇摆不定的“要死要活”现象,是医生们所面临的第一个棘手的问题。
其次,对于晚期的阿兹海默症患者来说,“确定他们想要什么”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因为一般可以执行安乐死的患者,都处于阿兹海默症早期,就像Annie一样,她几乎是阿兹海默症患者执行安乐死的“教科书式案例”,因为她的想法始终如一,清晰而肯定。
但对于晚期的病人来说,他们很难说服医生去相信,此时的他们能够完全理解“去死”这个决定的意义。
他们可能会变卦,可能会迟疑,也可能变得神志不清,不能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2017年,有166名早期阿兹海默症患者选择安乐死,只有3名晚期患者。
在我变得彻底痴呆前,请让我先死去.....
Annie的医生Constance de Vries讲述了一个案例:
她曾经有一个过得非常不开心的阿兹海默症病人,一直哭,一直嚎,不吃不睡,还会攻击他人,并且她总是说,“等我无法认出自己的孙子的时候,就让我死吧。”
于是,等到这个病人真的无法认出孙子的时候,Constance在病人家属的支持下为她安排了安乐死。
“我给了她一杯果汁,并且告诉她,如果你喝了就会永远沉睡。”
这个病人怯生生的看了自己女儿一眼,女儿说,“没事的妈妈喝吧。”,病人就一口喝完了。
当时的Constance并不知道,病人是否完全理解了果汁意味着什么,因为处于阿兹海默症晚期的她已经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而像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因此大多数医生会选择在早期就为病人执行安乐死,
这样又引发了第三个问题,如果过早的询问阿兹海默症患者,在他们还能清醒判断的时候就执行安乐死,是不是又太早了呢?
他们明明还是清醒的,却要他们去死似乎太残忍,能不能在一个清醒和失智交替之时再进行安乐死?
只是这样的界限,需要医生来把握真的太难了……
Constance表示,自己只能去做非常非常非常确定的事情。
每一位想要执行安乐死的患者,她都需要与其及其家人建立长期关系,使她能够与他们自由的谈论他们的安乐死意愿书,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观察患者对于安乐死的坚定愿望。
在我变得彻底痴呆前,请让我先死去.....
如今,官方也在通过审判案例,来不断调整方向,设定规矩,防止阿兹海默症患者的安乐死过于轻率。
虽然大多数医生乐见其成……
而这又让许多一心求死的患者的前景变得困难起来……
他们担心自己需要等太久,等到了晚期自己无法控制自己的言行,就不能安乐死了。
就像是Annie一样,她希望在神志还算清醒的时候潇洒退场,
就如同灰姑娘一样,在舞会的最后一刻,“午夜十二点差五分钟”的时候迎接死亡。
但是现实条件并不允许。
在我变得彻底痴呆前,请让我先死去.....
也有人曾询问Annie,你为什么不在自己彻底失智之后再安乐死,多活一天是一天,
对于阿兹海默症患者来说,早期神志清醒的时候去死似乎太早,晚期彻底痴呆了之后又太晚,
对于医生们来说,需要反复确认病人的心意和病情,不能草率也不能拖延。
Annie的儿子表示,
“她当时十分担心,有一天有个人会跟她说,不好意思啊,你的病情恶化的很厉害,你现在的身体无法自己做决定了,所以太迟了,你赶不上安乐死这班车啦。”
于是Annie早早的做出了决定,把事情落实。
还好,她如愿赶上末班车,开启了新的旅程。
ref:
https://www.bbc.com/news/stories-47047579
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18/nov/09/doctor-to-face-dutch-prosecution-for-breach-of-euthanasia-law
为什么带上3D眼镜就可以看立体电影?
在日本大阪的环球影城,全家看了一场《终结者》和《史莱克》短片 3D 电影。
电影马马虎虎,但配音是日语,而且没有字幕。
13岁儿子看完电影问,“为什么带上3D眼镜就可以看立体电影?”(他提问的时候女儿并不在旁边)
我简单解释了一下,儿子似懂非懂。
女儿看《终结者》吓了个半死。两天后回过神来,在乘坐火车时问出了同样的问题。
儿子大惊:“她才 5 岁,为什么会问这种问题?!”
