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无边,回头是岸; 放下手机,立地成佛 (想生孩子的请注意)

1. 视力

手臂就那么长。手机屏幕就那么大。手的稳定性就那么好。

看手机,意味着在近距离长时间注视一个不断晃动的发光物。

距离=速度*时间

几年,甚至几十年后,这种“注视”会对我们的视力造成怎样的影响?

注: OLED 很可能比 LCD 更糟糕: https://blog.rewatechnology.com/one-harmful-eyes-oled-led/

认为 OLED 比 LCD 对视力伤害更小的研究,大体上都接受了手机厂商直接或间接资助,可信度存疑。例如这篇: https://www.oled-info.com/are-oled-smartphones-better-your-eyes-nthu-researchers-say-yes

2. 辐射

手机辐射对于人类健康的影响究竟如何?这一点一直有争议。

但所有研究都承认,近二十年来, 男性精子的数目和活力一直在下降:
https://www.theatlantic.com/family/archive/2018/10/sperm-counts-continue-to-fall/572794/

《The 4-Hour Body》 作者认为,罪魁祸首就是手机辐射。他把手机停用十一周后,自己的精子数目立刻翻倍(恢复到正常水准),精子活力也增加了很多。

辐射影响取决于很多因素,例如,功率,距离,时间长短,频率。当然还有个人基因。

显然,最糟糕的是大功率+近距离+长时间+高频。(5G 爱好者请小心)

我建议,不用的时候,尽可能把手机设置为“飞行模式”,至少不要总是把手机放置在靠近生殖器官的位置。 如果可能,开启“call forwarding”,把通话请求转到固定电话(要额外付费)。

或者,要求对方语音留言,或者直接发电子邮件。可以早中晚检查一次语音留言,并不定时检查电子邮箱,一般来说够了。

肿瘤什么的,我没有深入研究。

注: 同理,认为手机辐射不影响健康的研究,大体上接受了手机厂商直接或间接资助,可信度存疑。

3. 睡眠

这一点就不多说了,显而易见,没有争议。

4. 注意力

人最宝贵的是时间吗?不是。

人最宝贵的是注意力。

注意力每天就那么多,用一点少一点。尽管“冥想”一类的训练可以增加注意力总量,但效果有限。

为什么我们把那么有限的注意力,浪费在手机上?!

大幅度减少手机使用之后,我发现自己的时间突然多了起来,以至于很多时候感觉“无聊”。

“无聊”是因为生活缺少目标。换句话说,自己在不知不觉浪费时间浪费生命。

有了时间,才有可能思考自己究竟应该如何行动。

现在的行动,决定自己十年二十年后的命运。

友情提示: 现在每天玩手机,十年二十年后会怎样?!

---------

我的主要手机应用如下:

1. 日常偶尔打电话
2. 周末偶尔使用 GPS(GOOGLE MAP)
3. 上下班路途中听音乐或者博客(PODCASTS - airplane mode)
4. 身份双重验证(GOOGLE ACCOUNT, FACEBOOK ACCOUNT, MICROSOFT ACCOUNT, 网上银行)
5. 手机支付(GOOGLE PAY - airplane mode)
6. 实时公交信息(TRIPVIEW)
7. 手机拍照和录像( airplane mode)
8. 偶尔上网冲浪或者用 FEEDLY 和 POCKET 看网上新闻和文章
9. 早晨当闹钟( airplane mode)
10. 计算器( airplane mode)
11. 英文词典

结论:每天绝大部分时间可以把手机设置为飞行模式。
额外好处是可以两天充电一次。配合延长锂电池寿命,手机电池青春永驻(https://chaojidigua.blogspot.com/2019/09/blog-post_4.html)

延长锂电池寿命的诀窍

延长锂电池寿命的诀窍

约一年前看了下面这篇关于锂电池原理的视频讲座,受益颇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xP0Cu00sZs