电影马马虎虎,但配音是日语,而且没有字幕。
13岁儿子看完电影问,“为什么带上3D眼镜就可以看立体电影?”(他提问的时候女儿并不在旁边)
我简单解释了一下,儿子似懂非懂。
女儿看《终结者》吓了个半死。两天后回过神来,在乘坐火车时问出了同样的问题。
儿子大惊:“她才 5 岁,为什么会问这种问题?!”
5 岁女儿要求拥有自己的电脑
我的答复是:“你什么时候能够读完《哈利波特》,就可以有一台自己的电脑。”
她现在已经可以读一些图片书籍,但估计词汇量不超过500.
要读 《哈利波特》,我猜至少需要2000词汇量。
她现在已经可以读一些图片书籍,但估计词汇量不超过500.
要读 《哈利波特》,我猜至少需要2000词汇量。
特斯拉并购 Maxwell,这意味着能源革命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评】
特斯拉并购 Maxwell,这意味着能源革命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Maxwell 的干电极技术号称可以把电池的能量密度提高50%(特斯拉目前是 207 kwh/kg,Maxwell 说可以提高到 300 kwh/kg, https://insideevs.com/tesla-claims-model-3-battery-has-highest-energy-density-of-any-electric-car/ )。我对此表示怀疑。
但超级电容技术的大规模实施,无疑是电池技术的巨大飞跃。
超级电容充放电速度快,寿命长,能量密度低 ------ 非常适合用作大电池缓冲。有了缓冲,电池的充放电功率可以提高十倍以上,同时进一步延长寿命。当然,这需要复杂的软件控制系统,但成本并不会增加多少。
正如电脑的存储系统。有了内存作为缓冲,电脑的数据读取速度才得以上千倍提高,电脑才得以广泛普及。
真是让人期待的一波浪潮啊。
PS: Maxwell 被溢价50%收购。但因为近几个月股市崩盘,这个价格仍然比去年高位低 36%( https://seekingalpha.com/news/3429248-cowen-points-tesla-maxwell-synergy )。并购的时机掌握得非常好。
【转】
https://cleantechnica.com/2019/02/04/the-ultracapacitors-electrodes-battery-manufacturing-tech-tesla-gets-with-maxwell-technologies/
The Ultracapacitors, Electrodes, & Battery Manufacturing Tech Tesla Gets With Maxwell Technologies
By Dr. Maximilian Holland, cleantechnica.com
February 4th, 2019
Maxwell’s Durablue Ultracapacitor. Graphic from Maxwell’s Blog.
As reported earlier today, Tesla has nearly acquired Maxwell Technologies, a San Diego–based energy storage products and research business, for $218 million, with the transaction expected to complete in Q2 2019. Is this a stationary storage play or an EV play for Tesla … or both?
Maxwell is Best Known for its Ultracapacitors — What are They?
Ultracapacitors store electrical energy, like batteries, but rather than electro-chemically (batteries), they store the energy electro-statically. There’s also a notable difference in balance between energy density and power density. Lithium-ion batteries have energy density typically in the 150–250 Wh/kg range, and power density in the 250–350 W/kg range. Maxwell’s current commercial ultracapacitors, such as the DuraBlue range pictured above, have much lower energy density of 8–10 Wh/kg (around 5% that of lithium-ion), yet much higher power density of 12–14 kW/kg (around 45× that of lithium-ion).
In the context of EV applications, this means that a 50 kg array of ultracapacitors could potentially input or output 650 kW of burst power (although, at 0.18 kWh, this would last just a second or so). Lower power levels would obviously be sustained for proportionately longer. For context, that’s about twice the power that the Tesla Model 3 Performance’s 480 kg battery pack is currently tuned to provide (331 kW).
If the economics made sense, a modest ultracapacitor array could work alongside the battery pack as a cache of energy, to reduce the load on (and/or work in parallel with) the main battery during short bursts of hard acceleration or strong regenerative braking. Since ultracapacitors can perform reliably over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cycles, this could also reduce the cycling load on the lithium-ion pack, and potentially allow it to have a chemistry that prioritizes energy density over power density. The round-trip energy efficiency of Maxwell’s ultracapacitors is in the 80% efficiency range, which is pretty decent (lithium-ion is 80 to 90%). In a mid-2018 conversation with the San Diego Business Journal, Maxwell reported having already sold 6.1 million ultracapacitors to automakers.
With their extremely fast response, high power density, and high cycle durability, ultracapacitors also have applications in fast-response stationary storage applications and grid load balancing (read more about Maxwell’s case studies of these).
Tesla Powerpacks
Dry Battery Electrodes
Another interesting technology that Maxwell has developed is its dry battery electrode manufacturing process. Maxwell believes it has potential to lower traditional battery manufacturing costs:
“We believe that our patent-protected, proprietary manufacturing process, which has been utilized through many years of ultracapacitor production, can be applied to the manufacturing of battery electrode without the use of solvents to produce a highly reliable electrode material with uniform characteristics resulting in enhanced product performance, long-term durability, and lower manufacturing cost.” (Maxwell Annual Report, 2017)
Maxwell undertook proof of concept pilot testing between 2016 and 2017 with an automotive OEM and tier 1 supplier, which the company believes “has demonstrated the significant performance and cost advantages of our dry electrode manufacturing process compared with wet electrode manufacturing, while providing the required consistency and reproducibility in manufacturing a pilot-scale dry electrode roll.” (Maxwell Annual Report, 2017)
Image courtesy of Maxwell’s Technology Presentations
You can see Maxwell’s other claims for the technology in the above presentation slide, from the Needham investor conference in mid January this year. Maxwell’s 2017 annual report claims that, “The dry electrode can be further applied to advanced battery chemistries, offering well over 300 Wh/kg at the cell level.” It’s not clear whether these energy densities are enabled by their technology, or are simply compatible with the technology — the above slide appears to suggest the technology has a direct bearing on energy density. The claims of 2× durability improvement and 10–20% cost reduction will also no doubt have interested Tesla.
How will Tesla Leverage Maxwell’s Technologies
The ultracapacitor technologies and/or the dry battery electrode technologies could have been the attraction for Tesla. Given Tesla’s deep investment in lithium-ion battery production, for both EVs and stationary storage, the potential cost savings and performance benefits from the dry battery electrode process is clearly interesting.
The ultracapacitors also have potential for both stationary and mobile applications. The response speed, power density, and robustness would certainly make sense in heavy-duty grid applications, likely as a fast and powerful energy cache used alongside lithium-ion storage. Although it’s not so clear that there’s a significant need or benefit for ultracapacitors in Tesla’s passenger EV applications (beyond potentially enabling a different balance of lithium-ion cell characteristics, as mentioned above), the Tesla Semi’s heavy-duty use case may make more sense for employing an ultracapacitor cache. There even may be a case for using them in the Roadster for burst power.
It will be very interesting to see how Tesla leverages Maxwell Technologies. Readers will no doubt have many ideas about how Tesla will benefit from this acquisition. Please do jump in and share them in the comments.
特斯拉并购 Maxwell,这意味着能源革命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Maxwell 的干电极技术号称可以把电池的能量密度提高50%(特斯拉目前是 207 kwh/kg,Maxwell 说可以提高到 300 kwh/kg, https://insideevs.com/tesla-claims-model-3-battery-has-highest-energy-density-of-any-electric-car/ )。我对此表示怀疑。
但超级电容技术的大规模实施,无疑是电池技术的巨大飞跃。
超级电容充放电速度快,寿命长,能量密度低 ------ 非常适合用作大电池缓冲。有了缓冲,电池的充放电功率可以提高十倍以上,同时进一步延长寿命。当然,这需要复杂的软件控制系统,但成本并不会增加多少。
正如电脑的存储系统。有了内存作为缓冲,电脑的数据读取速度才得以上千倍提高,电脑才得以广泛普及。
真是让人期待的一波浪潮啊。
PS: Maxwell 被溢价50%收购。但因为近几个月股市崩盘,这个价格仍然比去年高位低 36%( https://seekingalpha.com/news/3429248-cowen-points-tesla-maxwell-synergy )。并购的时机掌握得非常好。
【转】
https://cleantechnica.com/2019/02/04/the-ultracapacitors-electrodes-battery-manufacturing-tech-tesla-gets-with-maxwell-technologies/
The Ultracapacitors, Electrodes, & Battery Manufacturing Tech Tesla Gets With Maxwell Technologies
By Dr. Maximilian Holland, cleantechnica.com
February 4th, 2019
Maxwell’s Durablue Ultracapacitor. Graphic from Maxwell’s Blog.
As reported earlier today, Tesla has nearly acquired Maxwell Technologies, a San Diego–based energy storage products and research business, for $218 million, with the transaction expected to complete in Q2 2019. Is this a stationary storage play or an EV play for Tesla … or both?