现在的手机电脑平板等等,锂电池大多只能撑两三年,然后续航时间就急剧缩短。

按照 Jeff Dahn 教授的说法,问题很容易解决:充电不超过 90%

真正损害电池寿命的,是90%到100%这一段充电过程。

然而,如果锂电池能撑十几年,这对于相关的电子设备生产厂家而言,实际上是噩耗。所以,几乎所有设备都无法在充电到90%时“自动停止充电”。

我对自己的手机测试了一年,似乎效果还不错。大家也可以试试。


PS: 这让我想起了以前一篇文章,说灯泡刚刚发明不久,工程师就发现新技术可以将灯泡寿命从1500到2000小时,延长到4000到5000小时。然后各灯泡厂商结成了一个联盟,全面禁止了这种新技术。

政客,商家,医生,律师,警察,教师,工程师。。。。。。其实都差不多。如果有机会,就会选择牺牲大集体为自身牟利。

PS 2: 如果锂电池长时间不用,最好把电池充到40%到60%,然后断开连接。

交通拥堵的根源和终极解决方案

声明: 我不是业内人士。虽然查了不少资料,但如果大家发现文章中有错,请帮助指出。我会尽快改正。

1. 根源

交通拥堵的根源是什么?太多人同一时间想从分散的区域抵达一个同一个狭小区域(或者反过来)。

这个狭小区域为何能够容纳这么多人?高楼大厦。几十层楼让人口密度得以激增。

换句话说,如果市中心没有高楼大厦,交通拥堵问题就基本不存在。

这本质上是一个数学问题: 人口聚集地区是3D结构,而交通系统是2D结构。人员在移动时,不得不在3D系统和2D系统之间进行转换。

理论上,如果把车速从平均100公里/小时,提高到1000公里/小时,我们就可以在同样的时间把交通系统的效率提高十倍。但,这受物理规则限制。即便将来拥有了完美的无人驾驶汽车,车速也很难超越200公里/小时。所以,加快车速只能轻微缓解问题,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最后的问题是,我们真的需要高楼大厦吗?很不幸,是的,绝对需要。消除距离才能提高人与人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合作效率。在家工作只能轻微缓解问题而不能取代传统的商业楼。 同理,我们不能通过鼓励更多人半夜上下班来改善交通状况。

2. 解决方案

3D交通系统。

尽管有少量地铁和高架公路,目前的交通系统主要只有一层: 地面交通。

要构建3D交通系统只有两个选择: A. 飞行汽车; B. 地下隧道(火车或汽车)。

飞行汽车是一个虚幻的概念,其效率远远比不上直升飞机。而直升飞机最大的缺陷并不是成本和安全性。成本可以通过工艺改进和大批量生产来降低,安全性可以通过无人驾驶来提高。但有一个物理限制绕不过去: 噪音。在技术出现奇迹般的突破之前,几十万几百万辆"飞行汽车"带来的噪音,是不可忍受的。 另外, 飞行汽车受天气影响很大。

剩下的唯一方案是地下隧道。

3. 地下隧道的成本

众所周知,地下隧道无噪音,不受天气影响,但极其昂贵。

为什么这么贵?除了复杂的(自然或人为)地下环境,还有两个原因。

a. 支撑系统

地表是土壤层(一般不超过三米)),土壤层之下是约40公里岩石区。

https://www.ducksters.com/science/earth_science/soil_science.php

岩石很坚硬。可惜,不够坚硬。至少无法直接支撑直径7.28米的坑道。

https://www.premier.vic.gov.au/names-for-metro-tunnels-boring-machines-revealed/

支撑系统很贵,而且耗时长。

b. 大功率换气系统

坑道中为啥需要大功率换气系统?因为引擎。引擎需要燃烧汽油或者柴油,从而消耗大量氧气并散发大量热能和废气。(电力驱动的火车不存在这个问题)

要保障每一辆汽车的引擎都能得到充足的氧气,就必须保证隧道内每一个角落都时刻拥有新鲜空气。

这种换气系统成本高昂。

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旗下隧道挖掘公司Boring Company针对这两点提出了完美的解决方案。