Maxwell is Best Known for its Ultracapacitors — What are They?
Ultracapacitors store electrical energy, like batteries, but rather than electro-chemically (batteries), they store the energy electro-statically. There’s also a notable difference in balance between energy density and power density. Lithium-ion batteries have energy density typically in the 150–250 Wh/kg range, and power density in the 250–350 W/kg range. Maxwell’s current commercial ultracapacitors, such as the DuraBlue range pictured above, have much lower energy density of 8–10 Wh/kg (around 5% that of lithium-ion), yet much higher power density of 12–14 kW/kg (around 45× that of lithium-ion).
In the context of EV applications, this means that a 50 kg array of ultracapacitors could potentially input or output 650 kW of burst power (although, at 0.18 kWh, this would last just a second or so). Lower power levels would obviously be sustained for proportionately longer. For context, that’s about twice the power that the Tesla Model 3 Performance’s 480 kg battery pack is currently tuned to provide (331 kW).
If the economics made sense, a modest ultracapacitor array could work alongside the battery pack as a cache of energy, to reduce the load on (and/or work in parallel with) the main battery during short bursts of hard acceleration or strong regenerative braking. Since ultracapacitors can perform reliably over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cycles, this could also reduce the cycling load on the lithium-ion pack, and potentially allow it to have a chemistry that prioritizes energy density over power density. The round-trip energy efficiency of Maxwell’s ultracapacitors is in the 80% efficiency range, which is pretty decent (lithium-ion is 80 to 90%). In a mid-2018 conversation with the San Diego Business Journal, Maxwell reported having already sold 6.1 million ultracapacitors to automakers.
With their extremely fast response, high power density, and high cycle durability, ultracapacitors also have applications in fast-response stationary storage applications and grid load balancing (read more about Maxwell’s case studies of these).
Tesla Powerpacks
Dry Battery Electrodes
Another interesting technology that Maxwell has developed is its dry battery electrode manufacturing process. Maxwell believes it has potential to lower traditional battery manufacturing costs:
“We believe that our patent-protected, proprietary manufacturing process, which has been utilized through many years of ultracapacitor production, can be applied to the manufacturing of battery electrode without the use of solvents to produce a highly reliable electrode material with uniform characteristics resulting in enhanced product performance, long-term durability, and lower manufacturing cost.” (Maxwell Annual Report, 2017)
Maxwell undertook proof of concept pilot testing between 2016 and 2017 with an automotive OEM and tier 1 supplier, which the company believes “has demonstrated the significant performance and cost advantages of our dry electrode manufacturing process compared with wet electrode manufacturing, while providing the required consistency and reproducibility in manufacturing a pilot-scale dry electrode roll.” (Maxwell Annual Report, 2017)
Image courtesy of Maxwell’s Technology Presentations
You can see Maxwell’s other claims for the technology in the above presentation slide, from the Needham investor conference in mid January this year. Maxwell’s 2017 annual report claims that, “The dry electrode can be further applied to advanced battery chemistries, offering well over 300 Wh/kg at the cell level.” It’s not clear whether these energy densities are enabled by their technology, or are simply compatible with the technology — the above slide appears to suggest the technology has a direct bearing on energy density. The claims of 2× durability improvement and 10–20% cost reduction will also no doubt have interested Tesla.
How will Tesla Leverage Maxwell’s Technologies
The ultracapacitor technologies and/or the dry battery electrode technologies could have been the attraction for Tesla. Given Tesla’s deep investment in lithium-ion battery production, for both EVs and stationary storage, the potential cost savings and performance benefits from the dry battery electrode process is clearly interesting.
The ultracapacitors also have potential for both stationary and mobile applications. The response speed, power density, and robustness would certainly make sense in heavy-duty grid applications, likely as a fast and powerful energy cache used alongside lithium-ion storage. Although it’s not so clear that there’s a significant need or benefit for ultracapacitors in Tesla’s passenger EV applications (beyond potentially enabling a different balance of lithium-ion cell characteristics, as mentioned above), the Tesla Semi’s heavy-duty use case may make more sense for employing an ultracapacitor cache. There even may be a case for using them in the Roadster for burst power.
It will be very interesting to see how Tesla leverages Maxwell Technologies. Readers will no doubt have many ideas about how Tesla will benefit from this acquisition. Please do jump in and share them in the comments.
第一次游日本 - 餐馆抽烟
那天在一家小餐馆二楼吃晚饭。等菜的时候看到上来两个膀大腰圆的小伙子,冬天脱掉外套,里面是短袖,胳膊上是纹身。他们打量了一下二楼的这几桌,眼神很有点黑帮的感觉。我扫了他们一眼,没有在意。
这两人坐到了我的左后方。
又过了一会儿,忽然发现自己右前方的一桌两个人停止吃饭,盯着我的左后方。我不解地反头,发现那两黑帮中的一个正在抽烟。
日本抽烟的人相对很多。甚至马路边都有香烟自动售货机。500日元一小包,价格只有悉尼一半。火车站台和大饭店也往往有“抽烟专区”。
但在这个封闭的小饭店抽烟,我还是有点惊讶。自己对烟味倒并不怎么反感。
看到我反头看他,吸烟那位狠狠地瞪了我一眼。我皱皱眉头:自己只是一名普通顾客,当然没权力要求另外一名顾客怎样怎样,这种事情只能交给饭店处理。如果饭店不愿意出头,就只能忍着或者离去。
我低下头继续吃饭,过了十几秒,意识到右前方那两位仍然一动不动地盯着那两黑帮。我觉得很有趣。这时饭店跑堂的笑嘻嘻地走了过去,低声和那两个黑帮说了几句什么,然后那个抽烟的点点头,把烟给灭了。
有意思。
这两人坐到了我的左后方。
又过了一会儿,忽然发现自己右前方的一桌两个人停止吃饭,盯着我的左后方。我不解地反头,发现那两黑帮中的一个正在抽烟。
日本抽烟的人相对很多。甚至马路边都有香烟自动售货机。500日元一小包,价格只有悉尼一半。火车站台和大饭店也往往有“抽烟专区”。
但在这个封闭的小饭店抽烟,我还是有点惊讶。自己对烟味倒并不怎么反感。
看到我反头看他,吸烟那位狠狠地瞪了我一眼。我皱皱眉头:自己只是一名普通顾客,当然没权力要求另外一名顾客怎样怎样,这种事情只能交给饭店处理。如果饭店不愿意出头,就只能忍着或者离去。
我低下头继续吃饭,过了十几秒,意识到右前方那两位仍然一动不动地盯着那两黑帮。我觉得很有趣。这时饭店跑堂的笑嘻嘻地走了过去,低声和那两个黑帮说了几句什么,然后那个抽烟的点点头,把烟给灭了。
有意思。
第一次游日本
去日本玩了两周,偿还了一个心愿,也有了许多领悟
惊奇从激活 JR PASS 开始。JR PASS 一种火车通票,仅仅针对海外游客发行,只能从海外购买,而且需要异国护照。实际上,价格便宜不了多少。
从网上订购了JR PASS,在日本飞机落地后,立刻前往火车站激活它。奇特的是,需要我手工填写一份申请表,然后审查员手工发出正式JR PASS。。。。。。恍惚间我似乎回到了没有电脑的年代。
一直听说日本重硬轻软,却没想到日本的软件如此差劲。难怪日本流行现金,而不是信用卡和手机支付。以前以为日本人重视隐私,所以拒绝放弃现金。现在看来,完全不是这么回事。日本人只是不愿意依赖于电脑软件而已。
但日本人口萎缩,劳动力严重缺乏(满大街招工广告)。为什么不将重复性工作自动化呢? !为什么又会大量建设自动化工厂?!