Boring Company 的隧道直径约4米,急剧降低了对于支撑系统的要求: 4*4/(7.28*7.28)=0.3

人呼吸消耗的氧气极少,而电动汽车不消耗氧气,散热也极少。 车体在隧道中移动,本身就会将新鲜空气不断带入, 并同时调节温度。 这就将换气系统的要求降到了最低。

我猜,隧道只有成本很低的被动式换气系统。

隧道如此狭小,在里面开车就像走钢丝,一不留神就会撞到边上。所以,这种隧道只支持能够全自动驾驶的电动汽车。

也因为隧道狭小,并依靠技术创新(据说大量借鉴 SpaceX 和 Tesla 的技术),新型挖掘机 Proof-Rock 的速度将达到常规挖掘机的 30 到 45 倍。
https://www.teslarati.com/elon-musk-the-boring-company-tunnel-boring-machine-gantry-takes-shape-chicago/

其成本约为传统隧道的二十分之一到百分之一。
https://www.citylab.com/transportation/2018/12/elon-musk-tunnel-ride-tesla-boring-company-los-angeles/578536/

4. 地下隧道的效率和扩展潜力

目前在测试隧道中的速度只有 187 公里/小时(由人驾驶), 目标速度是 240 公里/小时。 假定最终速度是 200 公里/小时。
https://www.teslarati.com/video-tesla-model-3-drives-boring-company-tunnel-at-116-mph/

假如地下每十米搭建一层交通网, 在210米深度就可以搭建约20层交通网。 如果需要, 最多可以在一千米深度搭建 100 层交通网。 再往下温度就太高了。

没有红绿灯,中途不停,全自动驾驶。

这是什么概念?举个例子。

从 NSW Newcastle 到市中心的直线距离是 100 公里。 假如使用 Minibus 作为公共交通工具,每辆 Minibus 载客 10 人, 每两分钟发出一辆车,每一条隧道的单向运力是 10*30= 300 人/小时。

感觉运力有限是吧?让我们换个思路。

之所以两分钟才能发出一辆车,是因为上下车耗时。 但一辆 Minibus 的成本远远低于一辆火车,我们可以准备很多很多车辆。 乘客大可以事先坐进车内,然后由电脑调控,依次进入隧道。因为电脑的响应速度是毫秒级, 我们不妨假定每1000毫秒一辆车进入隧道。 这样,单向运力就是 10*3600 = 3.6 万人/小时.

每一层交通网,对于一对端点,大可以安排20条隧道(每个方向10条)。这样,单向运力就能达到 36 万人/小时。 理论上,20层交通网,每一层都能这么干,那么单向运力就是 720 万人/小时。

即使不采用 Minibus,而是普通全自动驾驶纯电动出租车,一条隧道的运力也能达到 4*3600=1.44 万人/小时。(假定每辆车坐四个人)

悉尼新铁路的目标运力是 4万人/小时: https://www.sydneymetro.info/about

Newcastle 的人口总数2016年是 32.2 万.

进出隧道端点的出入口将分散在 Newcastle 和悉尼 CBD 的不同点(2D 结构)。

目前的火车耗时 160 分钟,也就是说, 可以节省 130/160=81% 路途时间。 距离悉尼市中心仅仅三十分钟而不是两小时四十分钟,相信很多人都不会介意住在这样一个"遥远"的地方。

如果这能够让 Newcastle 的房价整体增值 100%。。。。。。肯定远远超过隧道的挖掘成本。

5. 站台

3D 交通系统的站台虽然由电梯构成,但更加类似于公共汽车和火车站台,而不是电梯。

电梯井成对安装。每一对电梯井中有多个电梯。电梯升到地面后会平移几米进入旁边的电梯井并回到地下。同理,在最底层会平移几米进入旁边的电梯井再返回地面。

这样就构成了一个矩形回绕通道。

6. 3D 交通网的本质

打个比方。

人类突然获得了外星科技,能够让铁轨悬浮在空中(高度不超过一千米,不同高度的铁轨之间距离约十米)