PS: 比较轻松的收银员,一小时1100日元;餐馆服务员,一小时可以拿到1900日元,而且不需要任何工作经验。一元人民币差不多16日元。
好处是得房率高,房屋坚固,建造成本低。
坏处是不美观,而且有点千篇一律的感觉。
PS: 日本航空的经济舱,比其它航空公司要宽敞一些,舒服很多。
日本的铁路很有意思:大部分国营,属于JR (JAPAN RAIL)公司,但很多地方铁路属于不同的私人公司。在大城市同样如此。这就导致很多线路不属于 JR PASS,要另外买票。换乘的时候需要先从站台出去(并检票),再从另外一个地方进站(并检票)。极不方便。这显然是历史原因造成的。
一般火车上不可以吃东西,但新干线和快速火车因为是长途,可以吃。因为座位宽敞,而且座位设计 优良,吃东西很方便。
PS: 火车站的盒饭(便当)很便宜,味道也不错。
新干线和快速火车都提供“预定”服务。奇葩的是,有的班次没有“自由(无需预定)车厢”!这时候就随便坐,如果没有空座位就只能站着。
预定需要额外付费(一般一千多日元),而“自由车厢”里也有充足的座位。但大部分日本人都会预定座位,我很纳闷他们为啥这么做。
JR PASS 里已经包含了席位预定费用,所以我也在火车站订了几次。
但绝大多数都换成了带冲洗的新式马桶。下面是两个例子。
这是一个伟大的发明。用过一次就希望拥有的东西。
另外,日本的马桶似乎用到了真空冲洗技术,非常省水。
再就是家用电器的数码化。不论是厨房还是浴室,都方便直观,易于控制。
这次算实地考察。结论是,水果蔬菜一般有价格便宜的时令货。但上等牛肉确实非常昂贵。
除了旅游景点的中高端纪念品,也没有多少“宰客”价格。即便宰客,也不过30%到300%
我本来想买个铁壶。很多店子标价40k日元,但也找到了20k日元的。在机场免税店,甚至仅仅14k。(最后老婆没批)
自动贩卖机一般只有饮料,价格便宜。旅游景点和机场看到了冰淇淋,但极少有薯片一类的食品出售。
大阪房租不贵,一个月4万日元(2500元人民币)就能租到一室户。因为城市小,上下班估计骑自行车20分钟就够了。
房价比较高,但很多一室户也不到 2000万日元,差不多125万元人民币。
房间都很小,但往往设计好,装修好。
果然如此。马路上从未见过垃圾桶,火车站的垃圾桶也多半隐藏在不显眼的角落里。询问了一个AIRBNB 房东关于家庭垃圾清理的问题,她犹豫了几秒钟,最终似乎觉得她的英文不够流利,以至于难以解释清楚,就只说家庭垃圾分成很多类别,每一种的清理情况都不同。
下面这张显示易拉罐回收方式。
与此对比,日本的商品包装极其繁复,商场对于发放塑料购物袋也很慷慨(而且绝大多数免费)。
为什么会这样?
1. 日本人似乎认为垃圾桶“有碍观瞻”,因此尽量避免摆放在公共场合。
2. 包装体现生活质量。
3. 既然尽力回收垃圾,那么,垃圾多一点也无所谓?
感觉是一种矛盾心态。
日本马桶的垫圈时时刻刻保持温暖,但洗手只能用冷水,即便是公共厕所也如此。这真能节省能源吗? 我发现,至少在冬天,很多日本人在公共厕所小便后根本就不洗手。
下面这张是一个住宅小区附件的公厕。外部视野极佳。
下面这张是在成田国际机场外的公路中央。
这几张拍于汤田中(Yudanaka)。小镇以温泉,地狱谷雪猴和滑雪场闻名天下。
小城镇很奇怪,很多商店和饭店都要到晚上六点才开门,白天就如同死城。这和“千与千寻” 里的描述很像。
每到一个小镇,傍晚都急急忙忙去小超市和杂货店为第二天的早餐做准备。早上外出买早点。。。是绝不可能的。
下面这几张拍于高山镇。(Hida-Takayama)
400日元一个牛肉包子。。。
很多日本中学生由学校组织来这里滑雪。玩滑雪板的更多。
我上一次滑雪还是5年前。这次玩了两天,勉勉强强学会"刹车"。
下面这张是在滑雪场餐馆内拍的。
近乎自由落体的专家级滑雪道。我觉得尝试之前都应该写好遗书。
这种房子,据说没用钉子,而且结实牢靠。
和中国澳洲比,倒确实是古都。 不管是中国还是澳洲,都没有几幢400年老房子。哈哈。
京都的街道设计据说完全拷贝自西安。街道之间不是平行就是直角,干净利落。
日本有三大铁道博物馆,京都这个可能是最棒的。类似于悉尼的动力博物馆,很多地方展示了火车的内部设计原理。
9米高,6米宽的玻璃厚30厘米。
今天,只是一个游客众多的普通古镇。
这些鹿已经接受了充分训练,为了食物(一种薄饼)而点头表示感谢。
它们似乎没有跨越沟渠的能力,哪怕只有30厘米宽。
日本普通大众的英文很差,但绝大多数人都真心愿意帮助游客。作为游客,也因此能处处感受到“温暖”。
旅游景点很多,而在发达国家当中,物价并不算高。
我猜,这就是为什么这么多人多次去日本旅游的原因。
7年之后,我也可能再去。
:-)
- 独特的文化
惊奇从激活 JR PASS 开始。JR PASS 一种火车通票,仅仅针对海外游客发行,只能从海外购买,而且需要异国护照。实际上,价格便宜不了多少。
从网上订购了JR PASS,在日本飞机落地后,立刻前往火车站激活它。奇特的是,需要我手工填写一份申请表,然后审查员手工发出正式JR PASS。。。。。。恍惚间我似乎回到了没有电脑的年代。
一直听说日本重硬轻软,却没想到日本的软件如此差劲。难怪日本流行现金,而不是信用卡和手机支付。以前以为日本人重视隐私,所以拒绝放弃现金。现在看来,完全不是这么回事。日本人只是不愿意依赖于电脑软件而已。
但日本人口萎缩,劳动力严重缺乏(满大街招工广告)。为什么不将重复性工作自动化呢? !为什么又会大量建设自动化工厂?!