这样,我们就可以最多建设一百层铁路交通网。

在这样一个3D悬浮铁路交通网中,所有火车都只有一节车厢,并完全交给电脑调控。

乘客通过电梯进入火车站台。交通网四通八达,在悉尼有一万个分散各地的“站台”。

最妙的是,因为外星科技,这个交通网不受天气影响,没有噪音,也不会影响飞机航线。

这样的交通网能否解决拥堵问题?

如果不是一百层,而是两层,能否大大缓解目前的交通拥堵?三层呢?十层呢?

7. 地下隧道的缺陷

a. 地震

这里存在严重误解。实际上,地震时,因为整体位移,隧道反而是最安全的地方。

从历史上看,地震并未对隧道造成任何破坏。例如,1985的墨西哥城地震,1989年北加利福利亚地震,1994年洛杉矶地震。

b. 车辆故障

交通速度会受轻微影响。

因为每一辆车都由中央电脑系统控制,一辆车出现故障后,可以由前后车辆推拉前行。
这需要技术革新,但并不存在巨大障碍。

c. 火灾和恐怖袭击

交通速度会受较大影响。

隧道每隔一段距离就有通风口和逃生通道。一个地点出了问题,电脑会控制所有车辆避开那个区域。对于全自动驾驶来说,在隧道中往前和往后开,难度相同。

隧道和隧道之间存在交口。

人员可以尽快进入另外一层交通网,由电脑安排离开。

8. 花絮

a. 以色列对于这种隧道表现出浓厚兴趣。
显然,这种隧道将让以色列对于核打击拥有无与伦比的抵抗能力。
http://www.sohu.com/a/306556329_532789

全世界其它城市需要预备抗核打击能力吗?

b. 猜猜看,在严重缺乏氧气,酷热酷寒的火星,怎样的交通系统和交通工具比较合适?

c. 个人拍脑袋预测第一套系统于2030年建成

所有技术都已具备,不存在无法逾越的障碍。

参考链接: https://www.boringcompany.com/faq

【20190906】

在市区,这些汽车永远在地下运行,不进入地面。去偏远地区,可能有专用出入口。但个人觉得,这些客运车辆都应该永远留在地下。

这样,在3D 交通架构中,地面出口占地面积就很小。完全可以在悉尼设置一万个点。每个点每小时只要能出入500人,系统就能支持 250万流量/小时。

端点的大小和密度,由电脑根据各种信息(人口密度,人口流动方向,地理条件,等等)进行设计。


很有可能,90%人口都只需要最多步行500米就能找到一个这样的端点。车辆的行驶路径很可能都由电脑动态分配。人可以通过手机与电脑沟通(例如,多少人,多少行李,什么时候去哪里,是否愿意额外付费)

"The built urban area is estimated at 4,064 square kilometres which translates to a density of 1,237 persons per square kilometre"
https://www.cityofsydney.nsw.gov.au/learn/research-and-statistics/the-city-at-a-glance/greater-sydney

这个交通系统是全新,无与伦比的宏大系统,有很多技术挑战,也无法照搬现有经验。

-----------

除了水管以外的所有线路(电缆,光缆),都可以转入这种隧道。顶多两层就够了。

-----------

货运不存在 3D 问题,可以通过路面 2D 交通系统解决。

20211004: 心目中近几十年最愚蠢的科研成果

1. 氢燃料汽车 先不考虑安全性。设计者有没有考虑过一公斤液氢的体积,以及容器的质量? 液氢来自于天然气,碳排放咋办? 绿色氢气? 先不考虑成本。 太阳能面板生成一百度电,转成氢气再用于汽车驱动,总损耗约 80% 太阳能面板生成一百度电,输送到电动汽车用于驱动,总损耗约 30%...