PS: 比较轻松的收银员,一小时1100日元;餐馆服务员,一小时可以拿到1900日元,而且不需要任何工作经验。一元人民币差不多16日元。
- 方方正正的房屋
好处是得房率高,房屋坚固,建造成本低。
坏处是不美观,而且有点千篇一律的感觉。
PS: 日本航空的经济舱,比其它航空公司要宽敞一些,舒服很多。
- 日本新干线
日本的铁路很有意思:大部分国营,属于JR (JAPAN RAIL)公司,但很多地方铁路属于不同的私人公司。在大城市同样如此。这就导致很多线路不属于 JR PASS,要另外买票。换乘的时候需要先从站台出去(并检票),再从另外一个地方进站(并检票)。极不方便。这显然是历史原因造成的。
一般火车上不可以吃东西,但新干线和快速火车因为是长途,可以吃。因为座位宽敞,而且座位设计 优良,吃东西很方便。
PS: 火车站的盒饭(便当)很便宜,味道也不错。
新干线和快速火车都提供“预定”服务。奇葩的是,有的班次没有“自由(无需预定)车厢”!这时候就随便坐,如果没有空座位就只能站着。
预定需要额外付费(一般一千多日元),而“自由车厢”里也有充足的座位。但大部分日本人都会预定座位,我很纳闷他们为啥这么做。
JR PASS 里已经包含了席位预定费用,所以我也在火车站订了几次。
- 带冲洗的马桶和电器数码化
但绝大多数都换成了带冲洗的新式马桶。下面是两个例子。
这是一个伟大的发明。用过一次就希望拥有的东西。
另外,日本的马桶似乎用到了真空冲洗技术,非常省水。
再就是家用电器的数码化。不论是厨房还是浴室,都方便直观,易于控制。
- 物价不算高,而且基本不宰客
这次算实地考察。结论是,水果蔬菜一般有价格便宜的时令货。但上等牛肉确实非常昂贵。
除了旅游景点的中高端纪念品,也没有多少“宰客”价格。即便宰客,也不过30%到300%
我本来想买个铁壶。很多店子标价40k日元,但也找到了20k日元的。在机场免税店,甚至仅仅14k。(最后老婆没批)
自动贩卖机一般只有饮料,价格便宜。旅游景点和机场看到了冰淇淋,但极少有薯片一类的食品出售。
大阪房租不贵,一个月4万日元(2500元人民币)就能租到一室户。因为城市小,上下班估计骑自行车20分钟就够了。
房价比较高,但很多一室户也不到 2000万日元,差不多125万元人民币。
房间都很小,但往往设计好,装修好。
- 垃圾问题
果然如此。马路上从未见过垃圾桶,火车站的垃圾桶也多半隐藏在不显眼的角落里。询问了一个AIRBNB 房东关于家庭垃圾清理的问题,她犹豫了几秒钟,最终似乎觉得她的英文不够流利,以至于难以解释清楚,就只说家庭垃圾分成很多类别,每一种的清理情况都不同。
下面这张显示易拉罐回收方式。
与此对比,日本的商品包装极其繁复,商场对于发放塑料购物袋也很慷慨(而且绝大多数免费)。
为什么会这样?
1. 日本人似乎认为垃圾桶“有碍观瞻”,因此尽量避免摆放在公共场合。
2. 包装体现生活质量。
3. 既然尽力回收垃圾,那么,垃圾多一点也无所谓?
感觉是一种矛盾心态。
日本马桶的垫圈时时刻刻保持温暖,但洗手只能用冷水,即便是公共厕所也如此。这真能节省能源吗? 我发现,至少在冬天,很多日本人在公共厕所小便后根本就不洗手。
下面这张是一个住宅小区附件的公厕。外部视野极佳。
- 宗教和历史
下面这张是在成田国际机场外的公路中央。
这几张拍于汤田中(Yudanaka)。小镇以温泉,地狱谷雪猴和滑雪场闻名天下。
小城镇很奇怪,很多商店和饭店都要到晚上六点才开门,白天就如同死城。这和“千与千寻” 里的描述很像。
每到一个小镇,傍晚都急急忙忙去小超市和杂货店为第二天的早餐做准备。早上外出买早点。。。是绝不可能的。
下面这几张拍于高山镇。(Hida-Takayama)
400日元一个牛肉包子。。。
- RYUOO 滑雪场
很多日本中学生由学校组织来这里滑雪。玩滑雪板的更多。
我上一次滑雪还是5年前。这次玩了两天,勉勉强强学会"刹车"。
下面这张是在滑雪场餐馆内拍的。
近乎自由落体的专家级滑雪道。我觉得尝试之前都应该写好遗书。
- 白川乡(shirakawa )
这种房子,据说没用钉子,而且结实牢靠。
- 京都
和中国澳洲比,倒确实是古都。 不管是中国还是澳洲,都没有几幢400年老房子。哈哈。
京都的街道设计据说完全拷贝自西安。街道之间不是平行就是直角,干净利落。
- 京都的金光寺和铁道博物馆
日本有三大铁道博物馆,京都这个可能是最棒的。类似于悉尼的动力博物馆,很多地方展示了火车的内部设计原理。
- 大阪的大阪城堡,海洋馆和环球影城游乐场
9米高,6米宽的玻璃厚30厘米。
- 奈良的鹿公园
今天,只是一个游客众多的普通古镇。
这些鹿已经接受了充分训练,为了食物(一种薄饼)而点头表示感谢。
它们似乎没有跨越沟渠的能力,哪怕只有30厘米宽。
- 悉尼上空的俯视图
- 还会再去日本玩吗?
日本普通大众的英文很差,但绝大多数人都真心愿意帮助游客。作为游客,也因此能处处感受到“温暖”。
旅游景点很多,而在发达国家当中,物价并不算高。
我猜,这就是为什么这么多人多次去日本旅游的原因。
7年之后,我也可能再去。
:-)
Subscribe to:
Posts (Atom)
20211004: 心目中近几十年最愚蠢的科研成果
1. 氢燃料汽车 先不考虑安全性。设计者有没有考虑过一公斤液氢的体积,以及容器的质量? 液氢来自于天然气,碳排放咋办? 绿色氢气? 先不考虑成本。 太阳能面板生成一百度电,转成氢气再用于汽车驱动,总损耗约 80% 太阳能面板生成一百度电,输送到电动汽车用于驱动,总损耗约 30%...
-
疫情前在日本玩过十几天。今年,又在日本玩了两周。主要是滑雪温泉和东京区。 日本,真的非常非常独特:穿越几百年的时光仿佛被直接融合在了一起。不仅仅是物质世界,精神世界同样如此。 1. 现金 (古代) 现金是日本的绝对王者。 虽然有传闻,说信用卡和 IC 卡被普遍接收,但要想通行无阻...
-
常识: 如果一个规律对这个世界和我们的生活不会造成深远影响,就不重要。 1. 熵增 熵可以理解为"失序" 为什么熵增重要?因为它可以解释很多基本问题,甚至一些认知范围以外的问题。例如,是否存在一个简单的办法对是否正确进行判断?AI 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以此为基...
-
炒菜锅换了无数个,失望一次又一次。 不管是什么不粘锅,不管用得多么小心,不管什么价位,都撑不过一年。 为什么? 显然,认知出问题了。 在查阅了大量资料,并不断尝试后,终于发现问题所在。 不粘锅之所以不粘,是因为表面涂层。常见的涂层是超级塑料。 塑料可以均匀传递热量,同时不沾油,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